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惊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836)
·经济与管理·
可交易自然资源定价的实证分析
——以耕地资源为例
袁惊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摘要:基于东江湖库区135份微观调查数据,以耕地作为可交易自然资源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计算耕地资源价格分析可交易自然资源的定价机理。结果表明:在2012年的技术和物价水平下,农户将每亩耕地资源用于种植水稻、玉米、生姜、板栗、茶叶和桔树所产生的耕地年地租均值分别为:295.01元、154.56元、955.08元、339.75元、764.01元、857.05元。实证分析表明,可交易自然资源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价格揭示的消费者支付意愿。
关键词:可交易自然资源;耕地;定价;地租
前言
在市场上可以交易的自然资源的价格由市场机制决定,而市场机制形成于自然资源有效供给与消费者自然资源有效需求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只有当有效供给决定的边际价格等于有效需求决定的支付意愿价格时,交易才会产生,自然资源的市场价值实现进而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市场价格形成。在效用价值论下,消费者对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产生了偏好,进而会产生一个支付意愿,这种支付意愿是消费者在权衡各种效用下的一种理性行为产物,在这种支付意愿下,消费者会进而将自然资源进行处理,或是以高于自然资源价格的方式出租或出售以赚取差价,或是以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获得收益,最后使总效用最大化。其中,自然资源的价格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生了。它等于获取自然资源的成本或者最终收益与中间投入成本的差值。自然资源的市场价格分为短期价格和长期价格,前者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后者主要是由需求决定。
土地作为自然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载体。即使是未投入人类劳动的生荒地,也具有价值。这是人口数量增长和人类需求增加的结果。土地资源在明确产权规定下的所有权体现在其经济利益上,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结果是:土地所有者占有土地使用者在土地利用中的剩余,从而形成了地租的经济基础。在实际经济关系中,土地同其他在市场上可以交换的物品一样,通过地租等形式参与分割社会剩余产品价值,这种意义上土地具有资源的本身价值;人类在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使得土地资源具有交换价值,产生土地资产价值。从而形成了土地商品化的两部分:作为自然资源的商品化和作为人类投入资金开发利用的商品化[1]。
耕地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其价格理论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土地价格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土地价格理论两大派,后者又包括两方面:土地收益理论和土地供求理论[2][3]。土地收益理论是以伊利(Ely)为代表的古典地价理论,认为土地价格是由未来土地收益的贴现值决定的;而以马歇尔和萨缪尔森等为代表的土地供求理论则认为,土地价格由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与土地的收益无关。
我国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在耕地自然资源所有权上,个体是不可能进行产权结构变更的。但是,耕地自然资源具有多种“有用性”,个体也在耕地自然资源上产生了多种需求,如生产经营获得收益、水土保持防止泥石流等等。在各种需求上,耕地资源都具有使用价值,但是否具有交换价值取决于个体在考虑相关属性产权获取成本下,所生产出的自然资源产品效用高低的比较。当前情况下,耕地资源在经济属性上的产权已经得到了清楚界定,即家庭获取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耕地资源的使用经营权。因此,在耕地自然资源经济属性上,个体是具有所有权的。基于效用价值论,笔者认为,耕地作为一种在市场上可交易的自然资源,其价格决定于它在某一界定产权属性上的市场经济价值实现,即耕地用于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收益。其中,耕地的自然资源价格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等于一定时期内耕地资源的收益与投入成本的差值,即耕地的租金。
本文以自然资源中的耕地资源为例,旨于分析在市场上可交易的自然资源的定价机理。农业土地经营中的土地一般包括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而狭义的耕地是指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和菜地,与此不同的是,本文的耕地是指人类投入劳动进行经营的土地面积,因而在狭义的耕地基础上,还应该加上园地。
一、样本区域耕地自然资源使用情况
东江湖是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南部一个集发电、防洪、旅游、航运和生活用水等功能于一体的一个人工湖泊,蓄水量为81.2亿立方米。库区主要包括坪石乡、白廊乡、清江乡、旧市乡、滁口镇和黄草镇,其中,坪石乡耕地面积为6800亩,白廊乡耕地面积为4353亩,清江乡耕地面积为7759亩,滁口镇耕地面积为7070亩,黄草镇耕地面积为9150亩。东江湖库区的耕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离湖区较远的耕地,主要以水田居多,主要种植水稻、生姜等作物;另一种是在湖区周边的耕地,主要以陡梯田为主,主要种植桔树等作物。
2013年8月10日至15日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对东江湖库区2012年度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最终获得了包括黄草镇、滁口镇和白廊乡3个乡镇的135份有效调查问卷,其中黄草镇抽查了2个村,每个村调查了18户农户;滁口镇抽查了10个村,共获得51份数据;白廊乡抽查了4个村,获得48份有效问卷,样本量占资兴市总体的比例为1.2%,占东江湖库区总体的比例为50%以上,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样本具体情况表
资料来源:课题组调查资料整理。
调查数据显示,按照当年投入产出平均值统计,东江湖库区样本农户家庭全年纯收入为49475元,家庭经营纯收入为38811元,第一产业纯收入为12129元;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生姜等经济作物,板栗、茶树、桔树等经济林木。表2数据列示了六种作物种植及收益情况。由表中可见,种植户数最多的是桔树,为101户,占样本总体比例为74.81%;种植户数最少的是水稻和生姜,都只有15户,占样本总体比例为11.11%。户均平均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桔树,为3.54亩,最小的是玉米,为1.55亩;平均亩产最大的是生姜,达到1525.30千克,最小的是板栗,只有104.61千克;亩平均收入、亩平均成本和亩平均纯收益最高的都是生姜,分别为4394.67元、1896.18元和2498.49元,最低的都是玉米,分别为743.96元、220.31元和523.65元。
表2 六种作物种植面积及收益情况表
资料来源:课题组调查数据计算所得。
注:此处的亩平均纯收益没有考虑家庭自投劳动力的成本。
二、自然资源的市场定价分析
耕地的即期市场价格即为耕地的租金,由耕地上经营作物的收益决定。假设一块耕地的面积为S亩,采用轮作的种植方式,种植a、b两种作物。对于a作物,产量为q1,市场价格为p1,家庭用工天数为l1,劳动日工价为c1,投入在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租赁、劳动力租赁等上的资金成本为n1,若记种植a作物的耕地租金为r1,则存在:
r1=q1*p1-n1-l1*c1
(1)
对于b作物,产量为q2,市场价格为p2,家庭用工天数为l2,劳动日工价为c2,投入在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租赁、劳动力租赁等上的资金成本为n2,若记种植b作物的耕地租金为r2,则存在:
r2=q2*p2-n2-l2*c2
(2)
记这块耕地的租金为r,则这块耕地的自然资源租金为:
r=r1+r2
(3)
综合上述分析,耕地的自然资源租金与一定时期里耕地上所种植的所有作物的收益和成本有关。根据作物品种首先确定每种作物所在耕地的自然资源租金,然后参考种植方式进行处理,最后得到单位面积耕地的自然资源租金。本研究中,样本地区农户经营的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生姜、板栗、茶叶和桔树。因此,首先可以根据样本调查数据计算出每种作物所在耕地的自然资源租金。综合以上六种作物的地租租金,可以获得每亩耕地上不同作物的租金均值,即为耕地自然资源的即期价格,见表3所示。
表3 六种作物的耕地亩均租金
根据调查,六种作物的种植方式都为连作,因此表3中的租金即为每亩耕地在种植不同作物上的年地租,即为耕地自然资源的即期价格,即种植水稻、玉米、生姜、板栗、茶叶和桔树的每亩耕地平均可以获得的耕地自然资源租金分别为295.01元/年、154.56元/年、955.08元/年、339.75元/年、764.01元/年和857.05元/年,户均租金分别为684.43元/年、240.04元/年、1961.09元/年、1068.68元/年、1365.76元/年和3029.95元/年。可见,种植生姜获得的耕地自然资源租金最高,为955.08元/年每亩,种植玉米获得的耕地自然资源租金最低,仅为154.56元/年每亩。种植桔树获得的户均租金最高,为3029.95元/年;种植玉米的户均租金最低,为240.04元/年。对于消费者,在支付意愿范围内购买了农产品,此时存在一个揭示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农产品市场价格;对于农户,消费者在购买点处的农产品市场价格冲销种植农产品投入的成本,剩下的即为农户获得的耕地自然资源租金。以水稻为例,农户每亩耕地用于种植水稻获得的耕地自然资源租金为295.01元/年,这个租金通过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这一亩地上所生产出的水稻实现,数值上等于水稻的市场交易价格冲销水稻种植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成本后的余值。因此,对于耕地的经营属性这种在市场上可以交易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价格取决于经营耕地生产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所揭示的消费者支付意愿。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计算的租金是基于2012年物价水平的,由于物价的不稳定性,这种租金是不稳定的,随着物价的变动会发生波动,而物价变动的实质是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改变。同时,这种租金的获得是存在生态成本的,农业种植中施用的化肥、农药不仅会污染土壤、水质和空气等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但此处求得的租金没有考虑生态成本。如果考虑耕地的生态保护功能,需要将东江湖库区的耕地进行休耕或退耕处理,那么耕地的农业生产收益则会变成机会成本,而进行休耕或退耕的补偿金则需来自生态保护的收益,如景观价值、洁净水的价值等。另外,农业生产的耕地使用产权获得几乎不产生成本,因而此处获得的耕地自然资源租金没有扣除产权的获得成本。但在煤炭等获取使用经营权等需要成本的自然资源上,自然资源租金的计算还需要扣除获取产权的成本。
三、结论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下,耕地自然资源在农业生产经营上的属性被清晰地界定了产权,因而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揭示耕地的农业经营属性价值。本文对东江湖库区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在2012年的技术和物价水平下,农户将每亩耕地资源用于种植水稻、玉米、生姜、板栗、茶叶和桔树产生的耕地年地租均值分别为:295.01元、154.56元、955.08元、339.75元、764.01元、857.05元。如对耕地的农业生产经营权利进行转让,即现实中的土地流转,在耕地经营产权能够交易的情况下[4],可参照耕地自然资源地租进行定价。而耕地自然资源具有的其他各种属性,如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物多样性、用于建筑等,由于在市场上土地缺乏完整的产权,因此现存的经营权交易法规难以保证其价格的稳定性,其他属性都只能作为耕地资源农业生产经营的机会成本。一旦耕地的用途发生改变,耕地的自然资源租金就会随之改变。
即期的耕地自然资源地租是受生产经营出的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影响的,因而是不稳定的。相对而言,长期价格更稳定。自然资源的市场长期定价存在不确定性,源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要揭示消费者在未来消费上的支付意愿,只能假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消费者的品味没有发生变化,在消费者历史交易的时间序列数据基础上进行长期收益曲线的拟合,从而获得关于未来收益的时间趋势线。对于在市场上可以交易的自然资源,他们的自然资源租金都满足这个原理。在某一特定属性的产权得到界定之后,自然资源在这一特定属性上形成的自然资源产品会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自然资源产品市场价格的实现就使得自然资源利用者获取了自然资源租金,即为自然资源的价格。同一种自然资源,界定产权的属性不同,他们的自然资源价格存在差异。因此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定价分析时,首先要界定清楚自然资源内涵[5],否则得出的价格没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昌暖.资源价格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2]石爱虎.现阶段我国农地价格的确定与管理[J].农业经济问题,1993(11):26-30.
[3]岑树田.土地价格增长与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文汇,2013(5):18-37.
[4]姚寿福.成都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2):146-150.
[5]袁惊柱.基于定价视角的自然资源内涵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5):85-91.
[责任编辑陈玉兰]
收稿日期:2015-07-2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关键技术研究”(2013BAC03B05)。
作者简介:袁惊柱(1987—),男,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与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05(2016)01-0040-04
Empirical Analysis of Tradeable Natural Resource Pricing:A Case Study of Cultivated Land
YUAN Jing-zhu
(InstituteofIndustrialEconomicsofCASS,Beijing, 100836,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135 households in Dongjianghu reservoir area, this paper taking cultivated land price as a typical case is to reveal the pricing mechanism of tradeable natural resource.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average land rents per mu of cultivated land in rice,maize, ginger, chestnut, tea and orange are 295.01, 154.56, 955.08, 339.75, 764.01 and 857.05 yuan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rice of tradeable natural resource depends on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market price.
Key words:tradeable natural resource; cultivated land; pricing; land 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