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佳
2014年盛夏,我在陕北调查方言的路上收到了岩本公夫先生的电子邮件,嘱我为他已杀青的《中国门墩》一书作序。这是我盼望已久的消息,岩本先生集十多年田野调查与研究的中国门墩文化成果终于要面世了。
我与岩本先生结识,缘于中国的门墩儿。来北京语言大学工作不久,我就听说我校有一位酷爱中国文化的日本老校友,退休后自费来北京语言大学留学,学习汉语和中国绘画,期间走遍了北京的大小胡同,搜集数十尊散佚在各处的门墩儿石,并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门墩儿拍摄成集,出版了《北京门墩》一书。离开中国前他又将近40尊各种样子的门墩儿无偿捐给了母校,形成了至今仍是北京语言大学一景的“枕石园”。当时我就为这位日本老人的中国文化情结感动不已。2011年12月,学校校友会负责人给我打电话说:这位日本老校友又写了一本《中国门墩》,想在中国出版,但无奈找不到愿意出资的出版社,想请我帮忙。这样,我跟岩本先生便有了第一次见面。记得相见时,老先生用不甚流畅的汉语讲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十多年搜集研究工作的艰辛,同时也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门墩儿文化的消失表达了深深的惋惜,希望我能帮他在中国出版此书。“我已经70多岁了,多么希望能在死前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啊!”他非常恳切地说。我真为他的这种痴情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就给西安未来出版社陆军副编审打了个电话,极力推荐这本书。回国前,岩本先生又将自己的书稿和数百张门墩儿图片拷贝给我,并赠送我一幅他亲手制作的北京市西城区一胡同儿的门墩儿拓片。
不久我就从出版社那里得到好消息,经西安未来出版社的努力,该书稿选题终于被国家出版署一项民间文化保护基金立项。2012年10月,岩本公夫先生去西安签订出版协议,折返回国前专程来北京,又一次跑到京城胡同里搜罗了一番,补拍一些门墩儿图片,对个别有特色的门墩儿图案再做一些拓片。这时我们又一次见了面,因他早已嘱我为《中国门墩》写序,我正好趁机向他多了解一些搜集中国门墩儿背后的事情。“搜集研究门墩儿,要经常往中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中国城跑,是很辛苦的,还需要很大一笔经费,您太太和子女支持您吗?”我问。“太太非常理解我,但是不很支持我,她不愿意给我很多钱来做这件事儿。”他用生硬的汉语嘿嘿憨厚地笑道。当我问他从事这项辛苦的工作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时,他说:“跟门墩儿主人打交道是最困难的。”人家津津有味地描述自家门墩儿有趣儿的故事,他知道这些对了解门墩儿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的意义非常重要,但因听不懂对方的方言,并不能理解全面。另外,现场制作门墩儿拓片也是一件非常辛苦而困难的事情。制作一张拓片其实仅需几十分钟,但清洗门墩儿往往需要两个多小时。因为门墩儿石不能随意挪动,拓印时他必须趴在地上,把湿纸小心翼翼地铺在有凹凸变化的石雕面上,用鬃制打刷一点一点地拍打拓印,这对一位七十七岁的老人来说是太难了。说着说着他就在我面前趴在地上模仿了起来。他还让我看他的裤子,是他妻子专为他田野工作缝制的裤子,膝盖处厚厚的,可以用来趴在地上做拓片。他说:“每次来中国太太都给我带很多裤子,还有许多急救药,担心我工作时会出什么问题。”我问这本书出版后他还有什么打算,他呵呵地笑了,形象地做了一个睡觉的手势,用不甚流利的汉语说:“书出版了,我就可以放心地走了。”我又一次为他的中国门墩儿文化情结和献身精神所感动,差点儿流出泪来。别前,他交给我一套《中国门墩》书稿校样,说他明天开始就要在学校枕石园做拓片了。看着他渐远的背影,我又一次想到近年来流行于国人口中的“热词”——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我们怎么传播呢?我们不要忽视像岩本公夫先生这样的富有中华文化情结的默默无闻但又努力工作的传播者。
门墩儿(又称门枕石)是中国民居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支撑正门和中门门框、门槛和门扇,这些具有很强装饰性的枕石与门梁上方雕砖镂瓦、彩绘纹饰相映成趣,不仅显示了民居主人的门第、声望和个性,同时也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中国社会生生不息的历史变迁。因此,门墩儿是中国民间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近数十年来,由于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建筑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传统的民居建筑正在为现代风格所替代。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墩儿也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迅速消失。如何抢救式地发掘、整理和保护门墩儿这一中国传统民居文化样态,就成了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问题。由此可见日本老人岩本公夫先生的“田野工作”之于保护中国门墩儿这一中国民居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意义。
翻开《中国门墩》样稿,我惊异于其中丰富的内容。首先书中所搜集的门墩儿大多来自著者的田野调查,范围涉及中国20多个省市地区及海外一些国家的中国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岩本公夫先生用了近20年的时间调查中国门墩儿的分布、形制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实地调查过数千尊各式各样的门墩儿,仅现场测量和制作拓片的时间就不少于1000小时。这对一位年逾古稀、语言不通的外国人来讲,其在田野调查中艰辛过程是可想而知的。书中门墩儿资料来自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地,选样典型,覆盖面广,是系统研究中国门墩文化的非常有价值的材料。根据书中的调查手记,岩本先生为了保护门墩要与房屋主人讨价还价,要高价雇佣司机运载门墩儿,要长时间地趴在地上制作拓片,在调查过程中遇到误解和歧视……这一切都可以体现了著者献身中国民间文化的精神,真令人感动。有关调查过程的描写,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特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著者抢救、整理门墩儿文化的艰辛过程,也说明保护中国民间文化历史遗产任重道远。
岩本先生吸取了《北京门墩》一书中缺乏研究的不足,采用共时比较方法研究门墩儿的形制特点、区域差异、文化内涵,增强了本书的学术价值。书中根据形制,从区域特征入手将门墩儿分为狮子型、抱鼓型、箱子型、台座型、门簪型、托日型、漩涡型等,并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等各地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不同区域之间或者同一区域不同地区间门墩儿的区别性特征,如黄河流域的“抱鼓型”、长江流域的“托日型”、东南沿海的“漩涡型”等。著者在北京调查时常听说“门墩不可随便设置”“门墩象征着家主人的社会地位”,于是,他在调查比较了6100多对门墩儿须弥座上摆设类型及其雕饰情况之后,提出了一个假设,即“狮子型——皇族,抱鼓型有狮子——武官(高级),抱鼓型有兽吻头——武官,箱子型有雕饰有狮子——文官(高级),箱子型有雕饰——文官,箱子型无雕饰——大富豪,门枕石——富豪,门枕木——平民”,希望与学界一起研讨。门墩儿石雕饰图案有很强的隐喻作用,往往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著者不仅从各个不同角度拍摄这些雕饰并制成拓片,而且对其中所传递的文化内涵进行详细解读,如“九世同居”“福在眼前”“子孙繁荣”“事事如意”“岁岁平安”“翎顶如意”“五福捧寿”“封侯挂印”“六合同春”“三阳开泰”“一路连科”“吉庆如意”“白猿偷桃”“连生贵子”“福寿三多”等等。中国门墩儿是如何产生?又怎样普及?为何在长江河口地区门墩分布要少一些?这是在调查过程中经常萦绕在著者脑海里的问题。书中随着一幅幅精美图案的展现,著者试图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尽管这些答案有的还有商榷的余地,但这种探索精神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岩本先生所提供的门墩儿图案不仅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且测量统计数据具体详实。弄清地理分布是门墩儿调查的基础,为此他每到一处都绘有地图,具体标出所采集的门墩儿在该调查点的具体位置,共绘制了75张门墩儿分布图,汇成《〈中国门墩〉附录1·门墩所在地图》。在田野调查中,他特别讲究拍摄门墩儿照片的角度,几乎每一尊都从整体环境到个体门墩儿、从门墩儿的不同方位到雕饰图案进行拍摄,为了突出枕石上的雕饰,著者还多次赴现场,艰难地伏地制作拓片,汇成《〈中国门墩〉附录2·门墩拓本集》。不仅如此,他还非常重视门墩儿具体数据的测量和采集,汇成《〈中国门墩〉附录3·採寸门墩集》。在中国门墩儿研究中,他并没有停留在对流传于现代的地面上门墩儿的调查整理上,而是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将地下出土的建筑文物与地上来自民间的门墩儿进行比照,提出了“门礅在北齐(550-577年)时代已经存在”的观点,汇成《〈中国门墩〉附录4·门墩的起源和各地的门礅》。书中还附有六张光碟。这四册附录和光碟是《中国门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可以跟正文互为参照,而且也作为今后抢救性发掘、整理和保护门墩儿的重要参考资料。
认真读完《中国门墩》样稿后,除了一尊尊形态各异的门墩儿外,浮现在我眼前的就是勤勉、憨厚、执着的岩本公夫先生。这位来华老留学生和他的门墩儿事业,让我联想了很多,时下日本政府一些右翼分子千方百计掩盖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种种罪行,试图使整个国家重新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但在民间这种作为根本无法阻挠中日两国千年来的历史关系和友好交往。岩本公夫就是当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他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为抢救、整理异国(中国)的民间历史文化,足迹遍及中国各地及世界各地进行实地调查,这种对中国文化热爱的情结深深印记在他的心中。他在调查时因日本人的身份而受到不明事理人的歧视,他与门墩儿主人讨价还价,他为制作拓片伏地工作,他向母校北京语言大学和西安博物院无偿捐献门墩儿及其拓片,他大声疾呼“门墩是只有中国才有的文化遗产,门墩是应该传给后代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门墩刻不容缓。”这些细节已经还原出这位对中国文化具有深厚感情的日本老人形象。像他这样的日本人值得我们尊重!
门墩儿是中国老百姓的历史记忆。“小胖墩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根哽梗,上门墩儿。门墩儿高,耍刀枪。割韭菜,韭菜辣……”门墩儿承载着几乎每位中国人儿时的记忆,也是当今浮躁社会中一般人的“乡愁”。这位令人尊敬的日本老人和他的“中国门墩”无疑会勾起我们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也定会教给我们思考,如何正确对待中日文化的民间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