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似其貌 神理斯述

2016-07-26 06:34刘慧
蒲松龄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归有光蒲松龄

刘慧

摘要:归有光和蒲松龄具有相似的出身和经历,二人的散文也存在相通性:其文以情感人、以悲动人,但却含蓄简练、余味悠长。他们的散文与正统道德文章相比面貌迥异,但却并不脱离儒家文化的精神气质:抒发失意文人悲情继承了《诗经》抒情言志的传统;含蓄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温柔敦厚”的美学追求;言简义丰的语言则与《春秋经》的“微言大义”存在相通之处。

关键词:明清散文;归有光;蒲松龄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归有光的散文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广泛的肯定,钱谦益对其大为推崇,亲自编选《震川先生文集》。归有光“事关天属” [1] 372 类的散文评价最高,“议者以震川为明文第一”。与归有光散文研究相比,蒲松龄散文的相关研究则呈现出不足的现象。前人或从版本入手,如罗而纲的《聊斋文集的稿本》;或作简单概述,如赵蔚芝的《谈〈聊斋文集〉的作品体裁和编纂》;或进行单篇分析,如刘颖慧的《人生山水色,山水生予色——从〈逸老园记〉看蒲松龄的闲适心态》,都不甚深入。这或许与蒲松龄以小说著称,其散文创作不被重视有关。最早将归、蒲二人并提的人是清人王士禛,他在《题〈聊斋文集〉后》一文中说:“八家古文辞,日趋平易,于是沧溟、弇州辈起而变之以古奥;而操觚家论文正宗,谓不若震川之雅且正也。聊斋文不斤斤宗法震川,而古折奥峭,又非拟王、李而得之,卓乎成家,其可传于后无疑也。” [2] 428 其言外之意,是说蒲松龄的散文学习归有光而又自成一派。蒲松龄自己也曾在小说《聊斋志异》中借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于归有光文章的赞赏:“僧再嗅曰:‘妙哉!此文我心受之矣,非归、胡何解办此!” [3] 114 (《明史·归有光传》载:“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1] 351 )通过阅读,笔者发现归、蒲二人的散文创作确有诸多相似之处。“情味”二字最早出现于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王文生的《中国美学史》以“情味”为线索勾勒出中国古典文学的脉络,他认为古典文学的核心价值就是情味,它培养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情为情感、情趣,味即滋味、韵味,本文的情味相通论主要有三层涵义:一是指归、蒲二人的散文情味相通;二是指归、蒲散文与儒家文化情味相通;三是指儒家文化与古代知识分子的审美倾向情味相通,从而揭示出归、蒲散文的相似性。

一、耕读传家,科途淹蹇

归有光和蒲松龄都生活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晚期,前者为明中叶,后者为清初。明清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经济发展完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儒家文化与封建统治者经过长期磨合,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理论体系,“行藏出处”随机应变的背后,仍是“修齐治平”的不变追求。虽然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在一定的程度上冲击了上述理论体系,但是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并没有被撼动。

归、蒲二人有着相似的出身和经历。归有光的曾祖父归凤是举人,官至城武县县令;其祖母的祖父夏昶为永乐年间进士,累迁至太常寺卿。到了归有光这一代,归家已经没落,因为“读书久不效” [1] 41 ,归有光的祖父归坤、父亲归正都没有取得功名。归家世代聚族而居,从远祖归度时起就没有分家,归有光在《归氏世谱后》一文中说:“明有天下,至成化、弘治之间,休养滋息,殆百余年,号称极盛,吾归氏虽无位于朝,而居于乡者甚乐。” [4] 638 可见归氏族人长期生活在乡间,《畏垒亭记》和《世美堂后记》中多次语及田产及耕种之事,由此推断,归氏一族家道中落,后代以耕读传家。

蒲松龄的家庭出身与归有光很相似。据《蒲氏世谱》记载,蒲松龄的远祖蒲鲁浑、蒲居仁曾为元代般阳路总管,其高祖蒲世广为县学廪生,曾祖蒲继芳为县学秀才,叔祖父蒲生汶为“万历壬辰科进士,任直隶玉田县知县,膺封文林郎” [5] 10 。蒲氏为官者不多,但以耕读传家,在乡间亦称望族,蒲氏所居的满井庄甚至因其改名为蒲家庄,“洪武四年,按户出军,关椀垛集,或两户、或三四户,其情关切,有同宗之义焉,如吾姓之于刘、郭是已。迄今郭姓寥寥数十人;刘更凌替,其不绝者,仅如线耳,而吾族子孙日繁,所居满井庄,由此而易其名。” [2] 59

在中国古代社会,绝大部分的中下层知识分子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形成了耕读传家的生活模式。耕读模式是儒家文化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从事农业生产是为了给读书提供物质基础,而读书则是为了求取功名、走上仕途。因此,出身耕读之家的归有光和蒲松龄都肩负着通过科举重振家门的使命。

归有光的母亲经常督促他读书,“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1] 2 祖母期待他考取功名,“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1] 41 归有光对此亦雄心勃勃,以刘备和孔明自喻,相信自己终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 [1] 41 蒲松龄对科举仕进也抱有极大热情,他自豪地追述家族的科举历史:“万历间,阖邑诸生,食汽者八人,族中得六人焉,嗣后科甲相继,虽贵显不及崔、卢,而称望族者,往往指屈之。” [2] 59 他甚至沉迷制艺,轻视诗词,“顾当今以时艺试士,则诗之为物,亦魔道也,分以外者也” [2] 63 。

归、蒲二人俱少年得志,归有光十九岁以第二名的成绩补苏州府生员,蒲松龄十九岁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的身份进学。但他们后来的科举道路却并不顺利。归有光六次参加乡试方才中举,之后 “八上春官不第” [1] 350 ,年近六十才勉强中了个末甲进士,“又不得馆选” [1] 360 。归有光一生中大部分的时光是这样度过的:“独抱唐宋诸家遗集,与二三弟子讲授于荒江老屋之间。” [1] 376 他作《解惑》一文自我开导,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可奈何之举。蒲松龄的科举道路则走得更为艰难,他屡战屡败,困于名场长达五十载,古稀之年依然要赶赴青州参加考试。根据蒲松龄纪念馆的资料记载,顺治、康熙两朝的科举考试,蒲松龄确认参考的不少于七次,其中一次因为越幅被黜,一次因为抱病不获终试,其他几次亦都名落孙山但原因不详。晚年的蒲松龄痛苦而又无奈地写道:“忆昔狂歌共夕晨,相期矫首跃龙津。谁知一事无成就,共作白头会上人。” [2] 631

二、以情感人,以悲动人

同为科途淹蹇的中下层知识分子,归有光和蒲松龄的散文创作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归、蒲二人都心系时务,写过许多有关国计民生问题的文章,归有光的《水利论》和《三江图叙说》阐述了他对吴中地区水利和倭寇等问题的看法;蒲松龄的《康熙四十三年记灾前篇》以深情沉痛的笔触记载了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三年发生在山东地区的自然灾害。两人还分别写过《三吴水利录》和《农桑经》这类的专著,可见他们对于世务的关注。归、蒲二人都敢于为民请命、伸张正义,归有光同情被杀害的弱女子,写了《书张贞女死事》为其伸冤;蒲松龄不满官员家属仗势欺人,写了《上孙给谏书》劝其收敛。作为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知识分子,两人对当时社会上的种种弊端深恶痛疾,归有光在《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中批评尸位素餐的贪官污吏:“冠带褎然,舆马赫奕,自喻得意。内以侵渔其乡里,外以芟夷其人民。” [1] 10 蒲松龄不但在小说中抨击黑暗的官场,而且撰写俚曲劝善世俗。归、蒲二人最无法容忍的是科举制度的弊端,归有光在《与潘子实书》直言:“科举之学,驱一世于利禄之中,而成一番人材世道,其蔽已极。” [1] 45 蒲松龄在《与韩刺史樾依书·寄定州》中说“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 [2] 134 科途偃蹇的归、蒲二人还表现出相似的天命观,归有光认为“夫‘莫之为而为之,天也;莫之致而至之,命也,人不得而举与挤也,不得而誉与毁也,是由天命焉。” [1] 177 蒲松龄也将自己困于名场的原因归结为“有漏根因,未结天人之果” [3] 1 ,这种天命观其实是他们自我疏解的方式。

归有光“事关天属”类的散文最受推崇,他借琐碎小事写天伦亲情,借天伦亲情抒发怀才不遇的幽情微绪,继承了《诗经》所提倡的抒情言志传统。其名篇《项脊轩志》有两大主题,一为亲情,一为苦读,项脊轩是归有光生活的地方,记录了他与至亲之人的点滴往事,同时也见证了他自幼发奋苦读的理想和追求,然而至亲凋零,科途偃蹇,只有项脊轩这间老屋和庭前的枇杷树依旧,物是人非的感叹由此而生。归有光家道中落,通过科举重振家门是他的使命,更是亲人对他的期许,在他“事关天属”类的散文中,除了家人,最常出现的内容便是读书与应试:《先妣事略》回忆求学经历和母亲促读的往事;《畏垒亭记》记叙闭门读书,与妻子治田酿酒的生活;《亡儿·孙圹志》则追念自己同儿子一起阅读和交流的点点滴滴。归有光科举不利,家人和亲情是他的最大的安慰,《世美堂后记》中记载落第后妻子对他进行开解,“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所有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1] 189 然而仿佛是命运的捉弄,归有光幼年丧母、中年两度丧妻丧女、老年竟又丧子。眷恋亲情却至亲凋零、闭门苦读却屡试不第,“爱别离”与“求不得”的悲哀成为笼罩归有光散文的情感基调。

蒲松龄散文的内容较为驳杂,其中有大量“代人歌哭” [2] 300 的应酬之作以及官府公文(蒲松龄曾担任知县幕僚),对于这类作品,蒲松龄自己的评价不高:“敢曰持此以问世哉?置诸案头,作应付之粉本耳。” [2] 2 而《聊斋文集》中比较优秀的作品则拥有一个主题:抒发怀才不遇的孤愤之情,这些散文才是蒲松龄“自鸣天籁” [3] 1 的用心之作。他在《题时明府馀山旧意书屋》中这样概括自己:“松,老态从今,痴情似昔。赢縢数载,带断而续以绳;抱刺三年,缄开已灭其字。” [2] 120 对于长年困于名场的蒲松龄来说,科举考试是他的梦魇,成为他小说、诗词以及散文的重要主题之一。他同情和自己一样怀才不遇的古人,“而要之汉室卿相如汲黯辈,盖不乏人,曾不闻撄鳞折槛,一剖壮士之冤,而空使毅魄英魂,去作寝门之吏,亦可悲夫!” [2] 115 他向友人诉说自己的失路之悲,“遍游沧海,知己还无;屡问青天,回书未有。惟是安贫守拙,遂成林壑之痴;偶因纳税来城,竟忘公门之路。” [2] 190 和归有光十分相似,蒲松龄也有一位贤惠的妻子。蒲松龄早岁游学在外,又因生计问题长年坐馆教书,他和妻子刘氏聚少离多,但夫妻二人的感情却极为深厚,蒲松龄每次回家都是刘氏最高兴的事情,刘氏心系丈夫,“得甘旨不以自尝,缄藏待之,每至腐败。” [2] 251 蒲松龄科途偃蹇,刘氏劝慰他:“山林自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为快哉?” [2] 251 刘氏死后,蒲松龄写过许多诗来悼念她,第二年后亦与世长辞。《述刘氏行实》一文写尽了贫贱夫妻的辛酸与科举道路的坎坷,抒发了下层知识分子内心的悲哀和沉痛。

古典散文有以理服人的质朴派,如注重推理的墨子;有以气胜人的雄辩派,如“气盛言宜”的韩愈;也有以趣悦人的性灵派,如“公安三袁”和张岱。归有光和蒲松龄的散文走的则是以情感人的路子,这一点在归有光“事关天属”类散文和蒲松龄“自鸣天籁”类的散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毛诗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6] 35 抒情言志不仅是诗歌的传统,还影响到散文的创作。儒家文化提倡积极入世,主张“学而优则仕”,然而,有机会一展抱负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读书人往往铩羽而归。归、蒲散文抒发自己心忧天下却怀才不遇的悲情,说中了千古失意文人的隐痛,因而更能打动他们、使他们产生共鸣。

三、含蓄简练,余味悠长

归有光、蒲松龄的散文含蓄简练,无论心中的悲哀与愤懑多么强烈,呈现在字里行间的只有淡淡的苦涩;情极浓,语极淡,言极简,意极长,两者之间形成的张力使得散文余味悠长。黄宗羲就曾这样评论归有光的散文:“震川之文一往情深,故于冷淡之中,自然转折无穷。” [1] 374 此语可谓中的。

一方面,两人都善于创设富有画面感的意境,表达心中感情。这种抒情方式与《诗经》托物起兴、《易经》立象尽意的艺术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儒家文化崇尚的“温柔敦厚”的含蓄之美。归有光在《畏垒亭记》中这样写道:“酿酒数石,寒风惨栗,木叶黄落;呼儿酌酒,登亭而啸,忻忻然。” [1] 69 他没有诉说自己落第的痛苦,但孤清冷寂的环境就是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充满情味的意境在归有光的散文中屡见不鲜,《野鹤轩壁记》写雨中山景,“烈风暴雨,崖崩石落,山鬼夜号” [1] 34 ,抒发了自己的抑郁不平之气;《张自新传》写友人去世,“风雨之夜,江涛有声,震动数里” [1] 30 ,表达了内心的震惊与沉痛;《项脊轩志》描绘居住环境,“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1] 40 ,静中有动的画面衬托出不甘蛰伏的心情;《与潘子实书》记叙访友之事,“深山荒寂,无与晤言,意之所至,独往独来” [1] 45 ,荒凉寂静的环境寄寓了知音难遇的悲哀。

蒲松龄散文也经常通过环境描写寄托情思:“鸿飞霜降,不知几度,云树之思,无日忘之” [2] 143 ,“琼树芳枝,徒济远道;霜台明月,辄动相思” [2] 144 ,通过物候现象和天气现象描写时光的飞逝,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述刘氏行实》中写妻子的独居生活:“一庭中触雨潇潇,遇风喁喁,遭雷霆震震谡谡;狼夜入则埘鸡惊鸣,圈豕骇窜;儿不知愁,眠早熟,绩火荧荧,待曙而已。” [2] 250 因为生计问题,夫妻两人被迫分离,凄清的环境衬托出贫贱夫妻的悲哀。蒲松龄还把自己的形象融入环境,营造出人与境合的抒情空间。《责白髭文》塑造了一个贫穷而老迈的读书人形象,他“抱苦业,对寒灯,望北阙,志南溟” [2] 299 ,但胡须却“似荒芜之草,划尽犹生” [2] 299 。《戒应酬文》描写冬夜读书的自己:“弯月已西,严寒侵烛,霜气入帷,瘦肌起粟,号腹鸣饥。回顾酸影在墙,须吻张翕,耸肩缩颈,如世钟馗。” [2] 300 画面令人鼻酸。书斋是蒲松龄散文中经常出现的抒情空间,《聊斋自志》这样总结自己读书写作的生活:“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 [3] 1孤清冷寂的抒情空间传达出失意文人的苦闷与愁绪。蒲松龄还常常以寒蝉和秋虫自喻,“归雁衔芦,畏霜自蔽;寒蝉抱树,吊影行吟” [2] 190 ,“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 [3] 1 ,暗示了自己凄苦的心境。

另一方面,归、蒲散文都善于练字或用典,用简练的语言展现丰富的意蕴,这与《春秋经》的“微言大义”存在相似之处。归文形制短小,但“一篇之中,外重旨,言中隐义,有不可以遽测者焉。” [1] 376 《寒花葬志》描写婢女“垂双鬟,曳深绿布裳” [1] 27 ,一个“垂”字、一个“曳”字,生动描绘出少女稚气未脱的形象,作者对她的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张自新传》用“带笠荷锄,面色黧黑” [1] 29 四个字刻画友人的外貌,既表现了他郁郁不得志的神态,又让人联想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陶渊明,赞美其淡泊潇洒、“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1] 29 的品格。《畏垒亭记》引用《庄子·庚桑楚》中的典故,明写田园之乐,暗寓知音难逢、怀才不遇的苦闷,发出“谁为远我而去我者乎?谁与吾居而吾使者乎?谁欲尸祝而社稷我者乎” [1] 69 的叹问。

蒲松龄同样善于练字,《羽士沈坚白传》中用三句话勾勒沈坚白的形象:“癯然而形清,端然而净莹,洒然而出尘” [2] 37 ,其人呼之欲出。蒲松龄的散文也经常使用典故,《为花神讨风姨檄》连用多个典故,讽刺仗势欺人之人。《聊斋自志》中用“五父衢”“三生石”的典故说明自己的写作目的,借“藩溷之花”的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悲哀。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有助于更好地表情达意;典故连接历史和现实,使用典故可以增强文章的时空纵深感。

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家文化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精神气质已经深深地渗透在了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血液中,对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追求和审美倾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生之文,‘六经为质。非似其貌,神理斯述” [1] 353 是明人王锡爵在《明太仆寺寺丞归公墓志铭》(实为唐时升代作)一文中对于归有光散文的评价。归有光和蒲松龄的散文以情感人、以悲动人,抒发了失意文人的苦闷;其文含蓄简练、余味悠长,符合儒家文化的审美要求;正是由于这样的精神气质,其文才能为广大知识分子所喜爱。

参考文献:

[1]归有光.归有光文选[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2]蒲松龄.蒲松龄集[M].路大荒,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4]归有光.震川先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袁世硕,徐仲伟.蒲松龄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蒋凡,郁源.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贝京.归有光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8]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9]张志中,李障天.蒲松龄与归有光——浅谈蒲松龄的文学继承[J].蒲松龄研究,1989,(2).

Dissimilar in appearance but similar in essence

——Gui Youguang's essay and Pu Songling's essay have the same sentiment

LIU Hu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

Abstract: Gui Youguang and Pu Songling had similar family background and life experience,their essays also have similiarities. These essays are full of emotions and griefs,they are both implicative、succinct and full of meaning. They have the same ethos with the Confucian culture,form the content to the means of expression.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Gui and Pu had been Influenced by The Book of Songs.

Key words: Essay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Gui Youguang;Pu Songling

(责任编辑:陈丽华)

猜你喜欢
归有光蒲松龄
《项脊轩志》的人物描写
『别人家的孩子』蒲松龄
蒲松龄:努力换来逆袭
《神探蒲松龄》:并没有那么差!
归有光的空中楼阁
——《项脊轩志》文本细读
千丝万缕难理情,一景一言皆回忆
蒲松龄
刚柔并济真男儿
——归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