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摘 要:幼儿园的课程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形式组织实施,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主要包括入园活动、户外体育锻炼活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午餐午睡活动、离园活动等内容。但是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等式:“90%×90%×90%×90%×90%×90%=?”从数学上计算,结果是53%。每个环节“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是53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如何对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进行有效监控,提高保教质量呢?主要从“观、研、断”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幼儿园一日保教质量的监控。
关键词:保教质量;探询;有效监管
一、在“观”中发现问题,质疑保教质量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面对的是看似琐碎、简单的事情,却有着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其实,每一个环节连接上和每一个细节处理上若不能够到位,都会导致保教质量的下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观”就是对细节的初步考量。
而这样的“观”有以下几种形式:
1.全景式“观”:在上班的时候利用各个时间段择机而巡,这是不定期的“观”。主要是对班级的整个环境进行“观”,包括班级内每一个角落的安全和卫生,大、中、小各年龄段保教人员的工作状态、幼儿活动情况等各个方面。通过全景式“观”,发现教师在一日活动保教组织实施上的漏洞。
2.全程式“观”:通俗说就是一日活动调研,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对教师的一日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主要目的是了解一日活动各个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有序,了解教师的保教态度、保教能力、保教效果、保教理念,了解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了解师幼互动、班级常规等情况。同时,对各个老师的一日活动组织实施情况,做好有效记录,并进行总结。
3.重点式“观”:对教师有异议,或者在全程式、全景式“观”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或对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某环节进行重点跟踪。重点式“观”的目的在于发现某个环节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从而为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提供必要资料。或对某个薄弱教师进行重点跟踪,在跟踪中做到随时随地指导,提高教师对一日保教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
各种形式的“观”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自由结合,对一个或者多个一日活动中的要素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梳理,从而放大一些共性问题或者重点问题,找到“问题源”,为“研、断”提供依据。
二、在“研”中分析问题,探询保教质量
研是一个运动的步骤,研教师、幼儿、家长的想法;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了解省察问题,在分析互动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叙说者的表达功能,还有平等合作的社会功能。教师与幼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园长、园所与家庭之间在一日活动中构成有效的互动。在沟通中能通过聆听呼声、了解需求、吸纳多维的信息资源。
随机式“研”:在“观”的基础上,对出现的问题随时随机地及时向教师、幼儿,甚至家长进行询问,在询问过程中了解事件的真相,从而了解教师一日活动组织的情况,发现一日活动保教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目的式“研”:在一日保教质量监管过程中,对出现问题,出现异议的地方,管理者要抓住重点问题,有目的地征询各个层面的意见,了解各个方面对重点问题的看法,从而能综合考量,以便解决问题。
在不同形式的“研”中,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发生的问题,研的关键就是要抓住重难点来分析问题,深入地分析,从而使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保教质量提高到90%以上,找到“关键点”。
三、在“断”中解决问题,提升保教质量
断就是诊断,走出困境,明晰问题所在,强化质量意识,实现有效提升。在我们幼儿园,“断”主要是依托园本研修形式来开展,主要是以下几种:
理论式“断”:园部根据幼儿园保教质量管理发展的需要,或根据教师个人在保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讨论确定学习的主题,选择相关理论,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由于这些学习内容直接来自教师工作实践中的困惑,紧扣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管理,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反思式“断”:教师对自己保教活动中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反省和探究教学活动中各方面的问题,在反思后,与其他老师一起进行交流分享。
分享式“断”:由教师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以互助为基本特点,实现教师的自我提高和完善。同时,在现场的研讨、答辩中共享他人的经验,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理念,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自身保教水平的转化与提高。
不同形式的“断”不单纯是管理者的行为,而是在管理者的有效引领下,教师全体参与才能完成。各种形式的“断”,为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保教质量提高到90%以上,找到了“突破口”。
“观”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就是分析问题,“断”则是针对问题进行改进质量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的“观、研、断”循环往复的有效监管,有效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保教质量。
参考文献:
吴敏.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质量专项调研[J].上海教育,2011(17).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