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运河

2016-07-27 08:39
中国国家旅游 2016年7期
关键词:沧州衡水大运河

2006年,中国大运河“申遗”之路正式开启,2014年6月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的河北段,主要流经廊坊、沧州、衡水等地,在整体流域中并不知名,与运河直接相关的景观也不多,运河对当地的影响与遗存,更多不在河流本身,而在于由此衍生出的文化脉络与生活方式。自驾车走访与京津迟在咫尺的几座小城,透过质朴、原生态的日常画风,感受到的是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与运河遗韵。

闲游南运河 拾文化遗珠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规模最大、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八省(直辖市)。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时,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其中,河北段大运河入选的是“两点一段”: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两个遗产点,以及保存完好的沧州至德州段河道,这段河道集中体现了南运河(又称御河,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南起山东省临清市,经河北入天津,与北起北京市通州区的北运河会合后入海河,全长509公里)“三弯抵一闸”的古老河道形态,是南运河上唯一 一段代表性河段。

河北段大运河以原生态为特色,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末年。这段运河北起廊坊香河县与北京交会处——杨洼闸,南至邢台市临西县尖塚,沟通海河和黄河两大水系,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5市,总长近600公里,“线路清晰,体系完整,拥有较为完整的人工河道和堤防体系,代表了我国北方大运河遗产的原真性。”

从北京出发前往这几个运河沿线城市十分方便,当地既有国家级景观,也有具地方特色的遗产,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传统技艺、养生休闲等各类主题景点散落各处,漫步闲游,皆能有所收获。

Tips

中国大运河8年申遗之路

序幕:2005年12月,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三位专家发表致运河沿线18个城市市长的公开信,拉开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帷幕。

启动:2006年2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提交《应高度重视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启动“申遗”工作》的提案。12月,大运河列入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

2009年4月,由国务院总牵头,8个省市和13个部委联合组成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级会商小组,大运河申遗上升为国家行动。

2011年5月,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的通知》,提出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倒计时工作方案。

2013年初,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首批申遗点段,分布在8个省市的31个遗产区,涉及27段河道和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河北段主要运河遗迹

大运河河北段列入世界遗产的是与运河关系最为直接的“两点一段”: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沧州至德州段运河河道。

华家口夯土险工

位于景县华家口村,是大运河河北段仅存的两个夯土坝之一,建于清宣统3年(1911年),长255米。京杭大运河景县段全长73.2公里,据景县志记载,开挖于隋大业4年(608年),通航于隋大业7年(611年),1978年,由于水源缺乏中断航运。

连镇谢家坝

清朝末年,连镇谢姓乡绅捐资从南方购进大量糯米,组织人力,采用糯米浆拌灰土的古老建筑工艺逐层夯筑堤坝,故名谢家坝,又称“糯米大坝”。坝体长218米,厚3.6米,高5米,极其坚固,筑成后,当地再没有出现过决堤状况。

生态 600公里生态走廊与鸟共舞

大运河南北纵横千里,不仅是一条运输通道,也是一条生态走廊,串连起湿地、湖泊等天然水域,滋养了无数珍稀动植物,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与生态景观。

河北段运河总长约600公里,沿线不乏水景,其中的湿地保护区较好保持了原始状态,为鸟类等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家园。

南大港湿地:天然的鸟类王国

2016年4月17日,黄渤海鸟类迁徙数据调查组在沧州南大港湿地发现4只青头潜鸭(Aythya baeri)。据专家介绍,因生态破坏,近十年全球青头潜鸭的数量急剧下降,比大熊猫更为稀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极度濒危物种(CR)。

青头潜鸭是迁徙性鸟类,每年3月中旬从南方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10月中旬再迁往南方。这种鸟对栖息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被视为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而南大港湿地保护区正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原始状态保存较完好的重要生态区,青头潜鸭的出现并非偶然。调查组一行十余人在南大港湿地为期两天的调查中,用肉眼观测到的迁徙鸟类就有3000多只,实际数量应数倍于此。

南大港湿地是河北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沧州市东北部,紧邻渤海,属滨海湿地,总面积16000公顷,90%被原生态芦苇覆盖。这里是一个天然的鸟类王国,是候鸟南北迁徙带与东西迁徙带的交汇点,已发现168种野生鸟类,包括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鹳、中华秋沙鸭、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历史上,这一带经历了多次海陆交替,与南大港湿地比邻,渤海西岸大港的古贝壳堤,是世界现存的三大古贝壳堤之一,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

南大港湿地之前没有进行任何开发,实行全封闭管理,近两年开放旅游,也较少人工痕迹,游客不多,原生态保持完好,尤其盛夏时节,满目绿色,景致天然,空气清新,被称为京津地区最大的原生态后花园,可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

衡水湖:燕赵最美湿地

衡水湖位于河北省衡水、冀州、枣强之间,是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华北平原惟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8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75平方公里,仅次于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生物多样性丰富。被国际湿地组织及国内专家学者称为“东亚的一颗蓝宝石”“京津冀最美湿地”。

衡水湖湿地处于太行山麓平原向滨海平原过渡区,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以及鸟类保护的重要基地。在此栖息的鸟类有3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黑鹳、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鹤、金雕、白肩雕、大鸨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6种,春、夏、秋三季,湖区中的雁、鸭、须浮鸥、大苇莺、灰椋鸟等每种都有数万只,湖中固然不乏“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诗情画意,在衡水湖周边的一些村镇,大批鸟群翱翔也是生活中的日常景观。

衡水湖历史悠久,在《汉志》中已有相关记载,民间也有不少传说。相传,当初大禹治水掘了一锨土,留下了这片大洼,它还是东汉末年袁绍和曹操训练水军的地方。历史与自然融合,自然与人文相依,是这片“京南生态腹地”的一大特色。

Tips

如何到达

南大港湿地:距沧州45公里,距天津市区90公里,离北京市区220公里,交通便利,西接205国道,东依海防公路,津汕(天津至汕头)高速公路南大港出口连接线直达。

衡水湖:位于衡水市桃城区西南约10公里,北倚衡水市区,南靠冀州市区,京开路(106国道)从旁边穿过。2013年7月1日,专门为游览衡水湖而设计的城际旅游列车“衡水湖号”开通,自北京西站驶向衡水市,全程约3小时,方便一日游的游客。北京—衡水,早7:53北京始发,18:04衡水始发,朝发夕归。石家庄—衡水,全程约1.5小时,11:45衡水始发,15:22石家庄始发。

河北五大湿地保护区

除南大港湿地和衡水湖湿地外,还有保定白洋淀湿地保护区、北戴河海滨湿地保护区、唐山曹妃甸湿地。

白洋淀湿地保护区:被称为“北国江南”“华北明珠”,有多种水生生物和野生鸟类,设有6个野生鸟类观测点。

北戴河海滨湿地保护区:位于北戴河海滨鸽子窝北侧,总面积3081公顷,是观鸟胜地,有380多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2种,二级保护鸟类51种。

曹妃甸湿地:位于曹妃甸区,是北方最大的滨海湿地,有1200余种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温泉中心,作为高端旅游休闲度假社区,是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上的一个黄金节点。

更多夏日自然行游

赏荷之旅

廊坊下辖的香河是著名的“荷花之乡”,也是京津冀地区著名的赏荷基地之一,荷花的种植历史悠久,现种植面积达16000亩,有200多个品种,每年在天下第一城兴办的荷花节已经成为夏季的一项盛事。

位于廊坊南部的胜芳古镇,也是远近闻名的赏荷圣地。胜芳古镇原属文安县,过去多种莲藕,夏季荷花盛开,颇有杭州西湖的风采,历史上的“文安八景”,居于首位的就是“胜水荷香”。

廊坊市自然公园

国家AAAA级景区,林地覆盖率超过90%,是以自然野趣为特色的景观园林,也是廊坊市内唯一的自然景观园林,森林木屋、人工湖点缀其间,园中栖息着40多种、上万只野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周边建设有文化碑林、动物观赏区、岩石园和多处纪念林地。初夏,除了满目绿景,还有紫色的桑葚挂满枝头,熟透的桑葚掉在地上,把道路都染成了紫色。

九天生态休闲谷

中国北方最大的室内生态公园,位于廊坊市区西昌路,占地12万平方米,整体建筑为钢构架,顶部覆盖双层太阳板,即保温又隔热,保障园区植物的正常生长。这里有很多热带植被,可以近距离感受热带雨林的气息

古镇 接地气的世遗生活

大运河孕育、滋养了中国的许多名城,与那些声名显赫的城市相比,它对沿岸无数小城、乡镇的影响更别有意义。这些散落的珠子虽小,细看却有着一脉相承的底蕴,带着不加雕琢的生活气息。

隶属廊坊的胜芳古镇,始建于2400年前的春秋末期,原名胜芳淀,东、南、西三面都是水,与白洋淀并称东淀和西淀,水路交通发达。北宋时期,这一带水域多种莲藕,芦稻相映,菱荷飘香,文人墨客竞相吟咏,小镇也因“胜水流芳”而得名。夏季,碧绿的荷叶映衬着盛开的荷花,绵延数十里,灿如云锦,颇有杭州西湖的风采,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三次取道廊坊市胜芳镇,留下“南游苏杭,北游胜芳”的赞誉。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从江浙、山东、山西等地移来众多人口,在京都周边落户。作为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到清朝乾隆年间,胜芳镇已有两万多人口,老城区街巷曲折幽深,店铺林立,“水则帆樯林立,陆则车马喧阗”,成为京、津等地的商品集散地,被列为直隶六大重镇之一。

胜芳古镇有两个著名的大院,张家大院建于清道光十年,王家大院建于清光绪六年,两个院落都同时包含了中式和欧式建筑风格,王家大院更是集欧洲、非洲和中国传统清式建筑风格于一身,在美学、民俗学、建筑学、历史学等方面颇有价值。王家大院旁边有一座胜芳博物馆,以大量的实物和照片资料,从生活服饰、农耕工具、习俗用品等方面展现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水乡风韵,可以看到水陆相依的民居村落、织席打鱼的劳动场景、古老的商业文化,如同是明清时期冀中的“清明上河图”。

Tips

传统生活风貌

冀州古城

据考证,古城建于西汉高帝年间(约公元前201年至180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汉时城周十二里,北宋时扩大到二十五里,元、明、清也曾增修。由于风化和洪水侵袭,古城墙已残缺不全,现高三至五米,基底宽三十米,顶面宽四米。

河间府署

河间府隶属沧州,古时是与保定、大名、开封齐名的京南四大名府之一。自北宋置府以来,河间府、县并存计804年,城内既设府衙,又设县衙,直至辛亥革命废府存县。1936年,国民党政府又一度在此建立专员公署,专署县衙均设在原府衙内。现府署正在修复、重建,府署古文化街、光明戏院、冯国璋将军第和毛公书院等,将成为河间市标志性历史人文景观。

益津书院

位于廊坊南部的霸州市,始建于元朝至顺二年1331年,是河北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书院。原建筑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火,2006年恢复重建,占地30亩,由开放式文化广场、书画院和展厅三部分构成,书院门殿为砖砌基础,由全实木仿古材料构成,院中央镶嵌古霸州城微缩实景。

纪晓岚文化园

位于纪晓岚故里——沧州市沧县崔尔庄,占地70余亩,建有宦海书丛馆、阅微草堂、滦如槐姑室、九十九砚亭、文漪阁等仿古建筑,以实物、绘画等方式,记载了纪晓岚的生平和著述,还收藏有一部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园中特别设计了一个由生铁铸成、长达8.2米、重21吨的“大烟袋”,堪称世界之最。

特色美食

香河肉饼

香河的特色小吃,有二百多年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突厥饼。肉饼直径在一尺半开外,又薄又软又大,在铛里烙出均匀一色的焦黄嘎渣儿。香河肉饼传遍京津是在乾隆年间。乾隆皇帝赋诗一首“香河有奇饼,老妪技艺新,此店一餐毕,忘却天下珍。”让香河肉饼名扬天下。

三河豆片儿

始创于宋,盛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清康熙年间,廉吏彭鹏任三河知县六年,对三河豆片儿情有独钟,不仅每饭必食,还把它作为贡品呈送给康熙皇帝,康熙尝后大悦,又赏给后宫和王公大臣品尝,由此三河豆片儿名声大噪。

衡水老白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酿造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兴盛于唐,正式定名于明嘉靖年间,“老”指其生产悠久,“白”是说酒体无色透明,“干”指的是用火燃烧后不出水份,即纯。盛唐诗人王之涣在衡水任主簿时甚爱衡酿,清代名著《镜花缘》中也有“冀州衡水酒”。

技 因运河而兴的传统绝活儿

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沧州有两项入选:沧州武术,吴桥杂技。沧州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杂技的摇篮,这两项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绝活儿,也是在大运河的滋养中兴起、兴盛、流传。

吴桥杂技,沿运河走向世界

提到杂技,首先想到的就是吴桥。

吴桥杂技历史悠久,在当地发现的一座南北朝东魏时期(534-550年)古墓中,有描绘杂技表演的壁画,包括倒立、肚顶、马术、蝎子爬等,十分逼真。据《吴桥县志》记载,明代阁老范景文(吴桥县籍)曾在《游南园记》中记叙了在祭台(吴桥旧县城南门外)观看马戏的盛况:“至则数健儿在焉,见所乘马,翘腾不胜,气作命取,驰骤道上。于是,人马相得,据鞍生风,蹄蹴电飞,着眼俱失急于雾于,细辩之,见马上起舞,或翻或卧,或折或踞,或坐或骑,或抢或脱,或跃而立,或顿而侧,时手撒辔,时脚蹑靴,时身离蹬,以为势脱将坠矣,而盘旋益熟,观者无不咋舌,而神色自差矣。”

吴桥人喜爱杂技与曾经的生活环境有关。吴桥县位于古黄河下游,河流纵横,土地瘠薄,水灾频繁,又是战乱之地,人们无奈只好练一些技艺,浪迹江湖糊口。也有人说,吴桥曾经庙宇林立,庙会繁多,杂技艺人多在庙会上表演,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地方传统和爱好。在吴桥,杂技艺术俗称“耍玩艺儿”,吴桥的十个乡镇都有杂技艺人,“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玩艺儿,人人有一手。” 街头巷尾,田间麦场,饭桌土炕,随时可能有人翻上一串跟斗、叠几组罗汉变几套戏法。

吴桥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与山东省交界处,大运河贯穿全境,吴桥杂技的兴盛与运河有着密切关系。明清时期,漕运发达,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码头和村镇兴起,为杂技艺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吴桥杂技艺人通过这条流动的通道北上南下,走向北京、天津、济南、南京等地,进而远涉重洋,展示精湛技艺,获得了国际声誉。

创办于1987年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使这里成为继巴黎、摩纳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国际杂技赛场。1993年兴建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是世界唯一的杂技主题公园。

沧州武术,应运而生、而强

沧州民间武术,兴于明,盛于清,乾隆《沧州志》载:“沧邑俗劲武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表海之雄风。一旦有事,披肝胆,出死力,以捍卫乡间,虽捐弃顶踵而不恤。” 据统计,沧州明清时共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37名,源起或流传于沧州的门类、拳械有52种,占全国(129种)的40%。

京杭大运河穿过沧州全境,作为漕运与商品流通的要冲,沧州的镖行、旅店、装运等行业十分兴盛,竞争也相当激烈,由此造就了高强的技艺,清末,“镖不喊沧州”已是南北镖行共同遵守的行规。

沧州武术历史深厚,大开大阖的勇猛之外,亦融合了阴阳、内外、刚柔、方圆、天地、义理等源于儒、释、道的理念,形成“武术之乡”的独特文化。

Tips

吴桥杂技大世界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大的民俗旅游景区,占地200公顷,集游乐、人文、博物、民俗、杂技培训、比赛交流于一体,有“江湖八大怪”“鬼手居”“吹破天剧场”“杂技小院”等民俗旅游品牌。

沧州武术节

中国最早的武术节,1989年起,每4年举办一届。

2016年沧州国际武术节将于10月10-13日举行,除了开、闭幕式、沧州国际传统武术精英赛等主体赛事,还有沧州武术文化博览会。

艺 生生不息的传承之路

大运河是一个『活着的、流动的文化遗产』,除了经济财富,各种文化艺术也在这一鲜活的大通道中往来、交流、碰撞、融合、传播、延续。从国粹京剧到极具乡土气息的年画,小城中的故事,也能牵引出背后生生不息的运河文化的宏大背景。

一座小城的粉墨传奇

霸州市区益津中路,有一座李少春大剧院,里面设有李少春纪念馆。李少春(1919-1975)是霸州人,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工武生、老生、文武老生,京剧李派的创始人。他出身梨园世家,自幼学戏,15岁曾与梅兰芳同台演出《四郎探母》,18岁成为头牌演员,声名鹊起。

除了介绍李少春“粉墨传奇”的4个展厅,纪念馆还有一个古典小戏楼,采用古典实木装修,云秋木彩画沥粉贴金,古朴大方,可容纳百余名观众。

霸州是“戏曲之乡”,自古就有众多戏班、剧社,境内流传着京剧、河北梆子、昆曲、评剧、丝弦、秧歌、话剧等多个剧种。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国际温泉公园内有一个“中华戏曲大观园”,一楼大厅的“中国百戏图”沙盘,展示几个中国古戏楼的地域分布;二楼设有和戏曲相关的服饰馆、脸谱馆、艺术品馆、茶座;三楼是京胡艺术馆、戏曲图书馆、道具馆,有兴趣的话还能自己动手制作京胡。历史资料室藏有很多留声机和老唱片,可以重温经典韵味。

200多年前,扬州三庆戏班登上平底船,经大运河进京,为乾隆皇帝庆祝80大寿,其以“二黄”为主的唱腔技压群雄,一举成名,遂留在北京。随后,四喜等各大徽班也陆续入京。几十年间,徽班往来于运河流域巡演,吸收当地民间戏曲精华,尤其是在北京逐渐形成的“皮黄戏”,开始有“京剧”之称,至民国时空前繁荣,如今更被视为“国粹”。从京剧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到大运河在戏曲的传播、发展、繁盛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自京杭大运河贯通后,各地剧团或北上或南下,穿越,交融,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翻开“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武强年画博物馆建于1985年,是中国第一家年画专业博物馆,位于衡水市武强县城,有5个展厅和一个仿古年画作坊,馆藏文物一万余件。

武强历史上曾属深州,《深州风土记》记载:“武强地瘠人贫,物力稍绌,民往往画古今人物,刻板集印五色纸,入市鬻售,悦妇孺。其事至鄙浅,然颇行远……”武强年画始于宋元时代,清康熙、嘉庆年间进入鼎盛,县内有几百家画店,周围的几十个村有很多画业作坊,“家家点染,户户丹青”,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木版年画产地之一。

武强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色彩单纯、明亮、装饰夸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年画的形式包括门画、中堂、对联、条屏、贡笺、窗画、灶画、炕围、云子、开条、斗方、灯方、扇面、绣样儿、册页等30余种,内容丰富,有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喜寿祝辞、人情风俗、花卉山水等,被称为“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南桃(苏州桃花坞)北柳(天津杨柳青)论画庄,农家年画数武强。”武强年画经绘、刻、印三道工序传统手工制作,以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为基调,有一种古朴稚拙的农家之美,人物造型大都是五短身材,突出头部,重点表现眼睛,动物更是大胆夸张,有“十斤狮子九斤头”之说。

参观年画博物馆,除了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年画经典之作,感受独特的北方民俗风情,还可以在印刷师父的帮助下,亲手印一张原汁原味的年画带回家。

Tips

霸州市华夏民间收藏馆

位于106国道与霸州市区迎宾东道交汇处,建筑面积38887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县级文博馆。一层的霸州博物馆收藏霸州历代文物3000余件。三层的陶瓷收藏陈列馆以民间收藏陶瓷精品为主,包括青花、粉彩、斗彩等品种,囊括了钧窑、官窑、汝窑等历代陶瓷精品。四层的中国自行车博物馆,是全球同类展馆中藏品最多、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藏有20个国家、不同年代的自行车500余辆,展品中包括英国的“白金人”等国内外精品。五层的书画收藏馆藏品1900余件,涉及当代和近代众多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刘凌沧郭慕熙艺术馆

河北省第一家民营公益性艺术馆,也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专业(中国书画)艺术馆,位于廊坊固安县新中东街南侧,2005年开馆,藏有中国当代名家作品2000余件。

永清李赢民俗收藏馆

河北唯一一家个人收藏建馆并开放的展馆,位于廊坊永清县北辛溜乡李庄子村,2003年正式开放。收藏馆的建筑为北方典型民宅,两进院落,共19间房屋,收藏品种类丰富,凡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民俗物品,不分年代、不分地域、不分物品价值、不分收藏方式、不分物品使用功能均成为收藏的对象。现已有收藏物品近千件,可分为瓷器、陶器、铜器、木器、书画、壁挂、服饰、文具、乐器、武器、生产用品、生活用品、钱币、票据、照片等几十个大类。物品均为开放式陈列,背景还原现实生活场景。

固安曲家营古音乐村

固安曲家营古音乐创始于元、明之际,与西安仿唐乐舞、湖北编钟乐、北京智化寺音乐并称中国四大古乐,最初起源于佛教寺院音乐,是宋元以来南北音乐交流的产物,既有北方音乐的古朴粗犷,又兼具南方音乐的婉转清幽,主要是用于祭祀和丧礼仪式的“乡俗雅乐”,现存《玉芙蓉》《纣君堂》《骂玉郎》等13支套曲,《金字经》《讨军令》等7支大板曲,《五圣佛》《骂三宝》等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音乐之一。

大运河小旅行 京杭大运河河北段自驾游

北京—廊坊—胜芳古镇—河间—衡水—沧州—北京

从廊坊出发,先南下到衡水,之后从沧州返回。在廊坊范围内游览九天休闲谷、自然公园,然后经过胜芳古镇、河间府到衡水;在衡水可以看到美丽的衡水湖、景县华家口著名的夯土险工,参观武强年画博物馆;之后到沧州去看著名的沧州铁狮子、纪晓岚文化园、铁佛寺和吴桥杂技大世界等。

北京出发1小时休闲度假计划

廊坊是河北省重要的地级市,位于北京、天津之间,被称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下辖香河、大厂、文安等六个县和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三河、霸州两个县级市。

廊坊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仅40公里,作为一座新兴城市,环境宜人,有现代科技带来的都市文明,又不失运河滋养下的文化传统、大自然赋予的田园风情,度假休闲,1小时轻松可至。

温泉养生之旅

大厂京东第一温泉

位于大厂回族自治县工业园102国道北侧。井深3200米,温度62℃,日出水量4500-6000立方米,水质优良,属地下深循环较老的水。拥有京东唯一的温泉水室外游泳池,将温泉SPA和温泉美食有机结合,处处体现温泉养生。

霸州茗汤温泉度假村

集休闲、养生、自然、健康于一体的温泉休闲会馆,位于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06国道东,交通便利。室内外遍植热带植物,设有气泡区、花草区、养生药浴区、SPA理疗区、VIP散客专用区、露天温泉区、个人汤屋区等不同区域及功效的温泉池,同时设有茗汤美食城及多功能卡拉OK厅等娱乐项目。

固安华御温泉度假村

固安县地热资源丰富。华御温泉度假酒店位于固安县牛驼镇经济开发区内,东连106国道,南接津保高速公路,距北京市中心70公里,总占地面积550余亩,是集温泉养生、康体娱乐、特色温泉住宿、餐饮美食、大型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度假酒店。

高尔夫健身之旅

艾力枫社高尔夫俱乐部

位于廊坊开发区金源道,占地3700亩,拥有两个美国IMG设计的国际标准18洞高尔夫球场,A场为欧式风格,前九洞隐匿于浓密的原生果林之中;后九洞拥有面积超大的广阔水面;B场为美式风格,设计洒脱飘逸,极具难度,大面积水域、沙池处处是隐藏的陷阱。

京津花园高尔夫俱乐部

位于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拥有中西合璧的27洞国际锦标赛级球场,由环城18洞加内城9洞灯光球场组成,球道全长3028码,共31杆。球场边有风格各异的彩顶别墅群、私家花园、多层公寓及风味餐厅等服务设施。

东方大学城高尔夫球场

紧邻京津塘高速公路,距北京国贸中心40公里。球场总占地面积6640亩,由六个区域组成,规划有108洞球道,现有90洞投入使用,其中包括两个9洞的夜间灯光球场。

天下第一城

大型现代化旅游景园,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香河县安平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33.3万平方米,按照明清时期北京城“内九外七”的格局、规模仿建,由一个中心、五大景区、八十八组景观组成,集中了酒店、康体中心、戏水乐园等大型住宿、餐饮、会议及娱乐设施,逢节假日有开城仪式、朝拜仪式、满族舞蹈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演出,休闲娱乐之外,还可以了解传统建筑文化和皇城文化。

天下第一城的城墙按照老北京城墙的原貌缩短而建。占地17万平方米的圆明园景区,按原大恢复重建了昔日“万园之园”圆明园的八大著名景观“平湖秋月”“九州清宴”“正大光明”“万方安和”“上下天光”“大水法”“远瀛观”“万花阵”,游人可登金銮宝殿、品皇家御膳、行婚庆大典,感受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魅力。

宗教文化之旅

清真寺

廊坊境内的大厂是回族自治县,共有清真寺16座,其中北坞清真寺、陈辛庄清真寺和大厂清真寺最为著名。

北坞清真寺位于大厂县境内最大的回族村,是河北十大清真古寺之一,紧邻京津之间的交通要道。

陈辛庄清真寺内的古树“槐抱椿”是京东一景,相传是明代洪武年间建寺时所栽的一棵古槐树内生长出一棵椿树,犹如母子相拥。

大厂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建筑为为2004年重建。大殿为阿拉伯式建筑,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可容纳700人同时礼拜,洁白的外观,与碧绿的穹顶、高大的双望月楼相互衬托,典雅清新。寺内存有两处古迹:一是植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的一株古槐,另外一处是大殿西墙外的两块古石碑,一块立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70年),一块立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碑文记载了当时教民捐修清真寺等情况。

佛教名寺

永清县大辛阁乡有一座白塔寺,寺中辽代所建的白塔,是中国北方仅存的两座辽代石塔之一,与北京的天安门坐落在同一中轴线上。白塔高6米,最宽处1.8米,令人称奇的是,无论从哪一方向看,它都在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号称是“西方奇观”,这座白石塔便被称为“东方奇观”。

廊坊市隆福寺位于安次区古县村,始建于唐朝武则天时期,20世纪60年代被毁,正在恢复重建。原古寺存有长明灯楼一座,现藏于廊坊市博物馆,是已知最早的带纪年刻铭的唐代灯楼,通高3.4米,汉白玉石质,由壸门方形座、覆莲圆座、等边八角形石柱、仰莲托盘组成,石柱上既雕有佛像、伎乐,又刻有经文、偈文、颂序、颂词等内容,雕刻手法精细严谨,风格庄重朴实,史料价值极高。

天下第一城内的大安寺,有“北方峨眉”之称,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史上香火旺盛,高僧辈出。重建后的大安寺为全钢结构,金佛殿按照盛唐时期的佛教艺术风格设计建造,是国内寺院建筑中单体面积最大、錾铜贴金量最多、贴金面积最大、供奉佛像形制最高的佛殿。

猜你喜欢
沧州衡水大运河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衡水专场(二)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放歌大运河
遇见“大运河”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