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维亚康姆(Viacom)总部充满火药味,公司正围绕着是否向中国公司出售旗下派拉蒙影业(Paramount Pictures) 股权问题爆发激烈内讧。
以维亚康姆CEO道曼(Philippe Dauman)为首的公司高管派系投赞成票,希望以此换取现金及中国市场。
维亚康姆的控股股东Sumner Redstone家族则坚决反对,甚至不惜为此把Dauman和其他四名维亚康姆董事会成员逐出董事会。“把股份卖给谁的决定很显然不适合由即将离开董事会的人做出。”Redstone的家族企业全美娱乐公司发表声明称。
但是Dauman仍然坚持与万达谈判,为派拉蒙能够卖出个好价钱而努力着。“Sumner Redstone已经 93 岁了”,他表示,Redstone早已神志不清,被女儿控制,因而最近的声明都并非他本意。
派拉蒙过气了
“派拉蒙交易所产生的任何短期内看上去的好处,都有可能对维亚康姆未来战略的灵活性产生负面影响,并导致公司无法在其重要资产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变现。”全美娱乐在声明中称。
Redstone家族更倾向于把派拉蒙出售给美国的传媒公司,比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原因是不希望派拉蒙在目前表现不景气的时机下被卖掉,也不希望引入新的主要股东,比如万达。
目前来说,万达集团是最后一个向派拉蒙抛出橄榄枝的中国企业,在它之前还有阿里巴巴、DMG、复星集团和百度。但无论如何,卖掉派拉蒙的消息还是来得快了一点,就在4年前,它还在庆祝自己的100周年。如今华尔街却已经判定它没希望了。
派拉蒙创建于1912年5月,曾产出过《教父》、《阿甘正传》、《变形金刚》等奥斯卡获奖影片。直到2011年,派拉蒙影业都保持着接近20%的市占率,在当年的好莱坞电影公司中名列第一。
好莱坞历史上,派拉蒙是和垂直垄断联系在一起的,即横跨制片、发行、放映等一系列环节。这种方式使得小型制片商的影片很难打入被大片厂控制的首轮影院,非连锁影院也拿不到由大片厂生产的最热门影片。
1942年,美国一个独立电影制片人组织起诉了派拉蒙位于底特律的院线,这也是好莱坞第一桩制片人起诉放映方的大诉讼。6 年后,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对“派拉蒙案”做出裁决,判定大制片厂垂直垄断为非法,要求制片公司放弃电影发行和电影院放映业务。后来这场官司被称为“派拉蒙判决”,对全美影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60年代,受电视行业冲击,好莱坞一度陷入低谷。有“好莱坞最后大亨”之称的巴里·迪勒出任派拉蒙首席执行官,并从此改变了好莱坞的发行模式,从以前首轮放映覆盖不足200家影院、时间长达两年,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一部电影放映1个月,同时覆盖几乎全世界所有影院。通过这种方式,影视公司能够快速周转资金,从而启动更多电影项目。
迪勒还开创了好莱坞把商业大片和以艺术为导向的影片分开的模式。前者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后者则是为了讨好奥斯卡。在迪勒年代,派拉蒙拍了诸如《星际迷航》、《夺宝奇兵》这样的商业大片,也拍了《象人》、《赤色分子》这样的影史经典。
十年间,派拉蒙利润增长近3倍,成功坐上了好莱坞制片厂老大的宝座,也垫定了好莱坞新的运作模式。
迪勒离开之后,派拉蒙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好日子,最后一次在好莱坞六大发行公司中排名第一位的时间是2010年。
《钢铁侠》模式的兴起意味着派拉蒙过气了。新上映的影片当中,讨好华尔街的那部分东西不见了,宣布重启的《星际迷航》系列以及《终结者》系列口碑都不尽如人意,最近在中国上映的《忍者神龟 2》评分并不高,在烂番茄上只有36%的新鲜度。
整个2015财年,派拉蒙所代表的维亚康姆电影业务营业利润只有1.11亿美元,跌幅达到46%。发行电影的总票房也已经连续好几年在好莱坞六大中排名垫底,2015年的成绩是 6.74 亿美元,仅比排在第七位的狮门影业高70万美元。
在几乎所有关于派拉蒙危机的报道中,原因都被归咎于它这两年不断下降的电影产能。2013年到2015年,派拉蒙负责发行的电影平均只有12部,而其他好莱坞五大平均每年发行的电影是17部。明年除了《变形金刚 5》之外,目前也只有吴亦凡参演的《极限特工》受到关注。
“潜在收购者”
“我们相信,和一些投资者接触,并且卖掉一小部分股票,对于维亚康姆和派拉蒙来说能够获得战略上和财务上的好处。所以我们决定开始和一些投资者进行深入的谈判,这个公司会终结在谁手里,对华尔街来说,算不得一件大事。”Dauman在一次分析师会议上表示。
早在今年2月份,Dauman就正式对外宣布,正在寻找外界战略投资者,收购这家拥有104年悠久历史的好莱坞影片公司的部分股权。
更早的2015年12月,维亚康姆第二股东加贝利(Mario Gabelli)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时表示,希望把部分股份卖给阿里。他说:“马云对电影市场的理解非常深刻,如果那么做的话(卖股份给阿里),不仅可以帮助派拉蒙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且能够帮助派拉蒙在中国市场上拍摄更多的电影。”
事实上,阿里巴巴之前就与派拉蒙有过合作,《碟中谍5·神秘国度》就是由阿里投资的,并且还参与了中国市场的发行。还有媒体曝出,Redstone的女儿莎丽(Shari Redstone)今年6月16日曾与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有过接触。
第二个与派拉蒙传出暧昧的是DMG。据美媒报道,2016年3月,总部位于北京的DMG娱乐传媒公司或成为派拉蒙影业的竞购者之一,DMG曾经是《钢铁侠3》合作制片方。之后,发展快乐时尚产业的复星集团也被曝出是派拉蒙的“潜在收购者”。
百度也考虑过要联手一家国内传媒公司,共同竞购派拉蒙影业股权。但谈判在今年5月底就已被迫终止,原因同样是Sunmer Redstone家族坚决反对。
最近几天,Dauman开始与万达进行排他性谈判。
万达的全球野心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经在央视《对话》节目中表示,自己早就看中了好莱坞六大公司。“很多人来找我(投资),但万达只对行业巨头感兴趣,我们要的是控制权。中国的电影工业正在飞速繁荣,买一家知名的美国公司有助于我们抢占海外市场。”
万达对派拉蒙的报价也是最高的,对欲收购的49% 股份出价达39.2至49亿美元,派拉蒙估值直接被拉升至80到100亿美元。而就在四个月前,DMG对派拉蒙的估值还仅为50亿美元,对其欲收购的40%股权报价为20亿美元。
中国市场似乎已经成了派拉蒙能够取得新增长的地方。
华尔街日报对此评论说,“王健林可能不会成功,但是这将显示出他要在全球电影行业扮演领导者的雄心。”
万达进军全球影业的野心不是一天两天了。三年前,万达曾提出到2020年,要占据全球票房20%的目标。为此,万达已经在全球买了不少资产。
2012年,万达集团斥资3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二大院线运营商AMC100%股权;
2015年,万达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万达院线又以22.46亿元全资收购澳洲第二大院线公司Hoyts;
2016年初,万达集团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奇影业100%股权。
覆盖全产业链是万达影业一贯的并购逻辑,今年年初的万达年会上,王健林在谈到万达影业接下来的整体策略时,也是“继续买买买”,力争在每个链条环节都拿下第一,并称2016年万达要完成三宗较大规模的国际并购和两宗国内并购(不含院线)。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况欠佳的派拉蒙之所以看好中国企业,是源于对中国市场的需要。毕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场。好莱坞六大制片厂也正在越来越多地在中国落地:环球有了北京办公室,华纳也派出资深高管负责在华扩张和与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MC)的合作事宜。
派拉蒙2015年仅向中国市场出售了3部影片,2016年持续疲软,只有《星际迷航》和《忍者神龟》两部。
因此,有人对派拉蒙的行为表示担扰,认为中国互联网、影视巨头资金雄厚,想要借助收购派拉蒙打开全球市场无可厚非,但派拉蒙偏偏选择和中国企业传绯闻,不排除有利用“中国溢价”自抬身价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