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佳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甘肃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困境探析
牛佳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甘肃是我国农村人口较多的省份,但由于经济、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等因素制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断受到阻碍。文章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状况,试探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制度和人口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并从教育、医疗、发展特色农产品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为甘肃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提供可行建议。
甘肃 农村人力资源 困境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人力资源作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其自身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且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大,是传统的农业省份。随着国家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的若干重大政策实施,传统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要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发展与农村变化,就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使从事简单农业工作的农村人口转变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中,并尽快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1.1 农村人力资源数量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人口总量持续增加,但乡村人口比例逐步下降。1978年末全省总人口1 87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为1 60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85.59%。到2014年末全省总人口达到2 591万人,乡村人口1 51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58.32%[1]。30多年时间内全省总人口增加720多万,乡村人口比例下降27%。从整体上看,全省乡村人口所占比例相较于全国46.27%仍然较高,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1.1.1 农村人口历年变化及现状
纵观历史,我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人口也在计划经济时期达到了较高的增长水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有效控制。根据甘肃省历年人口变化数据可以看出,1998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2000年人口出生率为14.38‰,2014年末人口出生率已下降到12.21‰,自然增长率为6.01‰。乡村人口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由1978年的1 600万人增长到1998年峰值1 926万人后逐年下降,2012年末已下降至低于1978年的乡村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逐步加快。
1.1.2 农村人力资源总量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甘肃省农村人口总量不断下降,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却不断增加,2013年末已达到1 123万余人,超过农村人口比例的50%。与1978年相比,2013年末农村人力资源增加589万人,平均每年增长16.83万。与2000年相比,2013年全省人口仅增加2.47%,农村人力资源增加20.28%[1],增长速度大约是全省总人口增长速度的10倍。
图1 甘肃省人口变化趋势
1.2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该文主要从人力资源的文化程度、体质保障两方面研究甘肃省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现状[2]。
1.2.1 农村人力资源教育程度偏低,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经过20年的发展,甘肃省农村人力资源教育水平已由1993年的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发展到现在的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总体教育水平有较大提高。同时,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增加124.42万人,每年平均增长8.97%,超过农村人力资源平均增长水平,但所占比例仍然不足20%。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得2013年全省文盲、半文盲人数下降至93.75万人[3],但相比于较大的人口基数,仍有8.34%的农村人力资源处于文盲、半文盲水平,这对于全省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增加了现实阻碍。
1.2.2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2005~2013年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床位数以及村卫生室和卫生人员绝对数量数在逐年增加,2010年末全省行政村也实现了100%设立村卫生室,体现出甘肃省对农村医疗保障投入持续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医疗、卫生保障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与城市相比,医疗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等仍有差距。截止2013年末,市县卫生机构床位数相差4 833张,卫生技术人员相差1.423 1万人[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论是农村基础医疗还是床位保障都有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一些农村人口仍然要利用城市医疗资源,这不仅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保障形成了阻碍,也不利于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同时,2013年全省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为1.52人,不仅低于周边陕西省1.83人、青海省2.86人,也低于全国1.66人的平均水平。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健康质量保障,还需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1.3 农村人力资源结构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方式不仅要考虑到劳动者的个体差异、不同地理位置所造成的经济、文化差异,也要考虑到不同行业对于劳动者吸引和需求差异。因此,该文主要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性别结构、空间结构和就业结构等现状进行分析。
1.3.1 农村人力资源性别结构现状
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农村人力资源性别比例失衡。2003年全省共有农村劳动力资源1213.37万人,其中,农村人力资源1 050.49万人,所占比例86.58%。到2013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增加111.64万人,农村人力资源增加73.49万人,所占比例下降到84.83%,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现象进一步突出。而男性与女性农村人力资源比例在2003年和2013年分别为1.12∶1和1.21∶1[5],男性人力资源数量增长速度超过女性,总体数量仍比女性多。根据分析可知,目前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处在迅速增长的阶段,总量较为丰富,农村劳动力资源增长速度也十分可观,但表现出相对过剩的现象,农村人力资源男女结构比例失衡,整体男性数量较大。
1.3.2 农村人力资源空间结构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大,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程度高。2013年全省共有487.26万户农村居民,其中天水市农村人口超过300万,庆阳、定西、陇南超过200万,而嘉峪关、金昌、酒泉等市则不100万[6],全省农村人口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大差异。省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比例普遍超过50%,但仅有嘉峪关市和张掖两市超过60%,总体来说开发程度仍然较低,一些农村人口较多的地区人力资源比重较小。
1.3.3 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结构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行业分布不均衡,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2005年农村人力资源在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70.22%,在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仅为9.09%和20.69%。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2013年末已下降至60.4%,第二、三产业也分别上升至13.31%和26.29%,相比2005年有了明显变化,但仍表现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要想更快更高效的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还应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高质量农业技术人才,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提升。
2.1 农村劳动力缺乏自主开发意识
甘肃省属于我国西北部较为落后省份,经济文化都相对封闭,不少乡镇传统社会、文化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不少农村劳动力习惯于传统的农耕生活,依赖传统的体力和经验从事粗放型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也有一些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技能和专业素质的限制,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只能从事最基础的体力劳动而很难得到提高,一段时间后又回流到农村。自主开发意识的淡薄和对自身技能的忽视,使得大多农民缺少对先进技术的投资学习,也缺少进入其他行业的基本技能和适应能力,久而久之形成经济落后与人力资源开发受阻的恶性循环。
2.2 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职业培训水平偏低
由于甘肃省地方财政收入较低,部分农村仍处于贫困水平,因而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投资都十分有限。根据2014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甘肃地方农村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0.819 992万元,相较于发达省份如江苏省1.342 6万元和浙江省1.152 5万元差别较大,地方农村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也仅为0.967 722 5万元,相较于临近的陕西省1.433 2万元也有较大差距。一些贫困山区小学、初中数量仍然无法满足当地适龄人口就读,教师城乡收入、生活条件差距也使得农村教师普遍流动性较大,再加之路途遥远、教学设施落后,使得农村小学、初中辍学率在2013年仍达到0.3% 和0.66%,农村半文盲、文盲率也始终高居不下。
职业培训方面,目前省内的培训机构有: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中等农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培训形式较为丰富。但各种培训机构缺乏统一的调度和安排,常常造成内容重叠无序,设备、师资无法根据农民需求合理配置,出现缺乏和浪费并存的现象。同时,由于后期经费和管理不足,不少机构无法及时更新原有资源,培训内容常出现与实际脱节的情况,直接导致农民在接受培训之后仍然无法满足就业需求,在劳动力市场缺乏就业竞争力,形成人力资源短缺现象。
2.3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落后
甘肃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突出的问题是保障体系不完善、医疗费用高和城乡差距大。由于各市县投入能力有限、乡镇管理水平较低,大多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经营情况较差,逐渐变成了自负盈亏的个体经济,致使农村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难以开展[7]。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费用也在增加,2000年全省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29.01元,到2012年已经增加到1 725.36元,增长幅度超过12倍。农村医疗保健支出由2005年人均114元增加到2013年人均513.3元,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比例也由2005年8.8%上升至2013年11.68%,农民承担医疗费用的负担过重,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保障情况,加重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矛盾。
另外,根据2013年甘肃省医疗卫生数据可以看出,农村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34.1张,而城市为62.45张,是农村的1.83倍;农村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3人,而城市为68人,是农村的2.06倍;农村每万人拥有注册护士10人,而城市为28人,是农村的2.8倍。与城市相比,农村医疗机构床位、技术人员不仅短缺,而且职业素质和医疗水平也偏低,致使大量农村劳动力带病工作,有些劳动力过早失去了劳动能力,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8]。
2.4 农村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不合理
农村人力资源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分布结构直接影响着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9]。
首先,甘肃省农村人力资源呈现出总量配置失衡,产业结构分配不合理的情况。2013年全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分别为844.69亿元、2 804.97亿元和2 618.35亿元,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大约为1∶3.32∶3.10。而劳动力资源分布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达到891.86万人,第二产业为241.55万人,第三产业为371.56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仅为13.48%,但劳动力比重却占到59.26%,生产总值与劳动力分布偏差很大,大量劳动力人口滞留在第一产业,劳动力结构层次偏低。
其次,全省农村劳动力也存在着地区间分布不均衡。庆阳、白银、临夏、天水等市,其农村人口基数大,且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以粗放式生产为主,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低;而嘉峪关、张掖、金昌、酒泉等农业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其农业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对于农村生产中的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相对较高,农村经济属于农、工、商一体化的结构,剩余劳动力的比例较低。
再者,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也不尽合理。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科技人员在机关、院校的较多,而在基层从事指导农业生产的少。农村适龄青年在学习和掌握了先进技术知识之后,脱离农村,留在城市,形成农村高素质人才、劳动力的单向流动,造成农村技术人员短缺,农村发展缓慢。
2.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不完善
第一,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具体目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当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不能无序盲目的进行,这就需要政府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具体指标制定出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确定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行业和数量,有针对性的开展。而目前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市场尚未健全,一些指标数据没有规范的统计,就业信息严重滞后,时常造成农村劳动力没有可靠的工作信息来源,增加了劳动力流动的风险和成本,也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混乱。
第二,各地区不能严格执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项目。我国现已开展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计划有“绿色证书制度”、“燎原计划”、“农业科技电波入户计划”、“金桥计划”、“雨露培训计划”等,这些计划在沿海发达省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在甘肃省内执行效果却并不突出。一些计划在实施初期吸引了较多农村人口参与,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监管,常常在执行一段时间后被搁置,实施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应有保障。不少农村人力资源在进城务工后,子女上学、居住等诸多问题都受到户籍限制,失业、医疗、工伤等问题也无法得到基本保障。在回到农村后,农村养老保险、最低保障等政策也有较多限制,无法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进而对人力资源开发造成阻碍。
3.1 提高农民自主开发意识和适应能力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仅需要外部条件的优化更需要内在因素的参与[10]。农民应当自发转变陈旧观念,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培训,从主观上认识到科技农业和现代化农业必将取代传统农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推动人口压力向人力资源的改变。在农民自我开发的同时,也要提高对现代化农业和城镇的适应能力,强化自身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努力融入到不同的工作、生活环境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对《劳动法》中规定的合同、保障应该有明确的了解,面向市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2 改善教育水平,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素质
首先,应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改善基础办学条件。地方政府应该合理使用教育经费,扩大招生范围和人数,提高老师的福利待遇,增加老师定期接受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可以通过指派或者轮岗增加教师人数,逐渐在各地建立起稳定的师资队伍,提高中小学生的升学率和巩固率,为后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打下基础。
其次,应该扶持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水平。甘肃省现有的农村人力资源普遍专业素质较低,2013年末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共有1.340 2万个,其中农林牧渔业有34个,仅占总项目的0.25%,且其中鲜有农村技术人员参与。对现有的科研单位、学校、技术培训站等教育机构应实行统一管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给予专业指导;对现有的培训形式也要加以丰富和扩展,在一些偏远山区可以采取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微信平台等规模较小、方便快捷的培训方式,内容也要更加侧重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逐渐增加示范园区数目和面积,扩大农业技术的影响范围,提高农民参与度。此外,还应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考核指标,分种类评定出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并在其就业时提供相应酬劳。
最后,还应该提高农村高等教育水平,培养农业高等人才。2013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7所,每10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2 193人,临近的陕西省有普通高等学校92所,每10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3 612人,大约是甘肃省的2.49倍和1.65倍,在校生中农村贫困地区人数比例更低。全省在2015年,对58个符合条件的贫困县已经实施了“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省级和国家级重点院校进一步扩大农村招生比例,实现了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缺乏的完善。对于贫困地区的高校就读学生也实施了绿色通道、生源地贷款、免除住宿费、勤工助学等政策,但目前全省范围内高校就读学生中城市人口仍然远大于农村人口,并且农业专业相比于其他专业也较少。政府应继续落实政策增加农村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也应当在省内高校增设农业专业,定向培养农业技术高等人才,鼓励农村人口或城市人口接受农业现代化教育,从事农业生产。
3.3 监管农村合作医疗机制,重建医疗卫生机构
要改善目前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首先应该大力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在政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基础资源投资的同时,向农村偏远地区定期投放清洁、消毒用品,逐渐改变农村人口的卫生习惯,从根源减少疾病的发生。其次,政府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应加强监管,并设立监管体系,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各级监督。同时,也应该提高合作医疗机构的准入门槛,引入合理竞争机制,避免因地方垄断而引起的价格过高、服务质量较差等。再者,农村医疗机构应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并合理用药,依据我国现有法律对医药价格的上涨和各项费用采取公示和透明化管理,不仅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也增加农民主动就医的积极性。最后,还应该大力提高农村医疗机构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福利水平,鼓励医学院学生返乡或定点扶持贫困农村医疗机构,并给予适当优厚的经济支持,努力在近几年内在乡镇建立起稳定、高质量医疗团队,营造出良好的就业环境,全面提高乡镇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3.4 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种类十分丰富,名声也享誉全国,如兰州百合、苦水玫瑰,甘南蕨麻,康县木耳,天水“花牛”苹果等。但由于地处我国西北部,受到交通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目前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农产品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也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也影响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道路。为此,地方政府应重视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在不同地区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农村工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的先进农业经营方式[11]。各地应根据农产品特点和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集约化生产有市场前景和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并围绕其发展加工、运销、服务产业,融资开办中小企业,鼓励农民参与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进而发展商业、建筑业等,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1] 甘肃农村年鉴编委会. 甘肃农村年鉴.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206
[2] 王文锋. 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13
[3] 甘肃农村年鉴编委会. 甘肃农村年鉴.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237
[4] 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 甘肃发展年鉴.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737
[5] 甘肃农村年鉴编委会. 甘肃农村年鉴.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4
[6] 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 甘肃发展年鉴.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530
[7] 黄泓.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与问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01):36~39
[8] 吴宽仁,李建奎. 天水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思考.http://www.gsei. com.cn/html/gsjjyxx/gsjjyxx/868_126076.html
[9] 赵永柯.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广西大学,2004
[10] 刘嘉. 从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广西大学,2012
[11] 朱巧玲.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农业经济问题,2003,(01):46~5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