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康晓博
一场世界顶级舞台上的“较量”:看中国制造如何从籍籍无名到万人瞩目?
文 | 本刊记者 康晓博
从第一次走出国门时的“蓬头垢面”,到如今的“万众瞩目”;从当初与国际巨头的“望尘莫及”,到如今的“面对面打拼”,徐工集团在其国际化过程中所经历的这一切,某种程度上既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又是这其中为数不多的、可供借鉴的典型。
1992年徐工首次参加德国宝马展
1992年的某天,当张晶明来到德国慕尼黑宝马展的现场时,他那复杂的心情似乎很难用一两个词汇来准确形容——鳞次栉比的国际巨头们摆出了浩浩荡荡的阵势,向熙熙攘攘的人群展示着他们最顶尖的工程机械产品,庞大的体型、漂亮的外观、卓越的性能、凌厉的气势……这一切都让这位刚刚走出国门不久的销售经理无比震撼;而与这些盛大亮相的国际巨头相比,他所在的展台则显得过分简单了——展位面积只有十平米左右,没有产品实物,只在墙上放了几张产品图片,地上摆着几把椅子。这让他不禁有些自惭形秽。
一种孤独感也随之袭来——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举目四望,映入眼帘的全部都是国际品牌,没有一个国内同行的身影。看着展台上“徐工集团”几个孤零零的汉字,他的内心似乎又升腾起另一种情愫:尽管与眼前这些国际巨头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徐工——这家彼时已在国内称雄的企业,毕竟还是代表着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勇敢走出了国门,在慕尼黑宝马展这个世界工程机械产业最顶级的舞台上亮了相。“不管怎么说,这算是一个开端,一个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走向世界的开端。”对于未来,他的心里生出了一种分外强烈的期待。
作为徐工集团的董事长,王民对于这次鼓起勇气的简单亮相,也记忆犹新。他曾数次颇为感慨地回忆起这幕场景,并将其描绘为“蓬头垢面、筚路蓝缕”。“那时候产品真的是走不出去。无论是外观、可靠性还是技术水平,和世界工程机械强国相比,我们的产品真是不能看。”战斗的激情在他心底熊熊燃起,炽烈的理想或许也正是在那时深深种下——“在世界高端装备制造的舞台上,一定要有一个来自中国的民族品牌!”
这一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在中国得到确立,改革开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一年,许多日后蜚声海外的中国企业都还在摸爬滚打之中——一直以代理国外品牌为主的联想自有品牌微机刚诞生不久;华为还要有四年时间才会“被逼”迈出国际化步伐;而一心想要用“先难后易”方式来征战海外市场的海尔集团,正试图叩开德国大门……与徐工集团一样,这批最早放眼全球、鼓足勇气迈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在跌跌撞撞地来到世界舞台上时,几乎都是一副“蓬头垢面”的容貌——舞台中央离他们很远,聚光灯打不到他们身上;国际巨头们的实力似乎比想象中还要强,让他们不敢正面抗衡……于是,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国际市场最早的开拓者都更像是一个惊讶无比的观众,而不是一个身怀绝技的主角。
当然,这一切都已是二十四年前的事情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早已发生。
一直在海外一线市场打拼的张晶明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徐工集团从“蓬头垢面”到“万众瞩目”的巨大转变。“以前别说是在欧洲这样的高端市场,即便是在东南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我们的产品也没有竞争力。那个时候‘中国制造’刚刚开始走出国门,外国人与我们接触时,都先问我们是不是日本人、韩国人、香港人、澳门人,没有人会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和中国产品。”如今已是徐工集团进出口公司欧洲部部长的张晶明不无痛心地回忆道,“不仅看不起中国人和中国产品,甚至连经销中国产品的外国经销商都看不起!”他的语气中有着一股深沉的无奈和悲壮。
而现在,情况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当地客户对徐工产品的赞赏。在土耳其,徐工的挖掘机高效率连续工作十个月,完成了一年的工作量,且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为当地客户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他们对张晶明由衷赞叹道:“你们徐工的产品质量很好,跟小松、沃尔沃等国际巨头不相上下,甚至效率要更高!”;挪威的某个地区由于纬度很高,天气很冷,夏季时几乎没有黑夜,当地客户对他说:“真没想到你们中国的产品能够卖到我们这个‘世界角落’里来;更没想到的是,你们的产品性能非常好,能够完全适应我们这个地方的严酷环境!”;甚至像德国、瑞典这样的“工程机械王国”,徐工产品也凭借优异的表现和良好的性价比顺利进入,并受到当地客户的诸多好评。“可以说,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可以与欧美产品同台竞技了,我们很自豪!”张晶明不无感慨地对《中国机电工业》说道。回忆起最初走向海外市场时所遭遇的种种艰辛,再对比如今的赞不绝口,他甚至会在某些瞬间产生“悲喜两重天”的感觉。
而在慕尼黑宝马展这个群雄毕至、全力竞逐的顶级舞台上,徐工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舞台一角里的“观众”了。自1992年首次参展之后,徐工每一届宝马展都不会落下,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发展之路。而随着自身实力的迅速提升,徐工的展台越来越大,越来越居于核心位置;一台台性能强悍、耀眼夺目的产品取代了当初的图片;所展出的产品也被人潮包围——这其中,有许多参观者来自国际巨头企业。“这些国际巨头会来研究徐工的产品,会跟我们的技术人员沟通交流,甚至会感到很紧张!从当初的‘望尘莫及’,到现在的‘面对面打拼’,徐工已经成为这些国际巨头企业的竞争对手;而我们一直在伺机挑战国际巨头,随时准备将他们挑落下马!”徐工机械总裁助理、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刘建森不无豪情地对记者说道。
刘建森并未夸口。事实上,徐工集团将国际巨头“挑落下马”的例子,这些年屡屡上演。最近的一次,发生在巴西市场。
今年年初,在巴西朗多尼亚州的州政建设公开招标中,徐工同卡特彼勒、沃尔沃、凯斯、戴纳派克等国际一线品牌展开了激烈竞争,最终凭借优质的产品成功将众多国际巨头击败,拿下56台工程机械的大单。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徐工能够战胜跨国巨头主要不是靠价格优势,而是靠绝佳的产品质量——徐工的产品只比卡特彼勒等国际巨头的低了一点点,所以当招标公示出来之后,一些国际巨头感到非常诧异。他们感到不可理解的是,为何自己的产品价格明明没比徐工高多少,最终却是徐工中标?当地政府给出了这样的答复:“徐工的产品我们用过,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产品质量很好!”
“捷报”传到徐工总部时,王民感到很高兴。在他看来,在这场与众多国际巨头的对阵中,徐工不仅取得了胜利、斩获了订单,更取得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就——这意味着,徐工在巴西市场上的高端品牌形象开始形成。而这,一直是全体徐工人努力的方向——登上世界工程机械产业的最顶峰,让徐工真正成为一个受世人尊重的品牌。
从当初的不被重视、不敢与国际巨头正面抗衡,到如今与国际巨头短兵相接、让其“十分紧张”,徐工集团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执着的修炼迅速提升着自身的实力,正越来越接近心中的那座顶峰。
一个响当当的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品牌,正在群雄竞逐的国际舞台上,呼之欲出。
自1992年首次参展之后,徐工每一届宝马展都不会落下,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徐工参加2010年德国宝马展
徐工参加2013年德国宝马展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国际化,那是没有未来的。”王民曾无数次这样对徐工人强调道。
自1992年第一次踏出国门,徐工集团就再没走过回头路,而是在重重困难中砥砺前行,奋勇开拓国际市场。这番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迄今,徐工产品已覆盖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拥有280多个一级代理商,并连续25年保持行业出口额首位;目前,徐工集团9类主机、3类关键基础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汽车起重机、大吨位压路机销量全球第1位,光芒四射的“徐工金”在世界各地盛情绽放。这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带头大哥”不仅在国内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潮流,更在进军海外市场的征途上扛起了大旗,让“中国装备”遍布全球,有口皆碑。
那么,徐工集团究竟有着怎样的国际化历程?又是如何取得这番成就,成为一个令国际巨头们十分紧张的竞争对手?
王民将徐工集团的国际化历程总结为三阶段:“产品走出去;人员走出去;资本走出去。”
“一开始走出国门,我们就是简单的产品贸易,通过邮件和传真订合同,将产品销售到海外;再后来是人员走出去,我们在海外开始设立办事处,建设海外经销商体系”,刘建森顿了一下,对记者说道:“2010年,迎来了质的变化。从这一年开始,我们进入资本走出去的阶段,进行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国际化开始全面铺开,具备了更高的水平和能力。”
事实上,早在2007年9月,徐工集团在波兰的装配厂就破土动工,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于2009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徐工在海外布局和产业化上做的第一次尝试。波兰组装厂的投产,对周边市场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于是,徐工在2010年加快了“资本走出”的步伐,通过一系列雷厉风行的动作,全方位布局国际化,迎来了“质的飞跃”:2010年全资收购荷兰AMAC公司;2011年至2012年全资收购德国FT公司,向整合全球资源迈出了第一步;2012年,徐工集团大动作频频,不仅将德国老牌混凝土机械设备制造商施维英收归账下,还在巴西正式奠基了徐工巴西制造公司;与此同时,徐工又连续出手,在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波兰、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建设了合资工厂和组装厂……
嘉宾共同为徐工欧洲公司奠基
由于各国的气候环境、地貌特征、经济社会形态各不相同,文化民俗差异巨大,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王民深感徐工必须要坚定地奉行“本土化”战略——不仅要在当地投资建厂,更要注重在当地形成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因此,在布局产业基地的同时,徐工还同步推进研发机构和营销网络建设。在欧洲、美国、巴西等地,徐工建有海外研发中心,“靠近客户搞研发”;在营销体系方面,徐工已建成了优质而高效的全球营销网络,在海外拥有280多个一级代理商,并建有密集化、网络化的备件中心,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正是靠着这种“接地气”的研发和贴心周到的服务,如今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耀眼的“XCMG”和光彩夺目的“徐工金”:在卡塔尔,徐工的产品正在全力参与建设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场馆;在泰国,徐工的产品正在助力该国水电项目建设;在老挝的矿开发、印尼的铁路建设、土耳其的管线施工、埃塞的机场建设等项目上,徐工产品都是当仁不让主力军,为促进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
为了将分散在各地的经销商、制造工厂、研发中心等一个个“点”统筹凝聚起来,徐工集团还加快了区域运营中心建设和信息化体系建设——在阿联酋、新加坡等国家建立集产品展示、采购供应、培训和仓储物流等功能的综合性区域运营中心,提供综合性、高质量的服务能力;搭建海外备件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工厂、进出口公司、海外备件中心和备件仓库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通过海外“400”服务专线,促进综合服务体系网络化、现代化和备件销售高效率、多渠道化……这种统筹凝聚使得徐工集团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具备了无可比拟的战斗力。
李克强总理参观徐工起重机产品
而徐工巴西公司可以被看作为徐工出征海外市场、进行“本地化”融合的最佳案例。2014年6月,徐工巴西制造基地成功下线了首批产品,标志着徐工海外第一个绿地建厂的项目正式竣工。从零部件下料、成型到结构件及总成的焊接、机加工、涂装到整机的装配、试验,全套生产都可以在巴西自主制造;巴西研发中心通过与徐工研究院、各大事业部通力合作,保障了产品更加适应当地工况、更加符合当地用户的需求;遍布巴西各州的营销、服务网络可以为当地客户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服务……不仅如此,徐工巴西公司还与当地政府、当地人民以及当地经销商、最终用户形成了紧密融合的关系,这一方面为当地人民创造了巨大价值,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徐工凝集海外人才、进行国际化管理的能力,实现了双赢。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到访巴西,参观了在里约热内卢举办的中国装备制造展览会。他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徐工的起重机等产品,并听取了徐工巴西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岩松的汇报。在了解了徐工在巴西的发展情况之后,他不禁称赞道:“徐工集团在巴西做得很好,你们要争取更好!”
另外一个典型案例,是施维英公司。作为一家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牌混凝土设备制造商,施维英无论是在产品制造还是技术创新上,都有着世界最一流的水平;但是,因为其是家族企业,管理上比较落后,所以在金融危机袭来之际难以抵挡,陷入巨额亏损之中。在将施维英收归帐下之后,徐工迅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变管理模式、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降低运营成本……经过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举措,2015年,施维英成功扭亏为盈。“我记得很清楚,当初我们收购的时候,我去施维英的生产车间里看,只见整个厂房空空荡荡的,只有两台设备在进行装配;现在的生产异常繁忙,两班人轮流倒,中间都不停的。”王民在谈及施维英的变化时,不无兴奋地说道。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因为徐工集团先进管理经验的及时注入,才使得施维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不久前,施维英刚刚下线了全球首台采用多级同步伸缩弧形支腿技术和液控智能臂架技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65米混凝土泵车,王民亲自去参加了产品下线剪彩。而就在这台车刚刚试制完成时,就已经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5台订单。
从刚走出国门时的简单贸易,到后来的“人员走出去”、建设海外经销网络,再到如今的海外投资、“本土化”发展、当地化研发、输出管理经验……徐工集团的国际化水平已在多个维度、多个层次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海外市场上的扎根越来越深——业内有这样一个判断一家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标准,即如果一家企业的海外营收能够占到其总营收的三分之一以上,那么这家企业就可以被称为是一家国际化的企业。“不包括徐工在海外各地的工厂、基地的收入,仅就徐工产品的出口来说,我们目前就已经接近这个数字了;如果把海外各地的营收算进去,肯定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刘建森不无风趣地说道:“因此可以说,徐工早就可以算是一家国际化的企业了。”
但王民的目光显然不止于此。他为徐工的国际化发展制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要做到五五开,各占50%”。
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徐工集团不仅要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大力开拓,更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全力以赴,全面展开与国际巨头的抗衡,抢占他们的市场!
2016年的慕尼黑宝马展即将在不久之后开展。徐工集团各参展单位目前都在积极“备战”,准备再次在这个世界工程机械最顶尖的舞台上,与国际巨头企业们一较高低。
事实上,在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征程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往往是最难也是最后被“攻破”的一站。以华为为例,其所采取的国际化战略为“先易后难”、“农村包围城市”,在非洲、拉美、中东等发展中国家市场经过长达十年的磨砺之后,2006年前后,华为才陆续登陆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与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徐工大体上也是走的“先易后难”模式。已在欧洲市场一线打拼了十多年的张晶明告诉记者,欧洲客户有着十分严谨的消费理念,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技术水平等有着“精细而严苛”的要求,所有进入到欧洲市场的产品必须先要经过严格的CE认证。“要想做好欧洲市场,你必须要有非凡的毅力、坚定的信心、强大的耐心,要坚守诚信、耐得住寂寞,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说实话,要想真正被欧洲客户认可和接受是很难的,所以我建议一般的企业不要去尝试欧洲市场——如果你的制造能力、技术水平、服务能力达不到,那你最终的结果可能得不偿失!”他语重心长地对《中国机电工业》记者说道。
“这一次的宝马展,我们将展出两款产品,一款是XCA100四桥百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这是我们全球首发产品;另一款是RT55E越野轮胎起重机。这两款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技术实力均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可以说将在各个市场上与国际巨头的主力产品‘硬碰硬’!”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副总经理单增海看着记者,豪情满满地说道。
他具体介绍说,这两款产品是徐工站在全球最高顶点、按照全球最为严苛的标准、耗时两年时间研发打造的。并且,这两款产品全部为正向自主研发,从零部件、子系统一直延伸到产品开发平台,拥有多项独创的核心关键技术。以XCA100为例,这款产品拥有大载荷单横臂独立悬架系统和双臂销插销伸缩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起重性能要比国际巨头的同类产品高出5%到10%。
徐工铲运机械事业部也将在本届宝马展上祭出“杀手锏”——他们将展出三款装载机:LW1100KN、LW800KN和LW180KN。其中,LW1100KN也是全球首发产品。
“说实话,以前我们想到欧洲市场,内心会有恐惧心理;但是现在,我们就是要瞄准欧美市场,坚定不移地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许多人都觉得市场需求减少了,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市场需求的层次、内容、内涵却在提高,你只有和国内对手拉开差距、走出差异化,向卡特、小松等等国际巨头对标学习,和他们竞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徐工机械副总裁、铲运机械事业部总经理杨东升意味深长地说道。
LW800KN、LW1100KN这两款产品可谓是徐工研发团队雄厚实力及前卫研发理念的一次集中体现。在其研发过程中,徐工以进口产品为标杆展开前沿技术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在整机集成创新设计方法、工作装置机构的全局优化设计、传动系多功能匹配控制系统与高可靠性设计方法、大吨位装载机被动安全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新型翻车保护结构及其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形成徐工专有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与方法的成功研究和应用,极大提升了装载机的技术性能和工作可靠性,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全部达到、部分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完全满足了高强度、恶劣工况及持续作业施工要求。
“要想在高手林立的装载机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抓两头’:一头瞄准大吨位,走高端化、大型化路线,替代进口;另一头盯紧小型化,向多功能化发展。中间吨位的产品目前竞争异常激烈,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对于铲运机械未来的发展战略,杨东升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不久前,在徐工大吨位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徐工铲运机械事业部刚刚发布了“铲运生态+”暨V系列新产品。杨东升在发布会上对“铲业生态+”的内涵做了细致说明:即“由徐工联合上下游,构建面向客户、经销商、供应链、竞争者以及其他相关参与者的全生态商业网络组织,以期形成更强的创新力,并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为客户及各相关方提供更高价值,让生态体系成员共融、共生、共进。”这既是徐工集团积极践行“供给侧改革”的表现,又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套有利于各方发展和价值提升的全新思路。
而成立时间不长的徐工挖掘机械事业部,则展现出了异常迅猛的发展势头:不仅在短时间内做到了国内领先,产品更畅销中亚、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和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广泛赞誉。
刚刚送走一位印尼客户的徐工挖掘机械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宏不无兴奋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的市场形势很好,小型挖掘机产品已经卖断货了!”而即便在世界工程机械产业普遍遭遇下滑困境的大环境下,徐工挖掘机也迎来了逆势增长——2015年产品出口大幅增长40%!
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绝佳的技术水平,徐工挖掘机产品尤其注重从不同地区的客户需求出发,设计和研发产品。一位技术团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年为了进军北美市场,他们专门组成了一个团队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待了很长时间,与当地代理商、用户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最终研发出来的产品完全满足客户需求,大受好评。
4月11日上午10点45分,徐工展台举行开幕式,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等领导和嘉宾出席
这一次,徐工挖掘机械将派出两款产品“征战”慕尼黑宝马展:有“城镇精灵”之称的XE35U和号称“全能机王”的XE210C。这两款产品也是徐工挖机从客户需求出发,针对欧美用户推出的匠心之作——XE35U采用了“无尾型”设计,更加灵活,可以在狭窄的空间里自由作业,更加适合欧美等城镇化程度比较高的市场;XE210C通过自主开发多功能机具智能控制系统,增加辅具选配模式,实可现破碎、剪切、清除、压实、铣刨、推运、夹送、抓取、铲刮、疏松、吊装等多种作业,真正的达到一机多能,满足欧美市场用户对产品多功能性的需求;此外,为了增强设备的可维修性,降低客户的维修成本,这两款产品还增加了“驾驶室侧翻”功能,不留维修死角;而在一些十分细节的方面,徐工的挖掘产品也从客户需求出发,做出了改进——比如,加大手柄的硬度,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手感……
此外,在即将上演的慕尼黑宝马展上,“城镇精灵”XE35U还有着一项特殊的使命——现场表演“螺母塔”和“沙里淘金”两个节目。“虽然操作已经很熟练了,但我们的工作人员仍不放松,还在加紧练习。”张宏笑着对《中国机电工业》记者说道。即将上演的这两场精彩有趣的表演无疑令人颇为期待。
与徐工挖掘机械事业部类似,成立时间不长的徐工基础公司同样有着异常迅猛的发展速度——在正式成立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徐工基础的营收业绩成倍成倍地增长,从最初的2亿元猛增至24亿元。其旋挖钻机、水平定向钻等产品不仅遥遥领先国内同行,更在海外市场步步紧逼国际巨头。
徐工基础公司副总经理张忠海告诉记者,作为国内首家实现旋挖钻机自主研发、生产,并稳居桩工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生产商,徐工基础公司这一次将携“金刚战士”——XR220DⅡ旋挖钻机强势亮相慕尼黑宝马展。该款产品是徐工集团多年专业从事桩工机械研发的成果,广泛地吸收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并采用国内一流的先进制造手段,品质优秀,可靠性高。此外,XR220DⅡ旋挖钻机还采用了全套管施工工艺,实现了施工全程无泥浆作业,更加绿色环保。
事实上,XR220DⅡ旋挖钻机此前已经出口至哈萨克斯坦、叙利亚、土耳其、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凭借其低油耗、套管施工能力强、钢丝绳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性高、易于维护保养等一系列特性赢得了国内外广大用户的认可,助力了土耳其热电厂工程、叙利亚工厂建设、阿勒桥梁建设等一系列国际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和高效建设。不过,令张忠海感到痛心的是,目前国内的施工单位大多还停留在“泥浆护壁”的时代,一味追求降低成本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使用完的泥浆乱排乱放,流到下水道里会产生堵塞;流到农田里会破坏庄稼作物;流到河流里会产生严重污染……在香港、欧美甚至俄罗斯,这种施工方法是绝对不允许的,而国内却还在使用这种落后的、污染严重的施工方法!”张忠海不无愤慨地说道。他期望着徐工的XR220DⅡ旋挖钻机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助力国内的绿色施工和绿色建设,改变过去那种污染极大的施工方式。
徐工随车起重机公司在徐工集团内部虽然体量不大,但却一直有着较高的盈利能力,为整个集团的发展输送着强劲的动力。而且,在进军海外市场的征程中,其所采取的策略也十分独特。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市场,我们所采取的都是‘双品牌、双渠道’模式”徐工随车公司总经理孙小军笑着对记者说道,“既有我们自己的渠道,也有各大汽车厂商的渠道,从而形成了合力,实现了彼此的双赢。”
孙小军一直对公司员工强调,随车起重机产品更应该被看做是“汽车产品”而不是“工程机械产品”——尽管从其形态上来说,都是上身吊机加上汽车底盘。“如果向汽车靠拢,成本控制就会很好,抗压能力也会更强。”孙小军解释道。
而这样的产品形态也决定了随车起重机的“定制化”属性——客户可以自由选择汽车底盘,上身的吊机也可以为其量身定制。“此外,如果把吊机装在火车上,就会成为铁路吊;如果装在轮船上,就会成为轮船吊。总之非常灵活多变。”孙小军不无幽默地对《中国机电工业》说道。
此次慕尼黑宝马展,徐工随车公司将要参展的产品是SQZ200K型随车起重机。这款产品采用了徐工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臂体减震、防倾翻等多项技术,并加入了多辅具,可以接入液压剪、抓具等多种工具,实现一机多能。“其综合性能完全不亚于国际巨头的产品,可以与之一较高低!”孙小军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道。
以上九款产品组成了徐工集团出征本届慕尼黑宝马展的强大 “方面军”——这些设备全部通过严苛的CE认证,达到了欧III、欧IV标准,其中许多都是针对欧洲市场专门设计、研发,将在几天之后隆重亮相,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线品牌同台竞争。
而经过二十多年的扎实修炼和强劲发展,如今的徐工集团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的震惊而无奈的“行业小兄弟”了;聚光灯已经打到它庞大而健硕的躯体上,其在舞台中央的亮相往往会引来不少国际巨头一片惊羡的目光——甚至,在最近几届的参展过程中,徐工都会现场受到客户的热捧,并当场与客户签约订单。这已足见徐工集团在慕尼黑宝马展这个世界工程机械顶级舞台上的实力。
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徐工集团在二十四年前那次慕尼黑宝马展上的简单亮相,已成为永久的过去时了;但王民似乎从来不曾遗忘过那个只有图片、没有实物的小角落。无数次地,他曾这样对徐工人说道:“我们能力有限、精力有限。以我们的智慧,如果能够为世界贡献一个来自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品牌,就无愧这一生了。”
带着这样的信念,徐工集团在国际化之路上,正坚毅而执着地奋勇前行——其步伐越迈越大,扎下的跟也越来越深;而当初曾设想了无数次的那个远方,已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