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莹洁
(云南师范大学 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透镜头,望感动,引思考
——尹小兵的摄影艺术
康莹洁
(云南师范大学 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摄影艺术是一种奇特的艺术形式,它是借助摄影工具和材料,通过构图、光影、色调组合而成的艺术。摄影师通过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以及人文自然景色,来倾诉内心的真实想法。尹小兵先生的摄影作品选取了一些独特的视角,契合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情,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作品。本文从摄影表现语言的角度出发,围绕尹小兵的摄影艺术作品进行品评,同时阐述了对摄影艺术的自我感受,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尹小兵;摄影艺术;镜头语言
尹小兵先生1981年开始进行摄影创作并发表作品,1986年开始从事摄影教学和艺术设计教学工作至今,有许多作品参赛获奖。他长期致力于摄影实践中,用镜头在自然生活中不停探索,通过线条、构图、影调等视觉元素来塑造美的艺术形象,取得新的突破。
摄影作为观察和领悟世界的一种新方式,打开了人们广阔的视野。初次观看尹小兵老师的摄影艺术作品,被一种氛围所感染,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把你带入到了每个摄影作品的现场。他独特的视角把一幅幅平凡的画面升华到一个可以瞬间触动人们心弦的状态中。无论是从构图、色彩、光影哪方面来看,都是在为作品的主题服务,都是为了更加深刻地突出主题。这些艺术作品可以冲淡人心中一切复杂的思想,让人驻足良久,完全地沉浸其中,涤除一切杂扰,只为倾听画中的故事。因为每一幅作品仿佛都在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尹小兵先生的摄影作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人文篇,二是风光篇。但无论是人文还是风光,都带给人们感动,引发人们的思考。从每幅摄影作品中,我们可以感知到作者的作品构思,思想内涵,人物神态动态的把握,表现主题的技法以及独特的视角。摄影师不需要文字,因为摄影作品就是它们最好的“文字”艺术,是一种无言的艺术形式。摄影作品就是用许多复杂的元素形成一种合理的关系创造出属于作品本身的关系。
图1 《寂寞的日子》
光与影的交错,黑与白的碰撞,亮与暗的鲜明对比,使得主题异常地鲜明。人物篇的作品,如《凝固的时空》《亮光》《画中人》《闺蜜之间》《夕阳情怀》《沧桑岁月》等一系列摄影作品。他都是把想要表达的内容突出于画面,而不是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然后在环境的衬托下,人物的烘托下,使得主题异常的鲜明。画面的简洁性,使得作品产生的一种感人的力量感,使大众看后意犹未尽,浮想联翩。
图2 《夕阳情怀》
图3 《等待中的期盼》
例如《寂寞的日子》这幅摄影作品,光的投射恰如其分地烘托出作品的主题,主人公的眼神和凝望的方向成为了整幅画面的焦点,即使不是处于作品的中心位置,但是可以立刻把欣赏者的眼球牵引过去,这与作者独特的构思是息息相关的。作品中一条狗的陪伴,加之斑驳的墙体的衬托形成的画面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生活的不易与艰难,而黑白灰的处理手法创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仿佛使我们触及和感受到作品背后引人深思的故事,也许它的开头和结尾已经在我们脑海中产生了剪影。
尹小兵人文篇的摄影作品处处充满感动的气息,表现出人生的百味百态。例如《夕阳情怀》这幅作品,两个步履蹒跚的老夫妇携手漫步在乡间小巷,画面定格在此,空气仿佛都凝固在此。在作品中明暗关系相互参照,巧妙合理的借用了光线使光束洒下倾斜于古老的墙体,从而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夕阳的余晖洒落在他的身上,与携手的她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连接彼此最温暖的动作是双手的相扶相携,寓情于景,象征着彼此走过的岁月,局部情景的吸引顿时升华了画面的意境。
摄影家的作品充满了艺术性和情感性的投入,从而勾勒出富有感染力的生活场景。例如《等待中的期盼》这幅摄影作品,画面仿佛是一本书籍,是作者感情思想的载体,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平台。在照片中,一位出嫁的女子,呆坐在房间内,双手交叉于膝盖至上,侧身坐在新床上。从窗外打下的一束侧光投在她的上身及脸部,在床上映衬出长长的影子。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复杂的面目表情,一丝忧伤与一丝期盼渴望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画面中,光的融入,强化了作品的气氛和意境,演绎着新娘出嫁的故事,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感悟。
这些摄影作品用镜头这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出来,得到了人们的共鸣。其实一幅作品就是一个故事,它只是在用别样的方式来叙述,比语言文字更加的直观,更加的清楚明了。人们醉情于作品之中,光与影的结合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的富有深层次的意义,让人们更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画面之外获得思想的共鸣。作者的每一幅作品都很打动人,如今的社会太浮躁了,某些东西太流于表面,我们应该被一些东西所打动,所激发,这是一种艺术形式,这也是一种创作意图,更是一种传播方式。人们要和这个社会文化意识挂钩,也许作品本身真的化作了孔子所描绘的那种世界,那种仁和有序的世界,那种教化于人的世界。人们能透过画面的简洁性找出内在的规律,发现一种新生的力量,寄怀于此。
其次,尹小兵先生的作品构图的层次感很强,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秩序感,不凌乱、不松散、不复杂,所有的一切是在为主体服务,升华主题的内涵,达到创作本身的意图。悬挂在展厅里的作品,不仅仅是一张照片安安静静地摆放在那里,而是能跳入你内心和你沟通交流的朋友,这才是摄影作品的最高境界,物我交融。一种感人的力量随之而来,细之品味,感同身受,这就是作品的优秀之处。艺术本该没有标准来衡量,是一种无形的标准在制约着艺术的发展,我们没有固定的公式去照搬抄写,但是我们有方向,有目的,并不是无章可循的。
在摄影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反映大自然面貌为主的风光摄影为最具有永恒自然精神的摄影样式。尹小兵先生风光篇的摄影作品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力量,还原大自然的生存状态,表达了人类对大自然最深切的关怀。如《巍巍群山》《风云为我狂》《静谧》《白鹿岛之晨》等一系列摄影作品,是那般神化的力量将美丽的自然风光嵌入了人们的心中。
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往往跟作者的苦苦的等待是分不开的。他们为了抓拍到最好的光线效果,往往在一直等待中度过。大自然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要把握住最佳的状态,从而使照片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形式美。这幅《古老的村寨》在用光的方面很有想法,他运用长焦镜头聚焦于前方的村寨,拍摄的时间为清晨。云南的村寨处于海拔较高的山脉,清晨一缕阳光投射在村寨上,原本寂静的山脉因为光的摄入,带来温暖之情。一前一后,一明一暗,展现出光线的神奇魅力,仿佛一张油画作品。自然景物的完美组织,使人们的目光可以在其中漫步,享受一丝安静之感。
再如《苍凉》这幅摄影作品,采用的是黑白的处理手法。在山脉与天空间的亮光处很好地控制了曝光度,没有因为过度的曝光而使前面的景物黯然失色。作品中破旧简陋的小船停泊在濒临干涸的水面上,凸显出一道道裂缝传递出苍凉之感。小船处于画面偏左的位置上,在人们视野的前部,让人们顿时有感触和夺人眼球的是那一道道深深的裂缝,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前虚后实,依次递进,让简单的构图富有变化,强化了层次感。这不简简单单的只是一幅作品,而是在陈述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们需要重视环境问题了,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应该去保护它。
摄影的艺术美是以一种物化的形式展现在审美主体的面前,大自然的风光千奇变换,作者善于捕捉那不经意的瞬间,找寻不一样的美丽。摄影作品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写,而是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自我审美意识观念相缠绕、相交织,共同打造的一片美的世界。作者在自身审美心理驱动的引领下,选取独到视角,运用摄影这种艺术处理方式,融入自己的审美态度,所有的一切卷在一起,凝固在摄影画面当中。
尹小兵先生的摄影作品反映的是自然美、人文美、心灵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把自己的审美愿望寄予作品中,创造出一个个崭新的形象。也许并不是所有具有美感的照片就是优秀的作品,我们应该由表及里,透过画面,挖掘出深处的内涵,这才是摄影作品的可贵之处、难得之处。尹小兵先生把内心最纯粹的精神与摄影艺术相联系,让审美主客体尽情地活跃在同一个平台,诉说着一样的感受与体会。人们不需要什么绚丽缤纷的色彩,人们只是求得那一丝的感动,这对于作者本身而言非常的不易,他要思考怎么地搭配与组合,怎样地构图与色调,终于把一幅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呈现在大众的面前。
其实人文篇的触动尤其地让人印象深刻。人们不是在欣赏简单的一幅画作,人们是在阅读一个故事,把一个个平凡的场景拍摄成一个具有阅读意义的图像。作者利用摄影艺术这种奇特的处理方法,真正做到了艺术与生活的结合。看的那一刻,除了感动无法用别的语言来形容,生活本该如此,简单但不枯燥,真诚但不做作,善良而不虚假,内涵远比画面本身更加让人接受。我们可以驻足很久,深思很久,澄怀许久,也可能有瞬间的停歇,那是我们在思考,因为思考本身的力量很伟大。
图4 《古老的村寨》
图5 《苍凉》
尹小兵先生的摄影作品把感动做到了,不管是人文情怀还是朴素的自然风光,都在以“感动”作为此次光影情怀的潜台词与引申的别名,一个是舞台前面的名字,一个是舞台背后的名字,但却达到不一样的境界。
J405
A
1003-9481(2016)02-0065-03
康莹洁(1992—),女,河北保定人,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