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绿化林业的持续发展

2016-08-06 09:16程进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措施

程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也带来了生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不但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而且还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国实行绿化林业的建设,因为它可以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所以建设可以持续发展的绿化林业对社会乃至国家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此篇文章针对如何实现绿化林业的持续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措施或建议。

【关键词】绿化林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中绿化的主体,它不仅与全球的生态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还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可以正常平稳的向前推进,就必须要引起对林业工作的重视,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中,要把林业的建设放在最主要、最基础的位置,使林业得到推进与发展。所以,在当前阶段必须加快绿化林业的持续发展建设,从而使生态得以改善并得到保护,进而推动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绿化林业持续发展的实际意义

在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得到保护的基础上,通过获取自然资源来满足现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时不会影响到后辈人发展需要的过程被称之为持续发展。想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好环境、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包括森林、大气、海洋、土地等。相对于整体的生态环境持续发展来说可以将其分为每项资源的持续发展。比如绿化林业,它的持续发展含义具体有包括:社会效益、再生能力以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社会效益,有助于社会稳定度的提高、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人口素质的增强等;再生能力,指的是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的恢复能力等;经济效益也可以说是对资源的利用率等。

二、绿化林业持续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恶劣,恶化程度也是极其严重,使得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人们开始越发的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化林业的建设便是当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在林业的建设上取得了相当重大的成就,但是对于要实现绿化林业的持续发展来说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一)绿化林业发展的有关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绿化林业的产业结构相对来说较为单一,缺乏在森林的培育保护以及综合开发利用多种资源方面的重视,而且林业的相关管理机制较为混乱,容易产生权责分离、产销脱节的现象;其次,在资源补偿的方面,缺乏相关有效的资源补偿制度,对资源肆意开采,不遵守资源的可再生规律和价值规律,使森林整体的生态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而且由于木材在初次加工时成本不高,使得资源过于浪费且消耗的部分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偿。此外,因为对林业建设的成本投入不足,且技术更新速度较慢,加之科技引入不到位,从而也阻碍了绿化林业的建设进程。

(二)绿化林业的建设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符

一方面,当前情况林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需求不是特别相符,调减木材产量相关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改变了木材市场上的供需情况,因此,就需要对林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但由于一部分环节的调整工作落实的并不是完全的到位,因此制约了林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林业的基础设施、设备不充足,这就使得林业的发展能力大大的降低;国家建设林业基础设施的力度不强,导致林业基础太过于薄弱。例如,在火情瞭望台这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不到60%的覆盖率。另外,我国在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差,这些都使林业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再者,在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之前,大部分的造林工作只是一味想使林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忽视了林业自身的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以至于栽种时林木间距过小,林木种类较少,形成大面积单一化的林木,最终导致森林病虫害加剧,使林木的成活率大大降低,进而也使得森林的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此外,林业的发展意识与林业的作用和地位不相符。林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社会的公益事业,它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国土生态环境的安全,而且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对其宣传力度的不足,使得人们还没有完全的树立绿化林业持续发展建设的理念。

三、实现绿化林业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鉴于绿化林业的作用和意义重大,所以就要采取相关有效的策略来对绿化林业发展中的问题加以解决,以便于真正意义上实现绿化林业的持续发展。

(一)健全优化绿化林业持续发展的机制

对绿化林业发展机制的健全与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障机制;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无论是在生态方面、还是在社会方面以及经济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效益,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森林面积的人均占有量较低,加之环境污染越发严重,所以健全森林发展的保障机制非常的重要。二是法律政策机制。只有国家对相关林业建设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和有力支持,国家法律对林业发展中不合理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才可以实现绿化林业的持续发展。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对税收政策进行改进,要求对生态方面征收,改善目前林业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其次,政府要将林业的发展与政策相结合,鼓励全社会都参与到林业建设中来,从而推动绿化林业的建设。

(二)优化绿化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林业的建设关乎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关乎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我们更要注重对林业生态价值的开发。就要求我们在利用林业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不可忽略它的生态价值,应该将绿化林业的持续发展与其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共同结合,实行两者并重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要加强造林计划的开展,做到开采与补偿相结合,而且要实现林木栽种多样化,以林养林。另一方面,要善于把农业、林业结合在一起发展,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推行以林业为中心、林草兼作的种植方式,从而减少耕地与林业记者难舍之间的矛盾,进而推动农业与林业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我们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来作为经济发展的途径。现阶段,只有发展绿化林业的建设才可以有效的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缓解,得到保护,所以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正确的对待林业的发展。只有不断的对绿化林业的发展机制进行完善与优化,对发展模式进行改进,才可以实现绿化林业的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娟. 浅谈如何实现绿化林业的持续发展原则[J]. 现代园艺,2013,04:135-136.

[2]李怡毅. 如何实现广西绿化林业的持续发展原则[J]. 现代园艺,2013,18:146-147.

[3]李晨光. 如何实现绿化林业的持续发展原则[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226.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