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隐士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

2016-08-08 08:05:37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23期
关键词:儒道文学家隐士



中国的隐士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

2016年5月25日凌晨,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因病去世,终年105岁。杨绛被称是这个时代最惦记的隐士,而她也曾说自己是“万人如海一身藏”。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位以道家为生存智慧的隐士居住。儒道互补的处世哲学,自古以来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灵丹妙药”。

猜你喜欢
儒道文学家隐士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 06:27:36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9:00:00
圣王与革命——由“汤武革命”看宋儒道统论中的“排荀”
寻访竹林隐士
DOWN TO EARTH
隐士的文艺范儿
学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25
古代邢地文学家述略——邢襄文学论之二
不为五斗米折腰
挽衣留谏
刘禹锡与《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