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要善于倾听(2)

2016-07-30 03:25范会玲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特级教师小草耳朵

范会玲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163-01

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以来,许多老师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课堂上学生的声音明显增多了;许多老师意识到要尊重学生,于是课堂上老师的赞扬也明显增多了。可是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笔者看到有些老师的耳朵却逐渐退化,甚至失聪了。

过去,老师的耳朵是非常"敏锐"的,学生的回答稍有语法上的逻辑上的错误,或者与教学参考书不同的回答,哪怕只是次序上把《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最后的小标题"隆化解放"说成"解放隆化",老师的耳朵也决不会放过,将其拒之正确答案之外。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减弱,挫折感厌倦感悄悄滋生,出现了有关人士所谓的"课堂麻木"现象。而现在的情况是,在有些课堂上无论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什么样的回答,发表什么样的所谓见解,老师无一例外的给予肯定的赞美和鼓励,尤其是在公开课观摩课上,许多授课教师好像不会说"不"似的,一律是好好先生 ,有的明显是知识性的错误老师都能视而不见。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才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片面理解学生主体作用而产生的错误做法,在这种课堂行为里,老师的主导作用被模糊和抹杀了,老师的耳朵失去了倾听辨别的功能,成了"聋子的耳朵--配式",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无论表扬还是批评不但显得形式化、表面化、空洞无力,不能真正起到指导学生的作用,而且可能给学生一个错误的导向。

笔者曾听一位老师执教人教社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一课。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时,老师请学生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句式说说海底还可能有什么声音。有的学生说出了"有的像狮子的吼叫""有的像老虎一样嗷嗷",老师表扬了他们继续往下进行,很好的一个语言训练机会浪费了。如果老师的耳朵能仔细分辨,不难发现狮子老虎和蜜蜂小鸟小狗叫声的不同,再让学生联系理解文中的"窃窃私语",就可以理解、运用一举两得。所以,老师要充分发挥耳朵的职能。

优秀教师的耳朵都是相当灵敏的,他们不但能敏锐的发现学生表达中的闪光之处及时给予肯定,更能准确觉察到学生语言中的不足之处及时给予指导,因此他们的课堂才会又实又活,引人入胜。

例如,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给二年级小朋友上《草》一课,请小朋友用"原"组词,有个小朋友说"校园",于老师马上说"校园"的"园"不是这个"原",及时的纠正了他的错误。后来,于老师又问:"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草怎么样了呢?"有个小朋友说:"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草慢慢变黄了。"于老师夸奖说:"'慢慢'一词用得好,小草变黄有个过程。"(见《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你看,于老师的耳朵听得多细致呀!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更是把耳朵的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他的作文课上,哪怕是微小到一个停顿,贾老师的耳朵也不会疏忽过去,必然要指导改正,许多老师在听完他的课后,对贾老师的听功赞叹不已。正像罗丹说的:"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常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果闭目塞听充耳不闻,即使学生有闪光点老师也很难发现,最终导致对学生的无视。

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项了不起的本领,首先老师自己要会倾听。老师们,请叫醒我们的耳朵,不是吹毛求疵,不是廉价鼓励,是悉心倾听,是用心捕捉,有花开的声音正在不远处……

猜你喜欢
特级教师小草耳朵
小草的烦恼
小草受伤了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奇妙的大耳朵
闪亮亮的耳朵
牛小草的牛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耳朵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