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好
(凤山县农业科技教育管理站 广西凤山 547600)
凤山县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廖家好
(凤山县农业科技教育管理站 广西凤山 547600)
为促进凤山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凤山县桑蚕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桑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桑蚕产业;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凤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河池市西部。全县总面积1738km2,总人口约21.5万人,耕地面积约22万亩。近几年来,凤山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将种桑养蚕作为凤山县扶贫产业的主要项目来抓,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了蚕农的积极性,全县桑蚕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达到5万多亩,产量2300多吨。为促进凤山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凤山桑蚕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桑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1 桑蚕生产的基本情况
凤山的桑蚕生产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发展缓慢,自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后,凤山的桑蚕产业发展才比较快。凤山种植的桑树品种早期主要是以杂交桑X二109为主,后来逐步换成以桂桑12、桂桑62、粤桑11、农桑14为主。经过多年来的打造,凤山桑蚕生产从无到有,由小变大,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发展(如表1),如今桑蚕产业已经成为凤山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2016年全县桑园面积5.26万亩,全年发放蚕种5.652万张,产鲜茧2385.26t,年产值9541.04万元。
表1 凤山县桑蚕产业发展基本情况(1991~2016年)
1.2 桑蚕收购加、工企业情况
凤山的桑蚕收购、加工企业分别是90年代成立的凤山县蚕茧公司、凤山县巢丝厂,但由于各种原因,凤山县蚕茧公司、凤山县巢丝厂分别于2005年、2013年先后被取消。目前,凤山县唯一登记在册的蚕茧收购企业只有“凤山县嘉联茧丝公司”一家,没有加工企业。
1.3 桑蚕生产自然优势
(1)气候优势。凤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短而干,夏长而湿。全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9.2~19.5℃,年平均雨量为1530.2mm。优越的气候条件让凤山种植的桑树产叶量高、叶质好,桑蚕上蔟时温湿度适宜,蚕茧解舒率高。
(2)茧、丝质量优势。由于具有独特气候条件,凤山县生产的蚕茧质量优,蚕茧上车率达95%,干茧茧层率48%,解舒率75%,茧丝长900m以上,能缫制5A级以上生丝,深受区内外商家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2.1 技术培训服务指导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缺少
种桑养蚕技术培训效果还不够理想,部分种桑养蚕农户对种桑养桑基本技术掌握还欠缺,普遍存在桑园管理滞后,蚕苗喂养粗放,蚕茧等级不高等问题。凤山县桑蚕生产技术指导站人员偏少,培训、指导工作已经难以及时有效地全面覆盖全县种桑养蚕农户。
2.2 桑蚕产业发展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滞后
县乡财政困难,对桑蚕产业发展投入的扶持资金少,桑园灌溉的沟渠、水池等基础设施不配套,桑园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专用蚕房少,大部份桑农的养蚕房多为在原有住房上改造使用,面积小,保温和通风不好,消毒不够彻底,严重制约了桑蚕产业的发展。
2.3 缺少收购、加工企业,蚕茧收购市场待规范
由于各种原因,凤山县蚕茧公司、凤山县巢丝厂先后被取消、转让。目前凤山县唯一登记在册的蚕茧收购企业只有“凤山县嘉联茧丝公司”一家,没有加工企业,桑蚕产业链较短,产业综合效益还没有充分得到发挥。蚕茧的收购市场充满外来的老板、小企业、无证收购的茧贩,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蚕茧收购市场比较混乱,蚕茧价格浮动较大。
2.4 桑蚕生产合作社规模小,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
凤山的桑蚕生产虽然在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发展,但蚕农多数还是以小作坊种养的方式为主,建立的桑蚕生产合作社规模较小,数量少,加上没有加工企业和比较混乱的收购市场,造成蚕农效益低下,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2.5 生产分散、规模小,种桑养蚕效益低
凤山县种桑养蚕多以家庭为单位,桑园连片种植的面积少,桑园与蚕房距离远,地块分散、蚕房规模小、养蚕数量少,不利于集中建设桑园道路、修建配套水利设施、进行技术指导、生产管理,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等生产要素未能得有效流通和科学配置,种桑养蚕规模收益很难显现。
2.6 种桑养蚕农户老龄化严重,普遍文化程度低
由于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多,留下的都是老幼妇孺,除了少数专业养蚕大户外,养蚕人员都是“三八”、“50 后”、“60 后”,逐渐呈现老龄化,蚕桑生产后继乏人。妇女、老年人养蚕一方面是体力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文化程度低,对新技术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消毒防病意识淡薄,桑园管理粗放,造成桑蚕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
3.1 加强技术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服务水平
①建立健全一支业务素质高且责任心强、脚踏实地做事、会干事的高效能技术队伍。②要建立健全桑蚕技术服务体系建设。③深化县、乡镇、村三级的蚕桑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桑苗、蚕种、蚕药(蚕具)供应体系,切实加大栽种桑养蚕科技措施的推广和落实力度,强化对蚕农种桑养蚕技术的培训和服务指导。
3.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扶持机制,实行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充分调动主产区政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积极整合现代农业发展、财政支持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水利设施建设等相关项目资金,重点扶持桑蚕种质资源库及繁育体系建设,桑蚕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省力化、机械化桑蚕生产、加工设备改造等。桑蚕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重点扶持小蚕共育室、养蚕大棚、园地土壤改良、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桑蚕生产机械化、养蚕省力化、上蔟自动化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
3.3 加强桑蚕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营销活动
①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坚决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对鲜茧实行专营和干茧市场放开经营的茧丝绸行业管理政策,严格鲜茧收购资格证书的发放,规范市场秩序,促进鲜茧的有序流通;②工商部门要严厉打击无证私自收购蚕茧,加工低档生丝,偷税漏税的不法行为。打击非法渠道调入蚕种、桑苗、蚕药、肥料等出售给蚕农,购进劣质或有毒蚕种出售给蚕农的坑农害农行为。
3.4 加大招商引资、引技力度,促进桑蚕产业化发展
①引进和扶持桑蚕加工的龙头企业。②大力鼓励和引导建立桑蚕生产合作社。通过产业联结成利益共同体,走产业化道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提升桑蚕科技含量,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工贸一体化,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为广大植桑养蚕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提高蚕农的组织化程度,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蚕桑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土地、资金、桑叶、蚕房、技术、蚕药具等生产要素充分整合与高效利用。
3.5 优化资源配置,壮大产业规模
①大力推进规模化种养。按照“因地制宜、优化结构、适当集中”的原则,将种桑区域向适宜区域调整,并逐步实现由分散向集中的调整转移,把蚕桑发展由零星分散栽培和生产条件过差的地块向相对集中连片、生产条件较好的产区调整,大力推广规模化、科学化种桑养蚕,逐步建成一批蚕桑产业基地。凡集中种桑养蚕连片达一定规模的,进一步给予配套支持,信贷支持,贷款贴息支持,并对规模化种桑养蚕的农户实行统一购种(桑苗种及蚕种)、购肥、施药,以降低投入成本。②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推进桑苗规模种植。出台鼓励桑园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按照“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实施土地转让、置换、出租,促进桑苗成片规模种植,促进现有桑园得到有效利用,使桑苗生产逐渐向区域化、基地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6 要大力开发桑蚕副产品资源,做大后续产业,延伸蚕桑发展链条
桑、蚕一身都是宝。目前主要利用的是茧丝,茧丝是主产品,大量的副产物还很多。要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以增加蚕农收益为出发点,加快对桑椹、蚕沙、桑枝、蚕沙、蚕蛹等副产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大力开展桑地综合开发,提高桑园的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收入,拉长加宽产业链,提高蚕业综合经济效益,吸引青壮年劳力在家种桑养蚕,壮大桑蚕产业。
[1]黄 硕,黄启冲.桑蚕产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6(12).
[2]黄扬文,黄金勇.浅析影响广西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与对策[J].广东蚕业,2009(04).
[3]谢爽秋.浅谈广西桑蚕产业的前景与现状问题及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4(20).
F326.3
:A
:1005-7897(2016)22-0106-02
2016-11-5
廖家好(1978-),男,壮族,广西凤山人,大专,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教育管理、农民培训、农业区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