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良 姚小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富阳,311400)
申巍 龙伟 王毅
(福建省华安县林业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省青田县林业局)
修剪措施对油茶枝条和叶片生长及营养元素的影响1)
王开良姚小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富阳,311400)
申巍龙伟王毅
(福建省华安县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青田县林业局)
摘要以优良无性系油茶纯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修剪措施(1/2短截,1/3短截,1/4短截,1/5短截,对照(CK),整个生长季均不修剪,)对优良无性系油茶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截措施促进新枝伸长和增粗,增加油茶株高、冠幅和主茎,同时也能增加油茶新生枝条含水率和比叶质量,其中以重短截(1/2短截)处理的效果最佳;1/2短截和1/3短截均能促进长度>20 cm的新枝条生长,而1/4短截和1/5短截有利于10~20 cm的新枝生长;油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随着短截程度的增加,除了新生叶生物量以外,经短截处理后,油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相同处理下均表现为多年生枝条和叶的生物量明显高于新生枝条和叶生物量,修剪强度越重,油茶地上部分生物量越大;不同短截处理后,油茶根系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一致的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相同土层深度下,不同短截处理后,油茶根系数量基本表现为CK>1/2短截>1/3短截>1/4短截>1/5短截,修剪强度减少了油茶的根系数量;而对于根系的水平分布,修剪强度越重,根系分布范围越小;修剪强度越重,其不同器官大量元素(N、P、K)质量分数越低,中量元素(Ca、Mg)、微量元素(Cu、Fe、Zn)质量分数越高,短截处理有利于油茶枝条及叶片中中量和微量元素的积累,但对其大量元素(N、P、K)的代谢积累不利。
关键词修剪措施;油茶枝条;油茶叶片;油茶营养元素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又名茶子树(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油脂比例高且具有广泛的综合利用价值,被誉为“东方橄榄油”,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和纯天然高级油料树种[1-2],也是国际粮农组织重点推荐的健康型食用油之一,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3-4]。近年来,随着油茶地位的逐渐提升,集约化经营栽培成为油茶种植的发展方向[5-7],而由于油茶管理粗放,立地条件差,疏于修剪管理,往往造成茶林郁闭和早衰等[6-8]。修剪措施是一项重要的调节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农业生产措施,在农业栽培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修剪不仅能改善油茶结构,而且能够促进生长和发枝,增强其生长势,改善大小年,对于促进油茶枝条和叶片生长及营养元素的累积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9-10]。关于修剪对油茶生长及各器官营养元素的影响已有相关的研究报道,但研究仍不全面,或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林分,或是仅限于修剪措施对油茶品质的影响[11]。此外,油茶品种间的生长状况,包括油茶生长势、冠幅、枝条和叶片生长特性等存在较大差异[5,8]。因此,以优良无性系油茶纯林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修剪手段,对油茶枝条的生长状况及营养元素进行研究,探索有利于油茶生长枝形成的修剪措施,为油茶的科学种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江西省塘湾镇塘甸村,该村普通油茶林面积约为60 hm2,大部分为10年生优良无性系油茶纯林,株行距1.5 m×2.0 m,均为嫁接苗,密度分布均匀,林地杂草荒芜,林间主要有铁线蕨、冬茅草、檵木、马尾松等。该区属低山丘陵地带,热带兼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海拔500~1 000 m,年均气温18.0 ℃,极端最高气温38.1 ℃,极端最低气温-3.6 ℃,有效积温6 000~6 500 ℃;降水量1 500~1 700 mm,主要集中在6—10月,年蒸发量2 000 mm以上,日照丰富,全年日照时间2 000 h以上,无霜期260~290 d,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土壤大部分是酸性红壤,pH值5.5,立地条件良好,适合油茶生长。
2研究方法
2.1试验设计
试验时间为2009—2014年,试验共设5个处理:1/2短截,整个修剪量占年总生长量的1/2左右,生长季节不修剪;1/3短截,整个修剪量占年总生长量的1/3左右,生长季节不修剪;1/4短截,整个修剪量占年总生长量的1/4左右,生长季节不修剪;1/5短截,整个修剪量占年总生长量的1/5左右,生长季节不修剪;对照(CK),整个生长季均不修剪,编号挂牌。每个处理设置3组重复小区,小区面积为20 m×20 m,随机排列,小区之间开垦1~2 m的缓冲带,于每年12月上旬对油茶按试验设计进行冬季修剪,并进行抹芽、揉枝、拉枝、摘心等,保证其管理措施相一致。
2.2试验方法
地上部测定项目:2009—2014年每年5月份统计新生枝条的萌芽数并计算萌芽率,10月份新梢停止伸长后测量枝条的长度和直径,然后在每个小区选取代表性油茶15株,以常规方法测定株高、茎粗、冠幅、1年生枝条和多年生枝条长度和粗度等,同时期计算新生油茶枝条和叶片数目,并计算其枝条萌发率;然后用剪刀收割,1/1 000天平称取1年生枝和叶、多年生枝和叶干质量(105 ℃杀青0.5 h后在80 ℃下烘干24 h),作为地上部各器官的生物量。同时取新鲜叶片,用直径0.7 cm打孔器,取叶圆片10片,105 ℃杀青0.5 h,80 ℃条件下干燥至恒质量,称干质量,然后根据10个叶圆片的总面积计算比叶质量[12-13]。
地下部测定项目:以地面为起点,以10 cm为单位,垂直向下将根系分布土层分为不同层次,收取不同土层的所有根系,记录各层主根、侧根和各级分根数,作为根系数量(根系直径≥1.0 mm,<1.0 mm的分根不计入);在挖掘、收集根系的过程中,记录各处理根系分布的最远距离和最深深度;根据根系直径粗度,将根系分为5级:1级(根系直径≥20 mm)、2级(20 mm>根系直径≥10 mm)、3级(10 mm>根系直径≥5 mm)、4级(5 mm>根系直径≥3 mm)、5级(根系直径<3 mm),用1/1 000天平称量各级根系干质量(80 ℃烘干24 h),作为根系生物量[14]。
样品处理后,用浓H2SO4-H2O2消解,以Tector5020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氮元素质量分数,钼锑抗比色法测定磷元素质量分数,火焰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钾元素质量分数;用HNO3-HCLO4消煮法湿灰化,用SolaarM6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钙、镁、铜、铁、锌元素的质量分数。
数据处理应用SPSS和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Origin 9.2作图。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修剪措施对油茶新枝生长特性的影响
由表1可知,采用不同程度的短截处理后,油茶枝条萌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1/2短截处理枝条的萌芽率最高(75.36%),其次是1/3短截处理枝条萌芽率(71.89%),对照组枝条萌芽率最低(57.25%),经1/3短截和1/4短截处理的枝条萌芽率无显著差异(P>0.05),经1/5短截处理的枝条萌芽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短截程度的增加,新枝平均长度逐渐增加,新枝平均长度以1/2短截处理组最大(49.18 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经1/5短截处理后,新枝平均长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新枝平均数量随着短截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以1/3短截处理组最大,经1/3短截和1/4短截处理的新枝平均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经1/5短截处理后新枝平均数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枝条含水率随着短截程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各个处理的枝条含水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1/4短截处理的枝条含水率最大;比叶质量短截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以1/2短截处理组最大,经1/2短截和1/3短截处理的比叶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经1/5短截处理的比叶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短截处理可明显提高油茶枝条萌芽率,使新枝数量增多,并促进新枝伸长和增粗;轻短截(1/4短截和1/3短截)处理有利于新枝数量增加,而重短截(1/2短截)处理则有利于新枝生长。
表1 不同修剪措施对油茶新枝生长特性的影响
注:表中数值为“平均值±标准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3.2不同修剪措施对油茶新枝比例及平均直径的影响
由表2可知,经1/2短截和1/3短截处理,新枝中0~10 cm极短枝和20 cm以上的中长枝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和1/4短截处理组(P<0.05),且平均直径也较大。经1/4短截、1/5短截处理后,新枝中≥10~20 cm中短枝所占比例最高,虽然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明显高于1/3短截和1/2短截处理组,且经1/4和1/5短截处理后≥10~20 cm中短枝的平均直径也相对最大;经1/2短截处理后新枝中20 cm以上的中长枝比例最高(50.6%),其后依次为1/3短截处理组、对照组、1/5短截处理组、1/4短截处理组;经1/3短截处理后≥10~20 cm和20 cm以上中长枝的平均直径最大,其次为1/2短截和1/4短截处理组,三者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经1/3短截处理后,新枝中0~10 cm极短枝平均直径最大(3.5 cm),与1/3短截和1/4短截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1/5短截和对照组。由此可见,1/2短截和1/3短截处理有利于新枝生长,表现为新枝中20 cm以上中长枝的比例增加、直径增大。
表2 不同修剪措施对油茶新枝比例及平均直径的影响
注:表中数值为“平均值±标准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3.3不同修剪措施对油茶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短截处理后,油茶株高随着短截程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经1/3短截处理的油茶株高最大(162.4 cm),其次是经1/2短截处理的油茶株高(158.7 cm),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经1/5短截处理的株高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短截处理后,油茶冠幅和主茎随着短截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以1/2短截处理的油茶冠幅和主茎最大,其次是经1/3短截处理,二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经1/5短截处理的冠幅和主茎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油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均随着短截程度的增加,其中经1/4短截处理后,油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急剧增加,以1/2短截处理的油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最大,其次是经1/3短截处理,除了新叶生物量以外,经短截处理的油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经1/2短截处理与1/3短截处理油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二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对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促进作用表现为1/2短截处理最大,1/5短截处理最小;相同处理下均表现为多年生枝和叶生物量明显高于新生枝和叶生物量。
3.4不同修剪措施对油茶根系生长状况的影响
由图1可知,不同短截处理,油茶根系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一致的先增加后减少趋势,50 cm土层深度不同处理和对照根系数量最多;相同土层深度下,不同短截处理后油茶根系数量基本表现为:CK>1/2短截处理>1/3短截处理>1/4短截处理>1/5短截处理,局部有所波动,处理修剪强度越重,根系的数量越多;CK、1/2短截和1/3短截处理,油茶根系分布的最深深度为130 cm,而1/4短截和1/5短截处理,油茶根系分布的最深深度为110 cm。由表4可知,根系的水平分布中以1/2短截处理最大(距离主干173.4 cm),1/2短截处理最小(距离主干123.3 cm),即处理的修剪强度越重,根系分布范围越小。
表3 不同修剪措施对油茶地上部生物量(单株)的影响
注:表中数值为“平均值±标准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图1 不同修剪措施对油茶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短截处理的油茶根系总生物量依次表现为:CK>1/5短截处理>1/4短截处理>1/2短截处理>1/3短截处理,油茶根系总生物量随着短截程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1/5短截处理,油茶根系总生物量最大(373.5 g),但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1/3短截处理与1/2短截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表明,处理的修剪强度越重,根系生物量越小,即地下部分的生物量越小。不同短截处理对油茶不同级别根系的影响表现为:1级根系,CK>1/5短截处理>1/4短截处理>1/3短截处理>1/2短截处理,其中经1/5短截处理的油茶,1级根系生物量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2级根系,1/5短截处理>CK>1/4短截处理>1/2短截处理>1/3短截处理,其中经1/5短截处理的油茶,2级根系生物量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3级根系,1/5短截处理>CK>1/3短截处理>1/4短截处理>1/2短截处理,1/5短截处理的油茶3级根系生物量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4级根系,CK>1/5短截处理>1/4短截处理>1/2短截处理>1/3短截处理,1/5短截处理的油茶4级根系生物量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其他短截处理差异显著(P<0.05);5级根系,CK>1/5短截处理>1/4短截处理>1/2短截处理>1/3短截处理,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
表4 不同修剪措施对油茶地下部生物量的影响
注:表中数值为“平均值±标准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3.5不同修剪措施对油茶植株营养元素的影响
由表5可知,经不同程度短截处理后,油茶植株不同器官大量元素N的质量分数表现为:叶>根>枝,并且多年生枝和叶的N质量分数高于新生枝和叶;对于相同器官而言,不同程度短截处理下,油茶植株N质量分数表现为:CK>1/5短截处理>1/4短截处理>1/3短截处理>1/2短截处理,油茶的修剪强度越重,其不同器官大量元素N质量分数越低。油茶植株不同器官大量元素P和K质量分数表现为:根>枝>叶,并且其质量分数多年生枝和叶高于新生枝和叶;对于相同器官而言,不同程度短截处理下,油茶植株P的质量分数基本表现为:1/5短截处理>CK>1/4短截处理>1/3短截处理>1/2短截处理,即油茶的修剪强度越重,其不同器官大量元素P和K质量分数越低。对于中量营养元素而言,经不同程度短截处理后,油茶植株不同器官中量元素Ca和Mg的质量分数表现为:叶>根>枝,其质量分数多年生枝和叶高于新生枝和叶的;对于相同器官而言,不同程度短截处理下,油茶植株Ca和Mg的质量分数表现为:1/2短截处理>1/3短截处理>1/4短截处理>1/5短截处理>CK,即油茶的修剪强度越重,其不同器官中量元素Ca和Mg质量分数越高。对于微量营养元素而言,经不同程度短截处理后,油茶植株不同器官中量元素Cu、Fe和Zn质量分数表现为:根>枝>叶,其多年生枝和叶质量分数高于新生枝和叶;对于相同器官而言,不同程度短截处理下油茶植株Cu、Fe和Zn质量分数表现为:1/2短截处理>1/3短截处理>1/4短截处理>1/5短截处理>CK,即油茶的修剪强度越重,其不同器官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越高。因此,短截处理有利于油茶枝条及叶片中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积累,但对其大量元素(N、P、K)的代谢积累不利。
表5 不同修剪措施对油茶植株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
注:表中数值为“平均值±标准差”。
4结论与讨论
采用短截措施可打破芽的顶端优势、增加新梢数量,且短截修剪的程度不同其效果也有差异。吴开志等[15]的研究显示了不同修剪强度均能提高早实核桃枝条的长度、粗度和萌芽率,其中重度修剪最有利于枝条长度和粗度的增加;高书宝等[16]认为重度短截对增强早实核桃的树势有明显作用;张翔等[14]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短截措施均能提高薄壳山核桃的萌芽率、促进新枝伸长和增粗,有利于其叶片及枝条中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积累。从研究的结果来看,不同修剪措施均大幅度增加了油茶株高、冠幅和主茎,同时也明显提高了油茶新生枝条萌发率、含水率和新枝平均数量。4种不同程度的短截处理均可明显的提高油茶新枝萌芽率和比叶质量,促进新枝的伸长生长和增粗生长,其中,重度短截(1/2短截)处理后其萌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重度短截(1/2短截)处理下萌发的新枝数量和长度均高于轻度短截处理(1/5短截),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9-10,14-15]。因此,在以后的油茶的栽培和高产实验中,为了增加油茶的枝量、扩大树冠,应采用重短截措施对油茶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剪。从长度>20 cm的新枝所占比例可以推断,通过1/2短截和1/3短截处理均能促使油茶长度>20 cm的新枝条生长;经过1/2短截和1/3短截处理后,短枝(0~10 cm)所占比例也较多,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枝条旺长,可能导致对营养的竞争及过度消耗,最终可使长枝数量减少,从而不利于油茶新枝的形成;从长度≥10~20 cm的新枝所占比例可以推断,通过1/4短截和1/5短截处理均能促使油茶长度≥10~20 cm的新枝生长。
油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均随着短截程度增加,相同处理下均表现为多年生枝和叶的生物量明显高于新生枝和叶的生物量,由此表明修剪强度越重,油茶的地上部分生物量越大,即处理的生长促进作用越强;不同短截处理后,油茶根系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同时修剪强度减少了油茶的根系数量,修剪强度越轻,其根系的数量越少;1/2短截和1/3短截油茶根系分布的最深深度为130 cm,而1/4短截和1/5短截油茶根系分布的最深深度为110 cm,说明了重度短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油茶根系的向下生长。从油茶根系的水平分布来看,修剪强度越重,根系生物量越小,即地下部分的生物量越小,并且油茶的修剪强度越重,根系级别越趋于简化,细根所占比例亦越小。不同短截处理后油茶植株营养元素的影响作用不一致,对于相同器官而言,油茶的修剪强度越重,其不同器官大量元素(N、P、K)质量分数越低;对于中量营养元素而言,油茶的修剪强度越重,其不同器官中量元素(Ca、Mg)质量分数越高;对于微量营养元素而言,其不同器官微量元素(Cu、Fe、Zn)质量分数越高。由此表明短截处理有利于油茶枝条及叶片中中量和微量元素的积累,但对其大量元素(N、P、K)的代谢积累不利。这主要是由于在一定的修剪强度范围内,在各种营养元素供给充足,经过修剪后的茶油出现了补偿性生长(再生生长),而这种补偿性生长能够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各种营养元素,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和繁殖。修剪处理促进了油茶的再生生长和营养元素的吸收,修剪强度的最佳处理为1/2短截,而本研究并没有找到合理的短截阈值。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着重研究大于1/2短截处理对油茶补偿性生长的影响,找到适合油茶生长的最佳短截阈值。
参考文献
[1]MA J, YE H, RUI Y, et al.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amellia oleifera oil[J].Journal für Verbraucherschutz und Lebensmittelsicherheit,2011,6(1):9-12.
[2]CHEN Y F, YANG C H, CHANG M S, et al.Foam properties and detergent abilities of the saponins from Camellia oleifer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0,11(11):4417-4425.
[3]陈永忠,彭邵锋,王湘南,等.油茶高产栽培系列技术研究:配方施肥试验[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5):650-655.
[4]刘小辉.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3):53-54.
[5]杨正华,陈永忠,陈隆升,等.不同林地管理方式对油茶林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8):66-68.
[6]梁永娥.油茶丰产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J].广西热带农业,2010(6):45-48.
[7]王刚.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45-45.
[8]何方,何钢,田再荣.油茶低产林改造效应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1997,15(2):1-6.
[9]宋贤冲,唐健,覃其云,等.油茶成熟林生物量积累及营养分配规律[J].南方农业学报,2014,45(2):255-258.
[10]唐健,李娜,欧阳洁英,等.油茶苗期生物量积累及营养分配规律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8):964-967.
[11]钟秋平,余江帆,王森,等.修剪对油茶采穗圃穗条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1,29(3):111-113.
[12]王希群,马履一,贾忠奎,等.叶面积指数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24(5):537-541.
[13]吴伟斌,洪添胜,王锡平,等.叶面积指数地面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2):270-275.
[14]张翔,翟敏,徐迎春,等.不同修剪措施对薄壳山核桃枝条生长及枝条和叶片碳氮代谢物积累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23(3):86-93.
[15]吴开志,肖千文,唐礼贵,等.修剪强度对早实核桃葫芽率和成枝力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7(4):47-49.
[16]高书宝,张河济.扶风早实核桃枝条短截试验初报[J].经济林研究,2005,23(4):54-56.
第一作者简介:王开良,男,1971年9月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E-mail:wangkl163@163.com。
收稿日期:2015年12月9日。
分类号S605
Effect of Different Pruning Treatments on Branch and Leaf Growth and Nutrients Ele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Wang Kailiang, Yao Xiaohua(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AF, Fuyang 311400, P.R.China); Shen Wei(Forestry Bureau of Huaan County, Fujian Province); Long Wei(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AF), Wang Yi(Forestry Bureau of Qingtian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16,44(7):13-18.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runing treatments on branch-leaf growth and nutrients of Camellia oleifera.After short-cuttings, sprouting rate of branch, plant height, crown breadth, main stem, the moisture and specific leaf qual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no pruning, CK), and the 1/2 short-cuttings was the best.After 1/2 and 1/3 short-cuttings, the proportion of new branch (with length of over 20 cm) obviously increased, but 1/4 and 1/5 short-cuttings promoted the proportion of new branch (with length of 10-20 cm).The part of above-ground biomass of each organ of Camellia oleifera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runing degree,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P<0.05), under the same pruning, perennial branch and leaf biomas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ew branch and leaf biomass, which showed that the heavier pruning intensity was, the greater of the Camellia oleifera above-ground biomass was.The number of Camellia oleifera root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runing.Pruning decreased the Camellia oleifera root number in the same soil layer, which showed CK>1/2 short-cuttings>1/3 short-cuttings>1/4 short-cuttings>1/5 short-cuttings, and the heavier the pruning intensity was, the smaller the root distribution range was.The heavier the pruning intensity was, the lower the content of macroelement (N, P and K) of each organs was, while the secondary element (Ca and Mg) and microelement (Cu, Fe and Zn) were higher, which indicated that short-cutting was good for the secondary element (Ca and Mg) and microelement (Cu, Fe and Zn) of Camellia oleifera branch and leaf, but bad for the metabolic and synthetic accumulation of macroelement (N, P and K).
KeywordsPruning treatments; Branch of Camellia oleifera; Leaf of Camellia oleifera; Nutrient ele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1)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702-03)。
责任编辑:王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