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公路路基沉降特性研究

2016-07-26 07:41徐建勇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钱丽英李仁智浙江浙交检测有限公司刘旭王福喜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
珠江水运 2016年10期

◎ 徐建勇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钱丽英 李仁智 浙江浙交检测有限公司刘旭 王福喜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



海域公路路基沉降特性研究

◎ 徐建勇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钱丽英 李仁智浙江浙交检测有限公司
刘旭 王福喜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

摘要:海域公路路基通常面临高填方、地质条件差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工后沉降偏大,影响正常使用。对工后沉降较大的路基进行一定的预抛高处理,将有效节约路面后期使用及维护成本;而进行预抛高计算的关键,在于对路堤沉降发展趋势的预测。利用土体固结理论推导建立的土体固结预测模型,已是陆域公路沉降预测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海域公路路堤应用该计算模型进行分析与预测,对工程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以工后一年的沉降监测数据检验该计算模型,得出结论:该计算模型在海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中,具有较好的准确度。本文在此预测模型基础上利用SP1.0软件编制沉降预测程序,并通过某实际工程验证了程序的准确性。

关键词:固结理论 沉降预测 预抛高 海域路堤

1.引言

随着国内、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对港口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大陆海岸线水深限制,许多深水港只能建在近海的岛屿上,那么其疏港公路的海域部分通常会有海域路堤或跨海大桥形式。其中海域路堤两侧临海,通常面临着高填方及深厚软土的双重影响,加上项目建设周期有限,使路堤的沉降量在施工期无法充分发生;这些因素将导致路堤工后沉降偏大,路面、防浪墙标高低于设计值,致使疏港公路在风大潮高期无法正常使用。在施工期(预压期)较为有限的情况下,适当对路堤进行预抛高处理,将有效的节约后期路堤的使用及维护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目前路堤沉降的监测资料分析、预测主要方式有两类:①通过监测资料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预测海堤工后沉降的过程,如经验公式法、Asaoka法、灰色理论等己在该领域得到了应用,但这些模型的参数概念并不清楚,缺乏对土体沉降机制上的认识;②对采集的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确定地基土的固结系数后,通过太沙基固结理论推求现场土层沉降过程。由于室内试验条件与现场土层条件、荷载分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且室内土工试验受到取土质量、试样代表性、试验技术水平及计算方法等各因素的影响,造成室内试验得到的固结系数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从而影响海堤沉降预测结果的可信度。此外,目前路堤沉降研究对象多为陆域公路路堤,而直接对海域路堤的研究较少。

本文依托某实际工程段海域路堤部分为研究对象,就尝试以基于土体固结理论建立起来的计算模型,来分析并预测海域路堤沉降的发生过程及趋势,对路基路面施工提供合理化建议,并评估计算模型的适用性。

2.项目概况

某实际工程2标段大部分路堤和3标段全部路堤均为海域路堤段,该段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12.0m。本文针对这两个标段的分界点K5+500断面进行沉降分析预测。

2.1断面地质概况

图1 项目概览 

图2 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图3 K5+500横断面断面设计示意图

2.2断面设计概况

K5+500路基横断面两侧各设有2级反压护道,总宽达130m,路基面宽为12m;软基处理方式为塑排板+等载预压,塑排板处理深度30m(未打穿软土层),间距1.2m;该观测断面设置5个沉降观测点。其断面示意图如下:

该路段路面设计高程7.92m,设计预压方式为等载预压,考虑到后期沉降补方因素,于2013年初将预压荷载填至8.5m左右。至2014年中预压期结束时,路面高程降至8.1m左右,此时路基路中沉降速率仍有20mm/月。这样情况下直接卸载铺设路面,可能导致工后沉降偏大,影响路面标高,后期用沥青层加铺代价较大,这种情况下对路基进行预抛高是比较经济的选择。

3.计算模型的建立和预测

3.1太沙基固结理论

早在1925年,太沙基就建立了单向固结基本微分方程,并获得了一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的解析解,这一方程迄今仍被广泛应用。

多级加载下,天然地基平均固结度按下式计算:

其中:h为土层最大竖向排水距离,单面排水情况即软土层的厚度;Cv为土体竖向固结系数。

多级加载下,砂井打穿软基平均固结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bsz——计算参数函数,

其中:Th为土体水平固结时间因子,

FJ、G分别为考虑涂抹和井阻效应的因子。

3.2平均固结度表达式

在海域公路路基通常为深厚软基,多为砂井未打穿软土层情况,其多级加载平均固结度按下式计算:

多级加载平均固结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U1、U2——分别为砂井处理层与下卧层的固结度。

整体平均固结度的求解:

因为海涂通常地址为深厚软土,故假设压缩层软土为均质,且计算深度取值够深,则路堤荷载产生的有效应力按三角形分布,根据分层总和法有:

设处理层沉降量对总沉降量的贡献率为 q ,则

其中:S、S1、S2——分别为总沉降量、处理层沉降量和下卧层沉降量。

于是可得地基整体平均固结度,

以 ax,bz,bsz为参数进行反演,便可得到塑排板未打穿软土层时地基平均固结度的计算公式。

4.程序的编制、功能及使用

4.1程序界面及使用

软件功能及使用方法简介:

程序运行后,得到图4界面;在“数据管理总表”中可罗列需要计算和管理的段落号,鼠标右键点击总表可对段落信息进行“添加”、“编辑”、“删除”操作。

双击段落号对应的“表头”可以打开该段落数据,并可在“标签管理”中选择需要查看段落数据。

选择需要查看的段落数据后,便得到图5界面。在桩号列表中罗列已经记录的桩号断面资料,点击列表中的桩号可分别查看各桩号详细信息。

在地基处理方式信息栏中,选择地基处理方式,包括“天然地基”、“塑排板”、“柔性桩”和“刚性桩”。在计算塑排板处理地基时,“直径”应输入等效直径。计算深度一般取可压缩土层厚度。设计使用荷载为路堤荷载加上路面结构物换算荷载,该参数用于计算超载比,若不需要计算有效超载比,该项可不填或随便填一个非“0”值。

图4 程序操作界面

图5 数据总表

图6 编辑数据

图7 标段数据打开 

图8 桩号列表

图9 地基处理方式信息栏

图10 加载信息输入表

图11 预测方式信息栏 

图12 结果输出表

图13 功能键

图14 状态栏

在荷载信息栏中,填入荷载变化信息。需要注意的是:结束天数≥开始天数,并且小于下一级荷载的开始天数。当某一级荷载填筑开始天数=结束天数,就认为该级荷载为瞬时加载。

在预测信息栏中输入预测参数。其中“控制标准”用于预测路基的稳定,范围0~8,当选择控制标准为“0”时,程序不进行路基稳定分析。“预测点个数”范围为10~50,“步长”为两个预测点间相隔的天数,范围10、15、20……90。

空程序默认从最后一次实测数据开始预测,步长为预测点间隔,单位为(天)。例如:某断面最后一次实测数据为第200天,步长设为30,则预测点天数为230、260、290……。若需要较大预测点天数,可以在结尾中填入想要的天数。例如,想预测15年后沉降量,和无穷天后沉降量,则可以在“结尾”处输入“5500100000”;各数从小到大排列,以空格符分开,个数小等于预测点个数即可。

在沉降预测栏中,需要手动填入实测天数和对应的沉降量,即图12中框起的部分。其它数值均为计算所得,无需填写。程序计算结果将显示在此表中。

程序计算界面提供3个功能按钮,分别为“计算”、“绘图”、“保存”。

当实测数据输入完毕后,点击“计算”进行沉降预测计算,并根据需要分析路堤稳定性。“绘图”按钮提供将计算结果输出到Excel文件,并自动绘出沉降与加载曲线。

计算分析完毕后,在界面状态栏中显示计算过程内部参数的取值。供研究人员对计算结果进行人工分析,以便获得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4.2程序准确性验证

选取申嘉湖高速公路练杭段3个代表性断面,分别使用SP1.0进行沉降预测,结果如下:断面1,K6+515。地基处理方式:直径16cm塑料套管桩,处理深度19m间距1.7m。采用符合地基预测模型,根据工程地质资料,计算深度取值25m。通过448天的观察数据进行预测结果如图15。最后观测数据为747天,从图中可以看出,预测模型能较好的计算得到沉降发展曲线。

图15 K6+515时间-荷载-沉降量关系图

图16 K10+980时间-荷载-沉降量关系图

图17 K28+370时间-荷载-沉降量关系图 

图18 实测沉降预测沉降曲线对比

断面2,K10+980。地基处理方式:塑排加超载预压,塑料排水板打设深度22米间距1.4m。采用塑排(砂井)地基预测模型,根据工程地质资料,计算深度取值32m。通过554天的观察数据进行预测结果如图16。最后观测数据为916天,从图中可以看出,预测模型能较好的计算得到沉降发展曲线。

断面3,K28+370。地基处理方式:水泥搅拌桩桩长12m,间距1.3m。采用复合地基计算模型进行沉降预测。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取计算深度15m。通过375天沉降观测数据进行预测,结果如图17。最后观测数据为661天,从图中可以看出,预测模型能较好的计算得到沉降发展曲线。

以上3个案例分别从复合地基和砂井地基的角度对程序的准确性进行佐证。其预测相关性均高于0.99,充分体现了SP1.0的优良可靠性。

5.沉降分析预测

利用根据上述计算理论编制的程序,结合K5+500断面3年多的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预测,结果可见图18。

该路段预压期于2014年6月结束开始路面施工,该路段为了减少工后路面的维护成本,对路基进行了预抛高处理,抛高35cm,设计沉平时间为3年,并于2014年8月完成路面施工。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的一年内实测工后沉降数据看,预测沉降量为17.2cm,实测沉降量为16.5cm,预测沉降与实测值较为贴近。预测至2017 年8月,路基工后沉降量为34.5cm,基本满足预抛高设计要求。

该项目多数其它路段沉降预测效果与K5+500断面类似,本文不再赘述;个别断面因沉降板被破坏,沉降观测记录不完整,对其所进行的沉降预测效果一般。

6.结语

在高填方、深厚软基的海域路堤的施工中,由于荷载高和土质差等多重因素,导致路堤的沉降收敛过程可能非常缓慢,在没有充裕时间进行堆载预压的情况下,通过对路基进行适当的预抛高,可以有效降低使用后期的维护成本,确保工程质量。进行预抛高计算的关键在于对路堤沉降发展趋势的预测。

本文针对某实际工程段K5+500断面,利用3年多的实测沉降数据,应用基于土体固结理论推导建立的土体固结预测模型,分析预测该断面的工后沉降,并提出该路段相应路基预抛高值;后经过工后一年的沉降观测数据,检验了之前工后沉降预测的准确性;这说明,在有较完整沉降观测记录的情况下,此预测模型有着较好的沉降预测准确性,该模型能够适用于高填方、深厚软基的海域路堤工况;并且针对该预测模型,本文利用SP1.0软件编制沉降预测程序,通过申嘉湖高速练杭段验证了程序的准确性,证明该程序能适用于不同的地基处理条件如:天然地基、排水板地基、复合地基(柔性桩、刚性桩)。

参考文献:

[1]李书杭,高健,潘桂娥.软基海堤工后沉降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13,01:54-57.

[2]尤建忠.软基路桥过渡段插塑板超载预压段预抛高计算[J].山西建筑,2007,33(33):299-301.

[3]包太,刘新荣,朱凡,等.固结系数的最小二乘法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0):1230-1232.

[4]王志亮,黄景忠,李永池.沉降预测中的Asaoka法应用研究[J].岩土力学,2006,27(11):2025-2032.

[5]臧德彦.灰色系统理论在海堤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1999,8(2):50-54.

[6]张仪萍,张晓海.室内固结系数的一种推算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2,24(5):616-618.

[7]赵维炳,施健勇.软土固结与流变[M].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