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事中事后协同监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通过“互联网+”,使互联网与政府监管结合起来,不只是发挥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的监督和检验作用,还要借助发改委、税务系统、棉花交易市场等单位资源,整合原本割裂在不同部门的数据,加以分析利用。大数据需要经过存储、处理、查询和分析才能充分用于各类领域,因而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棉花加工企业信息化程度高,掌握的数据越多,越能扩大公共信息的共享范围,通过跨时间、跨空间的信息共享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效益,同时规范棉花加工企业的经营行为。
跨部门协同监管的基础在于打破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分割,消除不同部门数据库之间的“障碍”。传统技术在支持各部门协同合作上存在一定障碍,而大数据对于数据的获取和存储技术使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因此,事中事后协同监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各类监管资源,实施联合监管,推动多部门、多环节的协同运行。
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监督管理模式注重事前审批,不仅束缚了市场活力,也容易产生权力寻租空间。经济新常态下,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和取消行政审批项目,放松市场准入,与事中事后监管新要求相适应,各级专业纤检机构尤其是基层纤检机构的监管责任加大,基层监管力量需要得到相应的充实,人员素质和技术设备也需要提升。
棉花加工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的具体实施,对现有专业纤检机构人员的观念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责任意识、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等方面都应当相应加强。因此,需要通过业务学习、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各类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高现有基层专业纤检队伍的责任意识、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以尽快适应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