■ 夏妍 程斌(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南昌 330088)
我国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 夏妍 程斌(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南昌 330088)
内容摘要: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加快农村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村流通产业现代化,降低农村流通成本,优化农村流通体系,对实现国家扩大内需长期发展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及提高居民消费需求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我国农村流通业基础设施落后和市场流通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需加强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现代农村物流流通体系,更新农村消费品连锁经营模式,同时,应发展新兴农村产业,促进产业与全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农村流通业与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流通业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流通体系 创新 协调发展
流通业是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纽带,对经济运行具有先导性影响,对消费具有促进和保障作用。农村是我国范围内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拉动力量。农村流通业是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渠道,是繁荣市场、激活商品流通的重要内容,对扩大和挖掘农村地区消费需求和市场,改善居民消费水平及优化消费结构均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为促进我国农村地区居民消费,政府相关部门多次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致力于农村流通体系和结构建设,如“农超对接”、“家电下乡”和“万村千乡工程”等。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口约为6186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45.23%,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到10%,且农村人均商业面积仅为城市的1/10。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现阶段正处于第三次消费升级蓬勃发展关键时期,农村居民消费理念不断提升,尤其对穿着、居住及交通工具类消费需求巨大。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建立农村流通业与消费相互促进发展机制,是“十三五”期间必须深入考虑的重大问题,由此,研究我国农村流通业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提升了流通业运行能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意识提高,逐渐由被动消费转向主动消费,主要消费品已从生活必需品转向可选择性产品,消费品类型逐步多样化,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如表1所示,由2000-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情况可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变化,食品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下降,其他多样化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方面支出增加。具体而言,十五年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由49.13%下降至37.9%,基本呈现逐年递减趋势;衣着服装、家庭设备及服务的消费支出总体增加,但上涨趋势不明显;住房支出随着我国住房体系发展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住房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仅为0.76%,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农村居民住房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比重已接近20%,其中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比重达20.16%;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幅较大,已由2000 年5.24%增加至2014年的9%以上。单从食品支出来看,农村居民开始注重营养与色香味俱全,对肉、禽、蛋和瓜果等副食消费逐步提升,反季蔬菜、南方蔬菜、水果、鲜奶和水产品等消费也不断增加。随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促使农村商贸流通市场服务逐步完善,并且向多元化发展,提升了农村流通业的运行能力。
(二)农村居民消费方式逐步多样化,商品流通渠道不断完善
表1 2000-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 (单位:%)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增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促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提高。随着互联网迅速普及与应用,电子商务和网购快速崛起并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农村居民消费方式逐步个性化和多样化,网上购物等新型消费方式也逐步增多。据人民日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数量超过6亿。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占全国的30.1%,网民有1.78亿,占网民总数的27.5%,比2013年增加了188万。同时,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应用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网上购物不断增多。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农村网民网购使用率为43.2%,较上年增加12.1个百分点,用户规模为7714万,年增长率达40.6%,占农村总人口的12.47%。并且,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网购规模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方式逐步多样化,促使农村商贸流通渠道不断完善。许多物流企业已经开始逐渐进军农村市场,在许多乡镇地区建立起了自己的配送服务中心,加快了农村市场商品流通渠道的升级与完善。
(三)农村居民消费环境逐步改善,流通业先进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农村居民消费环境逐步改善,促使流通业基础设施与网络搭建。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和“双百市场”等工程,以城区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正逐步形成。同时,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大型批发和集贸市场持续改造与升级,流通业冷链物流、结算、监控、质量和信息等安全系数不断增强,废弃物处理等后期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例如,2015年浙江省嵊州市共建设万村千乡工程示范便利店36家,超额完成16家,设立生鲜农产品放心柜3家;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共建设改造农家店999家,覆盖了全市全部乡镇和63.3%行政村,建成配送中心15家,基本形成了“以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等。通过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推动了农村商务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了农村消费环境。可见,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流通业先进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四)农村流通业规模逐渐扩大,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致力于农村流通体系与结构建设,促使我国农村流通业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规模不断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由2010年的20864.8亿元提高到2014年的36026.6亿元,五年增长近172.67%,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近53倍。2015年上半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6%,高于城镇1.4个百分点。农村流通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刺激了大量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如表2所示,2010-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从4381.8元增长至8383元,五年增长191.31%。五年来,农村居民消费占收入比分别为 74%、74.8%、74.6%、74.5%和 79.9%,消费在收入中占五分之四左右。其中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纯收入与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17.9%和26.5%。由此,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成正比,农村流通业规模不断扩大,促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一)农村流通业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居民消费水平提升
近年来,我国政府关注三农问题,出台了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但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协调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部分农村仍存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产品流通信息体系建设滞后,道路交通和通信网络等基础条件不完善等问题。并且,农村市场商品配套服务系统不健全,缺乏现代化商品售后服务,消费者权益难以维护,严重影响了农民消费积极性提升。例如,水电、道路和仓库等条件滞后,影响了农村物流效率,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此外,我国农村市场网络布局陈旧。消费者生存与发展质量取决于整个零售商经营水平及流通系统发展状况,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缺少固定商品销售和专业维修网点。农村市场经营主体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消费水平。同时,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靠农民股份合作和个体投入,政府和社会对农村大型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市场投资较少,农村市场发展缺乏必要支持,客观上制约了农民消费水平提高和农村市场进一步发展。
(二)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尚不完善,抑制居民消费能力
目前,我国农村已初步形成多成分、多渠道和开放式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交通制约等因素影响,流通体系尚不完善。首先,农村市场主体发育滞后,流通渠道不畅。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主体经营条件简陋,运营方式落后,范围较小,且专业化素质低,导致流通产品在加工、运输、经营及仓储等方面较为落后,农村交易市场现代化程度较低。同时,传统家庭式便利店资金实力弱,经营商品种类较少,也无法承担农村商品流通任务,阻碍了农村市场商品流通体系发展。其次,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龙头企业较少,对生产资料的推动作用有限。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初,我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共33万个,辐射带动了全国近19.4%农户,使年户均增收为30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6%。据农业部第六次监测显示,我国仅有119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最后,农村流通体系不够发达,市场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农村流通环节迂回,流通组织结构与消费形式复杂多样,没有形成健全商品供应与售后服务体系,居民消费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农村总体购物不便。
(三)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阻滞消费,流通市场规模扩大速度缓慢
表2 2010-2014年我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居民收入决定自身消费能力,农村居民潜在购买力受收入影响较大。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速度偏低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抑制了农村流通业发展速度。首先,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是农产品出售和劳务输出,收入基数低,增长速度慢,收入水平较低制约了农村消费扩大。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仍仅为城市的1/3,同时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制度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此外,农业生产资料和机械等价格回升,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成本,对消费产生了不利影响。其次,农村居民预期收入不稳定,增收难度大,生活消费动力不足。我国惠农政策总体持续性增长较少,农产品价格因国内外市场供求关系及各种宏观经济影响较难把握。同时,种植业生产周期长,劳动力价格较高,可用耕地减少和农资价格不断上涨,而养殖业又对资金投入、技术要求较高,市场价格风险较大,加大了农村居民收入不稳定性。最后,多数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和文化层次低,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与技能化需求,工资待遇提升难度大,加大了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增加难度。
(四)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整体较低,阻碍了流通业发展
商品交换是为了占有生活和生产资料消费,消费水平是流通业正常运转重要因素,流通活动最终目的和动力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居民消费能力较低问题。首先,农村居民某些单项消费指标与城镇差距仍较大,享受型与发展型品类消费支出距城市仍有一定距离。比如,2000-2014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在交通通讯方面支出从7.2%上升至13%,而同期城镇居民该项指标从8.5%上升至15.2%,增幅超过农村;在文教娱乐方面,农村居民始终落后于城镇居民2-5个百分点,相对差距仍然存在。其次,长期自然经济与弱质农业环境使农村居民崇尚节俭,消费观念相对传统保守,超前消费意识不强。农村居民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基本生活,食品衣着类消费仍为消费主要部分,耐用消费品比例偏低,倾向于消费生存性特征产品,导致农村消费领域狭窄和层次不高。最后,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农村养老金及社会福利制度尚未完全到位,综合性消费信贷管理制度尚未形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质量和水平。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规模小、速度慢、水平低和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抑制了农村商品流通速度,制约了流通业发展。
(一)加强农村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消费环境
农村流通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因此应针对其发展水平及主要业务,在政策上进行合理定位、指导和扶持,最大限度促进农村流通业发展。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农村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国情,重点加快薄弱环节建设,为流通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条件。同时,应鼓励民间投资,形成政府为主,社会组织和有关企业多元投入建设格局,解决农村水电、通信、交通和网络等基础设施投入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流通渠道和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其次,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技术和物资等方面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农村流通业政策扶持,扩大其发展规模。最后,我国应加强建设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和健全农村仓储与交通运输系统等,降低农村商品物流运输成本,促进鲜活农产品向外输出与多种商品输入,提高农村市场商品流通效率。我国应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流通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改善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市场与环境,促进农村经济整体发展。
(二)建设现代农村物流流通体系,促进居民消费质量提升
我国应加大网络化、信息化与连锁化力度,建设现代农村物流流通体系,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质量提升。具体可从几方面来着手:首先,加大对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资金投入。政府部门应对现有农村商业网点进行整合及改造,适当提供和增加资金支持,着力构建骨干网络,并循序渐近布局流通网络系统。同时,引导并搭建农村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及行业自律。其次,应建立产供销有机结合生产经营体系,拓宽流通渠道,完善农村市场网点。大力发展连锁超市、统一配送和连锁经营等现代多样化营销方式,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和改造农家店与区域配送中心,有步骤地在中心集镇和人口集聚村庄首先落实,并逐步推广。最后,我国农村企业应加强大中小联合多元协作流通网络建设,构建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和中小企业为基础产业分工协作网络,完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与渠道。我国应加大现代物流流通体系建设力度,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质量提升,并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三)更新农村消费品连锁经营模式,降低流通业成本
依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意识,创新农村消费品连锁经营模式,降低经营成本是促进二者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流通企业应创新连锁综合商场、集装箱连锁便利店和车载流动便利店等模式。在农村居民密度较大、收入较高地区设立连锁综合商场,建立不同业态经营方式。企业应采取低成本集装箱连锁便利店模式,推动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发展,创新发展车载流动便利店模式。其次,丰富流通投资主体,鼓励“建设-经营-转让”等融资模式。农村市场经营主体规模化和系统化,加快发展农村市场新型经营主体,私营机构与政府达成协议,由政府指定部门进行经营与管理,提高建设水平。最后,农村流通业需加快农村市场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农村市场流通方式应从集贸市场传统方式向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转变,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需求,送货上门服务使农民足不出户买到所需商品,降低农村居民消费成本,满足农民消费需要,提高农民消费热情。
(四)发挥政府职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协调流通业与消费水平发展
完善农村流通业,应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要真正增加其财产性收入,充分释放其潜在购买力,加快农村现代化市场建设。首先,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政府应健全农村金融与消费体系,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扩大对农村居民贷款,进而增加农村居民资金生产规模,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保证农村消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不断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增加收入稳定性。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将各零售部门纳入综合体系,明确职责与分工,保证农村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并建立农业和流通业抗风险“蓄水池”,保障农村居民收入稳定性,确保其消费平稳。同时,推进农村地区资金流入和多种流通市场发展,探寻适合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流通业协调发展模式,合力拓宽收入渠道。最后,为农村居民“定制”功能适宜和价格合理的消费产品,引导消费信息向农村地区流动,多传递流通商品价格、使用方式和功能等客观信息,为农村居民提供真实可靠的流通信息通道。
参考文献:
1.蒋沁燕.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及创新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5(31)
2.李骏阳.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创新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5(4)
3.陈君.农村消费升级背景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J].改革与战略,2015(7)
4.仇大勇.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激活措施[J].探索,2010(1)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夏妍(1984-),女,安徽省马鞍山市人,硕士,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营销类。
程斌(1982-),男,汉族,江西省南昌市人,硕士,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经济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