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讲求笔法、字法、章法,如同诗词之讲究节奏、韵律、平仄、对仗,绘画中讲究笔意、造型、构图意境一样,是此种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要求,没有这种特殊的构成,便不成其为书法、诗词和绘画。而书法和普通的书写更易使外行不明就里,将二者混同一般。因为书法中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较其他艺术门类而言,更为细致入微,同时也更为含混模糊。古人论书,可谓广矣、深矣、精矣、透矣、妙矣,也实在玄矣!
法无定法。一味想在古人论书的故纸堆里寻出个学书的门径和方法来,无疑胶柱鼓瑟,而如若再有所谓的门户观念和地域风格之谈,则更为狭隘和无稽。
无论于执笔、笔法、字构、章法和由此产生的势、力、韵、味的美,皆无一定之法。如我们中国人执箸用餐,在宴聚中我们即可眼见多种不同的执箸方法,无奇不有,但都能灵活自如地夹菜扒饭,原因何在?法无定法。就像苏东坡在谈到“把笔无定法”后,立即接着说“要使虚而宽”,要使法化为无法,才得妙理。对于“用笔”也一样,尽管古人有了无数的形容、理论、成规,但要讲得像数学公式似的明白、准确是不可能的。只论神理,令人觉得玄妙糊涂,若讲得实用实质些,又会循入“永字八法”一样的机械,而无法使人深悟而得其真意。“遍临碑帖”和在书法理论上一味信古崇古迷古的读书习艺方法,其实不是对每一个人都适用的。“扬弃”的观点在这里最有用处:其一,书艺无涯,人生有限;其二,古今论书中妄语实多,古人有些书论中也不免有做作、故弄玄虚的成分,欲增人悟,反增人惑,或者干脆原本就没想让你弄明白,雾里添纱,越想越迷糊。若不懂鉴识甄别,容易误入歧途。读书是可医俗,开卷自然有益,但不善读书,不善选择和扬弃,往往成为书呆子,为书所愚,为古所欺,需要各人按照自己的性情和审美直觉来自由处置。只要是古代流传来的名家法帖便有它流传至今的理由,都是书者的心性、情感、才学的自然流露,被后人认同的杰作,我辈未学尽可从其中任选,以近吾情、通吾性、投吾所好为宗旨。就连王羲之的字也有人讥其“俗书趁姿媚”,宋四家也有人说“皆不可学,学之辄有病”,赵孟更有许多评论者品头论足,嗤其柔媚无骨,不上品味。所以说要自己主见,自己掌握。
话又说回来,书法毕竟是书法,自有其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基本技法、技巧,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关键在于化解成法,法为我用,在不断的实践、悟解中升华程式和固有的物质性的技法而达到“进乎技也”的“道”,心手两忘,寻求真纯的艺术精神。
《庄子·养生主》有一则“庖丁解牛”的故事,这则故事里包含了技与道的关系问题。道不只是艺术,但艺术是道(书艺即书道)。庄子所求之“道”乃是一种艺术人生,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技术不是艺术,但艺术创作离不开“巧”,即技术、技巧,书法艺术尤其如此。这种技巧在不同的艺术家的手中有不同的表现,这种不同根本上在于对艺术的理解和通悟,是视此技巧为精神享受还是物质享受。能在技巧中获得一种精神享受并将这种精神享受“表现于”笔端,从而创造出最高境界的艺术作品的书者,可称为艺术家,其作品可称为“艺术品”;而在技巧中只得到一种物质享受即感官享受,只将这种技巧的目的滞于实用的技法的从艺者不叫艺术家,其作品也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其中,从技术上升为艺术,有一个对艺术的悟解和在功夫上量的积累,而达到质的飞跃的过程,这就是这种技术是艺术性的或者是纯技术性的区别,是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是“技”与“道”的区别。所以说道虽然不只指艺术,但艺术确是道,书艺即书道。
书法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其进程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是不断演化的。无论从帖中寻芳,还是在碑中找路,抑或在钟鼎简牍中求生,都无可厚非,不可持一门之见,不可有地域之隔,重要的是要以古为新,在深入探索古人成功的踪迹中逐渐丰厚自己,发展自己,以期有自己的面目。对基于传统真正意义的书法实践,任何人的任何书法尝试都是可贵的,但在发轫伊始,也是难以求其尽美尽善的,都会在不断的学习、识悟、求解中逐渐校正、完善。从刚开始的描摹、仿照,到形似,再到似而不似,到神似,到体格自具,开一新局面,新方向。像庖丁解牛从一开始的“所见无非牛者”,到最后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动刀甚微,谵然已解,如土委地”。这其中除了字内的探索发现,更重要的还有字外的功夫,要求书者的悟性、学养、境界、气格等等都有一定的高度,所以不是人人都可入可出,都可以在入法后破法而出、找到法外法,但这种探索和求解无疑是有益的。
总之,真正意义的中国书法艺术应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抒情路径,因了它法度的谨严和涵容的丰厚,需要各种传统文化的浸淫和颐养。那种对于书法艺术天性和本能的领悟,才是关键所在。泛读古人书论,或许觉得生涩、玄妙,如坠云里雾里,但不必胶柱鼓瑟,只需大致了解一下,泛泛而已。翻开自己心仪的帖本,“心向往之”,精读细临,仔细品味揣摩,沉浸郁,含英咀华,大到整幅字的气韵、气势、章法,小到每行、每字、每笔,乃至纸笔墨的选择,并通过整幅作品的文字内容揣摩作者当时的精神状态,假以时日,便可穿越时空与作者对话,感觉得出作者当时运笔的律动及心情、状态,内心产生一种“大欢喜”;交流至极处,蠢蠢欲动,笔下生风,无意间或会有与古人相契合处。此时,稍有“师心自用”亦未尝不可。有一定的基本功后,可回头看看相关古代书论,这时那些艰涩隐晦的辞藻便豁然开朗,你也便从“知其然”达到“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了。
艺术简历
张红春:女。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陕西省青年书协主席,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书法作品曾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中青展、全国展、妇女展、扇面展、兰亭奖、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庆祝建国60周年全国书画展等展览中获奖、入展。两次入选中国书协“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之“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参加第二届书法批评家书法提名展。1995年、2005年分别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出版多种作品、理论书籍,并有28讲书法讲座《生命的留言——历代手札精品赏析》在央视“书画”频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