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丽红 姜兴国
营商环境是现实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三最城市”的目标要求,周村区坚决摒弃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规范服务、提高效能,大力突破“中梗阻”,努力将全区打造成为全市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群众和企业最满意的区县。
一、简政放权,祛除阻碍发展的“堵点”
一是全面调整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保留的事项按照市政府公布的《区县级行政审批事项参考》进行调整规范,对办件量极少或长期未开展审批的事项进行冻结。全区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为83项,冻结58项,降低32.52%;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26项审批事项当日即可办结,审批总时限由精简规范前的960个工作日压缩到493个工作日,行政效能再提高48.7%。公布区级行政权力清单、政府部门责任清单,印发实施《“三最”城市指标体系》。
二是全面承接上级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取消和下放要求,及时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衔接,制定承接方案,编制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进驻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去年以来,共6批次承接上级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38项。其中,取消区级行政审批事项14项,冻结10项,承接省、市政府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事项71项,转为其他方式管理22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或明确为后置审批121项,全部承接落实到位。
三是全面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对区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清理。编印了区《调整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情况目录》,共调整32项审批事项。其中,1项调整为行政审批事项,3 项调整为行政确认,3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20项调整为其他权力事项,取消5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清理规范到位。
四是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登记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国务院前置变后置文件,134项前置审批项目改为后置;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推进“三证合一”便利化改革,实现了“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企一码、一网互联、一照通用”,大大提高了注册登记审批效率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化程度。截至目前,共办理“一照一码”设立登记2581家,换发执照1507家。
五是全面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对区直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实行服务事项和收费项目清单管理,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区机构编制网进行公示。对涉及中介机构前置服务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核实,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项目及收费一律取消;确需保留的列出法律法规依据,提出规范时限和收费意见,形成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项目清单。对相关中介机构编制申报材料时间长、收费高、服务差等情况进行重点调查,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两办督查室进行专项督办,限期整改到位。将整改达不到要求的中介机构列入黑名单。
二、优化服务,祛除干扰创业的“盲点”
坚持向服务要动力,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平台、畅通渠道、跟踪服务、一线推进,使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最大限度释放科学发展的红利。
一是打造优秀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应进必进、整体进驻”的原则,将45个部门240项行政审批事项及58项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入驻,全部达到“两集中、两到位”要求,有效解决了布局分散、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整合全区各类民生服务资源,将市民热线电话、周村民声网等一并纳入民生服务热线,以“1234505”一个号码统一受理各类群众非应急诉求事项,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是积极推行事项网上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全程网上留痕,让审批流程在阳光下运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将全区373项行政审批事项、58项公共服务事项录入市网上审批系统,与全市各区县统一事项目录、统一事项要求、统一办理时限,每个办理节点实现全程追溯查询,提高了办理效率和办件透明度,实现全程阳光办件。引导企业、办事群众利用市网上系统提交办理材料,推行网上咨询、预审、受理、办理服务。开展办件邮寄服务,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切实提高零次跑腿率和一次跑腿率。今年1-4月份,累计实现网上办理事项21233件,零次跑腿和一次跑腿率达到75%以上。
三是开辟项目联审快速通道。坚持高速、高效、高质量的推进建设项目审批。涉及市级审批权限的项目,通过视频连线实现市区多部门联合审批,最大程度提高审批效率。通过联审的项目,实行项目并联审批和手续主审代办制度,由主审部门全程提供咨询、指导、协调、办理服务。市重大和区重点项目手续由挂包部门全程负责协办。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全程跟进项目手续办理情况,并在区政务服务中心网站上公布手续审批部门和负责人名单,及时更新手续办理进展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和企业的监督。探索实行项目手续办理“容缺审批”。
四是落实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区领导和部门挂包企业制度,骨干企业由区领导和镇办、部门进行双挂包,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直通车式的全方位服务,做到政策支持、领导力量、要素保障、科技资源“四个优先、四个集中”,切实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实际困难,全力支持其上新创新、融资合作、加快发展。实行区领导和部门挂包重点项目制度,每周至少一次到项目现场对接联系,及时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全力帮助解决手续办理、资金需求等问题。区政府督查室、区重点项目办对领导和部门挂包情况一周一调度,对项目进展和遇到的问题一周一通报,跟踪督促挂包单位靠上服务,形成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全区23个工业服务业重点项目共有18个开工建设,开工率达78%。
三、放管结合,祛除影响干事的“痛点”
周村区从规范公开事项办理流程入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强化工作过程监管,破除权利寻租,消除廉政风险隐患点,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和水平。
一是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条件。统一标准,编制政务服务大厅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事项办理流程图等,通过网站、公示栏、宣传板等方式公开,并在每个服务窗口放置业务手册,方便群众随时取阅。办事群众按照服务指南准备申请材料,窗口人员按照办事流程受理群众申请,切实让群众明明白白办事,提高事项办理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事项办理台账,受理事项全部登记在册,详细记录受理的时间、办理人员、办理事项、办结时间等信息,事项办理全程留痕,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二是完善政务服务工作制度。用制度规范政务服务运行,规范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行为,严格事项办理流程和人员考核,全面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区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明确政务服务大厅进驻部门事项、实行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和主审代办制度、积极推进事项网上办理等,为解决“中梗阻”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依据。特别是实行区政府领导巡查和部门领导坐班制度,每月由一名副区长到中心巡查工作两次,召开一次工作分析促进会,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进驻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两天到部门窗口坐班,班子成员每周至少一天到窗口值班,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三是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对项目手续办理中涉及的中介收费、重复收费、垄断行业收费、转嫁收费、押金等费用收取进行专项整治,减轻企业负担。规范对企业的检查、评比、奖励、税费及技术改造等相关政策,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提升对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提高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对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给予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形成全社会重视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是严厉查处“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行为。明确“为官不为”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严查工作人员不守规矩、不敢碰硬、不愿担当、不思进取、不守纪律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整改防范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健全完善制度,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形成作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区纪委监察局通过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明察暗访、受理投诉举报等方式,强化对“为官不为”行为的再监督再检查,严格按照《淄博市国家工作人员“为官不为”行为问责暂行办法》、《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执行不力责任追究办法》和《周村区作风效能责任追究办法》进行责任追究。对落实“一岗双责”不力,发现处理问题不及时、整改追责不到位的,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形成对懒政怠政行为的强力震慑。
周村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开便利之门,有力破除了“中梗阻”。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为市场腾了位,为廉政强了身,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幅降低,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有力促进了经济提质增效。特别是推动了新动能的加快成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空前高涨,去年至今新增市场主体9042户,新增城镇就业10285人,有效释放了市场潜力和活力,促进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中梗阻 营商环境 行政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