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完善肉牛良繁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养牛业提质增效
——从“牛王”看四川肉牛品种改良30年

2016-08-03 05:48四川畜牧兽医杂志传媒有限责任公司6004四川省农业厅信息中心6004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6期
关键词:叙永县西门黄牛

赵 敏,钱 亮(.四川畜牧兽医杂志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6004;.四川省农业厅信息中心 6004)

着力完善肉牛良繁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养牛业提质增效
——从“牛王”看四川肉牛品种改良30年

赵敏1,钱亮2
(1.四川畜牧兽医杂志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610041;2.四川省农业厅信息中心 610041)

“体高163 cm,十字部高161 cm,体斜长190 cm,胸围270 cm,腹围310 cm,眼肌面积116 cm2,背膘厚4.2 mm,体重1 380 kg;父本冻精来源:四川省种公牛站;年龄:5岁”。本文作者一行于2016年4月19日前往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东牛牧场,见证了四川省种公牛站曹伟博士专业精准的测量和比对,各项数据表明其可堪称“川中牛王”。

据了解,这头“牛王”属美系西门塔尔杂交牛,是东牛牧场去年5月从叙永当地村民李世棋回购,经过牛场的专业精心喂养,牛王的体重继续增加,达到现在的1380kg。当地很少见到如此庞大的肉牛,因此吸引了不少村民和养殖户慕名前来,一睹“牛王”风采。

30年“牛改”不辍蜀地终见“牛王”

据四川省畜牧总站专家林胜华介绍,叙永“牛王”的产生除了养殖户和牧场的坚持,它的背后还凝聚着几代畜牧人的心血。

叙永县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肉牛品种改良工作,经过30余年持续不断改良,对改善本地肉牛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牛王”能够产生的条件。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叙永县大力推进良种肉牛繁育改良,组织实施肉牛改良计划,坚持繁育和引进相结合,引导农户使用西门塔尔、安格斯等优良肉牛冻精,通过人工授精技术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积极选留和引进西杂母牛,加强对杂交母牛的选留。至2016年已累计配种133268头,新增杂交良种牛65718头,基础母牛新增杂交牛26287头,杂交母牛比例达65.7%。同时,积极开展肉牛三元杂交探索,以本地母牛为第一母本,西门塔尔公牛为第一父本,对西杂F1、F2代母牛,利用夏洛莱、利木赞等品种进行三元杂交,不仅提高了肉牛生长速度,而且大大提高了个体产肉量,缩短了肉牛饲养期,目前,三元杂交面达35%。自2009年以来,叙永县一直是四川省肉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县之一,经查验,“牛王”父本冻精就来源于四川省种公牛站2009年美系西门塔尔牛项目中标冻精。

叙永县牛良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也是整个四川肉牛改良30年的缩影。

四川是养牛大省,优越的生态气候条件孕育了宣汉黄牛、三江黄牛、峨边花牛、川南山地黄牛、平武黄牛、德昌水牛、涪陵水牛、麦洼牦牛、九龙牦牛等9个优良地方品种,是我国牛品种资源基因库的宝贵资源。四川地方牛种普遍具有体质结实、肢蹄强健、短小精悍、耐粗食等优良特点,但体型小、生长缓慢,成年体重低、产肉少、肉质差。本地黄牛品种主要用于耕地役用,并未作肉牛培育,为了适应肉牛产业发展的需要,上世纪70年代末四川开始引进国外优良肉牛品种西门塔尔、利木赞、蒙贝利亚等肉、乳及肉乳兼用品种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在原四川省畜禽繁育改良总站(现四川省畜牧总站)牵头组织下,1978年,省政府批准成立四川省家畜冷冻精液中心站,并先后在乐山、达州、绵阳、甘孜建立了4个种公牛站,全面开展全省范围的牛改工作,此举对推动四川肉牛品种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四川养牛分散,牛改难度高,投资大,见效慢,加上市场因素,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迟缓,肉牛养殖业陷入低潮。1990年以来,随着农耕制度的改变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耕牛逐步退出劳役和运输领域,亟待重新开发利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四川省畜禽繁育改良总站在全省18个黄牛主产县先后开展了牛的杂交改良、人工授精、犊牛培育和肉牛育肥等一批肉牛改良及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和示范,取得显著成效,带动了全省养牛业恢复性发展。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市场对肉牛的需求呈井喷式增加,同时肉牛养殖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四川肉牛养殖业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9年,四川省参与国家肉牛良种补贴项目,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肉牛改良。30年来,全省推广良种肉牛冻精近1000万支,改良500万头(次),在全省主要肉牛生产区杂交改良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地方品种保护区除外)。

“牛改”意义深义远 示范带动凸显

四川坚持牛改30年,对改变四川传统养牛生产方式,提高养牛科技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牛改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改良面与改良数量不断扩大。为推动肉牛改良,全省100余县参与黄牛改良工作,其中宣汉、中江、汉源、筠连、叙永等县第一批推进,积极培养牛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开展科技示范,建立人工授精站点。据2015年统计,全省有大小牛人工授精站(点)600余个,平均每年通过人工授精技术配种黄牛60余万头(次)。

二是成功培育地方新品种“蜀宣花牛”。在大部分地区不断使用西门塔尔牛冻精开展级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同时,宣汉县在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利用西门塔尔与宣汉黄牛的杂交优势,导入红荷斯坦的血缘,于2013年培育出了四川优良肉、乳兼用牛品种“蜀宣花牛”。“蜀宣花牛”的培育与推广运用,使全省优良肉、奶牛从全部依靠引进到引进与自主培育开发并行,为优良肉牛在全省大规模推广运用、提高优良肉牛在全省特定自然资源条件下的适应性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以来,“蜀宣花牛”纳入国家良种补贴品种名录,解决了四川省盆周山区及高原地区本地牛个体偏小不宜用大型肉牛品种改良的技术瓶颈。“蜀宣花牛”在条件相对困难的盆周山区与高原地区的积极推广,极大地扩充了全省牛改范围,使全省除甘孜、阿坝等牦牛产区外其余地区都完全可以开展杂交改良,为全省畜牧产业调整结构,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储备了成熟的技术与基因物质基础。

三是良种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近两年来,受肉牛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效益相对较好的驱动,全省肉牛养殖投资快速增加。巴中、达州、南充、自贡、宜宾、泸州等盆周山区增长迅速。以宜宾、泸州一带的白酒金三角地区增长更加明显。一批存栏超过200头,年出栏超过500头的中大型肉牛养殖场陆续兴建。2011年,全省仅有1家肉牛场存栏量达到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的规模,到2015年,全省已有13家国家级示范场,还有一批省市级示范场正在发展之中。至2015年底,全省牛存栏985.3万头,其中黄牛(杂)405.7万头,黄牛改良面已超过40%。

坚持推进“牛改” 终将遍地见“牛王”

今天,随着现代畜牧业进程的加快,四川牛改工作正在形成崭新的格局。在条件较好的农区,不断使用优良大型肉牛品种,通过级进杂交为主的多种杂交方式不断培育高代杂交牛。叙永县“牛王”的出现,充分说明这种改良技术路线是完全适合四川实际的。高代杂交牛无论是个体大小还是生产性能,完全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越原品种的性状。叙永县“牛王”是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的高代杂交牛,其个体大小已达到甚至超越了纯种西门塔尔牛的平均水平。“牛王”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四川30多年牛改工作成果的缩影。随着牛改工作长期持续推进,这样的“牛王”还会在四川各地不断涌现。■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8964(2016)06-0006-03

收稿日期:2016-05-28

猜你喜欢
叙永县西门黄牛
水西门内走小巷
胡容祖书法作品
叙永县:以民为本服务大局 全力聚焦民生事业
CSAMT在贵州清镇市卫城镇西门村地热水勘查中的应用
雪落西门
黑牛和黄牛
浪漫采摘 七夕献爱
打击“黄牛”到底靠什么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牛瓣胃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