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卫东
电视民生新闻的选题与创新
◇ 常卫东
提要:在新形势下,民生新闻,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作者从主持人、节目内容等方面出发进行多方探索与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方向,为民生新闻创优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主持人转变服务类功能新闻策划主题类报道
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点,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开拓民众生活空间资源的新闻类型。
太原广播电视台于1999年12月6日开播的《新闻快车》栏目,是全国范围内最早出现的民生新闻类节目之一。这一批民生新闻栏目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为传媒时代注入了新的活力,民生新闻也成为各个地方性媒体着力发展的主流栏目。然而,民生新闻诞生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受众需求变化,同时受到新闻商业化、大众化等因素的不正常引导,民生新闻从形式到内容都出现了单一化,同质化等现象,成为制约民生新闻创新、影响民生新闻发展的障碍。
1、节目选题、报道方式同质化。
在本地新闻的日常报道中,任何一件突发新闻现场几乎都会同时出现多家新闻媒体参与报道,面对同样的新闻素材,各档新闻栏目报道内容、方式几近相同。新闻素材竞争激烈、新闻内容趋于雷同,这些都容易对受众产生模式化影响,弱化了观众的收视期待。因此,没有创新性,盲目效仿成功的民生栏目,只会使自己走入低谷,造成受众的收视疲惫,长久下去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2、报道止于浅层表现。
很多的民生新闻仅限报道,没有深层次挖掘问题背后的根源。近年来,民生新闻热衷于报道琐碎事件,比如某人捡到一条小狗后寻找失主、车牌被盗、交通事故等新闻线索,这些新闻或者报道价值低、或者记者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而使新闻内容流于表面,这就使得观众不能从收看新闻中得到收获。
3.报道趋于娱乐化、商业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媒体行业的日益改革,“民生”外衣下的商业化基础已经不可回避,然而,部分民生新闻栏目为了经济利益,忽视了原本的“新闻性”和“专业性”,成为了迎合观众与广告商的“商业工具”。
1、主持人的高要求转变。
在民生新闻报道中,主持人不同的主持风格,或亲切自然、或犀利独到、或幽默风趣,都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官体会,也成为他们之所以观看栏目的重要兴趣点。
以太原广播电视台《新闻快车》三名主持人为例,薛文欣以观点独到、言辞犀利见长;陈阔的主持风格趋于轻松、幽默;而高远则更加平易见人、谆谆善诱。三名主持人风格固定、相辅相成,在报道中也和其他同行区分开来,形成了“快车风格”。
此外,一名优秀的主持人还应该能树立公信和权威、为百姓发声。媒体对于正义、良知、真善美的宣传是责无旁贷的,而现今社会纷繁复杂,网络冲击不断升级,有时一个话题能引起正反两方的激烈碰撞,对于受众而言,这时最容易混淆判断、迷失方向。而引领舆论导向,最有效最直接的就是主持人,主持人强有力的声音出现,就会对受众的判断产生较大影响。
2、顺应时代发展,丰富民生新闻的服务类功能。
每个人看每类节目都是有期待和需求的,满足需求的过程也是节目被接受的过程,民生新闻也是如此。要想寻求突破,必须把节目变成一种“生活工具”。而随着网络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民生新闻也应该顺应形势,开阔视野,将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区域。
同样以《新闻快车》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新闻快车》也形成了以本地新闻报道为主,生活服务、热点关注为辅的多元化报道风格。节目中不仅会提供天气、交通、物价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服务类资讯,《快车说天下》《现场实拍》等版块也将网络热点新闻一一呈现。
3、坚持做好民生新闻策划和主题性报道。
首先,做好主题新闻策划,有利于媒体在同质化竞争中突围而出。电视业一直信奉“内容为王”,要突围而出,必须在节目内容上寻找与建立差异点。而新闻策划的价值就在于,通过精心谋划、周密组织,科学地整合新闻资源,满足受众需求,取得不同凡响的传播效果。
其次,民生新闻策划,必须紧扣“人”字。民生新闻要突破,必须回归本质,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状态,更包括人们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的塑造,民生新闻才能突破就事记事、就事论事的层面,实现质的飞跃。
《新闻快车》栏目经过多年发展,在新闻报道中并不局限于“马路新闻”、“邻里琐事”的报道,也形成了大型策划报道为主、主题性、调查类报道为辅、日常类报道为基础的金字塔型新闻编排形式。不仅满足了受众多方位的观看需求,也做到了广度与深度相结合,体现出了新闻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首先,《新闻快车》近年来策划推出了多档大型连续报道,其中以《万里茶路寻晋商》和《千里走汾河》最具代表性:
《万里茶路寻晋商》,《新闻快车》组织精干力量,从武夷山下梅村到俄罗斯恰克图,用半年时间重走晋商茶路,重温晋商历史,宣传晋商精神。
《千里走汾河》,从宁武县管涔山汾河之源,到万荣县庙前村汇入黄河,《新闻快车》记者走遍汾河沿线,为观众呈现山西各地风土人情、水文地理,呼吁保护山西母亲河。
除了策划推出大型连续报道,《新闻快车》每天也会在日常报道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新闻进行深度挖掘,推出有主题、有调查、有内涵的重点报道版块,如《不孤独的孤儿》,以三个家庭为例,关注太原市社会福利院孤儿与寄养家庭之间令人感动的“亲情”故事;《婚姻,不该如此脆弱》,就城市家庭离婚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探究现代婚姻“常青树”为何日渐枯萎;《环卫工的早餐,能否“热”起来》,以微信朋友圈大量转发某羊汤馆免费为环卫工提供早餐的新闻事件为起点,调查环卫工群体的早餐是如何解决的等等。
4、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经济效益是民生新闻节目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社会效益是民生新闻得以发展的灵魂。新闻媒体要积极承担起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等社会责任,由此便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在市场竞争中一些新闻媒体的社会效益下降,其认识的一个误区在于认为满足受众需求必然导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产生矛盾。实际上,媒体完全可以凭借良好的社会效益来取得经济效益。新闻传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市场竞争的内在必然要求。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快车》一直以积极配合太原市市委市政府宣传工作为己任,着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各项民生工程。2014年元旦,《新闻快车》推出《城变2013》特别节目,展现太原市一年来道路交通改造发生的巨大变化。2015年,为配合太原市全市城中村改造重点工程,《新闻快车》连续推出多期城中村改造系列报道,为百姓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类似的这些报道不仅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收视率屡破新高,而且也发挥了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太原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