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 辛
五彩文苑
牢记人民至高无上
◆ 叶 辛
地震是人类的天敌。
可它消失不了,甚至还莫名其妙地来得越来越频繁了。汶川地震之后,玉树、鲁甸……一个接着一个。而每次有地震的消息传来,人们总要说起唐山大地震,说及唐山大地震时自己在哪儿,保定的震感怎么样,天津是如何受到影响的,北京是个什么情况。我被约到北京去修改稿子,已经是1978年,人们还余悸未消地说到唐山大地震,铁轨怎么被扭成了麻花形状……
这以后,不断地读到一些有关唐山大地震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如实地记录了唐山大地震时的情形。一晃,40年过去了,唐山大地震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许多情形渐渐地淡忘了。游玉云先生的唐山救灾纪实文学《人民至高无上》,又把我们唤回到了1976年7月末那个难忘的日子:28日凌晨。
和以往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不同的是,游玉云先生当年作为离唐山最近的一支部队里的军人,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天,接到命令,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并被任命为救灾突击队的队长,这篇《人民至高无上》是他亲历救灾的实录。
他写下了亲眼目睹的惨象:吱嘎作响、摇摇欲坠的桥梁,墙倒屋塌处一个又一个的遇难者……他更多地写下了解放军战士们在抗震救灾中舍身抢救一个个陷入绝境的老百姓的壮举。他们都是普普通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唐山人,老人、孩子、青年、姑娘,很多事情闻所未闻,很多细节感人至深。一个挟带大包裹逃跑中和解放军对打的知青,被抓获后竟然不是发地震财的“小人”,而是为了完成母亲的嘱托,把母亲尸体运出灾区的孝子;为了寻找一个名叫“小胖子”的军人,工人赵师傅顾不上妻子的呼唤,执意要去找到这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而正是这个赵师傅,脚底下扎进了钢针,游玉云的战友晋太和,竟用嘴去吻探赵师傅脚板心的钢针,硬把这枚小小的钢针吻咬了出来。像这样一些细节,不是亲身经历了抗震救灾,不是身临其境地呆在余震不断的炎夏酷暑环境中,是写不出来的。
而正因为部队指战员们舍生忘死的抢救,把每一个受灾群众当作亲人,急他们所急,做群众所需要而做不了的难事,也使受灾群众受到了深深的感染。一个名叫钟晓俊的姑娘,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亲生父母都在震灾中死了,她希望自己的亲属能掩埋在老宅的枣树边上,但这是火辣辣太阳晒得头皮发烫的大热天啊,浅埋的尸体已经腐烂,连亲属们都知难而退地走了,是解放军满足了这个16岁小姑娘的愿望,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使得她如愿以偿。感动得她当场表示,自己要改名钟孝军,要加入解放军,做一个最可爱的人。
40年过去了,当年的钟孝军现在该有56岁了。如果她读到这部报告文学作品,一定仍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吧。
游玉云在书写唐山大地震中那些难忘的人与事的同时,还以细致的笔触刻画了人物在生死考验中认识的提高,灵魂的升华。政治部主任这一人物形象,给我这个读者的印象尤为深刻。
游玉云先生还是个难得的有心人。设想一下,在七月末八月初的高温烧烤之下,在没有什么遮挡的烈日暴晒下,他们白天要在晃眼的灼热阳光下苦干,甚至一次一次地被派去掩埋遇难者的尸体,掩埋战友的尸体;到了夜晚,他还挤出时间,把白天经历的一切,一一记录下来。不是他当年以速记的方式记录下那些珍贵的细节,他的这部纪实文学作品,不会如此生动感人,不会有这么大的感染力。
说游玉云先生是难得的有心人,还因为唐山大地震35周年时,他又把当年救灾的战友们、同一部队的战友们,约来上海相聚。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只因为他们的心底仍牢记着“人民至高无上”这六个大字。
我想,《东方剑》杂志腾出大版面,连载这样一部长篇纪实作品,也是为了弘扬这六个大字:人民至高无上。
让我们永远牢记这六个大字吧。
发稿编辑/浦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