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兴
[摘要]立德树人理念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融合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对其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究。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落实德育精神与方针。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10062
思想政治作为公共基础教育学科之一,其开设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立德树人理念是我国当前一切教育开展的根本任务,亦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与方向。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推动立德树人理念与思想政治教学融合能够进一步发挥教育职能作用,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要真正意义上全面实现和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使一切先进理念能够与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相结合。为此,本文将对这一课题展开探讨。
一、立德树人理念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融合意义
立德树人一词由“立德”和“树人”两部分组成,其中“立德”指的是树立德业,“树人”则与通常所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含义上保持一致。而所谓的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当中指的就是在注重传统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同时,把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重要且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给予的优先发展以及高度重视的决心。
正所谓:“教育强,则国强;教育兴,则国兴;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纵观中国历任领导人有关思想教育方面的观点与政策,不难发现,其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理念而深入、发展和延伸,所以,唯有以立德树人理念来确立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为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如,毛泽东同志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要求以培养拥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为一切教育展开的根本目的;邓小平同志主张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宗旨;江泽民同志强调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基于人才成长的规律与特点,推进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拓展精神为主的素质教育;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思想教育核心理念;习近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实现路径,要求被教育者在伦理道德和思想品格上应与时俱进。上述指引都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
1.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为本质的表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在这一体系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作为精神内核而存在的。因此,当前思想政治教学要想从根本上实现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目标,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当中,从内容、方向和形式上保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同时要将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生个人思想进步和精神成长的全过程,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内核与纽带,实现对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追求和目标的实现。
2.全面贯彻、落实德育精神与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根本任务,首先要不断丰富相关教学内容,及时将党和国家最新的思想理念及方针政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当中,尤其是要注重对当前社会新观点、新思想进行系统解读和完整梳理,让学生保持思想理念和相关理论的先进性。其次要引导和掌握校园的学习、教育风气,积极拓展和开发与思想政治建设、德育教育及精神文明教育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并在不断实现广度的同时,进行深度的挖掘,以理论带动实践、以实践带动学习。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理念融会贯通,并作用于学生的实际学习当中,促其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觉悟,从而抱以坚定的信念、积极的人生态度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之中。
当前社会范围内积极推进和展开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育,而学校作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基地,是实施思想政治教学的主阵地。因此,应充分重视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的培养和提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导向作用,在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