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去永定之前,土楼一直是我心中的神话。那么庞大的一个家族,却能够在封闭的土楼里生生世世和谐共处。他们为什么能够在窗户那样小、光线那样微弱的房间里安然地生活?是他们的内心有一盏灯吗?许多追问像游丝一样萦绕在我的心头……
今年三月初,我到福建龙岩参加“海峡两岸妇女书画展”开幕式,会后来到永定。此时,北方依然寒风瑟瑟,而南方已是春暖花开。不同纬度的生物感受着不同的阳光和温度,不同的阳光和风雨也历练着生物的不同秉性。南方的植物似乎比北方的树木更多地受到了阳光的偏爱,湿润的空气浸润着这里所有的生命。放眼望去,树上的叶子已长得碧绿肥硕,这种深深的翠绿沁入你的肺腑,让你内心溢满慰藉和温馨。这里的太阳格外透明纯净,在强烈的光照下,土楼的石头泥巴墙灿烂着赭石色彩的魅力,蓬勃着一股生命的原动力。土楼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凸显民俗风情和原始力量感的雕塑艺术品。
我原来一直以为中华文化只在黄河长江一带繁衍。真没想到以前在教科书里读到的关于闽西这块唐以前的蛮荒之地竟储藏着渊深的中原文化元素。客家人原系中原汉族,宋元之际迫于战乱进行了大迁徙,他们流离失所,漂泊异乡,历尽磨难。最后来到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特殊的山区地理环境使这个地域成了战乱中的世外桃源,使他们得以休养生息。结束漂泊的生活、团结家族力量、追求安定的生活使他们选择了这块山区并建造这种内闭外敞的土楼作为安居的家园。永定土楼中处处可见的对称结构与中原建筑观念一脉相承。中原的商朝遗址就是用夯杵分层捣实,黄土筑台基和墙壁而成的。其立柱、横梁、屋顶与房檐纯粹的木构系统更是汉文化建筑史上最显著的特点。纯粹的土木石建筑,纯粹的原始工艺的土楼,是客家人在不断迁徙开拓新的空间过程中用土木石写成的聚族而居的史书,而且到今天仍在续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培育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同样滋养着一方人特异的风俗文化和生命特质。土木石相交而筑成的土楼,关闭着土楼人永远诉说不完的故事,黄色坚固的泥土墙体里凝结着客家人祖祖辈辈的坚韧和不屈。
如今这里的民风仍然纯朴厚重,似乎喧闹的外部世界与土楼内部的宁静温馨毫无关系。他们依旧按照自己认定的传统道德理念生活着……“承启楼”的大门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就是最好的说明。土楼里家家客厅都张挂着启迪子孙勤劳耕读、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对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小小的对联不仅是文人骚客的性情宣泄,更寓意着房屋主人的精神向往。
土楼人的生命状态与现代人的信息化生活的距离有多远?究竟什么样的环境才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现代化飞速进展的外部环境对内在的心理环境究竟有多大影响?外部的动与内在静的追求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立统一,经济发展的需求与道德良知的坚守矛盾吗?在现代极尽豪华装修的房屋里,出门奔驰、宝马的人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了吗?相比之下,外闭内敞、聚族而居的土楼人的脸上却让人感受着闲适与宁静。
我们参观的“承启楼”是一座较大的圆形土楼,最多时里面居住过八十多户人家,有六百多口人。“承启楼”位于高头乡高北村,是高头江姓第十五世祖江集成花了三年时间兴建的。建楼时天公作美都是好天气,当地人称它“天助楼”。“承启楼”是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开工,四十七年(1708年)落成的。它坐北向南,由四个环环相套的同心圆楼组成,外径六十三米,是内通廊式圆楼的典型。楼中心是大厅、回廊和半圆的天井组成的单层圆屋。雕梁塑栋的大厅为祖堂,是全楼的议事大厅。
“承启楼”的底部根基用石头砌成,墙体以夯土筑成,黄泥土用米汤搅拌增加了墙体的牢固性。上部房屋的门窗、房檐都是纯粹的木质结构,基本不上色彩;顶部是土烧制的青灰色砖瓦。“承启楼”一环套着一环,里外多达四环,被誉为“圆楼之王”。外面最大一环的回廊由原木建成,每一环都有开间和楼道,第三环底层还有两个水井和七条过道,房屋与二环之间有小天井。从上面向下俯视,一环一环的青砖灰瓦,圆圆地一环套着一环,紧紧环抱,很像一个结构密集而均匀的蜂窝,奇异而壮观。圆形土楼是在方楼发展成熟的基础上,为了改善方楼某些方面的功能,适应特定的地理环境对居宅的要求而改进的,圆形、高墙、高窗、小窗、少窗的土楼,适合永定东南部多山地带民居的安全要求。圆形土楼可以说是客家人的伟大创举,是土楼建筑史上最杰出的创造。因为是刚过了年,而且是胡总书记才视察过,外环的回廊檐上挂着大大的红灯笼,使土楼增加了几分喜庆。
土楼的建筑绝大部分是背阴向阳、依山傍水。一座土楼内一般只居住一个大家族,里面又分为同宗共祖的许多小家庭,彼此财产经济独立,但又有许多不可分割的公共财产,之间联系密切、地位平等。各户房间结构相同,占有的空间相同,无高低贵贱之分。实行家族式的管理。
外墙的一二层都没有窗户,三层以上也开得极小,全楼只有一个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门框有的用木料、也有的用石料做成,加上特别坚硬厚实的黄泥土墙,整座楼就显得特别有安全感。进入楼内,就如同进入一个迷宫,不辨东西南北。讲解员说“承启楼”的占地面积不是最大,最大的是建于咸丰同治年间占地有两万多平方米的方土楼永隆昌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比利时专家史蒂汶斯·德烈参观“承启楼”后留言:“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一九八六年,“承启楼”还上了邮电部发行的“中国民居”邮票,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土楼是客家人与当地原住民和周边族群既融合又保持自己相对独立、安全、自我的封闭的建筑。土楼人世世代代生活在用泥巴、石头、木头夯成的房屋里,硕大的圆形土楼成了他们既有院子、街道又有房屋的居所,院子和街道形成了人与人交往的家族式小社会,也构成了人是社会产物的社交场所;而房屋又是人栖息的家园。看着大门口青色石礅上坐着的几个神态恬静安然、身着布衣的中年妇女和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我从他们的神情里读到了土楼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安全感。这恰恰是现代人的渴望。
斑驳凸凹不平的黄泥巴土墙的天然简朴纯真之趣与乡间的天地山川浑然一体,土楼带着泥土的芬芳屹立在中国的东南,奇特的建筑昭示着先民们的智慧和勤劳,也见证着客家人世世代代的艰辛和奋斗史。
土楼在国际上享有的知名度还让它闹出了一个笑话。据说西方的某情报机构通过卫星探测发现在中国的东南部有硕大圆形的军事基地。后来,他们费很大力气终于破译了这个怪异的圆形东西,发现这个怪异的硕大圆形体原来是一些普通而独特的民居。由此,土楼的知名度更加扩大,闽西的永定成了国内外游人寻找现代神话的地方,土楼也成了这神话故事的符号。在土楼感受客家人神话般的风俗文化和厚重亲情,体会土墙里弥漫着的相对原始的生存状态,享受生命原本的闲适和安逸,成了游人到此一游的温馨回味。
土楼,黄黄地散发着稻米芬芳的泥土,在午后阳光的辉映下,显得古朴、遥远而神秘。
胡秋萍: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教授、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书法作品参加全国及中青展三、四、五、六、七、八届展书展、获三届中青展优秀奖、河南省龙门书法艺术银奖等;荣获中国书协“德艺双馨”会员称号,2016年入选《中国书法报遴选》中国当代十大女性书法家,散文集《听花堂诗语》获河南省优秀图书二等奖。曾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长沙、郑州、镇江、开封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出版《乘物游心·胡秋萍书法作品集》《秋萍墨韵》《秋萍诗韵》《胡秋萍书法精品集》《听花堂诗语》《胡秋萍书法艺术》等13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