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孝祥 冯惠城
惠州西湖八景及其审美文化特征*
唐孝祥 冯惠城
基于风景园林美学的理论视野,结合分析惠州西湖的形成背景、自然环境、风俗人文等方面,论述了惠州“西湖八景”崇尚自然景观、凝聚人文品格、引导审美联想的审美文化特征,挖掘作为惠州西湖园林景观的精髓的“西湖八景”所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希望对西湖、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与建设有一定参考意义。
惠州西湖八景;审美文化特征;自然景观;人文品格;审美联想
惠州西湖是岭南园林的重要代表,也是惠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惠州西湖历史上与杭州西湖、颍州西湖齐名,更有所谓:“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杭州”,足见惠州西湖颇有名气。惠州西湖园林在其发展建设过程中,凭藉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内涵、深厚的历史底蕴等,呈现出鲜明的审美文化特征。惠州“西湖八景”是惠州西湖园林艺术集中表现,呈现出可知、可感的具象性。惠州“西湖八景”及其景观要素透射出独特的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折射出人类的生存意识、生存价值和生存理念,是风景园林美学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西湖八景”是西湖景观历史文化集中体现。通常“八景”被定义为一种集称文化:将一定时间、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之下,类别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风俗、物品等,用数位的集合称谓,以通俗、概括、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形成了一种“集称文化”[1]。集称包括“八景”“十景”“十二景”“二十四景”“三十六景”等。“八景”的形成往往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历史人文等因素积淀的结果,能集中体现某地的历史文化[2]。
惠州西湖可溯源于东晋时期,有规模建设起于北宋年间。根据《惠州府志》记载:北宋治平三年(1068年),当时的惠州太守陈偁带领百姓开始修堤筑桥,引水灌田,开发利用西湖区域。对西湖的治理既得苇、藕、蒲、渔之利,又开发了湖区风景资源,形成了西湖“五湖六桥八景”说法。“五湖”有菱湖、鳄湖、平湖、丰湖、南湖;“六桥”即鳄湖堤烟霞桥、平湖堤拱北桥、苏堤西新桥、黄塘堤明圣桥、南湖堤圆通桥、菱湖堤四驳桥;“八景”即水帘飞瀑、半径樵归、野寺岚烟、荔浦风清、桃园日暖、鹤峰返照、雁塔斜晖、丰湖渔唱。惠州“西湖八景”随着西湖建设变迁也有所变化。对于惠州“西湖八景”的总结各有不同,有代表性的主要为清代惠州知府吴骞在其编撰《西湖纪胜》及民国时期张友仁的《惠州西湖志》所记载的。(表1)
表1 西湖不同时期“八景”表
西湖景观营造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惠州西湖原为横槎、天螺、水帘诸水入西枝江的冲积洼地,因河床改道而成,形成丰富的水系和天然湖区[3]。西湖周边群峰叠翠,水光接天。光绪《惠州府志》记载:“栖禅山,即孤山,在西湖上,有栖禅寺,故名。丰山,在府城西湖。榜山,在府城西四里,横若张榜,故名,又谓之天马山。新村岭,在府城西五里,
下有横槎水自黄洞而来,郡以此为西障。黄洞山,在府城西三十里,下有横槎水出焉……”(图1)西湖天然形胜山水兼备,是西湖景观发展殷实的基础。正如古代园林兴造首选山林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4]”惠州西湖景区的建设亦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造园准则中,“天开”即自然之美,也是“人作”园林之美重要标准。
图1 明清惠州西湖全景图(图片来源:[清]吴骞《西湖纪胜》)
惠州西湖以湖为主体,融山水风景于一体,其自然山水格局是惠州“西湖八景”形成的景观基础。从宋代陈偁开始经营西湖,此时期为西湖发展的奠基期,对惠州西湖其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西湖八景”也在此时期基本形成。此时“西湖古八景”中就有“水帘飞瀑”“鹤峰返照”二景,展示了西湖自然山水。如“水帘飞瀑”一景,描绘了岩石秀峭,水花飞溅,如雪花如冰柱,秀逸殊绝。中国西湖数十,均无瀑布,唯独惠州西湖有之。表1中其余有“榜岭春霖”“象岭云飞”“合江罗带”“芳华秋艳”“红棉春醉”皆以自然景物为描述主体,以自然景物作为重要审美客体,展现自然生态之美(图2)。这七景描述了惠州西湖山水植物生机盎然的景象,抒发了崇尚万物自然的审美理想。这种“以自然为宗”的审美观要求契合自然之真、生活之真、性情之真,反对矫揉造作,晦涩繁琐,主张直抒胸臆,真切自如,这正是岭南园林一大特点[5]。论思想渊源,广东明代硕儒陈白沙就已经推崇“以自然为宗”。“天命流行,真机活泼。水到渠成,鸢飞鱼跃。得山莫杖,临济莫碣。万物自然,太虚何说?”[6]
图2 “水帘飞瀑”“象岭云飞”“榜岭春霖”三景图
惠州西湖自然景观特质与庄重大气的北京皇家园林和江南深庭曲院的江南私家园林有别,更显清秀朴素。就西湖而言,清代吴骞的《西湖纪胜》中就有一首相当形象的诗句比喻:“西湖西子比相当,浓抹杭州惠淡妆;惠是苎萝村里质,杭教歌舞媚君王。”诗句生动地点出了惠州西湖那种以自然风景为主,又充满民间生活气息,旷貌幽深、俊秀迷人的特质,表现了岭南风景城市园林特有的素质[7]。
西湖景观崇尚客观自然山水之美的审美文化特征,符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发展的实际。惠州西湖发迹于东晋,宋代才有初具规模的建设,正好处于中国古典园林想成熟期发展的时间。魏晋时期,由于社会环境动乱,恬静隐逸是文人们内心所向往的境界。此时期的隐逸基本上是一种政治上的退避,自然山水在他们看来只是一种社会学上的真与善。到了宋代,文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了变化,自然山水风景已成为他们的审美题材。“士大夫常常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地方而京城,由乡村而城市。丘山溪壑、野店村居倒成了他们的荣华富贵、楼台亭阁的一种心理上必要的补充和替换,一种情感上的回忆和追求”[8]。惠州“西湖八景”代表着封建时代中国文人们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田园式理想生活。
宋代惠州“西湖八景”形成之初,兴堤筑桥、蓄泄湖水、灌田育鱼、利于名声之措施,使“民食其利,物阜其生”。西湖的水利建设,既发展了农副业,又获得美丽若画的园景,使“荔浦之风益清,桃园之日愈暖”,“薄雾凝蔼,素月留空,渔樵藉舟楫之便,游于写行吟之乐”,呈现出一片“湖之丰,渔之乐”、充满民间生活的景象[9](图3)。惠州西湖景观的形成与民间的物质生产和人文风俗密切相关。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西湖周边的人们过着亦农亦渔的生活,享受这丰饶西湖带来的大自然的恩赐。渔、樵、耕、读是封建时代小农生活的主要活动内容,“丰湖鱼唱”“ 半径樵归”提取了渔、樵两部分,而“读”和“耕”没有被列入“八景”,但实际上古时惠州西湖有丰湖、天泉、张留等书院,而南湖南岸则有大片农田,因此湖上风景中是真实存在“读”和“耕”的[10]。
惠州西湖景观所凝聚的深厚人文品格,除了当地丰富风土人情,深受贬谪文化和名人事迹的影响。自古岭南被称作“蛮荒”之地,历代贬惠谪官众多,其中对惠州西湖影响最大的当属苏轼。苏轼被谪惠州时,以为无生还机会,曾发出“老死无日”之叹,到惠州之时受到惠州人民的热烈欢迎,才发现惠州原来“岭南万户皆春色”。苏东坡到惠州时已是个毫无实权的小官,却仍然依靠自己号召力和影响力与当时的惠州太守詹范和在广州做官的表兄程正辅等联手做实事,为惠州百姓的民生疾苦奔走筹划,表现了中国文人官员忠君爱民,“先天下之忧而忧”,以民生为先的一贯品质。他的个人品格魅力也在此时臻于成熟,乐观旷达,心胸宽广[11]。“西新避暑”就是因当时苏轼提议筹资建桥落成后,在湖畔西村与乡亲们摆酒庆贺而成名。苏东坡《西新桥诗》:“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即此。
图3 “荔浦晴光”“丰湖渔唱”“半径樵归”三景图
“西湖八景”所取之景,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西湖的人们的生活活动和人文风俗也是八景审美所关注的对象,周围人们的生活活动,风俗人情是西湖景观有机的组成部分。人类生存依赖于环境,人除了从环境中获取物质生活质料,还寄情于环境,关注自身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追求“天人合一”的情感愉悦和审美享受。对人们的安居乐业,人文风俗鼎盛景象的赞赏,一方面反映了当地人们对自身活动的审视,对美好生活的赞赏,表达了对自然、社会积极改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当时文人士大夫带领百姓奋斗开拓的史实,“以湖山之美,取不尽,用不竭;与同乐可以代独占,各适也可以代争取,优游自得可以代自缠缚”[12],寄托了文人士大夫的与民同乐社会理想,这些都是西湖景点所凝聚的人文品格。
图4 “桃园日暖”图
园林的审美不仅停留在简单的语言符号的转换和内容的传达上,而应是包含了基于审美直觉的,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以期将原有的信息与审美价值整体吸收,利用所产生的审美联想,进行能动的加工、再造,从而获得审美愉悦。惠州“西湖八景”主要是通过宗教景象、神话传说、诗词题记引导人展开审美联想的。
“山山寺寺楼楼月”,是诗人杨万里游览惠州西湖时所写下的诗句,可见当时西湖寺庙园林的繁盛。惠州西湖早期的风景开发与宗教发展有关,最早有北宋余靖的《惠州开元寺记》记载。“桃园日暖”(图4)就是道教之景象。
桃园景观结合道观布置,却不是为了单纯的造景,而是能让人联想到更深一层的文化含义。桃花是中国道教的教花。例如道教传说中桃花林里居住有古代神仙门神,所以鬼一看见桃花就害怕。连道士打鬼用的也是桃木剑。关于桃园当年的景致,元代赵孟杰有诗曰:“好风笑语在人间,吹香已满桃花洞。”洞是指神仙的住处。桃园日暖成为道教向往的人间仙境在现实的象征[13]。“西湖八景”中“黄塘晚钟”“山寺岚烟”所概括的也是深山古寺、云烟缭绕的宗教景象。
“苏堤玩月”(图5)一景中建造“苏堤”的起因也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相传苏轼妻妾王朝云夜夜回家给儿子喂奶,苏东坡见她衣裳尽湿,问起情由,王朝云说是涉湖弄湿的。因此,苏东坡便筑堤供她过湖。这个故事一直在惠州民间流传,歌颂了王朝云高洁的品格和苏东坡与王朝云之间的真挚爱情。其实,苏堤是苏东坡资助孤山栖禅寺苏固和尚修筑的,至于这个传说完全是想象出来的[14]。
图5 “苏堤玩月”图
历代以苏东坡为代表的400多名文人墨客,游历西湖,诗词书画石刻无所不有,成为西湖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西湖美景的灵魂。景因文显,文因景传,西湖的山水名胜经这些文人墨客的精心琢磨品题,其山水之美的精华得以浓缩、升华,美妙诗文也由于相关美景的渊源关系而快炙人口,成为流芳百世的妙语佳句。
苏轼在惠州西湖,沉醉于西湖的湖光山色,经常游览西湖,很多名篇正是在其游览时多写下的。当年苏轼夜游到泗洲塔,见月色正好,湖面微波粼粼,诗意阑珊,当即写下了其著名的《江月》:“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八景中的“雁塔斜晖”更名为“玉塔微澜”,流传至今。
园林的审美是以文化作为支撑,追求人对园林的审美情感需求。美是客体的审美属性和主体的审美需要在审美活动中契合而成的一种价值[15]。惠州“西湖八景”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已经沉淀在惠州人民的心中,并逐渐形成了强烈的地域情感和文化审美的情感。通过探究“惠州八景”的审美文化特征,有利于我们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更深刻了解历史名城惠州深厚的文化及充分展现惠州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园林城市的形象,也为今后惠州西湖、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与建设提供审美传承与借鉴。
[1]吴庆洲.中国景观集称文化研究 [J].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13,(1):13.
[2]耿欣.八景文化的景象表现与比较 [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3]杨宏烈,邬月林.惠州西湖风景园林的艺术传承[J].规划师,2006,22(4):91-93.
[4]计成.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5]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25.
[6]李锦全,方熙剑,冯达文,等.岭南思想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7]刘管平.岭南园林[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11:51.
[8]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239.
[9]刘管平.惠州西湖园林风景区的形成和特点[J].广东园林 ,1982,(2):40.
[10]梁仕然,余萍.广东惠州西湖风景名胜意象探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48.
[11]赵艳华.浅论惠州西湖景观文化内涵及特色[J].广东园林,2006,(S2):26-27.
[12]张友仁.惠州西湖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3]梁仕然.广东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14]叶明镜.惠州西湖的形成,变迁和建设[J].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1):023.
[15]唐孝祥.美学基础[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3.
责任编辑:于向凤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esthe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on, environment, custom and humanities of the West Lake in Huizhou City, discusses the Eight Scenes of West Lake’s aesthet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Upholding Nature,Reflecting Humanistic Character and Stimulating Aesthetic Association,so a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study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 Lake and the historic cultural city of Huizhou.
eight scenes of the West Lake ; aesthet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 nature ; humanistic character ; aesthetic association
TU-87
:A
1674-4144(2016)-01-92(5)
唐孝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惠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生。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创新探索项目“风景园林学视野下的珠三角园林城市群的绿色网络构建研究”(编号:2014Z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