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想到最摇滚的事

2016-08-01 08:30黄瀚玉
第一财经 2016年28期
关键词:主唱乐队精神

黄瀚玉

假如有本文娱圈字典,那你一定找得到“偶像”“颜值”“天王”“天后”和“天团”等永远处在风口的词语,当然你也能找到另外一个词—“摇滚”。如果只能挑选一个类型作为个人喜好,那选摇滚的人在精神层面恐怕多少会有些站在鄙视链顶端的优越感。毕竟摇滚是少数能和“精神”“信仰”挂钩的艺术形式。这就像楼下的Rebecca买了一罐4元钱的即饮咖啡,你却在和朋友讨论着第三次咖啡浪潮和“蓝瓶子”。虽然的确有一点装的嫌疑,不过懂得欣赏并愿意承担这种欣赏的精神,多少能让人有自豪的资本。

摇滚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反过来我们更容易解释什么是不摇滚的。比如一群摇滚老炮安静地坐在红色标语下、红木长桌前开着“中国摇滚30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不管怎么看都很不摇滚。

从音乐的角度来说,摇滚至少应该是能让人在低音和节奏炮制出的热血沸腾里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能在自带颠覆精神的离经叛道里找到自己独有的方向。

在大部分人眼中,摇滚咖往往也都有一套鲜明的造型。他们会留飘逸的长发或者弄一个很爆炸的发型,带着大蛤蟆墨镜,身着皮衣或者皮裤,在想表达“很爽”的情绪的时候比出那个标志着Rock n Roll的手势—从回答中我们无法验证这个手势是“金属礼”还是“我爱你”,不过貌似现在连摇滚圈的人也并不在意它们之间的分别。

不过,当摇滚跳出了音乐和文化的框框,变成一种更广义上的精神时,我们得到了更多的答案—让人即使到了四五十岁甚至更老也能“摇滚”下去的答案。一些人会把摇滚看做自我感情的表达、坚持自我和追求精神自由,而这在大多数时候又意味着,他们的“最摇滚的事”总是在轰轰烈烈地不走寻常路。这么一想,或者小燕子、五阿哥那一拨是最早在我们年少时灌输摇滚思想的领路人了,毕竟他们有过“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如果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摇滚的种子,那么你做过的最摇滚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用这个问题在读者里面做了一次故事征集,答案也是千奇百怪,值得人深思又有趣。

舒缓的慢歌不够刺激,需要振聋发聩的音符和节奏来响应心中的呐喊。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人们的确会喜欢能给生活加点料的“摇滚”范儿。明明可以坐着飞机和高铁到达的地方,有人会选择慢上好几倍的绿皮火车,和车上萍水相逢的朋友看着沿途的风景唱着歌。至少选择这种方式,就是一种勇气和自我坚持。

一个崇尚摇滚文化的青年可能是这样的。ta会去音乐节,哪怕那里交通不便、黄沙滚滚,如厕和扔垃圾的体验也不愉快,但是只要能在台下举起双手跟着音乐摇摆起来,或者玩一次pogo,就会开心得不得了。尽管现在已经是数字音乐的时代,ta也会想尽办法去搜集自己喜欢的摇滚乐手的CD甚至黑胶唱片,为一场演唱会即使站到腿软、刮风下雨也要排队买到票。ta和同好的朋友把livehouse当做圣地,也会窝在房间里一边喝着酒一边沉醉在音乐里,甚至自己捣鼓了一个乐队。ta可能幻想着和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乐手有一段旷世奇恋,也会在深夜的大街上吵吵嚷嚷一边哼歌一边暴走。ta还会用这样的态度生活。ta觉得,那就是青春年代的一部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摇滚”都是感情外露都非要拗一个造型出来,如果外界喧嚣,在内心默默坚持一种东西,大概也能算是摇滚精神吧。

豪放派摇滚

大声疾呼

大概是因为摇滚乐常给人的震耳欲聋的感觉,于是一些人会把摇滚看做宣泄、呐喊,是舒缓心中的块垒的方式。他们会登上山顶、走到海边、站上舞台,或者仅仅是面朝一块空地大声疾呼。地点、仪式、周围人的眼光都不重要,只要那时候把心里的不爽全部都喊了出来,就会觉得心灵又解放了一点。

说走就走的旅行

最近不是有一个很火的营销活动么,从某天早上8点开始,4小时内赶到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城市的机场的前30个人,会得到一张目的地未知的往返机票。据说一共有3万人参与到了这个活动里,你可以料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情结有多么受欢迎。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真的工作累了立马请假坐飞机走人,或者情场失意过后以一场旅行来疗伤,毕竟这种洒脱和不羁,也是人们对摇滚的解释中最常见的一种。不过,即使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侠客行,最好也先把工作和其他周遭事务安排好,不然爽了自己,苦了别人,还给摇滚加上了不负责任的骂名。

拿出勇气来

有人会把摇滚和年轻时候做的一些“看上去很傻”的事联系起来,比如和一众好友照了一些动作或者表情古怪的合照,或者在晚自习时拿着扫帚在教室后面摇头晃脑地嘶吼一曲。尽管时过境迁,这些事会被定义为傻,但那也是需要勇气的哦。

看看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多少时候也勇气可嘉过。本来有一份薪水还过得去又安稳的工作却要从零开始去创业,作为一个有恐高症的人却要用蹦极、跳伞来克服恐惧,在小城市里的一套房和大城市里的一张床之间选择了看似更难的一边,或者像某个台湾广告里那样,一群头发稀疏、脸上布满皱纹的老爷爷骑上摩托车开始一场旅行。拿出勇气来,跳出舒适圈,也是很有范儿的呢。

一言不合就××

关于摇滚的刻板印象太深了,直接、暴躁、冲动、我行我素,翻译到日常生活中,就是“一言不合就××”吧。可能是电光火石之间打了前女友的现男友,可能是闪电交往闪电结婚甚至在物质准备根本不充足的情况下裸婚(好了,闪电离婚也算上吧),可能是还没来得及过脑就跟上司杠上了,或者干脆撂下工牌就裸辞。或许这些事稍微冷静下来一想就会看出种种不妥,但有些时候,住着一颗血脉贲张的少年的心,并不需要太多思前想后。跟着感觉走,不也是摇滚的一种么?

婉约派摇滚

不盲从也不跟随

在我们收集到的诸多回答中,有一个简短的句子颇为亮眼—

“最摇滚的一件事就是从来没有摇滚过”。在人们津津乐道某一件事情时,承认自己并不是那一拨的,没接触过或者欣赏不来,也是需要勇气的。不去跟随别人的喜好,也不被别人的喜好影响,这也是很了不起的事。

持之以恒做一件事

一时脑热喜欢上某个事物并不算什么,能够在日后坚持下来就是另一种境界了。坚持食素、买任何东西都选择更环保的那种、每天练习500个投篮,每天风雨无阻地接送心仪的姑娘—哪怕你们最后并没有在一起。尽管这种和苦行僧一样的做法看上去和追求无拘无束的摇滚并不搭边,但这个过程中要克服的懒惰、会遇到的困难异样眼光,并不比做一个摇滚青年受到的不解少—也就是哪种所谓的“全世界与你为敌”的状态。有些时候,日复一日地坚持一件事,比一时爽的出格之举更有力量。

坚持某种价值观

摇滚精神也可以是现在认定正确事情,就要不顾旁人眼光、不惧孤独地把它完成—可能是从10年前开始就坚持买正版CD,可能是即使上淘宝购物也会有意避开一切盗版,可能是在周围的同事都趁着风口去创业的时候还能内心毫不动摇地留在原来的行业,可能是在朋友圈里到处都是“不转不是中国人”的大声疾呼时冷静对待不被煽动。孤独坚守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也算默默无闻版的轰轰烈烈。

并不是所有摇滚都是离经叛道

狂放背后也有寻常生活

我们多少会给摇滚扣上狂放不羁、随性的帽子,把它和酗酒、嗑药以及一些不可描述的场景联系在一起。比如鲍勃·迪伦和约翰·列侬都有吸毒史,有的摇滚乐队成员还能和观众打起来。不过,舞台上摇头晃脑得再厉害的人,也是有日常生活的。并非所有的摇滚人生,都是离经叛道。

饭要吃,班要上

我们曾经采访过大悲乐队的主唱华罗丹,由于玩乐队的所得并不能承担所有的生活成本,他和其他乐队成员都是上班族,工作日朝九晚五,周末排练,实在演出和工作有冲突时,也会规规矩矩请假。我们也问了另一支乐队“Bridstriking”的吉他手,他说他就是一个一般人,“感觉也没有什么太摇滚的事”。遵循摇滚精神,并不意味着站在社会规则的对立面,至少如果你不是巨星的话,那么饭要吃,班要上,生活还是要正常过。

精神自由也包括爱与和平

从1970年代起,love & peace就成为摇滚精神的重要内核。U2乐队的主唱Bono一直关注着非洲的贫困事业,他劝说富有国家削减对非洲的债务,还为当地的艾滋病和疟疾治疗机构筹集资金,他获得过诺贝尔奖提名,还被英国女皇授过勋。另外一位摇滚皆界传奇大人物约翰·列侬则参与过反越战活动。摇滚,可不只是在世界中心呼唤闹腾,他们也会呼唤极为主流的爱与和平。当然啦,对歌手来说曲风还是有讲究饿,不然薛之谦就成中国摇滚第一人了。

摇滚着做家长

2015年时,已经73岁的摇滚巨星、披头士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公开表示,他会戒掉断断续续吸了40年的大麻,因为他不想给5个子女以及8个孙子外孙树立坏榜样。如今闲下来时,他更喜欢喝红酒或是鸡尾酒。他说“这事关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看来,再出格的摇滚人物,也有可能在为人父母后变得稳重起来。君不见,自称占据了中国内地乐坛半壁江山的汪峰老师,在和章子怡有了女儿醒醒后少了很多试图“竞争头条”的花边消息吗?

他们还养生呢

英国老牌摇滚巨星、The Police乐队的贝斯手兼主唱Sting说自己每天练习瑜伽,地下丝绒乐队的主唱Lou Reed在去世前的数年里一直在打太极,还来中国拜过师。

有时也胆小、懒散

别以为摇滚咖都酷到不行。曾经的摇滚界人士大张伟在《跟着贝尔去冒险》里就常吓得哭爹喊娘。“北京瘫”的出处也来自大老师。虽然不怎么摇滚,但有了这些弱点,摇滚人生才更真实呀!

猜你喜欢
主唱乐队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梦想乐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生 活
花的乐队
拿出精神
美国野马变身摇滚主唱 似引吭高歌表情陶醉
摇滚乐的过往今昔
FOLLOW FOLLOW 《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