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语文游戏活动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6-07-30 03:14黄良珍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成语文章游戏

黄良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153-01

我们的祖先历来重视情感教育,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强调"温柔敦厚,《诗》教也"。他还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通过诗歌教育的熏陶感染,能够培养人"温柔敦厚"的情感。孔子不愧是我国情感教育的开山鼻祖。作为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本人认为:优秀的语文范文,作者是"情动而辞发"借文辞表达感情的。因而语文教学本来是具有刺激学生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并使其充分发展的最佳诱因,然而目前的教学现状,相当一部分教师将语文课讲成纯知识性的体型训练课,所以这种诱因就被大大削弱了,甚至完全抹杀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在这里遭遇了大打折扣的厄运。人们常说的"寓教于乐",就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情感体验。

那么,这种情感体验从何而来呢?十多年来,本人致力开展语文游戏活动的探索,寓教于乐,有效地刺激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词语一条龙、对答同类词

初一年新生刚入校时,存在着一个小学和初中的语文知识衔接问题,教师不应该急于求成,立即拿出初中文本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因为许多学生还停留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方式的基础上,一下子难以适应初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对知识的吸取也存在着一定的偏颇,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学生的学习习惯慢慢地引到新的学习方法上,把学习兴趣尽快地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词语接龙。教师可以指定一个词语或成语,让学生将该词语的词尾的字打头再组成一个新词,看一看,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个学习小组接得又对又快又长;或让每一组的组长先说一个词,可以让学生之间开展互说同类词的活动,比一比,看谁说得多,说得好,说得快,以此锻炼学生一定的求同、求异思维能力。例如:"说"字,可对答;"讲、谈、问、聊、言、语、答、云、曰"等等。

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主动学习的因子被激活了,他们为了拿到好的成绩,体验成功的愉悦,必须在平时注意词语的积累,尤其是进入中学之后,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加开阔了,涉猎的知识面趋于全面,一方面激发了学习兴趣,启迪思维,也为语文学习做了材料上的积累,为今后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

2.对诗句、找作者

社会是万花筒,尤其是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加上中学生处半成熟和半幼稚时期,其独立性和依耐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相依并存,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在课外阅读时,往往对刺激、怪诞的内容产生兴趣。对此,如果没有引以引导,纠正偏差,那么不仅语文学习受到影响,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健康阅读的轨道上,本人经常在课堂上或在第二课堂开展"对诗句,找作者"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初中阶段学生背诵80篇(段)。这些诗文学生会不会不折不扣地去落实呢?本人利用"对诗句"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古今诗文虽然优秀,但有的古诗难以理解,可以通过熟记,咏诵方式不断的加强对诗意的理解。这时,如果用"对诗句"来督促学生,那么效果则更佳。如:说一首古诗的上句,别的同学应快速的答出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答"轻舟已过万重山",若说错,其他同学可以补救。

再来是"找作者"。一些优美的文章,不仅要学生记住文章内容,而且要熟知文章的作者。"找作者"可以在课前三分钟的口语训练中完成,所选文章涵盖古今中外,当然要立足于已经学过的文章篇目,这样学生对答时才不会发生"断电"的现象。具体操作过程为:一学生说出一篇诗文的篇名,另一学生快速回答该诗文的作者是谁。

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检查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也可以检讨自身存在的不足,有利于他们努力学习,迎头赶上,进一步弥补知识缺陷。

3.叙说故事、表演小品

强调情感教育,必须让学生多参加语文活动,使之在体验中领略活动的乐趣,从而树立自己的信心,提高语文素养。实践证明:不少的学生在学习上总是抱着漫不经心的态度,能学多少算多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这种学习态度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基于此况,开展"叙说故事""表演小说"等活动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叙说故事。充分地借助所学范文内容,在原文基础上再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去续讲完一个更完美的新故事,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借助所学过的课文《孔乙己》这篇小说,想一想孔乙己在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而失去生活能力的情况下,他的结局会怎样呢?是否就此了却一生,还是有人"救驾"进而过上体面人的生活呢?又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鲁提辖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而亡命梁山,最后,命运又如何呢?叙说时可以先请没有看过《水浒传》的学生发言。然后再请阅读过《水浒传》的学生补充,看谁的想象推理合理。由于课堂上教师恰到好处的开展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方向已随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了,学生阅读不良书刊的担心在本人的心中慢慢的消失了。

根据课文的内容情节表演,对所学的范文,尤其是民间故事、通话、寓言、科学幻想等,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看谁演得符合内容,生动,形象,逼真,有富于创造性。例如:教授《骆驼寻宝记》一文,让同学们扮演骆驼、狮子、老虎、金钱豹、大灰狼、麻雀、斑鸠、白鹅等动物,将各种动物的特点以及它们踏上寻宝道路和退出寻宝道路的种种表现表演得惟妙惟肖,形象逼真,让全体同学明确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饶的毅力的道理,加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4.出点子、说成语故事

随着社会信息量的骤增以及 社交圈的扩大,许多学生已逐渐养成积极动脑,喜爱讨论,能说会道的好习惯。为了让学生的优点在语文学习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深化情感体验,在"乐"中寻趣,在"趣"中找乐,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不失时机的挖掘文本中的闪光点,结合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引导学生想一想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是什么?为人物的活动出点子,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可围绕"蔡桓公"应该如何对待"君有疾"一事,扁鹊非得"逃秦矣"吗?等问题进行讨论,出点子,使学生能明晓文章的脉络,感受人物的思想脉搏,从而对文章的主题了然于胸。

能言善语是当代中学生的一大亮点,如何发挥学生的这一优势,则是值得教师研究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因势利导,经常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开展说成语故事的游戏。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中所学到的成语,有很多是从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例如:守株待兔、狐假虎威、拔苗助长、自相矛盾、叶公好龙、刻舟求剑、朝三暮四、杞人忧天、望洋兴叹等。通过成语故事的游戏,使学生深入认识成语的由来,生动,含意丰富深刻的特点,激发学习成语的浓厚兴趣,学习、掌握更多的成语,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其次,培养了学生敏捷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游戏的活动过程中,参赛者可以采用抽签方法决定参赛先后,说故事时可以采用教师提供的成语,也自己可以选定的成语说故事,然后评定。根据"构思时间短,内容准确无误,语言生动流利,表演逼真动人"等标准为参赛者亮分。最后,按得分高低决定获奖名次。

开展语文游戏活动,教师必须研究学情,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状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步步为营,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用于刺激学生中情感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字、词、句、段、篇的能力,而且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推进素质教育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猜你喜欢
成语文章游戏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拼成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猜成语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