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通高校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2016-08-04 11:16申宇锋李慧于瑛
北方经贸 2016年6期
关键词:防范财务风险高校

申宇锋 李慧 于瑛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发展迅速,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多,特别是高额的银行贷款导致的偿债风险,资金使用不合理导致的管理风险,以及对校办产业投资带来的连带风险,导致学校出现了贷款负担过重、财务状况失衡等诸多财务风险,给公办高校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通过对普通高校财务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大政府的投入;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与引导;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等对策,保证高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6-0124-02

1999年,国家做出了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大众化”。我国的高校开始持续不断地扩大招生。学校原有的资源已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但是国家财力有限,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偏低,为了解决高校急需资金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各个高等学校相继走上了银行借贷以筹集资金的道路,但是,银行贷款虽然暂时满足了高校眼前的资金需求,其并非是国家财政拨款,需要还本付息,而高校的资金来源有限,一旦贷款超过其还款能力,将会给其带来很大的债务压力,影响高校正常教学科研等经费的投入,财务风险突现。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启动了高等学校的化债工程,但对有着相对高额债务的高校而言,只能解决燃眉之急。

实际上很多高等院校甚至政府管理部门都没有重视高校财务风险的出现,仍然墨守成规,沿用以前的管理理念和决策方式。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落后,导致财务资产核算失真、预算编制相对随意、财务状况失衡等很多问题。对校办产业的投资,由于存在校企产权不明确,校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等问题,造成经营效益低下,破产倒闭,学校的投资无法收回,甚至承担其连带责任风险。这些情况都造成了财务风险,最终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当前我国公办高等学校的财务风险的现状分析,发现高等学校目前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负债办学、财务管理、校办企业投资等几个方面。必须正确对待高等学校出现的财务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高校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防范财务风险。

一、加大政府的投入

我国高校设置的目的和性质决定了其是单一的国家投资、非赢利的组织。近年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的财政投入,财政教育投入持续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12年突破4%,达到了4.28%。但是,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低。并且,从教育经费的结构来看,国家教育经费财政拨款多数都用于义务教育,用于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仅占到17.43%,高校教育经费实际增加的数额并不多,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力度。

另外,国家的政策应加大向地方高校倾斜的力度,从而推动地方高校的公平发展。各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投入,要建立和健全生均财政性经费拨款制度,制定地方高校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确保学校的投入。建立与推行以成本分析为基础、与物价水平相一致的生均定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地方高校的生均拨款标准。教育部、财政部应加强对各省份地方高校财政投入情况的监测,掌握其生均拨款水平的实际情况,切实采取措施,推动各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与引导

国家对公办高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理念要出台一个明确的指导意见。对高校的各类教学水平评估要完善评价体系,不要过分强调硬件办学条件建设,加大学校的建设负担。

虽然高等学校是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拥有一定的贷款和投资项目的独立性,但从产权角度出发,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国家投资兴办的学校负责。主管部门要从宏观经济政策上进行指导和监督,避免负债造成的风险。因此,各级政府应建立大学融资和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和系统,未经授权不允许向银行负债贷款,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专门的贷款申请制度,并且定期将高校的负债情况和投资项目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对高等学校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以避免财务风险。要建立科学的控制系统,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杜绝管理不善和盲目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和浪费。

三、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

高校的财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决策和行为,要落实国家相关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切实建立健全高校的各级经济责任制,不断加强落实经济责任制的力度,切实做好监督工作。要建立高校法人任期经济责任制度,设立一定的奖惩机制,使领导切实担负起高校财务管理的责任。要不断加强责任制的力度,执行严格有效的监督。

要不断地提高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高校要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地遇到风险。高校领导层和财务管理人员都要树立风险意识,要正确认识高校的财务风险。

四、合理控制负债规模

高等学校的贷款越多,需要支付的本金和利息就越多,而高校的资金来源有限,支付利息和到期的本金,必须压缩日常的教学、科研、后勤等正常的运行费用,缩减教职工的收入和待遇,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质量,影响学校的稳定。并且,如果一旦不能按期偿还到期贷款,势必会产生财务风险,对高校的贷款信誉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其在银行的信用等级,造成以后的再贷款困难,降低高校的筹资能力。

高校要根据其自身的办学条件、资产规模、基础设施条件、经费划拨渠道、筹资能力、收费项目标准等综合因素,测算出本校的偿还能力,控制好高校负债的规模,按需举债、量力而行。

在高校负债规模既定的前提下,也要确定恰当的债务结构,这是非常必要的。要考虑贷款的长、中、短期限的合理安排。短期债务不能太多,偿还期不能过分集中。借款的对象要多元化,可以采用多种借贷方式,比如融资租赁、银行借贷等等,并尽可能降低资金使用成本,降低债务风险,发挥资金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多元化筹资

高等学校的财务制度中规定,拓宽筹资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家的教育性财政拨款,必须进一步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多方位筹资,提高风险的应对能力。

(一)引入民间资本

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教育行业,民间资本开始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一些民办高校开始产生,并且运作良好,另外,在合理的范围内(如:学生公寓、食堂等),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的资金压力。另外,捐赠资金是国外高校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在美国大学的捐赠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日本高校占到15%,英国高校占到了7%。一直以来,在这方面,我国的高校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高校要利用自身品牌形象以及优质的校友资源,积极拓展社会筹集资金的渠道,使其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促进研究成果商业化

大学是创新的基地,是科学研究的中心。但是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很多都束之高阁。如果能把其商品化,这将可以为大学带来可观的收入。在美国,大学通过科研项目转换、销售其专利产品而取得的收入,能达到其学校自筹收入的23%以上。所以,我国的高校应加快科学研究成果和各种形式专利技术的产品转让或商品化,使其转化成生产力,获得经济效益。

六、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一)加强预算管理

高校的财务预算是其财务管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预算管理的科学与否,对高校各项工作的展开,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要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彻底改变“基数加增长”“ 掐头去尾”的粗放型预算编制方法,采取科学合理、至下而上和至上而下相互结合的编制预算原则,零基预算或弹性预算编制法,针对不同预算项目的特点和规律,采用不同的预算方法,实行综合财务预算,提高预算透明度。

同时,要强调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预算一经确定,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如果确实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必须按法定的程序办理。要强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职能,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系统。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严格执行财产清查制度,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现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长期闲置、损坏、废弃的资产及时进行处置,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加大管理力度,打破目前财产物资分口管理的状况,确定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调拨,避免资产的重复购置及各部门各自为政、盲目攀比、求大求全。可以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组建综合性大实验室,完善资产合理流动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另外,要加大对专利、信誉等无形资产的保护力度,防止高校无形资产的流失。

(三)加强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信息资料质量的高低对高等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非常重要。必须加强高校的会计核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完善高校会计制度。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面临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次,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一支积极精干、高效、廉洁、专业的财务管理队伍,是做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七、加强校办产业管理

校办产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校办产业本身经营管理方面的风险。第二,高校连带责任风险。校企一般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没有办法自己承担法律责任,其财务风险事实上由各大学来负担。学校作为主要的投资者,一旦企业破产,要对其承担连带责任,从而形成了高校的投资风险。

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规范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事企分开,彻底理顺高校和校办企业的产权关系,切实让高校企业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化管理运行体制,高校和校办企业之间要明确产权关系,高校代表国家作为出资人,校办企业作为经营管理者,二者对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的义务。高校可以利用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委派代表等形式从宏观上对校办企业进行监督管理,企业建立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真正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经济实体。

参考文献:

[1] 郑国宏.高校财务风险的化解与防范[J].许昌学院学报,2005(2).

[2] 瓮建鹏.高等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3] 刘英姿.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厦门:厦门大学,2007.

[4] 刘正兵.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3(2).

[5] 陈 放.我国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12.

[6] 孙淑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创新与优化策略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12).

[7] 麻鹏波.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中政府职能分析[J].财会通讯,2009(6).

[8] 魏良华,等.高校财务风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5).

猜你喜欢
防范财务风险高校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SQL注入防护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