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个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上有较大的收获。所以说,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单单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更要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发展其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实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通过一段教学过程之后,学生在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进步或发展。我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研究这个课题,有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精心准备课前情景设置,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课前教学情境的设置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自然会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而这种情绪恰恰是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础。教学情境设置的形式多样,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游戏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明确教学设计的目标,适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情境的设置必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培养的要求,进而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知识的殿堂。尤其是问题情境的设置,一定要注重针对性,涉及的内容力求具体、明确和有启发性。当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设计。低、中年级的学生适合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创设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又富有情趣,饶有趣味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接受和内化数学知识。
二、从研究教材入手,确保教学内容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教学设计要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前力求做到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深刻领悟,还要结合学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比如,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层次,是否吻合学生学习的状态等。当然,还要关注教学中学生知识量增长的有效性,学生知识的增长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智慧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标杆。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虽说知识不是智慧,但知识的迁移往往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只有学生储备了足够的知识,达到内化知识,实现有效应用知识的能力,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三、重视教学过程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学的过程就要看能否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往往受到生理、心理、知识、经验、能力判断等因素的限制,需要通过学习知识发展自我。所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不可忽视,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合理组织、正面点拨,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要突出教学方法的策略性和教学对象的针对性。比如,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好动的特点,也就是说要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用有效的游戏促进有效的学习,设计合理的游戏,针对性的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挖掘潜能,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掌握知识,得到发展。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容忽视,要发挥其组织引导的作用。特别是学生出现疑惑、分歧、思路不当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和辅导,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自会水到渠成。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教学内容安排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浓郁的求知欲望,教师可结合这些特点选取教材中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并对这些生活情境加工创造,创设出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作为课堂教学情境。
五、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成长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重点是当然是学,教的目的也在于学。我们每个教师都在不断的教与学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所以说,我们的每一次课堂教学都并非尽善尽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学会剖析、学会反思。剖析反思教学中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甚至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的调控等。认真总结归纳,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打造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教师就要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方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孔企平.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