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懿 张时萌 郭文敏
(1.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2.壶关县农业局,山西 长治 047300)
农村金融环境下农民的信贷困境
——山西省壶关县调查研究
李懿1张时萌1郭文敏2
(1.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2.壶关县农业局,山西长治047300)
摘要:农村金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资金来源,是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强力支撑。然而,由于农村金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农村金融领域聚集了大量的风险,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毒瘤。壶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农村信用社是全县农民贷款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全县农业贷款85%以上都来自农村信用社,每年都有30%的不良贷款无法及时收回,债务人恶意拒还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造成了农民无抵押,信用社不提供贷款的恶性循环,加重了农民的信贷困难。“十三五”时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期,让农民“有钱可贷、有款可还”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壶关县;农村金融;信贷困境
一、壶关县农业经济现状
壶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玉米是全县农民的主要种植作物,是维持农民生计的基本保证。自2005年开始,县政府鼓励全县农民进行旱地西红柿种植,县域种植基地同时被列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攀升,壶关县旱地西红柿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截至2015年,全县旱地西红柿种植规模已超过4万亩,年产西红柿30万吨,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大力发展的“一县一业”产业。
表1 近三年全县旱地西红柿种植收入行情
注:“-”代表亏损。
然而,受市场行情影响,全县西红柿种植面积虽然大幅增加,但西红柿价格却持续在低位徘徊,滞销的西红柿不少都烂在了地里。2014年,壶关县4万亩旱地西红柿上市后,端着土地“饭碗”的老乡们盼望着丰产能带来丰收,然而产量与价格发生倒挂,最终造成大面积亏损。虽然到了2015年行情有所变化,但是今年挣的钱才刚够弥补前两年留下的亏损“窟窿”。壶关县作为 “中国北方旱地西红柿之乡”和“国家级旱地西红柿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旱地西红柿产业后劲不足。
当前,全县农业经济正面临严峻考验,农民持续增收出现了很大困难,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由于化肥、种子、农业机械费价格等居高不下,严重削弱了国家各种补贴和减负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伴随着玉米价格的持续走低,种粮仍未走出“效益低”的怪圈。对于西红柿种植,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在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种植户存在收入不稳定的现象,而壶关县本地又缺乏西红柿深加工企业,严重制约了西红柿产业化发展。
(二)农民老龄化的趋势严重
当前农村从业农民老龄化、农业知识弱化的问题日趋突出。作者在壶关县黄山乡向掌村调查研究时发现,全村共有330人,外出打工的就有200多人,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据村上的老人反映,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主要是种地收入太低,还不如去外面打工,而且种地收入还不稳定,一遇天灾,亏本是经常的事。很多村民反映,种地赚点油盐钱还可以,要靠种粮发家致富,难如登天。
(三)自然风险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2015年6月中旬,壶关县局部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种植的玉米和西红柿等作物遭受了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部分农户种植的玉米和西红柿出现了减产和绝收的情况,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农户出现了很大程度的经济损失,自然风险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农产品价格制约农民收入
由于主要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不大,农民种植增收的空间进一步变窄。在前几年玉米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2015年新玉米上市以来短短的几天时间,壶关县玉米收购价从0.95元/斤一路跌落至0.80元/斤,降幅达到15.8%,并且还有继续降低的趋势。亩产1500多斤的玉米,毛收入只有1200元左右,扣掉种子钱、肥料钱、农药费、雇机器和人工的钱,才刚刚够本。
表2 近三年全县玉米种植收入行情
二、当前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
在农村金融领域,自1996年行社分家以来,农村信用社成为了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主角,但是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不少农村信用社出现了亏损,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是困扰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信用风险进一步提高。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资料显示,截止2015年1月,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客户共有4.5万余户,贷款总额达到703.3亿元,其中统计的不良客户约为31000余户,占全部客户的73%,不良客户所发生的贷款总额达170亿元,所占比例达25%。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山西省农村信贷存在着极高的信用风险[1]。
(二)农村金融机构撤消了农村市场的小额信贷业务,造成了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由于农村经济规模较小,利润率较低,风险较大,这与以工商业为主的城市相比,以农业银行为首的正规金融机构往往将业务中心放在城市,导致了农村金融的规模和服务质量远远达不到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显示,目前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及信用社)只办理存款储蓄类金融业务,放弃了农村“不起眼”的小额信贷,将中心转向城市,造成农村资金严重外流,同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农村金融网点成了农村金融的“抽血机”[2]。2015年,壶关县农村信用社在县级以下农村地区的各项存款余额为20.45万亿元,而贷款余额仅为4.25亿元,存款数额几乎是贷款的五倍,造成了农村资金不能“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三、农民信贷困境原因分析
信贷可得性关乎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农民最为关注的涉及婚丧嫁娶、生病上学等突发性的大额消费需求来临时,对农民而言,能够获得必要的信用贷款就变得极为重要。对于没有融资渠道的农民来说,农业生产出现风险则意味着农民的再生产链条可能中断,进一步影响农民的基本生活。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造成了农民的信贷困境[3]。
(一)农民抵押品缺失
在现行信贷政策下,担保抵押资产充足与否是决定银行贷款的首要条件。在我国农村经济要素中,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可以用来进行抵押的不动产仅仅是“荒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除此之外,其他都不能作为抵押品,但对于金融机构,他们从心底里不愿意接受这些抵押物;农民的房屋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难以用来作抵押品,农民住房的宅基地不能作抵押;农户的生产性财产,比如果树、奶牛等也不能作为抵押品。因此,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抵押品严重缺失,农民融资困难。
壶关县经济水平发展较低,有金融需求的农民存在收入低下、抵押品缺乏的问题,而由于抵押品的严重缺失,造成农民贷款困难。
(二)生活性借贷偿还风险
表3 生产性贷款和生活性贷款
对于每家每户来说,他们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生活单位,既需要生产性借款,又需要生活性借款。通过对全壶关县偏远山区100多农户走访调查,农户借款中用于看病、孩子教育、婚丧嫁娶、建房等非生产性活动的比例分别10.8%、12.6%、6.2%和1.3%,生活性用途的借款占到有效样本的约60%,而生活性借款的逾期率是35%,较生产性借款的逾期率20%高出近一倍。
(三)成本与风险居高不下
我国的农村经济模式以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农村有金融需求的农民收入低下、生产有明显季节性、单笔存贷款规模小、生产项目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比较大等特点,这决定了农村信贷服务的风险较大,同时,农业投资具有长期性、高风险和低盈利性等特点,农业的自然依赖性也导致信贷的风险较大[4]。在成本与风险的双重影响下,造成了农民的信贷困难。
壶关县是一个山区县、农业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人口30万,贫困人口11.6万人(按2300元新标准统计),占到总人口的38.7%。而这11.6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恶劣的各个山区中的小村庄。同时壶关又是一个遭受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2015年8月份,进入雷雨多发季之后,我县不同地区多次遭遇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多个地区农作物受损严重,受灾地区的玉米、谷子等大秋作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折杆、冰砸等灾情,有些农田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据了解,仅百尺镇沙堰、西岭底两村受灾面积就达48公顷,涉及群众706人。
(四)金融机构贷款手续麻烦,贷款利率过高,令农民望而却步
与银行或信用社存款利率相比,贷款利率则要高出很多。壶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2015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大概是3.0%左右,贷款利率则高达10%左右,而购房贷款5年以上利率才只有5%左右,可见金融机构对农民贷款从事农业生产心存顾虑,宁愿放贷给购买房产的客户,也不愿意支持农民贷款从事农业生产。相比较而言,农户更倾向于向亲朋好友借款,通常利息都较低或者没有利息,而金融机构规定的相关利息标准,对农民来说普遍偏高。此外,农村金融机构还存在贷款手续过于麻烦等问题,被调查农户中有50%的认为向金融机构贷款手续太多,其贷款很难被批准[5]。
四、结论
“十三五”时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打破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的信贷束缚,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破解农民的信贷困境,真正让农民“有钱可贷、有款可还”。
参考文献:
[1]申超,李兆隆等.山西省农村金融风险防控建设的思考[J].农业经济展望.2015(5):39-42.
[2]沈悦,叶梦诗.金融生态视角下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3):222-223.
[3]丁志国,张洋等.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因素识别[J].中国农村经济.2014(3):4-13.
[4]靳婧.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现状与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3):35-38.
[5]许丹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