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棋
摘要:目前,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外贸企业是推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进步的主力。其中,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给广东甚至全国的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经济贸易竞争的新环境中,仍存在许多阻碍中小外贸企业长足发展的问题,如缺乏核心竞争力;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6-0013-02
一、广东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的优势
近年来,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额总体持续增长,增长点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特别是深圳市每年进出口总额是全省进出口持续增长总额贡献最大的城市,很大程度上助推了企业综合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进军国际市场,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众所周知,广东的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如深圳主营电子产品,包括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和微型计算机等产品,其产品年产量在全国位居首位;而东莞的电子信息和服装产业名扬国内外;广州是服装、皮包和电子产品的集约地;而顺德拥有全国最大的电器机械、家具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中山的灯饰、五金制品、休闲服装和家电等,都已成为当地经济和外贸发展的主要支柱。[1]
由此可知,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的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突出,是广东省特有的集约化竞争优势,表1数据显示这种产业集群优势极大地保证和促进了广东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
(二)市场运营能力强
扁平式的组织结构是中小外贸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这与市场有较为直接的联系,便于调整战略管理。企业能够根据战略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以同样的商品在世界范围内销售,保证成本低、规模效益高,从而达成企业高效的策略经营。
与大企业比较之下,中小外贸企业可以实现灵活地整合资源,使得中小外贸企业能够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贸易市场上,发挥自身独特的市场反应能力,保证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营销渠道不断扩大
2014年115届春季广交会第一期,广交会吸引采购全球各地客商比上届增长11.9%,展会规模和参展人数达历史新高。特别是对于中小外贸企业而言,这些渠道和平台准入门槛较低,可以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此外,近年来,电子商务推动外贸电商的高速发展,并扩大了中小外贸企业创业机会。一方面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网站或借助有关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向全球范围内的潜在客户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供求信息,吸引相关客户开展贸易;另一方面外贸企业可以主动上网搜索各种贸易信息,寻找到合适的贸易伙伴。通过电子商务、各种网络营销方式等平台,中小型外贸企业纷纷利用互联网开拓国际市场。这样一来,中小外贸企业凭借具有贸易成本低、市场辐射广为特点的电子商务,使自身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成为了企业在营销渠道推广方面的竞争优势。
二、广东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1.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者、外贸专业人才和营销人才。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家族式产业,缺乏外贸专业人才和营销人才,从而导致人才素质降低,很难适应日益变化的国际市场。并且,中小外贸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偏低,融资压力巨大的问题导致中小外贸企业的产品研发投入偏少,产品和服务的品种很少,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主要以制造业的服装、玩具、五金产品等低端产品,对外贸易利润相当少。[2]
2.缺乏产品核心技术。广东中小外贸企业的产品大部分是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自我研发设计能力较强的产品和项目。这些企业最初推出的产品大都是以仿造或者外观重新设计而已,缺乏品牌的意识,附加值低。
(二)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1.企业缺乏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大环境下,风险管理作为防范和抵御风险的重要手段,逐渐得到各企业管理者的重视,风险管理逐渐在企业中推广开来。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仍然缺乏对风险因素的识别、衡量、处理等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3]
2.企业缺乏先进管理理念。企业忽视对于先进管理理念的探讨和运用,在企业产品售后服务和相关体系的构建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空白,无形间导致中小外贸企业的经营理念难以跟上并满足国际贸易市场的发展需求。
3.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偏低,企业缺乏应变能力。由于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整体组织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下、经营管理能力偏低,而且生产和贸易的开展都是根据国家反馈的政策和国际市场信息的传递而进行的,这就导致了企业本身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过强,应变国内外贸易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差,资金筹集能力也弱等问题。
三、对策分析
(一) 政府方面
1.应积极营造各种活跃的融资和投资经营环境。一是当中小外贸企业需要资金研制新产品时,政府应作出适当的融资措施和相应的宏观政策,调动中小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二是政府要搞好改革,让国有企业消除其自身优越感。最重要的是政府要放宽对企业的改制审批权限,让其他企业得到发展,消除国有贸易企业的优越性,激发它们进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三是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与落实出口退税、进出口信贷与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的中小企业能够零关税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税赋的条件下进行竞争;进出口信贷有利于解决大宗资本性货物出口中企业资金实力不足的问题;出口信用保险侧重解决企业出口和对外投资的各类收费风险和政治风险。因此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与落实这些政策。[4]
2.应加大力度完善法制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继续加强中小企业立法,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由于中小企业的数量众多、实力相对较弱,假如得不到法律应有的保障,那么这个区域就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混乱。二是深入完善中小企业的服务机制和社会化服务网络。政府应该做好企业在出口补贴、出口退税、出口奖励兑现等方面的工作,强化宏观层面的指导,给企业提供解决相关贸易业务中的各种法律问题,引导企业开辟国际市场的最有利发展方向。
3.应鼓励和引导向低耗能、高附加值的行业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提高环保意识,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向低耗能、高附加值的行业发展,并要求中小企业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降到最低,并通过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使外贸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二)企业自身方面
1.应提高对外贸易的抗风险能力。一是加强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中小外贸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联盟和网络战略,提高企业对国际市场以及对外贸易发展最新动态的有效把控,从而提高企业对国内外市场防御风险的能力。二是加大企业本身的制度创新。企业本身应不断探索,加大对自身产权制度的改革,通过联合经营的方式,比如:并购、兼并以及股份合作等途径,加大企业本身的制度创新,促使中小外贸企业获得经营管理机制变革,增强开拓国际贸易竞争的能力。三是加大对自主品牌的重视。中小外贸企业应该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在传统优势产品上进行调整,重点扩大自有产品的品牌出口,因为仅仅依靠贴牌是无法形成企业持久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中小外贸企业应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培育自主品牌独特的竞争优势。四是充分认识到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最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循环或重复利用,使原材料充分地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最终有利于建设资源、环境和社会和谐发展。
2.应充分利用政府的各种支持政策。一是应充分利用政府提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各种优惠政策。中小外贸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比如国家鼓励中小企业进行低耗能、高价值产品生产的补贴上,企业可以有效地把握产品市场先机,并降低经营成本。二是应加大力度应用各种信用与担保服务。融资难问题是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目前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充分利用政府这一支持政策,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经营的资金压力和经营风险。三是应充分了解和利用对外贸易的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只有凭借完善的政策法律咨询服务,企业才能更好地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制定应对策略。四是应积极采取科学的企业内部管理方式。配合政府综合运用各种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匹配的激励手段,制定出科学适用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公平、公正、更加合理的考核机制,培育员工的主人翁使命感,从而给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3.应积极参与开拓国际市场。一是应积极参与区域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努力开拓新兴市场。广东特别是深圳、珠海地区,可以利用其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港澳台地区加强贸易合作,积极参与各种对外贸易的行业交流,开拓新兴市场。二是须加深转变经营理念交流。企业应学习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强科技意识,向国内外的高效益公司学习其先进管理理念,使企业走向多元化、国际化。三是努力实现多元化市场结构。中小外贸企业可以借助大企业成熟的出口体系和销售网络来开拓自己的海外市场,实现市场的多元化。[5]
总体而言,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广东的对外贸易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必须通过深入剖析目前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做好政府和中小企业自身的协调工作,进而提高企业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凭借中小外贸企业的不断发展,才能使广东对外贸易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萧延高, 翁治林.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发展的源与流[J].电子科技大学报,2010(6):7-15.
[2] 李含伟, 史健勇.严峻外贸形势下我国外贸公司可持续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600家上海外贸公司调研数据[J].发展研究,2013(11):56-60.
[3] 刘 慧.浅析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中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文化,2012(3):36.
[4] 乔欢欢.结构性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J].财会月刊,2011(3).
[5] 李伟华.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困境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2(4).
[责任编辑:庞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