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鹿鄂温克音乐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2016-08-05 03:05毕安琪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鄂温克萨满驯鹿

毕安琪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使鹿鄂温克音乐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毕安琪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100101)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民族乡里居住着一群使鹿鄂温克人,这个仅有二百多人的微型族群是鄂温克族中的雅库特支系。三百多年前,他们带着驯鹿从贝尔加湖畔迁徙而来,世世代代在大兴安岭南麓的森林中以狩猎、饲养驯鹿为生。这个民族带有鲜明的山林狩猎文化特征,其传统民间音乐也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格特点。文章研究梳理了使鹿鄂温克传统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空间、宗教渊源、音乐形态特点以及音乐文化特征。

[关键词]使鹿鄂温克;传统音乐;地域文化;萨满

几千年来,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和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居住着一群与驯鹿为伴的人。我国境内这支目前仅存260多人的微型族群,在经过民族识别后被归属于鄂温克族,从此他们成为鄂温克中的一个特殊支系。近些年,逐渐有更多的人将其称为“使鹿鄂温克人”,因为驯鹿还依然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一、 使鹿鄂温克历史空间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鄂温克人分为“通古斯”、“索伦”、“雅库特”三个部分,建国后经过民族识别,统一归为“鄂温克族”。三个支系的鄂温克人在地方方言、文化风俗、生产生活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和隔阂。所以在观念上他们各自都认为与其他两个支系本不是同一民族。本文所涉及到的使鹿鄂温克人是其中人口最集中、特色最鲜明的雅库特支系。

据有关使鹿鄂温克历史的民间传说推算,他们的民族已有近三千年的发展历程。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驯鹿鄂温克人古老的文化时代为“铜石并用的文化时代”。[1]公元前2000年,使鹿鄂温克祖先居住在外贝加尔湖沿岸。17世纪中旬左右,他们移居至列拿河(贝加尔湖西北)。由于使鹿鄂温克人居住的地点多偏僻隐蔽,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所以有关这个民族的历史记载出现的较晚,鄂温克猎民一直鲜为人知。大约在三百年前,使鹿鄂温克人再次集体移居,来到我国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使鹿鄂温克人的频繁迁徙使得历史上人们对这个民族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新唐书》载:“又有鞠,居拔野古东北,有木无草,地多苔。无羊马,人絭鹿若牛马,惟食苔,俗以驾车。又以鹿皮为衣,聚木作屋,尊卑共居。”拔野古即贝加尔湖东岸,居住于此的人们没有羊马只饲养食苔藓的驯鹿,聚木作屋的风俗习惯至今还在猎民点延续。故在唐代,使鹿鄂温克猎民的居住地被称为“鞠国”。《清世祖实录》记载:“赏使鹿部落峩罗克屯贡。”说明了那时起,这个族群便被称为“使鹿部”,由此解释了使鹿鄂温克名称的来源。英国人巴德雷根据俄国有关档案资料写道:“1654年春天——倍克托夫到达因果达河,沿石勒喀河顺流而下,到达尼布楚河口,收集贡税,并垦殖了一些土地,但一个使鹿鄂温克酋长根特木耳因不愿隶属于俄国,率领他的人民迁往额尔古纳河右岸。”额尔古纳河是中俄之间的天然界河,鄂温克语译为“宽阔的河”。驯鹿有特殊的生存习性,需要放养在没有人烟、苔藓丰富的寒带山林地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山脉极其符合他们选择居住地的条件,即使在过去的几百年中使鹿鄂温克人还是跟随驯鹿频繁迁徙,但也再未离开过这片森林,他们的一切生活都靠自然支配。直到20世纪20年代,使鹿鄂温克人才每年带着鹿茸鹿皮或猎物下山几次,与山下的汉商或对岸的俄商做买卖换取生活用品。20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为了使这个微型族群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和文化教育,不断建立乡镇鼓励使鹿鄂温克人下山生活,不过大部分家庭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和一部分固守传统的老人还是拒绝到山下生活。直到2008年“生态移民”项目开展,政府重新规划,将他们很好地安顿在根河市边缘有北极圈建筑风格的区域里,这就是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当地人都简称其为敖乡。可惜的是,敖乡里没有驯鹿,驯鹿无法按照当初政府的设想进行圈养,眼看着迁下山的驯鹿在圈里一一死去,很多使鹿鄂温克人又挥手上山生活了。

使鹿鄂温克人口据2012年统计共243人,目前在根河市郊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中居住62户,共176人。另在山上分布有6处猎民点,最远的离敖鲁古雅乡200多公里,最近的也要40多公里。实地考察中,笔者接触到许多使鹿鄂温克乡民,每当问起他们是否喜欢现在的生活时,多数人陷入了思考的样子,老人们总是会回答三个字“住不惯”。多少年来,不论外面的世界多丰富,不论山下的生活多富足,让鄂温克猎民魂牵梦绕的依旧是有驯鹿陪伴的简单山林生活,他们享受着在独特文化氛围下周而复始的自由的生产生活模式。

二、使鹿鄂温克传统音乐生存的地域文化空间

使鹿鄂温克可以说是一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小少民族,虽然人数少,但这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系统,它既保留了北极圈文化①的共同特征,又在信仰崇拜、风土习俗、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多地域个性。枯燥乏味的森林生活日复一日,使鹿鄂温克人能在几百年中抵抗孤独繁衍生息,不可缺少的就是酒和音乐。他们的自娱方式是用他们自己的音乐来抒发内心情感、丰富生活,所以使鹿鄂温克人的传统民间音乐风格也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每一类活态音乐的产生及流传并不是一个独立个体发生的偶然现象,它是在其生存空间文化背景的孕育之下拥有了自身特质,并随着历史的变迁发展吸收新的营养。使鹿鄂温克传统音乐取材于他们的物质生产、精神生活,扎根于民俗土壤中,与本民族的其他特色文化因素密切关联,它们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使鹿鄂温克人独特的地域文化主要包括四类:(1)驯鹿文化。 驯鹿是这个族群的象征,三百多年前随着使鹿鄂温克人从遥远的列拿河迁徙到我国的大兴安岭。驯鹿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也是生活经济来源的基础。深山生活是单调的、艰难的,这个民族能发展至今的因素中缺少不了有驯鹿的陪伴。使鹿鄂温克民歌中有很多是描写驯鹿的,他们为驯鹿歌唱,赞美他们的生活伙伴。笔者在敖乡的小展厅里也看到了很多由本民族民间画家以驯鹿作为主角的优秀画作。近几十年使鹿鄂温克人逐渐下山定居,驯鹿因为存活需要特殊的环境只能留在山中,它们与主人被迫分离。族里的青年适应了现代社会,没有了这个民族以往对驯鹿的特殊情感,因此放弃了饲养驯鹿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导致驯鹿文化正在渐渐消失。(2)萨满文化。使鹿鄂温克民族发展历史中很长一段时间是处于原始社会状态,他们经济极其贫困,思想落后,基本没有受过任何文化教育,所有事物全倚靠自然分配而无力控制,所以他们对自然物抱有祈求和崇拜。使鹿鄂温克的原始宗教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万物有灵观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后逐渐开始形成信奉萨满教。据敖鲁古雅民族乡巴拉杰伊老人们讲:“因为没有了萨满继承人,我们的萨满仪式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当笔者想了解并追问萨满仪式过程的时候,老人避讳的摇摇手说:“萨满仪式不能随便讲的,这个东西神奇,平时是不能说的。”现如今,使鹿鄂温克年轻一代接受了科学教育不再信奉萨满,萨满仪式中存在的音乐部分也几乎已经失传,只有乡里年龄最长的几位老人还会演唱两首萨满调。(3)狩猎文化。历史上使鹿鄂温克人生活在山林中,由酋长带头以家族“乌力楞”为独立的经济单位进行狩猎。1967年,国家发布政策要求全面禁猎,猎民们放下猎枪,狩猎行动从此终止,使鹿鄂温克也成为了我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但在他们的舞蹈和音乐里永远地记录了这个民族独特的狩猎文化,他们用音乐讲述了狩猎的过程,歌唱狩猎者的勇猛。另外,使鹿鄂温克独特的模仿动物的舞蹈如仙鹤舞、松鸡舞都来源于狩猎时猎民对动物的细致观察。(4)桦皮文化。使鹿鄂温克人过去生活的森林多生长着桦树,他们习惯用桦树皮制造生活用品,做装饰,做船只。政府为他们定居的乡镇开发旅游业后,使鹿鄂温克人的桦皮制品也成为出售的旅游商品。敖鲁古雅乡的博物馆和剧场舞台也是用模仿桦树皮的材料进行装饰的,来到这里的参观者在了解民族文化和观看音乐表演时从视觉上也同样回归传统,找到在桦树林中穿梭的感觉。

由于定居地的迁徙、生活方式的改变使鹿鄂温克民族的特殊地域文化都在不同程度的发生着变迁或消亡。这些独有文化对音乐舞蹈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其进行深入的音乐研究,绝不能脱离这些背景文化,应把其看成是一个整体,以便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总体特点、结构形态及功能意义。它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当传统与现代发生碰撞时,音乐的变迁现象及传播传承方式的新途径。

三、使鹿鄂温克传统音乐的风格形态特征

(一)使鹿鄂温克民歌

使鹿鄂温克民歌的内容,几乎表达的都是他们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无限崇敬之情。歌词描写着高山、森林、动物,又隐含着使鹿鄂温克人漫长的历史变迁、艰难的生活变更,以及与此相关的审美价值及萨满教信仰等。

使鹿鄂温克民歌总体看来曲调简单,唱词质朴。在旋律的调式方面,使鹿鄂温克民歌多以羽调式为主,其次是宫调式和角调式。 在音阶的构成方面,一般是以三音音列、四音音列与五声音阶作为其旋律构成的基础,其中la、dol、re和mi、sol、la是不可或缺的三音音列。 笔者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收集了两首民歌《小驯鹿》(谱例1)和《阿拉巴吉坎》(谱例2)。这两首传统民歌曲调简单,都是由典型的三音音列构成。其中《小驯鹿》运用了la、dol、re三音列,两小节的乐句对应演唱四句歌词。《阿拉巴吉坎》由mi、sol、la三音列构成。

谱例1:《小驯鹿》

1=C 5/4

(歌词大意:漫长的冬天啊,我们鄂温克人从这座山搬到那座山,从这片森林搬到那片森林,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带着收获的猎物,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迎来了春天,在那条渐渐融化的小河边,望着那刚出生的小驯鹿,我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谱例2:《阿拉巴吉坎》

1=F 2/4

(歌词大意:阿拉巴吉河,母亲的河,我和兄弟砍树的地方,怎能舍得就这样离去,我这即将死去的人。达利娅啊,我的爱人,我怎能就这样离开你,可怜啊你是一个最善良的姑娘,我从七八个姑娘中才把你选中。)

四音音列的歌曲较多,它们多是以la、dol、re、mi为骨干音,如《克勒特棍》(谱例3)。五声音阶的民歌也普遍较多,如情歌《妹妹思念哥哥》(谱例4)。

谱例3:《克勒特棍》

1=C 6/8

谱例4:《妹妹思念哥哥》

1=D 3/4

旋律线是民歌整体风格的重要组成方面。旋律的音域、骨干音、乐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对旋律线条起着决定性作用。具有相同特点的旋律线条也决定了一个族群音乐的风格特征。使鹿鄂温克民歌多是单乐段结构,以2/4拍、3/4拍为主,也有一部分歌曲是这两种拍子在一个曲调中交替出现。节奏型运用简单,舞蹈时演唱的歌曲多是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连接的节奏为主,其他类民歌加入了附点节奏和装饰音。歌曲的音域一般在一个八度之内,基本与人声说话的正常音域相当。这也是使鹿鄂温克人围着篝火可以边跳边唱直到天亮而不觉疲劳的重要原因。传统民歌多以上行三度或五度跳进开始,旋律进行中并无太大起伏。级进旋律总是与跳进相衔接,形成级进、跳进的连续进行。总体概括使鹿鄂温克民歌的旋律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为小波浪式,即以五声音阶的大二度、小三度等音程进行为主的小波浪式旋律线条。如《哈拉雷》(谱例5),共两个乐句,第二个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一个乐句。第一个乐句在五度上行跳进开始后旋律出现了四次小波浪线。第二种为小波浪线与直线结合式,如《贝尔茨河》(谱例6)前两个小节构成了小波浪线后直至第四小节第一拍都是平直的旋律线。第五、六、七小节和最后两个小节也出现了直线式旋律。

谱例5:《哈阿雷》

1=F 2/4

(歌词大意:亲爱的朋友,我是来请求您的帮助的,我们处在危难中,孩子在疾病中挣扎,您治好了他们的病,我们世世代代都会铭刻心中。)

谱例6:《贝尔茨河》

1=bE 2/4

使鹿鄂温克人的民歌与舞蹈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常年在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里游猎,聚在一起很不容易,所以一旦聚在一起或赶上庆祝节日,他们就在河流两岸较为开阔的草地拢起一堆篝火举办篝火庆典,庆祝猎业丰收,等到有威望的猎手都到齐后,由指定的人捧起鹿哨,向着太阳落山的方向吹上三声,男女老少便挽着手,围在篝火前跳起“篝火舞”即“欢乐之火舞”,伴随的歌声由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大家跟着合唱。演唱过程中大家基本只用一个歌腔,唱词不断即兴变化,根据领唱者的兴致或演唱时间唱词可长达上百句。这种庆典带有狂欢性的,不管白天还是晚上,篝火不熄灭舞蹈就不能停止,带有神圣的气氛。舞姿带有强烈的节奏感,歌唱的节拍越快,舞步也越来越快。每次这样的聚会,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传递恋情的大好时机。

(二)使鹿鄂温克人的乐器

鄂温克族称口弦为木库连,这种古老的乐器在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音乐中也有所使用,材质略微有所不同。木库连最早是作为原始宗教萨满的伴奏乐器,长期流行于民间。据文献记载,蒙古族口弦今已失传,鄂温克、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尚有少数人会吹奏。使鹿鄂温克所演奏的木库连形制简单,多为铁制,有大、中、小之分,小型木库连发音清脆明亮,大型发音浑厚圆润。 木库连乐曲旋律较简单,多以同音反复或三个级进音构成。吹奏者可即兴变奏,吹奏时间依据吹奏者的兴趣可长可短。有的演奏者还用木库连模拟鸟鸣或动物叫声,以增加乐曲的情趣。目前,使鹿鄂温克民族中会吹口弦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何协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从小跟着母亲玛利亚·索边放驯鹿边学唱民歌,吹奏木库连也是母亲教给他的。如今,每到乡里举办活动或一起庆祝民族节日时都会请他作为重要的表演者参与其中。谱例7是由何协吹奏的一首木库连曲。

谱例7:《木库连曲》

1=F中速

使鹿鄂温克人常用的伴奏乐器还有鄂温克猎民单鼓,又称神鼓,一面罩有鹿皮或者犴皮。外形多为椭圆形,鼓面较宽,木制鼓框,厚约50-60厘米。在鼓背面的木框上,钉着三根或四根长度相等的皮绳,皮绳在鼓心处汇集并系扣。鄂温克猎民单鼓声音明快清脆,节奏短促有力,是歌舞集会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同时也是萨满仪式中常用的道具。 萨满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母系社会。原始的萨满教起源于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以天地、日月、山河、树木、飞禽走兽为崇拜对象。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最古老的宗教观念,每个氏族孕育出与之生活相关的图腾崇拜以及祭祀活动。过去使鹿鄂温克人在举行萨满活动时,唱奏萨满祭祀乐使用的主要乐器就是鄂温克猎民单鼓。鄂温克萨满在祭祀时要身穿萨满服,头戴萨满帽,手持神鼓,萨满抓住皮绳的连接处即可击鼓起舞,鼓槌大多用狍子等小动物的小腿骨制成,也有的用木槌。使鹿鄂温克人崇尚火,他们认为火寓意着希望,所以鼓槌的背面多刻着火的图纹,表示对火的崇拜。

使鹿鄂温克族基本没有自己独特的旋律性乐器,他们拥有的传统乐器基本都是用做简单伴奏的节奏型乐器。除了上一部分曾提到的猎民单鼓外,使鹿鄂温克人还创造了其他一些简单乐器,如鹿哨、鹿铃。这些简单乐器除了可以伴唱伴舞,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的功能意义,每个驯鹿脖子上套上鹿铃,可以使得猎民知晓驯鹿寻找食物前去的方向。夏天来临,猎人把驯鹿群放养在山上一段时间后,通过吹响鹿哨,可以很快聚集驯鹿们回到自己家的鹿圈中。

四、使鹿鄂温克音乐的传承与当代变迁

(一)玛利亚·索家族的民歌传承

一种文化的存在是要依靠一个族群的人们代代相传而延续的,使鹿鄂温克音乐就是以家族式的传承模式为主。玛利亚·索,生于1920年,敖鲁古雅鄂温克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也是现今敖鲁古雅民族乡中最年长的老人之一。玛利亚·索出生后一直生活在大山中,住着简易的帐篷房,老人家里的驯鹿最多时曾达到两百多头。如今这位近百岁的老人只有在生病或天气极度寒冷的情况下才同意女儿将其从山上接回到根河市内居住。随着使鹿鄂温克人逐渐融入到现代社会后,玛利亚·索也成为“热点人物”。前来拜访她的山外人络绎不绝,有媒体记者、学者和买驯鹿的外地人。玛利亚·索老人对外来的客人都表现得有些冷漠,因为外面的世界对她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玛利亚·索是最擅长演唱鄂温克民歌的乡民之一,她将民歌大多传授给了她的长子何协,也传授给了她的小表妹玛尼。玛尼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区级民歌传承人,为鄂温克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一直努力贡献着。玛利亚·索除了将民歌进行家庭式传承外,也对本族的其他爱音乐的年轻人进行传授。前敖鲁古雅乡乡长古香莲女士,曾经跟随玛利亚·索学唱使鹿鄂温克民歌,现在每到乡里举办文艺演出时,都由她负责排练节目,教唱使鹿鄂温克的青少年们。 使鹿鄂温克音乐的传承始终局限在一个简单纯朴的环境下,所以音乐形式较为简单。又因为封闭在一定的地域内,所以民歌多局限于一两首地域性的曲调。

(二) 新民歌的产生

下山定居后,使鹿鄂温克人民的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改变。青年们走出山林接受了现代教育,猎人们放下猎枪,经营起了自家的生意。社会进步的同时其民族音乐文化也在默默的向前推进,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产生了很多在民歌基础上改编的新曲以及新近创作的歌曲。 一本由当地文化馆组织编写的还未出版的民歌集中共收录了62首使鹿鄂温克新民歌,他们将这些歌曲称为“敖鲁古雅风新民歌”。这是一本汇集了很多作曲家以及音乐工作者改编或创作的歌曲集,其中有24首创作歌曲均由王振环创作,王振环是汉族人,因为喜爱这里的特殊文化而在此实地考察多年,并为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创作了很多有关使鹿鄂温克历史及生活的歌曲。另外,民歌集里还收有一些改编自传统民歌的歌曲,如嘎尔帕作词作曲的《玛利亚·索》。这首歌曲来源于酋长玛利亚·索曾经演唱过的一首传统民歌,老人用古老的民歌曲调即兴编唱了三段歌词,翻译成汉语大意是:彼什德莱河畔美丽的家啊,美好童年时光,美好往事。如今亲人远去,我多么孤独,更爱自己的故土,历历在目。我已不再年轻,爱着这片土地,长眠这里与山水驯鹿同在。后来人将这首民歌命名为《玛利亚·索的诉说》。嘎尔帕直接运用《玛利亚·索的诉说》作为基础旋律创作了一首向外来人介绍老酋长的新民歌《玛利亚·索》。

一个民族传统音乐的源头根植于他的历史文化中,所以必定会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单一性。这种封闭性对于保持传统音乐的原貌比较有利,但也会使其陷入僵硬化的状态,从而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甚至自生自灭。如今,使鹿鄂温克人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族人们融入到现代社会中,一部分口口相传的传统民间文化正逐渐面临消失。另外,随着他们的文明程度不断推进,审美观念不断提升,民歌也不再单单以原有的方式出现。热爱使鹿鄂温克民族的作曲家、音乐工作者运用他们本民族特有的音乐语言,把民歌加入新的元素, 从形式到内容对原生态民歌进行革新与创作。这些新的演绎代表着这个时代人们的艺术审美情趣,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如果说原生态传统民歌是以口头创作、口口相传的形式产生和发展的话,那么当代的作曲家们则是运用这些特有的民族音乐语言进行新的创作,使本民族的民歌以不同的方式得以延续。

五、结语

20世纪50年代前,使鹿鄂温克民族一直在森林中生活,长期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所以他们的传统音乐多用作自娱性活动,形式比较简单,乐器种类也较为单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建议使鹿鄂温克人集体下山定居,自此使鹿鄂温克青年没有了对驯鹿、森林、狩猎生活、传统文化的真实体验和情感依赖。另外,鄂温克族是一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定居后使鹿鄂温克青年接受了汉语教育,放弃学习本民族语言,故使鹿鄂温克传统音乐在这些历史变迁中也发生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传统音乐遇到了传承困难的问题,萨满仪式音乐、宁恩阿坎等古老的音乐形式几乎已经消亡。近些年,热爱本民族文化的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意识到了民族音乐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性,开始了对使鹿鄂温克音乐的收集整理与改编创作。使鹿鄂温克音乐将在逐渐保护完善的情况下,随着活动方式的增多、现代技术的运用以及媒体的大力宣传而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文化中。

注释:

①北极圈文化:北极圈(Arctic Circle),是北纬66°34′纬线圈,是北半球上发生极昼、极夜现象最南的界线,也是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北极圈内有8个国家: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冰岛、挪威、瑞典、芬兰。这些国家有着相同的北极圈文化,如兽皮文化、狩猎文化、驯鹿文化等。

[参考文献]

[1]吕广天.试探鄂温克族的来源[J].民族团结,1962.

责任编辑:唐金石

[收稿日期]2016-05-12

[作者简介]毕安琪(1991-),女,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文章编号]1004—5856(2016)07—0104—06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7.024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hilu Evenki Musical Culture

BI An-qi

(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Shilu Evenki people live in the Aoluguya ethnic township of Genhe city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here are about 200 people in this group. They belong to Yakut branch of Evenki. They immigrated with reindeers from Lake Baikal about 300 years ago and have lived in the forests of the south Great Khingan mountains living on hunting and raising reindeers thereafter. This ethnic group is marked with distinct hunting culture characters. They music is also of unique ethnic featur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cultural space,religious origin,and musical culture are explored with literature review.

Key words:Shilu Evenki;traditional music;regional culture;Shaman

猜你喜欢
鄂温克萨满驯鹿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萨满文献开发利用路径探索
驯鹿人
假如人过驯鹿的生活
圣诞驯鹿来了
何为萨满:人类文明史的眼光
鄂温克的驼鹿
鄂温克的驼鹿
黑龙江鄂伦春族萨满文化的遗存调查与保护研究
论鄂温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萨满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