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清华大学“艺术、科学、博物馆”

2016-07-31 19:48:32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田亮芬奇作品展

姚 风

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清华大学“艺术、科学、博物馆”

姚 风

2016年9月11日上午,以“科学·艺术·博物馆”为主题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系列学术活动开幕。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致辞中表示:“艺术追求情感和人性的主观表达,科学倡导用客观理性的方式探求世界的真理。艺术与科学运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人类对世界与人生的探索和认识。科学为艺术插上翅膀,让艺术超越平凡的生活;艺术为科学敞开大门,通向自由和真理。”本次活动为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做出了积极而卓越的探索,而科学技术对艺术的介入,也成为讨论的热点。我们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多元的当代艺术发展到现今,科学里所包含的天文、物理、生命生物、医药、电子、机械、建筑这些知识体系,早已悄无声息地充斥在艺术领域。就像我们经常在展览里看到的VR、交互、虚拟、人工智能、混合现实、生物基因……跨媒体与跨学科的呈现,技术与伦理的探讨,艺术的边界又一次被成功突破。当艺术作品成为艺术与科学完美融合的展示空间,当观众领略到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力量时,不禁想到,科技的介入是否能让艺术的形态更为丰富多元呢?

本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精心策划的开馆首展,共7个板块11个展览,分别是:“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学院传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作品展”“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竹简上的经典——清华简文献展”“营造ˋ中华——清华营建学科专题展”“思贤师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大家作品展”。展览策划注重历史与人文、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学、东方与西方的对话与交流。展品中既有公元前13世纪(商代中期)的“饕餮纹鼎、饕餮纹斝、饕餮纹钺(“清华藏珍”展),也有2016年的现代艺术新作《鉎命》《南极大陆:再循环3》《大脑动画》(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这些作品穿越上下三千年的历史长河,在同一个展馆中遥相辉映。战国时期的“清华简”与14世纪文艺复兴绘画大师达·芬奇的手稿真迹同台生辉,让中西方文明跨越历史与时空的界限与今人对话。“营造ˋ中华”与“清华藏珍”将中华建筑艺术的瑰丽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灿烂展现得淋漓尽致。温情的清华学人手札、经典的美院前辈画作,以及清华美院教师艺术作品,

让观众从书信、绘画、雕塑、艺术设计等多角度、全方位去体味清华大学深厚的文脉传承与扎实的艺术传统。目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1.3万余组馆藏,绝大多数是来自清华美院(前中央工艺美院)自1956年以来历年的收藏。副馆长杨冬江表示,这些收藏将会成为艺术博物馆的常设展品之一,美术馆下设的典藏部也会对此展开相关研究。

[日]池田亮司 普朗克宇宙

[日]池田亮司 普朗克宇宙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首展看点亮点颇多,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也是最为重头的展览是“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其中不仅有60幅达·芬奇真迹首次在境外最大规模展出,更有“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展示艺术与科学领域最新的艺术创作。与手稿同时展出的是达·芬奇的装置模型和维斯皮诺于1611年—1616年临摹的《最后的晚餐》,展览从艺术、科学、机械、预言与寓言、建造等多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立体呈现。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而庄子提出的“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也印证了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艺术与科学都从未真正分离,而两者融合的交集点,正是人类创造奇迹的沃土。但一方面,由于新技术的发生与发展,传统的艺术形态将面临结构性的改变。人们似乎也可以想象,艺术家有些时候也可以像科学家或者是技术人员一样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去思考,受到新的启发;另一方面,出于艺术对自身本体性的警惕,人们又不得不时刻担忧艺术最为珍贵的灵韵与精神会在这样的科学实践中被磨灭。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早在1936年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文中提到,机械复制技术(摄影、电影)不仅将从根本上改变艺术生产的方式以及艺术作品被观看的方式,也将改变艺术与观众之间长久以来的沟通方式。的确,本雅明预见到了技术发展导致的艺术变化,他所分析的状况在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成为艺术现实。科学技术正在不断入侵视觉艺术领域,如同科技改变其他事物一样,科技也在改变着艺术。

[日]池田亮司 普朗克宇宙

上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产生过许多思想和学术的巨匠,他们在科学与人文的领域中跨文化创造的建树起到了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的作用。如莱奥内·巴蒂斯塔·阿尔贝蒂、韦罗基奥、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等。尤其是达·芬奇,他观察和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不只局限于艺术,几乎包括了人文与科学的各个领域。达·芬奇不仅是著名的画家,也是雕塑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而在每一学科中,他都在当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被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将科学与艺术结合最好的是达·芬奇,可他并不是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唯一者,在科学家中李政道就是其一。李政道教授是物理学家,但他对历史、诗词、绘画、音乐等文化艺术,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也十分喜好。他积极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从1987年起,先后多次与艺术家合作创造艺术作品,举办“科学与艺术”研讨会,并出版了《科学与艺术》的大型画册。1995年、1996年,吴冠中为李政道所主持的科学会议分别创作了名为《对称乎,未必,且看柳与影》和《流光》两幅主题画。从那时起,一位闻名海内外的老画家,和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物理学家,开始联手倡导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二人共同完成过两件雕塑作品,李政道的《物之道》和吴冠中的《生之欲》曾左右对称摆放在中国美术馆展馆大门口,科学因艺术情感的介入更富有创造性,艺术因汲取科学智慧而焕发新意。那是2001年的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清华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在回忆那次展览时这样说:“很长时间在美术馆都没有那样的盛况,当时国家领导人非常关注,我记得总书记带队,5位政治局常委都参观了展览。”沿着两位先生的步伐,艺术与科学后来就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锁定的两大领域。而时至今日,科学与艺术的融通,应该是一种时代的要求,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今年9月10日,“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在新落成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其中展出的当代艺术作品多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为了形成与达·芬奇的跨时空“对话”,除了60幅达·芬奇手稿真迹外,此次展览还呈现了跨越艺术与科学领域的创作,其中包括德国自动化科技公司菲斯特(Festo)的“智能蝴蝶”(eMotion Butter fl ies),其“智能飞鸟”(Smart Bird)曾在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上展出,并获得首届“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的“创作奖”。此外还有曾创作“雾霾戒指”项目的荷兰交互装置设计师丹·罗斯格德(Daan Roosegaarde)的最新光声影项目,以及正在制作的中国最大天文望远镜等项目参展。

尺素情怀——王国维赠朱自清蓼园二绝句条幅

尺素情怀——梁启超致孔昭焱信

对话达·芬奇——带有螺纹后膛的大炮 达·芬奇 约1485年

清华艺博展览现场图

展览中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的作品《普朗克宇宙》,占据了几十平方米展厅的一件录像作品,镜头酷炫,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池田亮司是艺术界与科学家合作的代表,池田亮司经常与科学家合作研究艺术项目,他在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科学家们的合作中受到启发,创作了《普朗克宇宙》。这件录像作品基于量子物理和宇宙天文学的原理,在超对称性理论指导下,以多媒体可视化的方式,呈现量子物理理论中不同的尺度和维度下的宇宙。池田亮司使用超大尺度投影艺术将建筑空间与声音环境构建成一个完全的沉浸环境,将观众带入普朗克长度视角,探索我们对于自然世界中极度微小和极度宏大的感知潜能。

作品名为《普朗克宇宙》,普朗克是德国的物理学家,因发现能量量子而对物理学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由他得名的“普朗克长度”是如今有意义的最小可测量长度。

池田亮司在世界各地制作的一系列大型沉浸式空间作品中,探索了数据如何界定我们生存的世界,引发人们认知宇宙,思考当下人类存在的问题。像一台计算机一样,人们沉浸在其中,深入信息的全新领域,基于物理理论,利用光线和声音处理数据,人们经历三个宇宙的链接,来探讨感知。

艺术通过艺术表达语言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无论是新的语言模式的创造抑或是旧的语言模式的变异,最终给观者提供或揭示新的感官世界。艺术与科技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让我们保持对我们所处时代人的生存感觉和新的语言变化的双重敏感,通过艺术家们新的尝试来证实对一个时代焦点论题的把握,因为正是艺术与科技这一焦点论题隐含着一个时代区别于其他时代的价值或意义的支点。而大学艺术博物馆应迥异于公共的艺术博物馆,成为新思想的试验场。其实早在2001年5月,清华大学就开设了“艺术与科学中心”,且于同年举办了“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清华大学的物理及生命科学研究处在全球的领先地位,鲁晓波负责的“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和徐迎庆负责的“信息艺术设计系”,尤其是这个系科之下的X工作室,已经成为艺术与科学碰撞的巨大实验基地,艺术与科学,似乎从X中就能看出无限可能性。就如鲁晓波所说:“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引导,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强调科学与艺术,我们不是说科学能够决定一切,我觉得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联手,那才是人类走向和谐永续的必经之路。文化与科技的互动推动人类创新和文明成果的发展,文化影响科技的发展与传播,影响创新的进程,但是反过来,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成果也推动着文化、艺术的进步。”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开馆仪式致辞中说道:“一所大学的艺术博物馆应该成为推动学校艺术与科学融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一个展示艺术之美和科学之美的平台。艺术博物馆还要积极承担公共教育的职能,在这里社会公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感受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学的多重魅力,让历史文明得以传承,让优秀文化得以弘扬,让艺术之光温润更多人的心灵。”

清华艺博展览现场图

清华藏珍——八仙图 张路明

对话达·芬奇——《大西洋古抄本》手稿

清华艺博展览现场图

清华艺博展览现场图

“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至今已经到了第四届。展览的策展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杨冬江认为,清华大学的物理及生命科学研究处在全球的领先地位,未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将会加强艺术与科学、设计等跨学科的合作。科学的观念和艺术的观念可以通过互相借用、互相启发、互相融通来促进二者的相互渗透。

数码技术、虚拟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导致新媒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拓展,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生活、行为以及知觉将产生不同于以往的影响,对我们人类自身、人类与外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构,从而形成新的现实、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表达手段,以及新的艺术形态。

艺术是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世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唯美范式,科学则是人类基础生活存续、进步和演进的认知方式。在科学与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与科学的沟通也是必然之势,科技并非艺术的工具,而是艺术面对着的现实,艺术与科学在相互融合、相互碰撞中激发出了更多创新的火花。正如李政道所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创造力成为科技与艺术的共鸣,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中,科技的发展为艺术提供新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科技的介入使得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法,科技与艺术面向未来,正敞开着无限可能性与潜力,充满着无限新奇的魅力,值得我们以持续的勇气和超越的眼光去寻找和发现其中隐秘的哲学意义和现实思考。

姚 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评论与策展研究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Combination of the Rational and the Perceptual: “Art, Science, Museum” at Tsinghua University

/Yao Feng

“艺术越来越科技化,科技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于山顶重逢。”法国作家福楼拜在19世纪60年代留下的话语在当今世界得到应验。艺术随着表达方式的改变,对科技也越来越依赖,未来科技的发展,也将直接影响艺术传播方式的变化。无论未来艺术如何传播,在科技的助力下,它与大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随着清华大学艺术科学博物馆开馆系列展览,我们可以洞悉到艺术、科技、博物馆之间相互产生的影响,并以此来关注结合艺术与科技创作的新领域。

融和;艺术;科技;艺术传播;博物馆

“Art appears to be more and more l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vice versa. The two separate at the foothills,and one day they will meet again at the top of the mountain.”The quote from French writer Gustave Flaubert in the 1860s still works today. As the way of expression changes, art has become more dependent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way of transmission of art. Nonetheless, no matter how art will transmit in the future, with the help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t will be closer to the public. Through the fi rst series exhibition at Tsinghua University Art Museum, we can see the interaction among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museum, and so we can pay attention to new areas where ar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combined.

integration;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t transmission; museum

猜你喜欢
田亮芬奇作品展
心愿
上海故事(2023年2期)2023-05-30 10:48:04
作品展
达·芬奇 下
小主编作品展
达·芬奇睡眠法
小主编作品展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小主编入选作品展
田亮:学会“慈祥”地做父亲
蓝盾(2015年3期)2015-05-30 10:48:04
拜访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