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荣猛
自去年底安哥拉黄热病疫情暴发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发现输入性病例。黄热病是什么?为何又开始流行?
黄热病从被发现已有300多年历史,以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一直没有黄热病病例报告,甚至有传言说,亚洲人不会罹患黄热病。但随着近期我国发现亚洲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看,黄热病并不会区分人种。没准以往就有,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我国南方部分省市有可以传播的埃及伊蚊分布,而且我国和黄热病流行区的非洲和南美洲有着广泛的商业贸易和旅游往来,输入性病例造成本土传播的风险一直存在。
随着首例病例的发现,该例病例就像一个“扳机”,笔者相信,在我国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努力下,还会陆续发现新的黄热病病例。
黄热病是什么?
黄热病为蚊虫传播的病毒性出血热疾病。临床表现包括肝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凝血障碍和休克。严重感染病例若不经治疗,病死率可高达50%。主要在南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流行,WHO估计全球每年有13万人感染黄热病,其中4.4万人死亡,死亡病例90%发生在非洲。
本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疫苗接种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前往流行地区的旅行者需注射疫苗。
黄热病为国际检疫传染病。
黄热病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见于老年人。
潜伏期:3~6天(蚊虫叮咬后)。
分为4期:
感染期
病毒血症期,持续3~4天。发热起病(体温常为39℃,可高达41℃),全身不适,可伴有头痛,畏光,腰骶、下肢疼痛(特别是膝关节),肌痛、厌食、恶心、呕吐、烦躁、易怒、头晕等,但症状和体征相对非特异性。在这一阶段,很难和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区别
缓解期
感染期之后进入该期,持续可达48小时。以发热和症状的减轻为特征。轻症者在此期感染顿挫,开始恢复。约15%的患者进入第三期(中毒期)。
中毒期
发病后3~6天进入该期。体温再次升高,全身症状重新出现,如衰弱,恶心、呕吐,上腹疼痛,黄疸,少尿和出血倾向。
此期特点是多器官功能障碍,包括肝脏、肾脏和心血管系统。出血是此期的突出表现之一。包括咖啡样呕血、黑便、血尿、子宫出血、皮肤瘀点、瘀斑、鼻衄、牙龈出血、针穿刺部位出血。胃肠道出血可能导致循环衰竭。
恢复期
疲乏可持续数周。黄疸和异常的血清转氨酶可持续数月。
恢复期很少发生死亡,如有死亡,多因心肌炎、心律失常或心脏衰竭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