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人最能体现海纳百川的风格。
去饭店吃饭,一般店家在菜没上来之前要上茶,这是老规矩。而在哈尔滨,很有意思的是,你可能遇到餐前上来的不是茶,而是豆浆,或者每人上一碗小米粥的店家也是有的。奉上豆浆的,多是把香醇的豆浆放在一个暖水壶里,客人每人倒上一杯,让人们还没吃上菜,就已经感受到纯纯的东北风。遇到用黄澄澄的小米稀粥做餐前饮的,都是吃春饼的一些店。将粥放在一个短粗胖小保温桶里,等菜的功夫,客人们就着小米粥聊天,还真像远行回家后驱寒的一碗温情。
吃饭的环境更是土洋雅俗百花齐放。坐在演艺厅里歌舞呈祥地吃饭,哈尔滨早些年有过这样的事。台上俄罗斯美女跳着舞,台下客人推杯换盏吃着饭,有点欢乐过度的样子,现在看有点土豪,因此时兴了一阵就销声匿迹。如今在哈尔滨,开始流行坐在书房里吃饭。有一家新业态的连锁店,把吃饭的地方包装成居家书房形式,真书柜里摆着书,配上柔和的灯光,如此这般的环境,让你不由得聊天都得是轻声细语,大嚼大喝显然不合时宜,吃饭在此时就不能是简单的吃,那得叫品味。
还有一种喜感的吃饭形式,我一直去尝试,那就是在集体洗浴的地方集体吃饭。这洗浴文化也不知是来自哪里,早几年就开始在中小城市流行。一票到底,可以在里面洗澡,休息,吃饭。吃饭的时候,大家不分男女都穿着浴衣,坐在一起吃店家提供的免费自助餐。想想那情景:不分男女、长幼、上下级,统一穿着浴服,腰间带子一扎,一大厅人头发湿漉漉地在里吃饭,比自家人还像自家人,有多其乐融融。
在哈尔滨,洗浴中心吃饭是“热”吃,还有一种“冷”吃,那环境十分独特,用冰砖砌成的冰宫,在冰屋子里吃火锅,真正的冰火两重天。拿筷子的手恨不得戴手套,可是锅里却是咕嘟嘟冒着热气。这样的吃法,尝试一次就行了,形式大于内容。洋节欢乐三天,很多哈尔滨人家以“自己的”方式营造着气氛,圣诞大餐上出现黏豆包和酸菜馅饺子也不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百纳之城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