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情结与想入非非

2016-08-01 21:53李雪岩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1期
关键词:叙事模式

摘 要:“全民回忆”,可谓电影永不落空的王牌。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引发的火爆热潮,到如今人们对《致青春》、《左耳》、《匆匆那年》的追捧趋鹜,便可管窥这张“回忆王牌”的赫赫声势。它不痛不痒地撩拨着人们固有的怀旧情结,自然机巧讨喜。然而其原本故事的叙事模式和精神底色并不出言情小说式的一厢情愿、想入非非和单调狭隘,饶是它改换了门庭。

关键词:青春电影;回忆王牌;精神自恋;叙事模式

作者简介:李雪岩(1991-),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01

一、回忆的特质

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例,这一题目其实颇有哲学意味,青春的终将逝去赋予了这段时光值得缅怀的意义,正如死之于生的意义,时间的有限性之于存在的意义。人寿不永,年光如驶,回忆作为一种回溯式的再度体验,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时间价值,拓展了生命的宽度,并关乎人们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体认和确证。

人们在回忆时,往往能获得一种审美式的满足和享受,回忆仿佛总是笼罩着一层柔和而仁慈的金色光辉。尽管过去的经历可能并不那么让人愉快,而当相关的记忆被调动时,心理的防御机能便趋利避害地滤除痛苦情节,并使那些光明的部分焕彩增辉,由此记忆被镀金、被重塑,加之时间的间隔拉开了与当时人事的距离,人们便能超越利害关系,回忆于是变成了一种无功利的审美,一种“出乎其外”的观照。

“回忆”的心理机制造就了人们的怀旧情结,那么《致青春》一类把持着“回忆王牌”电影的大行其道、捷报频传,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而“回忆类”电影持续升温,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那些年》、《致青春》、《左耳》、《匆匆那年》一类青春电影的目标受众,均锁定在第一批行将“老去”的80后和即将永远作别单纯校园生活的90后,他们或者初尝世路艰辛,或者正彷徨于人生歧路。从昔日校园生活的率意恣肆“真性情”、狂欢谑浪“无拘管”、十指不沾阳春水、绝口不谈米油盐,到如今不得不终日为生计追逐驰骛、奔忙劳碌,不得不敛锋藏锷、低眉顺目,不得不接受生存法则和“游戏规则”的规约,今昔之感和迁逝之情自然尤为强烈、真切。而回忆则每每与现实生活感受构成一种对照和互渗的关系。一般来说,作为参照的现实生活越不如人意,相应的回忆就越见出珍贵难能。由此,对往昔的怀恋,并不能说明过去果真美好,那些关于鲜丽青春惟恍惟惚、似是而非的记忆印痕,照见的其实是当下现实的贫瘠癯瘁和庸碌无聊。

事实上,这些影片许多情境的选取和设定,都难逃千篇一律之嫌,其用意也只在勾起回忆来博欢讨喜,诸如:“猥琐”学长借新生入学之机在校门口“蹲点猎艳”;无比脏乱恶浊且乌烟瘴气的男生宿舍;抢尽风头的舞台联欢会;入学日的邂逅与毕业典礼的告别等等,这些桥段,看似亲切实则老套滥俗,甚至刻意、矫情。不过,青春电影稳操着“回忆”这张王牌和“青春”这个让每个人感怀动容、心驰神往的字眼,本身的噱头已然足够叫座。

二、言情小说式想入非非的叙事模式

青春电影既以爱情为主阵,题材虽讨巧,而揭去“青春”与“回忆”的纱幕,其原本故事的叙事逻辑、结构框架、构思方式和精神底色均不出言情小说式的一厢情愿、想入非非和单调狭隘。饶是它改换了门庭,仍是“挂羊头卖狗肉”,“新瓶装旧酒”,卖点不同,噱头各异,而实质一般无二。

青春电影的原本小说大半都是校园言情,因而不论如何抬高,它内里裹藏着的始终不过女性的爱情幻想和精神自恋情结。女主人公总是作为作者和观者欲望的外化和投射,或者秉天人之姿、惊才艳绝,或者资质平平而灵心秀口、饱富人格魅力……不论如何,总之红鸾照命、桃花朵朵,经历各种缠绵悱恻、柔肠百结的爱情故事,被各种理想爱人情有独钟。这种想入非非、白日做梦式的浪漫情节在现实中由来求而不得,那么这被压抑被钳锢的潜意识欲望,便只能在幻想中获得满足、通过艺术(电影、小说等)得到疏泄和补偿了。

青春电影原原本本地遵循了这种言情小说“想入非非”的逻辑,处处充溢着一厢情愿的幻想和精神自恋。“回忆”可以算作电影的基调,而电影的重头戏依旧着落在爱情纠葛上。其实,被奔涌耸动的人潮淹没的,远远不止一往不复的青春年光或是纯美爱情,随之飘逝的还有属于青春的某种人格信仰、理想情怀。曾经“少年意气当拿云”、自命不凡、挥斥方遒的意气豪情,“不肯低头在草莽”、持志不堕、横绝睥睨的书生志节,到头来只能不断地认清现实,不断地妥协放弃,不断地放低自己。“青春是用来怀念的”作为青春电影的穴眼终未搔得痒处、戳中痛处,青春很多时候该是用来哀悼的,该是用来羞愧的吧。

参考文献:

[1]《判断力批判》,[德]康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梦的解析》,[奥地利]弗洛伊德[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3]《西方美学史》,朱光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4]《文艺心理学》,朱光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5]《谈美》,朱光潜[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来永玲,青春电影的福柯式阅读——以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为例,陕西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叙事模式
论川端康成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模式研究
新旧杂糅的时代表征
爱情在路遥小说中的模式研究
动画电影《精灵旅社2》的叙事模式
保罗·安德森影片的叙事模式探析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网游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
南昌采茶戏《南瓜记》的叙事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