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脱离欧盟是一次价值观事件

2016-08-05 18:09
中国经贸聚焦 2016年7期
关键词:斯密亚当英国人

英国人公投脱离欧盟,相比那些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解读,相比那些庸俗的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中国历史学解读,我更愿意看成是一个价值观的事件。

是的,从思想史涌现的层面来看,英国人才是现代世界文明的导师,不是美国,美国只是英国人的思想的受益者,是现代世界秩序的建构者,真正在思想的层面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是英国那些高贵且优雅的思想家们。如果你略读诗书,你就记得保守主义、古典自由主义、古典经济学三大现代思想资源,都是从英国人的大脑里流淌出来的,进而成为今天这个世界最醒目的也是最普遍的人类思想谱系。你记得伯克,他是保守主义的集大成者,现代人先验的不可商榷不可剥夺的个人自由,因他而起。你记得约翰 . 洛克,他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建设者,是他界定了政府和个体的边界,个人的自由得以成为可能。你当然还记得亚当 . 斯密,他是古典经济学的建立者,今天这个世界上,每个在市场里奔走的个人,都是亚当 . 斯密的门徒,没错,我读过这样的史料,即使在中国,在晚清时代,那些在上海做贸易生意,同时帮助中国人修马路,盖高楼,造邮局的英国人,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亚当 . 斯密的门徒”。

观念的参与是如此重要。如果你有足够的观念思辨能力,你就会慢慢发现,启蒙时代英国的思想家们所有的思考,都是基于个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在思考,他们几乎不思考英国向何处去,他们所思考的是人的意义,是地球如此之大,怎样才能把自由传播到地极。他们所寻求的,是人类社会每个人的生命的尊严,他们似乎从一开始就不致力于土地的占领,而是给生活在别处的人们带去法治、市场、科学、语言、个人权利和公共制度。是的,他们曾经逼着你们签署一项或者很多项条约,把一块小型的土地,或者一个小渔村,一个小岛屿划定给他们来管理,但他们同时也承诺,100年之后,这些已经变得繁荣且自由的土地,英国人将会还给你们,然后你们将渴望进入这些地方,并以成为这些地方的公民为人生幸福成功之一种。

所以,每个心中略有感恩情怀的人们,会对英国人说一声感谢。印度的前总理辛格在牛津大学演讲的时候就这么说过,“对于印度人而言,英国不是殖民者,不是杀人机器,恰恰相反,是英国人给印度带来了法治的精神,带来了现代文明体系。”而在中国的香港,如果你足够诚实,你会慢慢承认,大部分港人应该是怀念英治时代的。事实上如果你有一些经济学的常识,你也会承认,如果没有英国人建立起来的繁荣的香港,中国的深圳也无法建立起来,这在经济学的层面,叫做城市化效应,是香港这座国际化的大城市,带动了小渔村深圳。

凡此种种的历史局面和现实局面,或许意味着一个重大的价值观事实:对于一个深切理解了自由的人的生命而言,关于民族、土地、国家的属性,并不是那么重要,这些与一个人的灵魂无关的事物,事实上才是想象力的羁绊。“起来,离开你的民族,离开你的土地,到我指给你的地方去”,指是人类所能倾听到的最高命令!土地太宽广,你就总是走不出埃及,国家太强势,你的权利就会相应缩小。生命是一个个的形态,不是一群一群的,通往天国的门相当狭窄,据说每次只能容一个独立的人仄身穿过。

说到分散的秩序,聪明的读书人会想到哈耶克的著名文献:《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在一个关于相对事实的知识掌握在分散的许多人手中的体系里,价格能协调不同个人的单独行为,就像主观价值的观念帮助个人协调其计划的各个部分那样。”如果你能理解哈耶克的这些话语,你就能理解分散的秩序到底有多重要,你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英国人竟然要退出看上去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欧盟。这样的自由选择,对于那些从小在中国的语文课或者历史课考卷里总是获100分的人们,实在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猜你喜欢
斯密亚当英国人
英国人的姓氏
英国人的性格
亚当·卡罗拉的十大珍藏
语言层次
年销过2亿英镑!!英国人竟然都在买这种玩具……
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解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从原始情感到道德基础:关于亚当·斯密同情理论的思考
开车时别发短信
亚当·斯密传记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