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庞磊、吴亮、董草、樊佳奇、谭秀梅、单燕萍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2
小江断裂带节点嵩明县域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文/庞磊、吴亮、董草、樊佳奇、谭秀梅、单燕萍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2
距昆明主城区仅半小时车程的嵩明县有小江断裂带穿过,地震历史和地质背景严峻,防震减灾建设现状堪忧。本文协同上位规划成果,在防震减灾规划中将绿地资源、标准化建成的学校资源纳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对嵩明县域四镇三园区及其乡村地区的避难场所的选址、分类、分级、服务半径覆盖、疏散通道、管理体制展开研究并形成详实的规划成果。
小江断裂带;嵩明县域;应急避难场所;协同规划
1.1 严峻的地震历史和地质背景
嵩明县是小江断裂带南段的节点城镇,由小江断裂带构成的强震带曾在历史上多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截至目前为止最大的地震为1833年嵩明发生的8级地震。据最新的《昆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专题研究指出,小江断裂带为一条岩石圈断裂,北起石棉,向南经普雄、布拖、巧家,沿小江延伸,近南北走向,全长830km以上。该断裂带为南北向逆冲断裂带,是康滇断隆带与上扬子地块的分界断裂,也是西侧康定-西昌地层分区与东侧成都地层分区间的分界断裂。小江断裂带是我国地震强烈活动带之一,据航磁、重力物探资料研究,断裂面在深部向东倾,断裂已深及地壳底界面附近[1]。
穿过嵩明县域的小江断裂带是一条构造成熟度较低的断裂带,带内有多条次级断层,彼此雁行排列,形态复杂,不仅断裂阶区多,断层面陡且转弯亦多,这些部位常处于闭锁状态, 应力易强烈集中而引发强震。城市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与其预防水平关系密切,如印度由于城市地震灾害预防能力缺乏,1993年在Lutar发生的6.9级地震造成约20000人死亡;美国西雅图地区城市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强,2001年2月28日发生6.8级地震,仅造成2人死亡。在这样严峻的地质背景下,嵩明县尚未系统开展防震减灾专项规划,尚未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管理体系,可见,嵩明县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自明。
1.2 立项背景
2013年受到嵩明县人民政府、嵩明县防震减灾局、嵩明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任,结合嵩明县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为减小地震灾害造成的影响,协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深入落实防灾减灾工作,对嵩明县防震减灾现状调研,并在2014年末编制完成《嵩明县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对避险场所进行科学选址与系统构建,进而完善相应配套支撑,使城市建设与防灾保障协调。2015年该论题纳入云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滇中小城镇抗震减灾规划与应急体系构建研究》(立项编号2015Z196)。城市防震减灾包括地震影响场确定、震害预测与应急避难疏散救援,郝敏等对前两者开展了研究形成丰富的结论[2],本文将重点介绍应急避难规划研究成果。
1.3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3)《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配套设施设计规范》(GB21734—2008)
(4)《嵩明县城市总体规划及修编》(2007-2020)
(5)《嵩明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
1.4 规划研究方法
根据嵩明县发展状况,对灾害威胁建立对策应急机制,确定避难场所的规模和分布落实对应等级和责任区范围。并进一步合理组织疏散通道,系统化配置辅助设施和配套设施,以妥善保护城市生命线。
2.1 避难场所分布与规模缺乏量化统筹
嵩明县已建成的19处应急避难场所能提供的有效避难面积约为69.9万m2,可容纳34.9万人,单从该数据上看,这些应急避难场所能够疏散安置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嵩明县全县人口29.8万人,但深入分析可知,避难场所分布、规模与相应镇人口数之间缺乏量化统筹和空间关系匹配(图1)。
图1 嵩明县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布现状及其服务半径(作者自绘)
由表1嵩明各镇避难场所建设现状与容量可见,嵩阳镇避难场所建设现状规模及其可容纳人数与嵩阳镇总人口数较为合理匹配;牛栏江镇和小街镇截止于2012年的人口总数分别为55124人和68811人,而避难场所建设面积0.6万 m2,可容纳3000人,仅仅满足上述总人口的1/16和1/20,缺口巨大;杨林镇的避难场所规模最大,主要集中于职教园区的各所大学,提供的容纳人数超过了杨林人口的4倍。
表1 嵩明县各镇避难场所建设现状与环境容量(作者自制)
2.2 避难场所未分级未分类,建设标准不明确
目前,嵩明县19处避难场所均未分级未分类,建设标准不明确。我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规范提出了紧急(临时)、长期(固定)、中心(大型)避难场所的分类标准[3];《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配套设施设计规范》(GB21734—2008)提出了按避难场所可安置人员的时间长短分为Ⅰ、Ⅱ、Ⅲ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并根据不同类别的避难场所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4]。
2.3 县城老城区街道高宽比大于1,不利于紧急疏散
嵩明县城老城区建筑抗震性较弱,一般来说,倒塌、垮塌的范围是建筑高度1/2至1/3[5],而县城老城区临街建筑的高度与街道宽度的比值通常大于1,不利于紧急疏散。
2.4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护缺乏长效机制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维护和启用,涉及市政、园林、教育,还涉及到企业等,这两年只有个别镇政府和个别单位投资建设了避难场所,其建设力度明显不足,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就场所产权人来说,应急避险、疏散安置、设施维护等工作是新增加的工作任务,这项公共经费开支无处列支,增加了产权单位的负担,没有明确投资的主体是谁,导致避难场所的建设与维护无法落实。
本次规划研究涉及嵩明县四个镇及职教园区、长松园等园区的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避险场所进行科学选址与系统构建,进而完善相应配套支撑,使城市建设与防灾保障保持协调。
3.1 县城嵩阳镇避难场所规划与分析
通过对嵩明县绿地现状调研及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成果,整理出县城公园广场等绿地资源,已建和改扩建绿地资源154万m2,规划新建公园172万m2,合计24处绿地;此外,绿地系统规划中还有33处街旁绿地,合计13.2万m2;县城有27所学校资源,可以提供有效避难场所面积约21万m2。嵩明县城公园、广场等绿地和学校共84处,应与避难场所建设协同发展,规划重视对其资源的调查研究和筛选。绿地系统规划讲求点、线、面布局,点与面建设级别和配套设施的差别化,服务半径的全城覆盖,绿地在城市空间中的布局与防震减灾规划中应急避难场所的布点及分类分级建设的定位不谋而合。再者,绿地(G类用地)建筑密度极低,容积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绿地率和旷地率高,以植物为主,这些特点正是避难场所建设的先天优势条件,绿地系统与防震减灾协同规划也是“多规合一”落实到建设途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嵩明县城84处避难场所资源中进一步筛选,确定县城应设固定避难场所6处(表2,图2),紧急避难场所18处(图3),合计24处,其中20处为绿地。固定避难场所与紧急避难场所合计可提供约66万m2的有效避难面积,可容纳避难人口满足嵩明县避难需求,且服务半径覆盖全城,符合统筹规划、均衡布局、就近避难原则(图4)。
表2 嵩明县城固定避难场所布点(作者自制)
注: 1.避难场所总面积为该单位总用地面积;
2.有效避难面积=避难场所总面积×有效避难面积系数;
3.有效避难面积系数是通过对全国其他城市相应系数的对比,同时对嵩明县各种避难场所中旷地调研,结合嵩明县实际情况确定公园、广场为0.6,其中滨河类与用地规模大于10ha的公园为0.2,中小学为0.3,大学为0.2;4.固定避难场所人均用地为3平方米。(下表同)
图2 嵩明县城固定避难场所规划(作者自绘)
图3 嵩明县城紧急避难场所规划(作者自绘)
图4布点及其服务半径覆盖汇总分析图(作者自绘)
3.2 牛栏江镇避难场所规划分析
牛栏江镇已建应急避难场所一处,即牛栏江镇文化广场,有效避难面积约0.7hm2,可容纳3500人左右。而牛栏江镇现状人口5.5万,规划人口6.1万,按1.5m2的人均避难面积计算,近期对避难场所的需求为8hm2,远期为9hm2,目前,该镇建设现状与近、远期需求存在巨大差距。牛栏江镇学校资源突出,共14所学校,建设情况良好且符合避难场所条件的学校有12所学校,其中2所中学,10所小学,全镇校园总面积约30万m2,有效避难面积约9.3万m2,且分布较为均匀合理,按1.5m2/人的避难标准,可容纳约6.2万人。牛栏江镇应急避难场所近期规划共设13处,两所中学和牛栏江镇文化广场共3处设为固定避难场所,配套设施标准均为Ⅱ类;12处小学均设为紧急避难场所,配套设施标准为Ⅲ类。近期建设可提供避难面积9万m2,容纳6万人,基本能满足现状人口需求。根据《牛栏江镇总体规划》中高铁新城规划人口为5万人,可结合用地类型规划中的公园绿地、广场、公共服务等,进行远期增设避难场所。
3.3 杨林镇避难场所规划分析
杨林镇避难场地资源特点突出,本次规划尽量发挥资源特点的优势建设避难场所和物质转运暂存点。
其一,中小学均布全镇各社区及各村,校舍建设场地开阔,有效避难面积均大于1000m2,符合避难场所建设标准,且有较好的避难场地建设基础。杨林镇中、小学有效避难面积合计11.6 万m2,可容纳5.8万人,与杨林镇现状6.1万人,需求紧急避难面积12.2万m2基本相当。利用占地面积较大的中学,其有效避难面积均大于10000m2,共2处建设成固定避难场所,配套设施标准均为Ⅱ类;同时将占地面积较小且分布于各社区及各村的小学,共9处建设为紧急避难场所,配套设施标准均为Ⅲ类。固定避难场所按人均3平方米可容纳2.76万人,大于本镇30%的人口。
其二,杨林职教园区高校资源丰富。现已建成的10所高校总面积380万m2,有效避难面积46.8万m2,理论可容纳23.4万人,远远大于该片区辐射的工业区人口数量,若建成单一功能的避难场所则浪费资源。将职教园区邻近军马场立交及军官大道一侧的4所高校拟建为救灾物质转运暂存集中点,其他高校则设为杨林高校大学生专用避难场所,3m2/人。
其三,职教园区新建标准化练车场与物质中转暂存相结合,发挥多效应。
其四,为防止次生灾害,工业园区不单另设避难场所,就近避难于职教园区避难场所。
其五,远期避难场所的建设应与绿地同步建设。
3.4 小街镇避难场所规划引导
小街镇已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一处,即小街镇李官应急避难场所(凤梧广场),有效避难面积约0.7万m2,可容纳3500人左右。而小街镇现状人口6.88万,规划人口7.7万,近期对避难场所的需求为13.8万m2远期为15.4万m2,目前,该镇建设现状与近、远期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现利用中、小学资源可建设11.7万m2,近期可容纳5.88万人避难。从长远来看,还需在充实的基础资料如该镇总规、完整的建设现状图等之上增加避难场所的布点。
3.5 长松园避难场所规划引导
长松园总面积8092.6万m2,非建设用地6792.6万m2,其中多为林地以及生态公园,整个园区开阔场地资源丰富,分布均匀,有良好的天然避难条件。第一,长松园中心服务区主要以其他设施用地中的绿地为避难点;第二,国际文化城主要已彩云霞景观带以及现代农业观光园为避难点;第三,生态运动度假小镇主要以民兵训练基地以及均匀分布的生态运动园为避难点;第四,战略发展区主要以街头绿地和公园为避难点;第五,森林公园、原住民安置区以及西山陶源谷被绿地环绕,可就近避难,不需特设。
3.6 乡村避难引导
根据规划中紧急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Ⅰ类避难场所、Ⅱ类避难场所、Ⅲ类避难场所的布点、数量、配套、服务半径能满足嵩明全县避难人口。乡村环境开场地丰富,为避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又基于嵩明县中小学规划布点、校舍建设、配套完善,因此,以中小学为据点,作为救灾物质暂存和发放处,村民可以组成村为单位集中搭宿棚,集中大锅饭等度过避难日,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第一,活断层与地震关系密切,绝大多数强震震中分布于活断层带内,活断层决定着多数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位置,活断层的规模大小、运动性质和活动时代等属性决定着地震震级的大小,同时,对地震地面运动具有复杂的影响。城市及附近地震可加重发震活断层沿线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灾害,特别是位于城市之下的活断层突然快速错动所导致的“直下型”地震能引起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可以通过地貌标志、遥感影像等对其进行判断。嵩明县正值规划和建设的活跃期,加强县域范围内活断层、地裂缝的探明,且有效避开活断层开展建设才能有效的、根本地减少地震带来的直接灾难。
第二,嵩明县有条件建成避难场所的资源较为丰富,四个镇建设避难场所用地资源优势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
县城近期依靠中学和广场完善避难场所建设,但长远来看主要依托广场和公园资源建成高保障避难场所体系。已建成的兰茂广场和银杏广场、河滨公园,正在建设的弥良河滨公园,以及规划中的锣锅山公园、灵应山公园、黄龙山公园,可为嵩阳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供良好基础。杨林镇的优势在于职教园区云集了多所大规模的高校,高校校园宽广的运动场、校园广场等不仅可以安置群众,更可以成为救灾物质存储和转运点。牛栏江镇和小街镇各村人口相当而且分布相对分散,标准化的小学分布合理,可以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主要依靠对象。
第三,调研发现,现有的19处避难场所总面积约为302.9万m2,提供有效避难面积约为70万m2,按2m2/人的标准,避难环境容量为34.9万人,但是避难场所分布极为不合理,服务半径覆盖度极小。
本次规划提出:嵩阳镇避难场所24处,按避难时间长度需求规划含固定避难场所6处,紧急避难场所18处,按配建设施设计标准规划含Ⅰ类的1处,Ⅱ类5处,Ⅲ类18处,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规模均满足全县预测需求。牛栏江镇避难场所13处,按避难时间长度需求规划含固定避难场所3处,紧急避难场所10处,按配建设施设计标准规划含Ⅰ类的0处,Ⅱ类3处,Ⅲ类10处,服务人口规模约6.2万人,满足该镇预测需求。杨林镇避难场所9处,按避难时间长度需求规划含固定避难场所2处,紧急避难场所7处,按配建设施设计标准规划含Ⅰ类的0处,Ⅱ类2处,Ⅲ类7处,服务人口规模近期5.8万人,基本满足该镇预测需求。小街镇避难场所16处,按避难时间长度需求规划含固定避难场所3处,紧急避难场所13处,按配建设施设计标准规划含Ⅰ类的0处,Ⅱ类3处,Ⅲ类13处,服务人口规模约6.7万人,满足该镇预测需求。
第四,救灾物质转运暂存中心与高校大学生专用避难场所。
杨林职教园区高校资源丰富,现已建成的10所高校总面积380万m2,有效避难面积190.2万m2,按照人均3m2/人计算可容纳63.4万人,远远大于该片区辐射的工业区人口数量,若建成单一功能的避难场所则浪费资源。将职教园区邻近军马场立交及军官大道一侧的4所高校拟建为救灾物质转运暂存集中点,结合职教园区新建标准化练车场建成运输车辆与物质转运暂存中心,其他高校则设为杨林高校大学生专用避难场所。
第五,工业园区防止工业污染带来的次生灾害,工业园区不设点,就近在职教园区设工业区避难点接待职工避难。
第六,具备良好的天然避难条件的园区就近避难,不需特设。
第七,其他乡村地区,依据之前的“新农村规划”或“美丽乡村”等规划成果中村民活动中心、村民集市广场等按Ⅲ类避难场所的建设标准完善建设,以便村民的紧急避难及物质供应与发放。
第八,本规划提出了嵩明县内部的疏散避难通道以及特殊情况的对外转移路线。值得建议的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与绿地系统、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等协同开展规划。协同规划应全面考虑“纵横双重协同关系”。纵向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提出满足疏散要求的建筑后退数据,制定出旷地率的控制下限,并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批中把关,在修规建设中落实。横向上,将绿地系统规划与抗震减灾规划从资源筛选、点线面全程覆盖带动,到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对配套设施得配备、运营和管理得协同。
[1]嵩明县国土资源局,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省嵩明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
[2]郝敏,刘晶波.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研究综述[J].自然灾害学报,2008,17(05):40~46.
[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
[4]《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配套设施设计规范》(GB21734—2008).
[5]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控制性详细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