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杨诗源
在斯里兰卡的阿努拉德普勒古城区,骑自行车沿着林荫小路一路往北,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巨大佛塔,静静屹立,它由暗红色的砖修筑而成,显得十分古朴宏伟。这个大寺叫无畏山寺,深受中国游客喜欢,因为是著名的法显和尚曾经修行的地方,同时,这里也是斯里兰卡现存较少的大乘佛教遗迹。
僧人法显曾在无畏山寺修行两年。法显生在东晋时期,那时佛教在我国已经广为传播,但佛教与儒道对峙有余、相融不足。为解决佛教“水土不服”,中国陆续有僧人前往西域求法,但真正抵达天竺的,却少而又少。公元399年,已是60高龄的法显为求真经,从长安出发,历尽艰险到达狮子国,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
法显参拜了佛牙舍利,考察寺院庙宇的修建、管理方法。412年,他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带着多部典籍回国。法显所著的《佛国记》,是当今学者研究古代中亚、南亚历史、地理、风俗和佛教的重要资料。无畏山寺的很多修复工作,也参考了法显在《佛国记》中的记录。
向导告诉笔者,在法显时代,斯里兰卡是世界佛教的主要根据地之一。无畏山寺在兴盛时期,曾有5000僧人共同研修。直到今天,斯里兰卡70%以上的人信仰小乘佛教,街头随处可见白色佛塔。佛教对斯里兰卡的影响深远,但是从12世纪至18世纪,西方殖民者为了从精神上完全控制锡兰,他们阻挠佛教的发展,试图传播基督教。
笔者来到无畏山寺以南,这里有一个中国援建的“无畏山寺博物馆”,用来纪念高僧法显到访阿努拉德普勒,因此也被称作法显博物馆。此外,在斯里兰卡西南布拉辛哈拉的一座山上还有个“法显洞”。据考证,这个洞是1000多年前法显居住过的地方。山洞下方不远有一座寺庙,是法显洞佛学院所在地。山脚下有一块用僧伽罗文、中文和英文书写的“法显石”。法显洞旁还有一个中国援建的“法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