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和
摘要:本文从摄影艺术的两方面"存在"和"本质"出发阐述摄影所要传达的意境的三个层面,力求探讨在有限的二维空间如何按照我们的哲理信念去获得属于自己和观者的审美愉悦。紧紧跟随光影的脚步,在摄影艺术中渗透超越,跃动观者的灵魂。希望我的探讨能给与我一样的摄影爱好者带来更多的思索空间。
关键字:摄影艺术;光影;审美本质;灵魂;密码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26-02
一曲优美的音乐通过与人心灵的共鸣而产生动人心魄的震撼力;一幅上乘的绘画作品通过与人情感交流而让人深思留恋;而一张精彩的摄影作品经历与人视觉冲击后会浸透人的灵魂深处。摄影艺术的表达方式有它的独特性。摄影师通过特定的摄影器材来表现光与色,让一切在光影中流露出感情,使我们的眼睛被色彩和光的绚烂魅力所吸引,让人们在观赏照片时,如同在读照片中事物的灵魂,倾听它们的内心独白,最终感到满足和愉快。
我想照片传达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存在"和"本质"。照片中外在的、适当的形象就是"存在",而照片表现传递的意境就是摄影的"本质"。可以这样说,摄影的"存在"就是照片中的形象的表现和光影的层次;摄影的"本质"就是摄影者感想的呈现和精神的境界。所以要拍出能给灵魂显影的照片,就不得不在这两个方面注意。
那么,一张摄影作品到底能传递出怎样的意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种内涵上挖掘:
1.层次丰富
层次丰富不是代表照片内容上的繁复,它的丰富指的是摄影者拍摄物象时,能有更多层次上的增减删除。摄影艺术是对审美经验的一种召唤和诱发,激荡起欣赏者心海之波,留待他自己去张开创造的风帆,从而得到某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和精神上追求创造的满足。因此,丰富的含义同时要伴有摄影画面的"空"。好的"空白",既不会影响照片层次的丰富,反而能延伸欣赏者的联想力。
2.真实自然
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家对实际生活进行正确的选择,提炼、加工以及虚构的创造,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出来的生活的某些本质的方面。摄影作品要正确的反映生活,不能把实际生活照样记录下来。而摄影最后的目的,不外乎将这种瞬息变化,起灭无常的"自然美的印象"通过镜头扣留下来,使它普遍化、永久化,人人得以欣赏。摄影的目的就在于此,而美得真泉仍在自然。
3.深厚透彻
深厚透彻就是指摄影家对于人性,对于大自然的精神不单是亲身体验着,并且他经历的强度要比普通人更深浓些。大自然的秘密很少暴露在表皮。摄影者要在照片中浓缩出人类最浓的快乐和最高的痛苦。这样浓缩出来的照片,自然地深切动人,入人肺腑。我相信一张透漏着真实、丰富、深透的意境的照片,才是一张有说服力,充满生命张力的摄影艺术作品,才能真正引起观看者的灵魂跃动,丰富联想。
以上是我对摄影艺术的拙见,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具有这样的张力,能饱含这样的意境,摄影爱好者们又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唯美的眼光。摄影者要具备这样的眼光,要把这个世界和整个社会的各种景观和现象,无论美得,丑的,可憎的,甚至龌龊的,都把它当作一种艺术品看待。因为艺术品中本有表写丑恶的现象。当我们全身心投入观赏一个艺术品的时候,自我的喜怒哀乐都会停止,心中只留下沉浸在艺术品中的宁静和精神上的愉悦。可以说,摄影者是无往而非"美"的创造者。拥有唯美的眼光观察镜头中的一切,才是摄影艺术真正的起点。
(二)研究的态度。怎么样才算是研究的态度?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要计较失败的利害,而是平心静气,用研究的眼光,分析事情的原委、因果和真相。这种态度就如科学家对待科学研究一样,只有不断支配处置的热情,而没有被失败击垮苦闷的情绪。镜头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研究,什么该留,什么该去,不抱盲目的悲观,也没有过激的愿望,只有这样的情绪对待镜头中的一切生物,摄影爱好者们才能最终掌握去伪存真的艺术手法。
(三)超越的精神。普通的自然景观或生活场景,通过倾注摄影者的满腔热情的照相器材产生平面复现,转变成一幅意味无穷的艺术作品,摄影艺术的形成总是如此神秘,这样的过程就是对自然的超越。小小的尺寸之间,有限的二维空间为摄影者拓展出无限的思维天地。在这个天地里,确定变得不那么确定,静止的变得流动跳跃,它能容纳你全部的情感与智慧,不同的人们按照自己的"生活积淀",从中获得由此岸到达彼岸的是审美愉悦。
没有对客观物象的超越,便没有摄影艺术。超越光影更是一种创造。化平庸为神奇,凝光影为意境,凡人小事映出大千世界、山石草木充满血肉零星,这才是超越的功能和结果,更是艺术创造中人的本质力量最充分的显示,是融作者知识、智慧、经验、情感、追求、心血、汗水于一炉的创造里的集中体现。没有超越就谈不上创造,你就只能拿到"照片",永远不能获得艺术。让我们一起呼唤摄影创作中对光影的自觉的"超越意识"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 大众摄影[J].2005年第3期.
[4] 摄影家[J].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