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高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
——崇州都市型现代循环农业探索与实践

2016-08-03 05:48邱时秀吴永胜孙越鸿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6期
关键词:崇州市副产物种植业

邱时秀,吴永胜,李 娟,孙越鸿(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1130)

种养结合高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
——崇州都市型现代循环农业探索与实践

邱时秀,吴永胜,李娟,孙越鸿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1130)

近年来,四川省崇州市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建立以“专家大院”为平台的科技服务体系,引进先进循环农业科研成果,按照循环农业的要求,积极发展种养结合的都市循环农业,初步形成了农业种养结合、立体复合型发展、农业副产物再利用等一大批循环型农业模式和技术体系,发展了一系列高端农业品牌,为崇州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推进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典型模式及案例

1.1农业种养结合模式该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利用食物链加环技术,将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加工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增加畜禽饲养、沼气池厌氧发酵或生物处理废弃物,将传统的单一种植和高效饲养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农业系统内做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主要有“种-养-沼-电-肥”“猪-沼-菜”“牛-沼-草-蚯蚓-肥”“鸡-沼-肥-菜(果)”等模式。

崇州市某公司基地实行“种-养-沼-电-肥”模式,已建成生猪标准化养殖单元,修建沼气发酵罐,配套沼气储存罐、沼渣及沼液沉淀池、调配池等存贮设施,安装50千瓦沼气发电机。整个基地的猪粪进入沼气发酵罐,沼气用于发电,沼液用于有机蔬菜种植,从而建立起畜禽养殖与有机蔬菜种植相结合的高效循环模式。现该公司已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47个,向市场成功推出有机蔬菜产品100余个,填补了崇州市高端农产品空白。

1.2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该模式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把栽培作物和养殖动物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组合,实现生产与布局的空间集聚和结构整合效应,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耕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1.2.1以间作套种为内容的精细农业模式该模式根据稻田、旱地及田埂土壤、地貌特点,实行不同作物间作、混作和套作,形成农田、旱地复合种植或作物与水产、畜禽复合种养。在崇州十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稻香旅游环线上,集贤乡采取“稻鱼结合”综合种养方式,所种植的水稻可不施或少施用化肥,不使用农药,提升了稻米品质,而鱼苗在田里自由生长,也不需要投放饲料。目前崇州市稻田养鱼面积已经超过1万亩。此外还有“稻虾结合”、“稻蟹结合”、“稻鳖结合”和“稻鸭结合”模式。崇州市已将稻田综合种养产品注册成商标,并通过线上线下积极营销,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对农产品品牌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1.2.2立体互补型设施农业模式该模式是指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优势,采用一定工程技术措施,按照空间梯次分布进行立体布局,形成有效组合的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立体栽培农业模式。

1.3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型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通过加工处理变为可用资源加以利用,实现农业副产物资源化,从而消解其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崇州市依托区内食用菌种植场(户),收集秸秆作为栽培基质原料,降解、转化、充分利用秸秆。将牛粪、秸秆等副产物作为生产食用菌的基质材料,废弃菌包与稻壳、锯木、生物菌组成肉鸭养殖的微生物垫料,鸭粪在微生物垫料中得到有效分解处理,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肉鸭养殖最为头疼的粪污难题,垫料在经长期利用后可作为肥料施用于大田作物种植,从而延伸了农业生态产业链,实现了“农业副产物-食用菌-菌糠-微生物垫料-动物养殖-肥料-大田作物”的多级利用和良性循环。

1.4休闲观光型发展模式该模式注重根据不同物种的特点,布局结构合理、内涵丰富、环境优美的立体结构。拓展了农业功能,使其进一步向低碳、生态保障、观光旅游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延伸。

崇州市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鸡-蚓-果-草”模式,基地实行果树(苹果柚)下种草和放养蛋鸡,鸡粪用于养殖蚯蚓、蚯蚓用于养鸡、蚓粪用于种植水果(蔬菜),建立起“鸡-蚓-果-草”循环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种植养殖的良性循环,带动了品牌农业的发展。随着低碳技术的发展,休闲观光型循环农业模式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 种养结合循环建设的经验

推进种养互动,促进农牧结合,是当今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崇州市种养结合循环建设的主要经验是坚持四个“紧密结合”。

2.1坚持与种植业紧密结合,构建种养相互依存的产业循环链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生态上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两大产业,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尤其是在农业生产规划布局设计上,必须考虑两个产业的合理搭配和紧密结合,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方式上可采取企业园区内部封闭运行的“点循环”,或采取种植业主与养殖业主合作,实现区域配套、循环共生的“面循环”,也可面对市场将畜禽粪便生产为有机肥进行销售,实现生态“大循环”。

2.2坚持与科技紧密结合,实现种养良性高效循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种植业和养殖业基地建设工作中,崇州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紧紧依靠崇州市农业专家大院,实施干湿、雨污“两分离”,建设干粪堆积池、沼气池和沼液储存池“三配套”设施,集成引进川内科研院校的先进技术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工作的进行,实现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良性高效循环。

2.3坚持与发展品牌紧密结合,提高种养结合循环效益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建设工作中,崇州市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把品牌建设与种养循环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开展三品认证、认养农业、生态农业等品牌农业发展工作,在富民蔬菜合作社实现有机认证11个,无公害认证3个。

2.4坚持与土地股份合作社紧密结合,推进种养规范发展在种养循环基地建设工作中,崇州市坚持把种养结合循环基地与土地股份合作社紧密结合,按照“土地股份合作社+养殖合作社+生态种植基地”发展模式,把养殖场建设选址与土地合作社的组建紧密结合起来,严格与土地合作社的种植业相配套,实现了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推进了种养规范发展。■

中图分类号:S81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8964(2016)06-0016-02

收稿日期:2016-05-01

猜你喜欢
崇州市副产物种植业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崇州市:六项措施促进就业创业
崇州市:当先锋扛红旗 重实践办实事
崇州市:扎实做好援企稳岗和稳就业工作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崇州市医保局“三步骤”积极推进贯标工作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银花及其副产物的营养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
工业副产物废氢溴酸的回收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