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晔
初见书题《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诚实地说,我的心情并不轻松:一来困惑于人生哲学这样的“天机”真的能浓缩在一本书内分享给我们吗?二来又不免觉得,倘若真能有这样的书,用一种近乎“捷径”的方式来教教二十岁的我怎样与这个世界“相搏”,大概也算是极让人得意的一件事啦。我想也许上述的心态道出了很多还未来得及翻阅这本书的大学生们的心声,在此讲讲我的一点点心得体会。
王蒙先生在这本书里从十一个大的方面来概述自己的人生思考,附上最后一章一些杂文关于人生各个方面的漫谈。
读过书后,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话题:谈“幼稚的成熟”与“成熟的老到”。
王蒙先生这样描述成熟和幼稚的区别点:对于恶的认识与对付恶的本领。我们的人生中一定会碰到许多的不善甚至是恶,而所谓“幼稚”的人碰到这种不善和恶就会从伤心,意外到后来几次打击后便颓然垮台,声称自己丧失了生活的勇气,走向悲观和颓废;或者干脆自己也变成恶,一起祸害人间。
根据王蒙先生的看法,我们说这样的人是遇到恶后全无办法,大呼小叫,精神崩溃,铤而走险,变成一个偏激者,这就是一个人相当幼稚的表现。
王蒙先生这样对于成熟和幼稚的定义让我觉得既新颖又恳挚。人性中有一种美叫做境遇中的主动性,这在此书的后面部分也有提到,是说当我们在一个又一个或好或坏的境遇中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仔细思量,拥有豁达的心态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在乎有什么眼神或者说法。这是成熟者应有的表现。我们一生从来不与恶打交道是不可能的,而不在恶面前垮台自杀却是必须和有用的。
王蒙先生还表示,目前我们的文化传统、出版规则知道政策法令偏向于不谈至少是不多谈不深谈人间的恶——这一点他没有太多异议,毕竟考虑到现实层面,当人们的素质还相当不理想的时候,你谈恶谈得太多也许客观上变成了教唆为恶。
此外,同样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先生对于人生“化境”的解读。先生把学习分为“身外之学”和“身同之学”,前者是不对人产生总体性影响的学问,不带感情不带创造,靠的是记忆力和注意力,多次练习温习实习。后者是全面的智力能力意志与理念的培养。我们平时的学习中很可能会达到一种而忽视另一种,在这里王蒙先生认为要达到人生之“化境”,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既需要“身外之学”那种因经常集中注意力而养成做事一丝不苟的习惯,也需要“身同之学”那样参透学习本身而收获一种智慧一种觉悟,一种品性一种大道。
王蒙先生还提到学习是绝对的无止境的,学习是他的骨头。“化境”就是一种永恒学习的过程,是感化、升华、荡涤、温暖与充实的过程。
这本书道出了王蒙先生处世之学的大智慧,也是先生传奇人生的侧面反映。对于刚刚开始踏入社会赤手空拳相搏的我来说,此书无疑是囊中之宝。希望借着先生的警句良言,攀上今后人生的一座又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