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作文”实践研究

2016-08-05 02:37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罗昆霞
成才 2016年7期
关键词:感言作文生活

■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罗昆霞

“真作文”实践研究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罗昆霞

一、“真作文“研究的基本动因

“真作文”实践研究的提出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对教育理论的考辨

我们企望找到理论依据,正本清源,弄清作文与生活的本质关系,以纠正实际作文教学中的种种本末倒置的现象,给作文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设计思路。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他的学生陶行知先生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并指出“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早先听过《湖北教育》主编谢明德先生的一场学术报告,其中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将作文教学嫁接在生活的毛桩上”,这些观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作文教学是丰富多彩教育体系中的一种具体形态,既然教育就是生活,我们就应该把作文教学看作是一种生活的具体形态。换个角度看,生活也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每天都在发生、发展、结束着不同的事件,根据“生活即教育”这个理论,我们应该关注、呼应、介入、改变、优化这些各具形态的生活事件,用作文的形式作用于生活,并运用这个理论,将生活和作文紧密融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优化他们的生活品质。反观实际作文教学,有多少人遵循并体现了这种思想呢?

(二)对名家研究的思索

语文出版社王旭明先生提出“真语文”的概念,强调学生要“讲真话,真讲话;写真文,真写文;诉真情,真诉情;学真语文,真学语文。”这九“真”之说不仅直指语文教育、作文教学的积弊,还切中社会时弊、国人陋习,为语文教育、作文教学设定了品质目标,指明了语文课改的方向。但达到“真语文”这种理想境界的路在何方呢?难道“用语文的办法解决语文的问题”就能达到“真语文”的这个目标?如果“说真话不说假话”算是语文问题的话,那么“用语文的办法”未必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人们可以用语文或“语文的办法”说真话,也可以用它说假话。其实现行语文课标乃至过去的大纲均有“讲真话、不讲假话,要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如果效果十分理想,还需再呼唤“真语文”吗?可见,说真话仅仅靠倡导是不够的。怎样使学生不敢,不能,不会说假话呢?借鉴生活的法则、社会的法则兴许是条路径。

著名特级教师张祖庆老师的“真写作”研究,在目前小语界颇有影响。“真写作”强调任务驱动,如自编作文报、网络秀风采、写信、写日记、写演讲稿等,我们相信这样的实践探索,从具体方法的层面是有借鉴价值的,从作文专项训练的角度也是有效果的。但有一点是没有改变的,那就是,为驱动写作所设置的“任务”,如同“活动作文”中所设置的“活动”,都是为写作文服务的,如果没有这些作文训练目的的存在,那些“任务”“活动”可能不会存在。有人会说,是啊,这有什么问题吗?首先,这些“任务”“活动”不是真正的生活,只能算是“虚拟的生活”或“生活的模拟”。它不是生活的“原生”,而是生活的“派生”。其次它没有摆正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大家思考一下:人们写作的普遍目的是什么?写计划是为了工作学习的成效,写建议是为了改善工作学习,写总结是为了明确经验教训,写小说、写剧本是为了丰富文化生活,写发言稿、方案、评语、信件、合同等莫不是如此,都是为了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提升生活质量,如果没有这些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人们大抵上是不会去写这些东西的。这非常明确地揭示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那就是:写作为生活服务。而我们经常颠倒了这种关系,这样的故事情节在课堂经常上演:

老师:明天去春游……

学生:(欢呼)耶!

老师:回来后写一篇作文……

学生:(沮丧)唉!

这个情节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不是因为这篇作文,这次春游也许是不会组织的。

(三)对教学实践的分析

在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大家愈来愈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的各种展示观摩、研讨交流活动相继推出,透过这些活动,可以看出作文教学研究的两大趋势:一是很多教师并不满足于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内容和训练次数,而是积极地创造性地自行研制、设计、创造新的作文训练内容、教学方案来实施作文教学。二是很多教师都把视角投射到现实生活之中,让作文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打造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课例,现列举几例:

先来分享武汉小学王桢老师的《学写获奖感言》一课。此课将班队活动延伸进作文教学,并与作文教学无缝对接。授课所在班级在一周前布置了评选班级达人的工作,评选多达十个单项,涉及全班每一个人。且一周后还要进行班级达人的评选颁奖典礼活动,获奖者要在颁奖现场发表获奖感言。这节课就是为颁奖活动做准备,写获奖感言。任务很清楚,是班级活动的需要。这次习作成为这个班级活动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学生跃跃欲试。老师引用《人民日报》文章——《明星获奖感言应该说什么》,告诉学生:获奖感言不能泛泛而谈,要发自肺腑,打动人心。主要说感受、感谢、感悟,并从“感”字字形强调“感言都要从心底发出”。接着老师分别出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获奖感言(节选)、TED大会年度大奖获得者法国街头艺术家JR的获奖感言、金鸡奖最佳男演员李雪健的获奖感言,让学生感受获奖感言的主要形态和不同风格。因为是学习生活的现实需要,又有明星获奖感言的示范引领,学生练习有热情有方法,效果非常理想。最后老师告诉学生:生活中还有活动感言、学习感言、竞选感言、毕业感言、就职感言等等,意在举一反三。

武汉大学附属小学董尚元老师有一个作文课例颇有影响,题目是《我家还缺啥》。教学以真实存在的武汉大学电视台“说说心里话”栏目组《我家还缺啥》主题节目切入,引导学生思考“我家还缺啥?”问题抛出后,学生沉默片刻,纷纷举手发言:缺钱、缺电脑、缺一次全家旅行、缺伙伴、缺诚信、缺欢乐、缺朋友、缺陪伴、缺父爱、缺奶奶、缺温馨、缺自由、缺和谐、缺姥姥……有物质的,有精神的,各种各样,不一而足。人们生活追求的永不满足和现实生活不尽人意之间的矛盾,让人有话可说,学生有感而发、真实可信。老师继而引导:如果我们到电视台去做嘉宾,主持人会提那些问题呢?巧妙地将作文要求及指导变成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学生思考后说,主持人会问:为什么会缺少它呢?什么事情让你特别感受它的缺少呢?……学生很快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一个同学写到,因工作压力大,爸爸妈妈经常吵架,一家三口经常拉着苦瓜脸。他渴望家庭和谐温馨。他描写吵架的语言非常的生活化,有很强的真实感,老师建议他将这篇习作给爸爸妈妈看一看。还有一个孩子写到,有一次放学回家,看见一个同学坐在她姥姥的车上,不知什么原因跟姥姥吵了起来,募然感觉自己缺少一个慈爱的姥姥,她很羡慕那个同学,因为她姥姥已经去世了。她非常希望姥姥还在,甚至希望姥姥能再和自己吵吵架。许多孩子在交流时眼含泪花、声音哽咽。这样的真情表达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吗?最后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打开生活的视角,追问:咱班还缺啥?咱校还缺啥?社区还缺啥?武汉还缺啥?中国还缺啥?世界还缺啥?视角越来越宽,但始终没有游离现实生活。

武汉育才二小雷春老师的一个作文课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开课伊始,教师将当地的一份晨报头版展开,并大声朗读了头条的题目:《现在的孩子不会表扬爸爸妈妈》。然后老师将正文也朗读了出来,其大意是说现在的孩子缺乏感恩之心,亦不会表达感恩之情。读完之后,教师引导道:“文章中所说的‘现在的孩子’当然也包括在座的你们,你们有感恩之心吗?你们会表扬爸爸妈妈吗?”教师这番话的目的,并非要得出“现在的孩子会不会表扬爸爸妈妈?”的结论,其激发学生为自己正名的用意显而易见。果然学生的回答异常整齐响亮“有!”“会!”教师进一步激将:“有没有,会不会,口说无凭,我们用我们的笔有根有据、有理有情地来表扬一下养育我们的爸爸妈妈。”话音刚落,学生就进入积极的写作状态,全然没有那种唉声叹气、执笔望天的无奈和倦怠。究其原因,其一是没有学生会轻易认输,好胜心强也是学生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好胜就会努力证明、努力争胜;其二是给学生提供的对手够级别,是报纸、是记者。他们是在与大人平等讨论问题,与老记们“较劲”让学生很兴奋,;其三是更重要的原因,讨论的是真实的社会生活话题,是重要热点问题,是严肃焦点问题。不是虚拟的生活,也不是模拟的活动,他们的作文呼应社会生活、作用于社会生活,并会产生影响,作文成了这个生活事件的延续,与生活融为一体了。这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课后我还建议执教教师将学生作文寄到当事报社,形成持续的积极呼应和互动。

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是我们开展“真作文”研究的主要原因和基础。“真作文”的提法并不新颖,但我们通过它要表达的作文教学思想却与其他研究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上讲,它强调作文为生活服务,在作文过程中,始终把生活的需要挺在前头。其次从作文的现实意义上讲,它不是生活模拟,不是沙盘推演,也不是实战演习,而是实战,它必须直接作用于真实的现实生活。第三从作文内容上讲,它应是现实的,它的内容必须是实际的生活现象、生活事件,这种生活现象和事件应是原貌的,而非改造加工的,尤其是哪些刚发生的正在进行的事件,以及刚结束还保持热度的事件。“真作文”要反映真实的生活,真实地反映生活,真实地介入生活,真实地干预生活,真实地改善生活。总之它要联接生活,延续生活,引导生活,优化生活,成为生活。

二、“真作文”研究涉及的领域

学生的生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他们作文的视角就要投射到这三个方面,他们的笔触也就要涉猎这三个方面,即规划学习生活;干预家庭生活;呼应社会生活。

(一)规划学习生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生活是学生的主要生活,“真作文”要唤醒学生“学习主人”的自我意识,激发他们“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思想和行动,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树目标、定规划、去努力、去负责。这里的“规划”一词不仅仅是指“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更是指为提高学习品质,优化学习生活所做的一切努力。它有着很多形式,如学习计划、反思总结、评价分析、表扬检讨;活动方案、推荐举荐、演说讲稿;经验传播、经历分享、感情交流。学习生活中能供作文去“规划”的内容很多,比如国旗下的讲话,很多的讲话是在网上搜集,且是老师搜集。为什么不能采取在学生中征集的方式进行,将国旗下讲话的现实需要作为驱动进行作文,并由学生评价推选,谁的作文入选,就由谁去讲话,这是多大的荣耀,多大的鼓励?优秀的讲话稿还可集结成书。再如前面为作文而春游的例子,可以改造运用:集体要组织春游了,让同学以书面形式推荐一个春游的好去处,要求描述其景色及游览项目,并制定游览计划,说明费用及注意事项等,同学们从景色描绘、游览项目说明、计划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这样的推介可以说是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如果几方面都不错,我们的学校或班级为什么不能据此落实春游活动?如此,就是让作文为春游服务了,就摆正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了。

(二)干预家庭生活

儿童是家庭生活的重要方面军,过去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和权益得不到根本的保护,在家庭生活中完全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发言权。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儿童的地位和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参政议政”成为中心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真作文”要体现他们的这些权益,保护他们的这些权益,运用他们的这些权益。家庭生活既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琐事,也包括家具、电器、服装、文体用具等基础建设,还包括居住环境、理财投资、人文建设等“大政方针”。董老师的《我家还缺啥》就体现了对家庭生活的多方面的干预,那些作文反馈到学生父母那里,是一定会收到干预之效果的。家长真会重视孩子的意见吗?我们的判断是:会的!社会进步带来的一个趋势是孩子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另一个趋势是家庭对教育的重视,这种重视一方面体现在财和物的投入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受教育者的尊重上。有一些家庭重大决策,家长甚至会把第一意见征询人确定为孩子,比如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之后,要不要生二胎的问题,许多家长都会征询孩子的意见,而且孩子的意见往往决定了这个问题的走向。当然这个话题是跨界的,它既是家庭生活话题,也是社会生活话题。

(三)呼应社会生活

儿童虽然不在社会生活的中央,但他们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距并不遥远,由于资讯的发达,可以说他们与社会生活几乎是面对面的。更重要的是他们迟早要步入社会,现在的学习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步入社会,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改造社会。因此,当今儿童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要经常抬起头来,把目光从书本移向大千世界、社会生活,并与之形成呼应。呼应社会生活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报道再现,也可以是意见建议,还可以是赞扬倡导、抨击批判,甚至可以是辩论求真等等。上述雷春老师的作文课例就是典型的辩论求真,现在的孩子是否会表扬爸爸妈妈?孩子用作文表扬爸爸妈妈的事实回应了报纸刊文,说明记者的观点多少有些武断。呼应社会生活的作文要明确阅读的对象,作文完成后要与阅读对象形成真实的交流,以实现对生活的真正呼应。

三、“真作文”研究的主要目标

“真作文”实践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三点:激发学生作文动机;丰富学生作文内容;提升学生作文品质。

(一)激发学生作文动机

动机之于效果是很重要的,动机强就会投入大,投入越大效果越显著,这里的投入主要指热情和积极性。语文课标中非常强调“乐于表达”,就是这个道理。“真作文”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是可以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成功者”。马斯诺需求理论表明: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高层次的需要。黑格尔说过:“一个孩子向水里扔了一块石头,看见一个个的水圈儿很高兴,因为那水圈儿是他的作品,那作品是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一样都有这样的心理需求,他们甚至比成人更渴望被认可、被赏识、被需要,更有参与欲望和表现欲望,更有急于证明自己的冲动。因为“真作文”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从生活中来,特别强调作用于生活,这让学生真切地看到自己的作文作用于相关生活产生的实实在在的影响,那怕有时这种影响微不足道,也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成功感,以及被需要、被认可的满足感。这比那些写完后连个泡泡都没有就销声于练习本的作文给学生带来的心理感受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二)丰富学生作文内容

学生作文的一大困境是作文内容问题,很多同学总觉得搜肠刮肚没东西可写。那是因为师生都把目光局限在书本,局限在课堂,依靠冥思苦想闭门造车去写作,而没有把眼光投射到窗外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及日新月异的生活。那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计其数的千姿百态的人间悲喜剧,它有着无数可以与作文嫁接的生活的“毛桩”,有着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生活是作文的素材的巨大宝库,套用一句名言:不是没有东西可写,而是没有扭过头来,睁开眼睛。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现实生活时,作文内容的丰富性就不是个问题。要提醒的是,面对生活的海量信息,我们要警惕患上“选择障碍症”,提高选材的能力。

(四)提升学生作文品质

作文品质的评价有多个维度,从形而上的层面看,最重要的标准是“真善美”。这其中又以“真”最为重要,因为没有“真”,“善”就可能是“伪善”,“美”就可能是“假美”。这也是“真”成为人们讨论得最多的话题的原因。“真作文”能够提升学生作文的这种品质吗?首先我们希望是这样。我们认为,那些游离于生活之外的作文,人们辨别它是真是假的兴趣会有多高呢?人们会说,一篇作文,真假有什么关系?而“真作文”要干预生活,要作用于生活,那就大不一样了。试问,你的班委竞选演说稿运用了许多虚假信息,你的竞争对手会不较真吗?你的国旗下讲话演讲稿许多信息错误,你能通过老师的审读和同学们的评选吗?人们可能会因为你的虚假错误信息而连同你真实的内容合理的建议一起否决。生活会经常上演现实版的《狼来了》的寓言,生活的法则、社会的法则会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文责自负”的意识,会倒逼学生讲真话,从而提升学生作文的品质。

提出并开展“真作文”实践研究,并不是要否定其他作文实践及研究,各种研究和实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真作文”实践研究企望以“生活即教育”为理论依据,以改善作文教学为目的,另辟蹊径,开创一条新的有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让“真作文”与专项作文教学、“读中学写”共同组成作文学习的三大“主干道”。

责任编辑郑占怡

猜你喜欢
感言作文生活
我的获奖感言
《老米》创作感言
获奖感言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学员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