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雅俐
“重启的虚拟”展览 打造混合空间
韩雅俐
编者按:“重启的虚拟”新媒体艺术联展所推出的作品均出自中青年艺术家之手,他们对现代艺术有着敏锐的嗅觉。随着现代科技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大举入侵,艺术创作也更加趋于虚拟化,而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也迎合了这样的趋势,保持着创作空间的多样性发展。他们的作品包含了摄影作品、数码影像、数字装置等,以多类型、多层次、多形态的展览方式共同建构了一个混合空间。
Editor’s note:Reboot Virtuality: New Media Group Exhibition presents works of young artists, who are sensitive to modern art. With the prevailing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ch as new media, art creation is increasingly virtualized,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media art caters to this trend and maintains the diverse development of creation space. The creations of those artists include photographic works, digital videos, digital installations, etc., which have created a mixed space through multi-type, multi-level and multi-form exhibits.
展览链接:
“重启的虚拟”新媒体艺术联展
展览时间:2016年9月11日—10月30日
展览地点:上海狮语画廊
策 展 人:顾 铮
参展人员:徐文恺、韩金鹏、李 郁 + 刘 波、林 欣、刘国强、马 丁·迪尔鲍姆、汤南南
法国哲学家福柯(Michel Foucault)在其一篇名为《异托邦:他者的空间》的演讲中,提出了“Mixed Reality”的概念,后来黄鸣奋教授将它译为“混合空间”。它是指不同类型的数字公共艺术作品共同建构的空间场所,而这个“场所”不仅仅是承载艺术品的空间,更是一件综合性的艺术品。这个空间中的一切存在,无论是声音、图像、影像,抑或是发光的二极管、反光的玻璃材质,都成为这个场所的一部分,成为这件大型“艺术品”的一部分。因此,在参观完顾铮先生策划的“重启的虚拟”新媒体艺术联展时,我便想到了福柯对于“混合空间”的描述。美国学者爱德华·W. 索亚(Edward W. Soja)同样提出过类似的概念,称作“第三空间”(Third Space),这一词汇最初是应用于跨学科批评领域,其内涵是指真实和想象之外的“差异空间”,一种被主观建构的“他者化”的空间。
我选择福柯提出的“混合空间”一词为本文的题目,一方面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展现新媒体艺术自身所具有的混合属性,在艺术与科技的交融中,它所产生的特殊审美内涵;另一方面,则是从作品自身特点出发,在新媒体艺术中,常常包含了艺术家主观的创作理念,有挣扎、愤怒、不屑、反思,反映社会现实、自身情感,五味陈杂。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的语言结构,一种磨合经验的编码,一种视觉的机器,它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展览方式,使平面化的作品更具叙事性。它们又与电影、戏剧等舞台艺术不同,它们在面向大众的同时,更加自我,更具实验性、先锋性。
数字艺术的高度发展使过去平面化、静态化的展览方式,逐渐转为动态化、综合化、立体化的整合模式,从这次展览便可看出端倪。艺术家组合“李郁+刘波”的摄影作品《戊子己丑霹雳火》(图1),是根据武汉当地的新闻报道拍摄的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荒诞场景。作品展现出刻意的场景、布光,以及冷漠疏离的人物形象,通过不同屏幕在同一空间的并置,展现出不同地域、空间上的转移。艺术家有意在“真实”与“虚拟”之间建构一个新维度。与这件作品相对应的是一件高清黑白录像《暂未命名》,同样以社会新闻为素材进行拍摄。创作者李郁在介绍这件作品时说:“这些录像作品仍旧不是对新闻事件进行还原,至少我们对故事的结局或高潮不感兴趣。”
图1 李郁+刘波《戊子己丑霹雳火》展览现场
影像作品成为了一种新的解码机器,它改变了人们读图的方式。正如米歇尔(W.J.T. Mitchell)所说的那样:“视觉文化已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想主义形态而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①图像是感知的手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影像艺术正是结合了两者的特点,同时使作品的叙事性更加完整。韩金鹏在展览中展出的影像装置作品,就充分诠释其所具有的叙事性特点。他以著名的历史人物画像为依托,赋予这些作品以新的意义。《对酒精过敏的酒神巴克斯》是对他自身酒精排斥反应的调侃;《倒牛奶的女仆》展示了农妇在大风中坚持倒牛奶,最终被风吹得衣衫不整的过程;《扬尘天儿里的无名女郎》(图2)展示的是尘土飞扬的天气里,“女郎”落了一身的灰尘,最后打了一个喷嚏。他以调侃、讽刺的方式对已有作品进行现代化改造,但又将它们置于传统的画框之中,摧毁了我们对原作的普遍认知,却使作品更贴近生活。他的另一件作品《安迪的香蕉》同样是以影像装置的方式,展示了128根香蕉一起腐烂的过程。
图2 韩金鹏 扬尘天儿里的无名女郎 影像装置 2011年
图3 徐文恺 字体 USB装置、10寸LED屏幕、字体文件、墙纸 共5版 尺寸可变 2016年
由此可见,影像装置艺术正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见证了物质的变化,或者说它是以非物质形态表现物质的根本。而徐文恺的作品《字体》(图3)则是立足传统文化的反思,他通过现代技术将文字肢解,再按照指定的编码将其重新组合,最终建构出新的文字。古老的文字在数字化手段的编排下,不断重复、解构、重构,逐渐沦为一种无意义的模仿。同样是基于自身生活经验的另一位艺术家,也是从反思者的角度出发,去关切当代生活和传统文化。汤南南的影像作品《铸浪为山》(图4)从都市乡愁的角度出发,讨论时间与记忆、神话与诗歌、乡愁与生死等多个命题,试图以社会学、文化研究为基础,尝试绘画、装置、摄影等多种艺术方式的融通互鉴。这件作品通过大屏幕的放映模式,打破了传统视觉认知经验,使观者更加便捷地感受到了现场的沉溺感。
图4 汤南南 铸浪为山 HD 录像 4'03'' 2015年
图5 林欣 错误的秩序No. 3 电子影像装置 2016年
林欣的艺术创作多以电子媒介为主轴,结合装置、影像等多种手段,建立起独特的创作观念与语言结构,并把观众带领到赛博虚拟环境下的另类现实中。在本次展览中,她展出了三件作品,试图去探讨现代艺术中的对与错、真与假、虚与实。《错误的秩序》(图5)以电子影像装置的方式,记录了作者对一块矿石的再创造。林欣在介绍这件作品时说道:“我企图用虚拟作品的碎片和痕迹,物化它们,强调它们,使得它们按照我们所习惯的方式存在,让我们得以实实在在地触碰到它们。”《时光的额外维度》(图6)是一件灯光声音装置作品,林欣将电脑绘图中常用的三维虚拟图样,移动到现实维度,使虚拟的数字空间真实地凸显在我们身边。《有风的空间No. 2》(图7)是一件数字动画作品,它通过视觉的效果强调风的“真实”触感,类似缘木求鱼,同时她还试图去探讨人类欲望的产生与释放。
图6 林欣 时光的额外维度 灯光声音装置 尺寸可变(一组两件) 2015年
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一种以视觉信息为标示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我们的生活无法逃脱数字艺术的传播及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将数字艺术更加观念化、个性化、专业化,并用新的手段去突破传统艺术的禁锢。刘国强的录像作品《距离-2#》(图8)是通过方形、矩形以及刻度等元素构建一个纯粹、理性、极简的视觉场域,去探讨时间、运动、物理维度中的悖论关系,同时以抽象几何的方式指涉人类知觉的局限性、荒诞性。马丁·迪尔鲍姆的作品同样是充满了荒诞的戏剧色彩,《Super Shuang》(图9)是一部虚构电影的标题,类似一部电影版的“皇帝的新衣”,作者通过几个场景的搭建呈现出一部无厘头的荒诞剧。其中包括了摄影和影像两个部分,而在电视屏幕中播放的《拾得录像》正是它的影像部分,我将其称之为“电影”,通过音乐、图像、道具和标题建构一个内在关联,它们不是显性的、单维度的,而需要观者通过影片中的细节,去发现、寻找、猜想、揣测。
上海狮语画廊以七位(组)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新媒体艺术的多种形态,从人文情结到乡土关怀,从荒诞幽默到理性极简,每一件作品都代表了创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当新媒体艺术将传统艺术从物质化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时,一切都变得不同。陌生而遥远的世界随着一连串由“1”和“0”组成的编码串联起来,极大地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了人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艺术离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近。当有人质疑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时,我想他是多虑了,每个时代都应该有属于这个时代本身的艺术特点,正如戴维斯(Stephen Davies)所说:“只要人性的根本特质保持不变,艺术就会继续为这些需要效力。”②
图7 林欣 有风的空间No. 2 数字动画 2/6 1'45'' 循环播放(有声) 2016年
图8 刘国强 距离-2# 录像 2015年
图9 马丁·迪尔鲍姆 Super Shuang 影像 2012年
注释:
①转引自《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17页。
② Stephen Davies, “End of Art”, in A Companion to Aesthetics, Wiley-Blackwell, 2009, p. 141.
韩雅俐: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The Exhibition “Reboot Virtuality”: Creating a Mixed Space
/Han Y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