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芬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北京 100144)
加强“院所基金”投入提高专科医院科研发展水平
朱秀芬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北京 100144)
本文介绍了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实施“院所基金”项目资助情况,由于“院所基金”的不断投入,为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为争取更多的院外基金资助和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提升院所科技创新能力打基础,从而提升了院所科技创新水平。
院所基金;人才培养;科研产出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专科医院,临床骨干人员身兼数职,承担着较繁重的临床工作任务,若从常规医疗中寻找学术创新,对于以手术刀为主要工作手段的医生来讲,申请到以基础或应用基础为主的基金项目,难度较大,而且申报院外基金项目,前期的工作基础占有一定的权重,即要看与申请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对于前期没有得到资助的科研人员来说,探索性研究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因此,为了支持科研人员开展研究,探索与提高整形外科领域中具有创新意义的科研项目,为争取院外各种渠道的基金招标任务而进行的前期科学研究项目,为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奠定必要的前期工作基础,
争取更多科研经费,自1995年起,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院所基金”开始实施,其宗旨求得以点带面,促进医院科研产出指标的多产化,培养科研骨干,造就更多的优秀人才,提升院所科技创新水平。
1995-2014年期间,医院通过设立院所基金一般项目、政策性资助、院所启动、院所创新、重大项目立项等方法,共运行5批12次,设立了298项,投入经费955.6万元,详情见表1。
表1 1995-2014年院所基金基本情况一览
1.1 1995-1996年第一批2次院所基金资助情况
1995-1996年,连续2年面向全院广泛招标,经过院学术委员会论证,共资助30项院所一般项目,每项0.5万元,研究期限为1年。
1.2 2000-2004年第二批5次院所基金资助情况
2000-2004年是医院连续资助最长的时段,这5年医院仍然在全院范围内广泛招标,但尝试变换了资助模式,增加了院所重大项目、临床创新项目、政策资助、启动基金资助方式和额度,研究期限大多为1年,而重大项目研究期限为2年。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资助的临床创新项目22项,虽说只投入了1.1万元,但只要涉及与课题相关的所有科研业务费用,医院仍实报实销。2000-2004年连续5年共设立了108项,资助总额186.1万元,平均每项1.72万元,比1995-1996年有所提高。按院所基金管理规定,每个人只能承担1项在研院所基金项目,这样,院所基金资助覆盖面较为广泛。
1.3 2007-2008年第三批2次院所基金资助情况
2007年院所基金以启动基金方式进行项目资助,每项1~2万元,共资助了31项,资助金额为50万元;2008年院所基金改变了“遍洒芝麻盐”的做法,重点资助35周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和科研骨干,增加了院所创新基金项目,资助金额每项增至3万元和7万元,课题研究期限为1~2年,共资助了33项,资助金额为117万元。虽说项目总数与2000-2004年各年变化不大,但资助总额有了较高的增幅。
1.4 2011年第四批1次集中强度院所基金资助情况
2011年院所基金资助在保持2008年的做法基础上,又增加了院所一般项目的资助方式,但每项经费金额都进行翻倍,院所创新基金和院所一般项目都增至6万元,院所重大项目增至15万元。共资助了44项,经费总额达到450万元,研究期限仍以1~2年为主。
1.5 2013-2014年第5批3次院所基金资助情况
2013年院所基金只进行了1项引进人才的政策资助,资助金额为10万元;2014年进行了12项引进人才的政策资助,资助金额为20万元;针对医院的“优青计划”,进行“优青接力计划”项目资助,每项10万元,共资助了11项,资助总额为110万元。
2.1 院所基金是医院科研基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表1可以看出,1995-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共有300项课题得到了院所基金资助,对医院科研人员给予了较大的经费资助,针对不同的人群需求,实施的方法和资助力度也有所变化,通过院所基金项目与经费总数不断增长,尤其是2011年资助总金额达450万元,对巩固和发展院所优势,支持更多成熟的科研设想和项目,拿出更高水平的项目向院外基金任务竞标,争取到更多科研经费奠定基础。由此看来,院所基金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科研经费来源之一。
2.2 院外基金中标情况逐年增长
由于医院前期科研经费的支持,给予了科研人员极大的财力资助,院外基金中标数量及资助总金额,逐年稳定增长,对院外科研基金的申请中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95-2014年院外基金中标情况详情见表2。
表2 1995-2014年院外基金中标情况表
从表2可以看出,1997-1999年虽说院外基金数量没有太大的增长,但中标项目的中标金额有所增长,平均额度由1995年的2.29万元增长到15万元;1999年院外基金中标数量比前4年都少,只有3项,但平均额度反倒是当时近5年最高;2000年院外基金中标数比较稳定,略有增长;经费总额2000年为30.5万元,2001年降至9万元,2002年降至6.5万元,但从2003年起,有较大增长,达58万元,2004年达到最高124万元;2005年、2006年虽说与2004年比有所下降,但与2000年、2001年相比,仍然有较大增长,平均额度在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为7.63、4.5万元,2002年为3.25万元,呈略下降趋势,但自2003年起,就达到19.8万元,一直到2006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07-2012年院外基金中标数量略有增长,经费总额增加明显,2010年增加到498万元,但经费的平均额度升降相间,2010年略增到49.8万元,2011-2012年平均额度都增长明显;2013-2014院外基金中标数量略有下降,2013年为26项,2014年为22项,经费总额、每项的平均额度都增加明显,2014年达到了1122万元和51万元。
同时,通过科研项目的申请与实施,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促进了他们的快速成长,成为医院科研事业的中坚力量。
2.3 为医院科研产出的增长打下基础
衡量一个医院科研教学及技术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该数据可以为准确掌握和评价医院科研学术现状提供有力依据。虽然科研产出数量增加不仅仅和院所的课题资助相关,还和专业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等因素有关,但院所基金的实施对提高院外基金中标的形成正相关的关系,会相应带动和促进科研产出数量的提高。1995-2014年医院科研产出情况详情见表3。
表3 1995-2014年科研产出情况表
从表3中可以看出,医院在国际、国内发表的论文数均保持逐年增长;1995年至2004年,论文发表还是年均58.9篇,而近10年,已一直保持着年均181.4篇;尤其是SCI收录论文由10年前的年均4.6篇,已增长至年均52.2篇。
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科技经费投入增长较快,但科技成果产出相对滞后,授权专利和获奖成果数量不多,尤其是获奖成果数量尤甚,这一直是医院科研工作较薄弱的地方。在基金项目研究投入后,依然没有太大的起色,反映出课题负责人重立项,轻过程与推广,值得管理部门加以重视。
医院“十二五”及“十三五”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整形外科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基地、疑难杂症治疗基地。为此,如何在现有的科研状况条件下,提升科研整体水平的空间,向着发展目标前进,值得科研管理部门深思和探讨。
院所基金在医院的科研工作中充当着奠基石作用,应该持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根据医院的专科特色,主要支持具有一定临床积累,从单一的临床问题出发的探索性研究,更要支持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基础,扶植专科特色的新技术、新项目;大力支持研究结果能够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多中心的验证性研究提供支撑的研究,培养重点学科带头人;加强科研合作,多渠 道争取科研经费,增强申请院外重大、重点基金项目的意识,提高医院科研竞争能力。
继续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中心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依托院外重点项目,医院给予配套资金购入仪器设备,加强科研实验设备、平台的支撑条件的建设,使现有的研究中心满足全院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需求。
3.2 科研管理精细化,做好基础服务与协调工作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求从事科研管理的人员不单是完成公布申请课题的通知、收集课题申请书、上报申请书等日常程序性工作,还必须具有非常宽广的视野,关注国家的科技政策导向,清晰其发展方向的重点,组织、协调、支持、和帮助课题负责人更好地完成研究。尽量减少科研管理工作的中间环节,注意汲取同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强和提高自身管理素质,从而做到高效、有序地处理头绪繁杂的日常事务,为科研人员做好全方位的服务与引导。
在基金申请时,科研管理人员首先要领会招标指南精髓,明确要点,将申报管理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帮助他们完成标书的质量把关上,引导申请者准确地表达出创新思维,做到由浅至深的理论阐述。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形式、框架和要素的讲解,简化条理,细心审核,利用电话或网络、短信等手段进行几次后续修改的沟通,最大程度地减少中间环节。依靠专家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具体的指导,保证拿出的申请书质量过硬。
在努力增加医院科研硬件和软件实力的同时,医院也在努力营造浓厚的科研文化氛围,积极组织、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营造科研文化氛围创造条件。通过“医师沙龙”、讲座、学术年会等形式,自由发表不同学术思路,探讨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难题,进行科研自主学习,提高视野,搭建交流平台。同时,医院年年为副高及以上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学术交流经费,鼓励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开拓视野。
为加强在职人员的培养,尤其是培养3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骨干,院所基金现在正在尝试增加“优青计划”项目资助,出资把年青的具有潜力的临床科研骨干派往国外,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理念,在他们归国后,再优中选优,给予较强力度的项目资助,使具有优秀潜质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从而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为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同时,今后还应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高申请重大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1.2.1 标本采集 采用无菌阴道拭子擦除女性患者宫颈口周围黏液后,用新的无菌阴道拭子插入宫颈口内约1~2 cm,转动并停留约30 s,旋转取出含阴道上皮细胞的标本,置于无菌管内及时送检。分别采用固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及PCR法进行检测。
3.3 加强绩效考核,鞭策激励,推动科研工作大力发展
在管理中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竞争激励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人们创造最佳业绩。有效实施绩效考核,与科研人员签订科研产出合同书,明确双方的责、权、利,从科室到个人,按级别制定可以量化的科研产出考核指标,衡量每个人的科研产出情况,成为年终绩效发放、个人晋升等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科研人员变压力为动力,增强科研意识。
通过合理调整科研结构、制定科研绩效目标来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工作,同时,以提高科研产出奖励的方式,鞭策激励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全院医疗科研人员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对发表论文、著作、专利等科研产出,制定一定的奖励措施。对于中标的院外基金项目予以到位金额5%的奖励,为鼓励和推动大家积极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对中标的国家自然基金人员的奖励提高至到位金额的10%,并给予到位金额50%的基金配套。对现在仍然明显处于弱势的科技成果奖项,应该在原有的奖励基础上,再适度提高奖励力度。
为把医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整形外科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基地、疑难杂症治疗基地。努力搭建科研平台,加强专科特色研究,加强科研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强化创新意识,从而使医院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杨莉,杨智,闰华.我院加强科研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12).
[2]单艳华,于洪剑,李梦,等.加强科研管理提升专科医院科研核心竞争力[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6).
[3]林仲武,胡向军,张宏.浅议医学科研单元“柔性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9(4).
[4]杨晓红,高钰琪.强化科研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5).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44
R197.3
A
1673-0194(2016)10-0065-03
2016-04-12
立项后,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要点的前期培训,尽量将事务性工作环节降到最低,保证他们的研究任务得以顺利实施。在基金项目结题后,也要密切关注科研成果的产出,切实做好成果推广工作,提升获得科技成果奖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