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基于工作流程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王磊
高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围绕产业发展对杰出人才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程实施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实践。通过创新流程化的教学内容和商业项目化的任务执行过程,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对新时期农业技能型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改革;“商战模拟七步法”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二五”期间,以“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实践为契机,具有龙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大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和发展方式也在不断革新,农民开始由生产者向生产经营者转变。“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将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优质高效种养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这就迫切需要大批“知农事、会经营、能核算、懂市场、善管理”的杰出技术技能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近年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实践,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
(一)校企联合制定课程教学目标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服务于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校企联合,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掌握流程管理、要素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具备经营流程的控制能力、要素合理配置与利用能力以及管理项目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最终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沟通表达、领导应变与开拓创新等综合素质,以适应岗位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明确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立足于学生整体素质和农业企业项目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
1.依据企业管理流程序化教学内容。通过完成产前策划、产中管理到产后营销的教学任务,实现对一家模拟农业企业的全过程经营管理。
2.参照企业项目执行步骤设计任务流程。单元教学参考企业项目执行步骤,设计了从接受任务到管理改进的七步流程,称为“商战模拟七步法”。
3.全程关注要素管理。每一项任务均要求学生合理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资源。
(三)按照管理流程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打破传统的章节式教学内容,按照产前策划、产中管理和产后营销三大经营流程序化教学内容。每一流程设计两项任务,并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等要素管理贯穿到每一任务中,实现流程管理、要素管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具体的任务与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任务安排与学时分配
(四)按照项目执行步骤组织课堂教学
课程团队通过与企业专家深入研究,依据企业短期商业项目执行的六步骤:分析任务→设定目标→做好分工→控制流程→不断反思→总结改进,分析兼顾、求同存异,设计了单元教学的七步流程,称为“商战模拟七步法”。六项教学任务的组织过程为:接受任务→团队分工→执行任务→提交任务→成绩考评→总结反思→管理改进。“商战模拟七步法”真实地再现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执行方法。学生通过商战模拟,能深刻体会到管理者在分析任务、设定目标、做好分工、控制流程、不断反思、持续改进等管理环节的工作要点及思维方式。通过任务的不断循环、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管理素质和思维能力将有大幅度提升,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教中学”、“学中做”[1]。
(五)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
教师按照行动导向教学要求,设计子任务实施教学方案和相关作业文件,通过学习性工作任务单布置任务,学生6人为一组,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完成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训练,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2]从而培养学生获取资料与信息、团队分工与合作、制定方案与任务执行、现场展示与检查、总结反思与改进等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
(六)素质与技能并重的考核方式
将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方式“四位一体”(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专家点评,每一项目设有专门的评分表)。教学中,学生执行任务并同步完成考核(占总评成绩的70%);学期末,从农业企业引入某项真实经营管理任务,学生通过分组,合理地安排流程与分工,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结果由企业专家进行评定(占总评成绩的30%)。
课程改革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教学内容流程化,多方面提升学生项目综合管理能力;(2)“商战模拟七步法”对接商业项目六步骤,培养学生的流程控制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3)三种要素综合一体,能力训练贯穿全程,强化学生要素管理能力;(4)学生个人、小组、教师、企业专家“四位一体”评价体系,对标准、接岗位,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一)校内教学运行效果
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使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支撑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2011年,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此外,还制定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标准》,并与多个兄弟院校共享。
(二)校外推广实施效果
2012年,“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设计”获得国家级农业职业院校课程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奖成果在全国多所农业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进行交流推广;2015年,“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作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核心课程,顺利通过验收,教学资源通过精品资源课程共享平台爱课程网,实现全国共享;多年来,通过教育下乡、科技推广、农民培训等多种手段,使“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服务“三农”能力显著提升。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建设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方面不断完善。未来将进一步在虚拟资源开发、成果应用和服务“三农”等方面进行提升和改进,从而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杰出管理人才培养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支撑作用。
[1]郭宗莲.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00-101.
[2]李曰芹.高职院校企业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19-21.
[责任编辑盛艳]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4年度教改工程项目“高职涉农类专业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案例库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G2014020262)
王磊,女,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学、经济学。
G712
A
1674-7747(2016)18-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