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疗法对支气管哮喘中医体质辨识的干预效果*

2016-08-04 06:38:46吴雅楠王皓郭海云吕梅张勇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中医体质支气管哮喘

吴雅楠王皓郭海云吕梅张勇

三伏贴疗法对支气管哮喘中医体质辨识的干预效果*

吴雅楠①王皓①郭海云①吕梅①张勇①

【摘要】目的:观察三伏贴疗法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体质中的效果。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52例患者均采用三伏贴疗法治疗,3年为一疗程,治疗前与治疗后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对每例患者进行体质量化评分。结果:治疗后阴虚质评分较前升高,湿热质评分略下降(P>0.05),其余偏颇体质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平和质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气郁质百分比无变化,湿热质百分比上升,阴虚质百分比略下降(P>0.05),其余各偏颇体质百分比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除阴虚质和湿热质外,三伏贴疗法可以纠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体质偏颇状态。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三伏贴疗法; 中医体质

First-author’s address:North China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 General Hospital,Renqiu 062552,China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过敏反应性炎症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全球范围内有3亿多哮喘患者,而中国占10%左右,约有3000万人,更糟糕的是,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严重的不良影响[1]。近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3]。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清晨发作、加重,多有两肺呼气相哮鸣音,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受限可逆性。其发作多有诱因。目前尚无从根本上有效控制病情的方法。西医在发作期采用抗炎、解痉、平喘等治疗,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不能改变易患体质,因此病情仍会反复发作且逐年加重。

冬病夏治三伏贴疗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承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在人体荣卫通达、腠理疏松开泄的夏季,将药物贴敷于人体特定的穴位,达到药物最大限度的吸收利用率,缓急弊病,实现阴阳平衡,达到冬病治愈效果[4],不良反应轻微或无不良反应[5]。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三伏贴治疗及护理缓解期哮喘患者,可提高患者生理舒适度及机体免疫力,降低哮喘复发率[6]。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7]将人体体质分为9类,平和质为健康体质,其余8种为偏颇体质,各种偏颇体质均有相应的易患疾病。本科对三伏贴治疗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判断该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体质的改善情况。笔者应用三伏贴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152例,体质改善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2例患者均来自2013年本科门诊实施三伏贴疗法的患者,经临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均反复发作,且缓解期未使用支气管哮喘相关药物治疗。患者中男92例,女60例,年龄18~80岁,平均49.5岁。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支气管哮喘发作前有受凉或过敏等诱导因素,呈发作性,发无定时,以夜间发作较为多见。发作时有如下特征:呼吸困难,气短喘促,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严重者甚至出现紫绀。检查:呈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听诊:满肺哮鸣音,可伴干、湿性啰音。有感染症状者,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增高。必要时进行X 线胸部摄片,检查血钠、钾、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心、肺功能,或进行血气分析等。

1.3 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年龄≥18周岁且≤80周岁;(2)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且处于稳定期或非急性发作期;(3)本地常驻人口,有固定联系方式,具有随访可能性;(4)对调查知情同意者。

1.3.2 排除标准 (1)血糖未经控制的糖尿病患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胸膜病变、恶性肿瘤等患者;(2)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期间;(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对体质问卷调查不能理解和配合的。

1.3.3 剔除标准 符合纳入标准依从性差患者,或者资料填写不完整,影响统计结果者,予以剔除。1.4 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与评价、诊断过程分开,由专人调查,专人核对。数据结果由3名专门培训的研究生分别进行填写、录入及审核(注:参加人员均具有中医执业医师资格)。

1.5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三伏贴疗法:将延胡索、肉桂、甘遂、细辛、白芥子按1∶1∶0.5∶0.5∶0.2比例共为细末,混匀后用新鲜姜汁调成糊状,做成直径为2 cm的药饼,贴于肺俞、脾俞、膈俞、大椎、天突等穴位上,用胶布加以固定。每年入伏之后每隔十天敷贴1次,每次根据个人耐受情况贴敷2~12 h,至三伏结束,3年为一疗程。贴敷后局部有蚁走感或皮肤出现发红、灼热、疼痛时可提前将药膏取掉。

1.6 体质辨识方法 发放的问卷由患者独立完成,问卷填写完毕后,由本院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资格的中医师综合判断其中医体质。中医体质分类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该表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淤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亚量表构成,每个亚量表包含7~9个条目,各个条目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断体质类型。

1.7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年后各进行一次体质量化评分(注:治疗前于2013年5-6月统计,2013-2015年7-8月三伏期间治疗,连续3年,治疗后于2016年1月统计),观察体质偏颇改善情况;并观察干预前后患者体质类型的整体变化。

1.8 疗效判定标准 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他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30分时,判定为“是”,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他8 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40分时,判定为“基本是”,否则判定为“否”。偏颇体质转化分>40分判定为“是”,30~39分判定为“倾向是”,<30分判定为“否”。亚量表分数越高,该体质类型倾向越明显[6]。

1.9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质评分情况 治疗后患者阴虚质评分较前升高,湿热质评分略下降(P>0.05),其余偏颇体质评分明显下降(P<0.05),见表1。

2.2 体质类型分布 治疗前,1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平和质10例,占6.6%;偏颇质142例,占93.4%。部分患者同时兼有两种体质,称为兼夹质,在分类计数时,重复计数。治疗后平和质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气郁质百分比无变化,湿热质百分比上升,阴虚质百分比略下降(P>0.05),其余各偏颇体质百分比均明显下降(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患者体质评分比较(±s) 分

表1 治疗前后患者体质评分比较(±s) 分

*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血瘀质 气郁质 特禀质治疗前(n=152) 25.73±3.52 40.16±9.48 23.74±4.62 24.26±6.04 20.12±4.26 29.65±3.4l 20.52±4.37 15.68±2.54治疗后(n=152) 20.52±4.01*29.52±5.17*24.77±4.41 15.34±4.15*19.48±5.83 18.68±2.58*15.55±5.18*10.33±1.58*

表2 治疗前后患者体质分布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明代张景岳也指出:“喘有宿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亦名哮喘”。根据《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和冬病夏治等理论,对于遇寒冷季节易发病的支气管哮喘,适宜夏季治疗,以养阳为本[9]。

三伏贴配方中所用的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还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降低过敏发作机率,也减轻过敏症状,姜汁则具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综合使用有助改善气喘。中药穴位贴敷通过药物的发散走窜,借助腧穴,透入肌肤,凭借诸穴部位对药物进行吸收,经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最大限度地驱风散寒,预防哮喘,更能够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减轻发病程度,减少患者发作次数,缩短治愈所需要的时间,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中药穴位敷贴药物吸取平缓,不存在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时间一药物浓度曲线上的峰谷现象, 而且避免了口服肠胃、肝脏等首过效应的影响, 充分发挥中药三伏贴的作用[10]。对哮喘患者来说,是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防病治病方法[11]。

中医体质学认为,各种体质偏颇者均有其好发疾病,体质状态决定发病与否以及发病的倾向性,体质还决定着症候的形成与演变,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是病、证产生的背景和重要的物质基础[12-13]。从亚健康到疾病的发展,关键因素在于体质。各种体质类型其脏腑气血阴阳的偏颇则是疾病状态时阴阳失调的内在因素和依据。中医体质分型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通天》记载:“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14-15]。中医体质辨识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根据体质状态及不同的体质分类特性,制订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进行“ 因人制宜”的干预。辨证论治的实质是辨体论治,在辨病与辨证的过程中,要始终考虑到患者在患病前和患病后的体质状况,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因此,要做到及时治疗,防止疾病恶化,必须通过体质辨识,积极调整和改善疾病赖以形成的体质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传,治愈疾病[16-17],更有利的发挥中医药的传承作用,弘扬中医中药几千年前就开始发挥的“治未病”作用。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长年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疾病,发病因素复杂,西医理论认为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是气道的高反应性及炎症[18]。但中医理论认为哮喘的内因为痰滞血瘀,痰和瘀皆为肺、脾、肾气虚阳弱的病理产物[19]。冬季外寒时阳气削弱,与蕴痰瘀血结合导致哮喘发作[20]。本研究中,气虚质占21.7%,阳虚质占45.4%,痰湿质占40.8%也充分印证了中医理论中对于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即脾肾阳虚是病理基础,痰湿导致的痰饮内伏是主要病因。

三伏贴疗法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本研究中,三伏贴疗法治疗后,随着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气虚质、阳虚质以及痰湿质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从疾病的病因病机着手,达到了治病求本的效果。平和质所占比例由6.6%显著上升至19.1%,血瘀质和特禀质也得到了改善;但对于阴虚质及湿热质的改善效果不满意,考虑到与三伏贴本身的温热性会加重患者的阴虚及湿热状态有关,所以鉴于本研究的结果出发,不推荐阴虚质及湿热质患者在缓解期采用三伏贴疗法来治疗支气管哮喘。

综上所述,三伏贴疗法择时运用,根据中医整体理论标本兼治,辨证的通过补正祛邪改善患者体质,纠正患者的体质偏颇状态、达到去除疾病的根源、预防复发、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使患者消除症状并具备一定的抵抗力,从而达到远期效果,是一种预防支气管哮喘复发的更好、更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石健.冬病夏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2012,21(9):310-311.

[2]张秉坤,杨坤琪.全球哮喘防治创议贯彻实施体会[J].现代医药,2004,20(2):105-106.

[3]李明华.哮喘病的新概念和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04,2(2):2-4.

[4]董倩,张之爱,李尔珍,等.复方蓼大青叶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北京医学,2013,35(10):874-875.

[5]代艳敏,刘海燕.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探讨[J].光明中医,2011,26(3):562.

[6]李芳.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9(9):84-85.

[7]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8(4):1.

[8]宣丽华,徐福,张舒雁,等.治未病贴膏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冬病夏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 (5):442-443.

[9]文碧玲,周华,刘保延,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咳喘穴位处方探析[J].中国针灸,2010,30(8):647-652.

[10]李丽萍,包烨华,楚佳梅,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130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2,53(4):307-3l0.

[11]李云秀.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4,11(34):589.

[1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7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4.

[13]靳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理论要素与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9(1):41-45.

[14]山东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校译.灵柩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1-32.

[15]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6,11.

[16]杨俊丽,郭文海,李海涛,等.中医体质辨识与亚健康调控[J].中医药学报,2013,41(3):12-13.

[17]杨秋莉,徐蕊,于迎,等.中医个性体质类型与亚健康[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5):383-384.

[18]诸丽华,沈林兴,凌惠菊.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护理对策[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4):256-257.

[19]冯新萍.中药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202-204.

[20]刘俐,黄启嵩,黄金莲.中药“三伏”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J].中华养生保健,2009,9(6):10.

①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河北 任丘 062552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0.029

收稿日期:(2016-03-24) (本文编辑:蔡元元)

*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15184)

通信作者:吴雅楠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SanFu Plaster Therapy to Bronchial Asthma 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WU Ya-nan,WANG Hao,GUO Hai-yu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0):106-109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anFu Plaster therapy in improving the physique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Method:Treated the 152 patients who met with the standard,with SanFu Plaster therapy for 3 years which was one course of treatment.Then carried out constitutional quantitative scoring for each patient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judgment tab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After treatment,the scores of yin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ormer,and the damp heat and quality score decreased slightly(P>0.05).The scoring of the rest biased constitu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After treatment,the percentage of fit constitu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Qi stagnation percentage had no change, damp-heat constitution raised in the percentage,yin deficiency percent slightly decreased(P>0.05),the percentage of the rest biased constitu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Conclusion:In addition to yin deficiency and damp- heat constitution,SanFu Plaster therapy can well correct the biased constitution state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Key words】Asthma; SanFu Plaster therapy; TCM constitution

猜你喜欢
中医体质支气管哮喘
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中老年癌症易感人群的中医体质研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经HAART治疗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初步探析
医护人员中医体质特征分析及亚健康状态三级干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7:55
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52:34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