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虹源++高鑫涔
【摘 要】本文分析《拿撒勒的耶稣》剧集在表现耶稣形象上的优势与不足,从剧集参考的福音书内容与拍摄的艺术手法方面分析该作品对耶稣的神性及人性的刻画,结合该剧中对除耶稣以外的人物的刻画以及重点表现的内容和情节,分析了该剧集对犹太人负罪感的弱化以及对耶稣犹太人身份的强化。该作品虽然因导演和编剧在剧集中加入了许多个人的阐释而引起争议,但总体上受到了教会、媒体和观众的赞许和认可,影响深远。
【关键词】《拿撒勒的耶稣》;耶稣形象;影视作品;研究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09-02
一、《拿撒勒的耶稣》电视剧版(1977)
(一)创作背景
1.制作说明
由意大利知名导演弗朗哥·泽菲雷利指导的《拿撒勒的耶稣》,是一部由英国独立电视台(ITV)与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RAI)联合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NBC Television)制作的剧集。[1]剧组在对多国进行实地考察之后选择摩洛哥、突尼斯为拍摄地点[2],两地粗犷的沙漠景观以及原生村落风光使得影片增色不少。
2.导演设想
弗朗哥·泽菲雷利导演意图拍出“平和的耶稣”。尽管他自我评价是“一个懒惰的天主教徒”[3],但也说自己是出于一种“道德责任感”接受了拍摄这部电影的邀请。他自述这部电影让他得以实现长久以来的梦想——向世人呈现一个于古于今都不会与他的人民为敌的耶稣形象。导演还称自己受到了1965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献”《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的启发,特别是其中关于教会对待犹太教的内容[4]。为此,他尽力依照《圣经》的写作时间,还原当时耶稣生活的犹太社会与文化环境,并未将耶稣之死归罪于犹大,充分执行了教会精神。
(二)参考福音书
1.四福音书中的神性与人性
学者普遍认为,《新约》四福音书中以七个神迹为线索的《约翰福音》侧重于耶稣神性,“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John 20:30)。”《马可福音》与《路加福音》则因记事次序、用字结构、内容观点等方面颇为相似,合称为“符类福音”或“对观福音”。“符类福音”中,《路加福音》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等世俗问题,是最突出耶稣人性的福音书。
2.《拿撒勒的耶稣》参考福音书
影片参照《约翰福音》拍摄耶稣在犹太教堂读经、行神迹复活拉撒路等情节,还特别让耶稣在受审时自证为弥赛亚,展现神性。但影片也参考了“符类福音”,从《路加福音》中选取了诸多情节。如此选取参考文本,巧妙地平衡了影片中耶稣形象的神性与人性。
(三)演员阵容
《拿撒勒的耶稣》使用“全明星”阵容。参演演员中多人为美国电影学院奖、金球奖得主。众多明星演员为影片贡献了高质量的表演,使得各个角色在镜头前性格各异,形象鲜明。
(四)电视剧与电影的不同之处
1.长宽比
有别于自20世纪50年代电影拍摄普遍采用的16:9宽银幕,当时电视剧拍摄依旧使用4:3长宽比。虽然剧组搭建了宏大的圣城与圣殿布景,但电视机窄小的荧幕并不利于展现这些场景,4:3长宽比也不利于观众获得更为舒适的观影感受。
2.构图与镜头
《拿撒勒的耶稣》构图精致,特别是圣母领报、约瑟与玛丽亚的婚礼与最后的晚餐等镜头,构图和谐,具有平衡之美[5]。但纵观全片,镜头语言相对简单,部分变焦距镜头抖动、近景镜头轻微失焦。
为节省资金,影片对部分自然景观做简化处理,如表现指引三王朝圣的伯利恒之星,本片使用蒙太奇手法,将观者仰望天空和空中有后期添加亮星的镜头剪辑在一起,以此为“看到了”异常天象。
剧中多个角色同时出现时,摄像大多使用逐个脸部特写的平摇镜头,有时还辅以每个角色对镜头说一句话的台词安排。该拍摄手法多见于肥皂剧,用在本片中显得呆板。
3.连续性
由于总时长较长,需要分集播放,剧集单集片头和片尾都有短暂的前情提要和下集预告内容,强化了作品的故事性,但弱化了真实感。转场效果只有黑场、无转场两种,加之音轨的无过渡切换,让观影者觉得过于生硬,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连续性较弱。
4.作品时长
不再受制于大银幕的一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的时长限制,四集电视剧的作品时长让剧组有充分的时间讲故事。因此,《拿撒勒的耶稣》能够详尽呈现耶稣的生平,让观众更为全面地了解耶稣的故事。六个半小时的片长意味着“迷你剧”级别的制作量级,而本剧预算在当时属于中高成本的电影级别,可见剧组花了重金拍摄。
(五)耶稣的神性与人性
1.光线运用
用自然光和顶光代替中世纪圣像画常见的头后圆形光环以展现耶稣的神性,是耶稣形象影视作品中的常见手法。《拿撒勒的耶稣》除使用这种手法外,更在拍摄受鞭刑的耶稣面见罗马总督彼拉多这一场景中,大胆使用逆光。耶稣的饰演者罗伯特·鲍威尔从一片耀眼光芒中走出,容貌憔悴但神色坚毅,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2.仰拍镜头
主角的特写镜头往往是演员罗伯特·鲍威尔微微仰视,镜头仰拍,仿佛观众在注目人子,人子在仰望上帝。两重仰望,让观众从中感受到“冥冥之中自有神明”。
(六)两次聚会
《拿撒勒的耶稣》中两次聚会的情节都非常出彩,塑造了人性化的耶稣。众人在利未家寻欢作乐,屋内酒宴乐舞,乌烟瘴气。耶稣进入,站在屋子中央,以故事传道,把“浪子回头”的寓言讲得绘声绘色,感动了利未,也感动了渔夫西蒙彼得。火光照亮了聚精会神的众人,耶稣在光芒中娓娓道来,极具个人魅力。另一次是耶稣在法利赛长老家与其探讨律法经义,抹大拉的玛利亚听闻后赶到,不顾阻拦闯入房间,对耶稣满心虔敬,敬献香膏、眼泪濯足。情节富有感染力,耶稣的宽容赦罪具有人文关怀。
(七)弱化与强化
本片弱化了犹太人的负罪感。加略人犹大只是被古犹太最高评议会兼最高法院利用,卖主只是出于轻信,并无恶意。犹太民众希望逾越节赦免巴拉巴,因为他们受到其党羽威胁,其中也有人喊出“耶稣是真先知”。古犹太最高评议会兼最高法院从未蛊惑众人,把耶稣钉上十字架。尼哥德慕被耶稣的道所吸引,对耶稣与门徒十分同情,为他们通风报信。大祭司该亚法在审判中喝止众人,要听耶稣本人的回答。书吏谢拉在发现耶稣复活时倍显苍白无力,面对耶稣空空如也的墓室说出“这正是我所畏惧的”,为耶稣的神性做了旁证。作为“刽子手”的罗马人同样没有背负重罪,部分罗马军官同情耶稣。罗马百夫长深信耶稣有大能,对其家人知恩图报。书吏谢拉向罗马方申请派兵看守耶稣坟墓时,一名军官对其诘问阻拦。从整体来看,几方并无大过。
本片强化了耶稣的犹太人身份,力图还原当时犹太人的真实生活,对村落建筑、衣着服饰等细节以及婚丧嫁娶等习俗加以重点关注,细致入微。不论历史上耶稣是否被犹太人出卖,耶稣自己也是犹太人,然而这个事实往往被诸多影视作品有意忽略,转而塑造出诸多具有“异域风情”的耶稣。作品强调“耶稣本是犹太人”,如纪录片一般还原了史实,弱化了耶稣生平中的种种争议,也使故事更容易被普通教众、异教徒与无宗教信仰者接受。
(八)批评与影响
本剧的争议之处在于导演与编剧在本片中加入了许多个人阐释,虽然既使用了巧妙的编剧手法,环环相扣,为多方“开罪”,又符合教会会议精神,对异教徒格外宽容,但这样的设计可谓是把双刃剑。如此为犹大、犹太民众、古犹太最高评议会兼最高法院与罗马四方“开罪”,难免被人指责没有严格契合《圣经》的记载。
教会方面对《拿撒勒的耶稣》加以赞许。教皇保罗六世在1977年的“圣枝主日演讲”中提到了本片,面对教众给本片做了一次很好的广告宣传。一部影视作品能受到教皇的赞扬,笔者分析原因有二:影片展示了一个最为平和的耶稣形象,作品片段《约翰福音》(John 16:18)“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这句话即是天主教徒认为源自《圣经》,对教会存在合理性的最好证明。
总体来看,《拿撒勒的耶稣》目前在所有耶稣形象影视作品中的IMDB评分最高(8.7分),是媒体与观众反应最好、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影视作品。首映后常于重要宗教节日电视重播。
二、《拿撒勒的耶稣》影视作品中的耶稣形象综述
本片以梵蒂冈教廷主流的天主教思想为主导,塑造了一个平衡了人神二性的耶稣形象。片中的耶稣包容、平和,符合传统宗教圣人形象,而又在细节之处彰显人性魅力。本片以《圣经》记载为依据,加以导演、编剧的个人思考,虽有巧辩之嫌,但也真实反映了《圣经》原文未将耶稣死因单独归罪于任何一方的观点,以及耶稣本是犹太人这一极易被人忽略的基本信息。故而,本片总体上受到了教会、媒体和观众多方认可与赞许,数年来在重要宗教节日重播,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Baugh L.Imagine the Divine:Jesus and Christ-figures In Film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Religion)[M].Kansas City:Sheed & Ward,1997.72.
[2]Tatum W B. Jesus at the Movies:A Guide to the First Hundred Years[M]. Revised Version ed. Polebridge Press,2004.138.
[3]Zeffirelli F. Franco Zeffirelli's Jesus:A Spiritual Diary[M]. Harper & Row,1984.7.
[4]Tatum W B. Jesus at the Movies:A Guide to the First Hundred Years[M]. Revised Version ed. Polebridge Press, 2004.137.
[5]Baugh L.Imagine the Divine:Jesus and Christ-figures In Film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Religion)[M].Kansas City:Sheed & Ward,199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