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地导向的城市发展机制研究

2016-07-25 14:42法玉琦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发展机制城市

法玉琦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城市具有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两种职能,栖息地导向城市发展需要协调这两种职能取得集约高效与宜居适度二者的平衡。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栖息地导向的城市发展机制,城市发展是经济推动力、社会发展力、资源环境和科技创新承载力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效力系统通过对支持力、推力和拉力三者的调节反馈决定了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城市 发展机制 栖息地导向

引言

在经济学领域,机制指的是经济组织和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各要素、各部分、各环节的相互推动、制约关系,以及其组织或系统运作的原理,泛指解释某一经济现象的带有规律性的原理和方法。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指的是推动城市发展所必须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合(赵维良、纪晓岚,2007)。本文基于栖息地导向对城市的发展机制进行分析。

传统的城市发展机制

传统的城市发展动力机制,是指政府、居民等城市建设主体,推动农村向城市转型和城市发展的动力源及其作用机理、过程和功能。动力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在动力,即城市发展的推力系统;二是外在动力,即城市发展的拉力系统。推力系统和拉力系统通过激励和约束的共同作用,带动城市发展。

回顾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尽管影响城市发展的力量各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内在动力是来自于市场机制,即经济推动力:由于规模经济存在,吸引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集聚经济现象越来越强烈,城市化经济作用越来越明显,导致企业和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增大;城市规模增大会产生更强的集聚作用,由此形成“强者愈强”循环。外在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调控和技术创新,由政策调控力、政府干预力、科技带动力组成(见图1)。

(一)传统的城市发展动力来源

1.经济推动力。经济学家保罗·贝洛克从经济总量增长与城市化的相关关系,钱纳里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库兹涅茨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化之间的数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经济因素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经济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原始动力。奥沙利文指出,农业生产过剩是城市发展的第一必要条件。城市以外的人口必须能够生产足够的粮食,来满足他们自己和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可以说,城镇化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的。农业生产力提高,除了为城镇人口提供粮食之外,还为城镇工业产品提供了市场,更重要的是为城镇工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因此,城镇化首先在农业分工完善、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兴起。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起初主要是由工业部门吸纳。狭义的工业化强调要素的聚集,正是由于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的聚合,推动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工业化指的是“现代化”,除了产业的空间聚集,还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进、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这些又改变着城市的形态、规模和发展速度,继而影响城镇化的进程。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工业化的起步期,国民经济实力相对较低,城镇化率以平缓的态势上升;在工业化的扩张期,工业和国民经济进入到加速发展、实力迅速增强的时期,城镇化率快速上升。

第三产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时期,出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型,工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持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靠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后工业化时期,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城镇化的后发力量。这种后续动力具有不竭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提供生产配套性服务的要求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生产越发达,越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配套服务;二是对生活消费性服务的需求增加,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对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也随之提高。

2.政策调控力。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在由制度所赋予的约束中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制度的调整下发挥功能。制度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和重组,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回顾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政策调控在每一个阶段都发挥了明显作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配置资源,政府一方面从农村、农业部门积累工业化、城镇化初始阶段所需的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制定措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一时期,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提高,但城镇化发展缓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对要素流动的限制逐步放松,大大促进了城镇化,城市人口总量提高,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当前,有关户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的变迁和创新,正在逐步消除人口由乡村向城市流动的壁垒,激发城镇化的活力。

3.政府干预力。行政干预力量利用政策手段对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弱化或强化其它因素的作用,对城镇化过程产生滞缓或加速作用。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政干预是一个重要力量,对城镇化影响较大的行政手段主要有:

户籍制度管制。国家实行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户籍划分,对两类人口实施有差异的社会福利,政府通过限制户籍迁移,造成城乡隔离,形成壁垒,使城市化机制中“城市”方的拉力未能充分发挥。

城乡规划调整。政府通过城乡规划布局的调整,如规划区域中心城市、设置城市功能区划等,影响要素资源的配置,最终对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产生影响。所以,合理的城镇布局,能够提升城镇和区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将积极的拉动城镇化进程。

政府直接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属于公共产品,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性,必须以政府投资为主。而许多公共产品将对城市形象、生活环境、区位优势等产生重大影响,如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因此政府投资很可能直接影响城镇化进程。

4.科技带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进入到工业时代以来,生产力水平的每一次跨越都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科技发展带动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影响城市化进程。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产业革命,开启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先河;交通、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大了人际活动空间,使城市半径扩大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出现,创造了计算机产业,把人类带入到互联网时代,大大提高了城市的服务功能,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聚集,科技发展能够创造需求、创造产业。据统计,发达国家中科学技术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至20世纪90年代已达到60%-80%,明显超过了资本和劳动力。

(二)传统的城市动力系统运行机理

在市场经济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要素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回报率落差,使生产要素产生了定向流动,成为驱动城镇化的基础动力。人口是城镇化过程中最为能动的因素,人口的能动性使其对市场利益机制作用的反应更加敏感,表现为追求更高的劳动回报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使农村产生了富余劳动力,形成供给;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了劳动力需求;非农产业较高的工资率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形成了城镇化的推动力。

政府通过政策调控干预,逐步降低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壁垒,增强产业向城市集聚的吸引力;科技发展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有显著改善,产生了明显的带动作用,形成了城镇化的拉力。在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人口聚集、产业聚集和空间聚集,系统开始不断运转,城镇化进程走向深入,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三)传统的城市发展机制弊端

传统的城市发展机制,没有把城市发展置于生态系统的框架内,未考虑整个城市系统的协调与均衡。其源动力来自于生产要素集中所产生的规模效应,追求效益最大化是其固有的特征,由于缺乏有效调控,势必导致要素过度集中,带来城市拥挤、环境污染、通勤成本升高、社会不稳定等城市弊病。西方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大城市病”、“贫民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我国城镇化初期出现的“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都源于这种不完善的动力机制对系统均衡的忽视。

栖息地导向的城市发展机制

传统的城市发展动力机制实质上是规模经济导向,或者说是经济效率导向,驱使要素集中、开发强度增大,促使经济增长,突出了城市的生产空间职能,忽视了城市的生活空间属性。其结果是带来如下问题:一是没有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二是没有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质量。

城市作为生活空间,要满足为居民提供洁净的空气、清洁的水源、适度的空间、适宜的观感等作为生命体的自然要素需求,即是满足人类的栖息地要求,简单地说,就是城市要生态宜居。城镇化本身是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规模经济服从于长期成本曲线,随着城市规模扩大首先会带来城市成本降低,城市的生产空间实现集约高效。规模经济或许能允许较大的城市规模,但是在达到规模效益最大化之前,城市本身可能已不适应生态的要求。因此,需要协调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两种职能,取得集约高效与宜居适度二者的平衡,从而保证城镇化质量。

为了实现有质量的城镇化,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本文提出基于栖息地导向的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见图2)。

(一)传统的城市发展机制的生态化演进

栖息地导向的城市发展,要求以人为中心,城市能够提供保证人类有质量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保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满足人类作为城市主体生物种群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简而言之,就是舒适、宜居。

为了实现城市发展的生态导向,相对于传统机制,基于栖息地导向的城市发展机制,有其显著的特点:一是拉力系统中增加了社会发展力,二是增加了支持力和效力两个系统。增加社会发展力,是考虑社会和谐、公平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系统内部动力。增加支持力系统,是要求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同时,考虑到科技创新能力对系统承载力的调节作用,将其归入支持力系统,转化为系统内力。增加效力系统,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出发,从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五个方面来协调统筹城市发展进程。

1.社会发展力。社会发展力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社会属性使其对生存环境产生社会认知,因而城市社会环境是城市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城市发展带来社会公平、福利共享,增强城市的服务能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城市的吸引力,对人口集聚有正向作用,产生城市发展的拉力。

2.支持力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资源环境承载力。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基本上包括如下五个环节:从自然系统获取资源,将自然资源转化或加工成产品,社会产品消费满足社会需求,废物向环境排放,环境污染治理。归根结底说,人类要从自然索取资源,又向自然排放废弃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对自然环境产生压力。

城镇化进程对资源环境有两个明显的影响:第一,对资源环境产出能力的要求提高。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的标志,通过城镇化进程,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要有更大的提高(如,我国已明确提出要通过新型城镇化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必然伴随着对资源环境产出能力要求的提高。第二,自然资源消耗量增加。对于人均资源消耗量来说,城市生活方式相对于农村生活方式,明显偏多。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其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必然伴随着对自然资源消耗量的增加。

对资源环境产出要求的提高和对自然资源消耗总量的增加,从两个方面加重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一旦该压力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系统运转将不可持续甚至面临崩溃。所以,基于栖息地的导向来改造传统的城市发展机制,必然要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考虑在内。

科技创新支撑力。科技创新支撑力转化为系统内部力量。科技创新不仅要发挥对城市发展的拉力作用,也要发挥对农业、农村向现代化转化的推力作用,更要支撑起农村向城市演变的转化过程。传统上,把科技带动重心放在城市一边,科技创新能力发挥注重工业潜能开发,使工业现代化先行,拉力作用得到了发挥但却忽视了农村的发展。栖息地导向的城镇化,要求城市与郊区、农村协调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是城镇化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应充分发挥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有力支撑起由农村向城市的持续转化。否则,一边倒的拉动,极易造成城乡发展不均衡,最终导致城乡隔离。对粮食主产区城市来说,农业生产力落后必然危及粮食安全。

科技创新能力还应发挥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修复和提高功能。开发资源节约型新技术,推广资源节约型新产品和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推广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注重资源回收利用;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提高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率,提高液体、气体废弃物排放的净化处理能力,实现废弃物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通过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利用,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修复提高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3.效力系统。效力系统是推力、拉力、支持力系统的合力。栖息地导向的城市发展,理想的目标是社会和谐美好、经济健康发展、科技创新进步、资源节约利用、环境生态友好。经济健康发展是对推力系统的检测,社会和谐美好是对拉力系统的检测,科技创新进步、资源节约利用、环境生态友好是对支持力系统的检测。效力系统分别与推力系统、拉力系统、支持力系统形成正反馈:经济活力增强,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多、劳动工资率提高,加强了经济推动力和人口能动力,强化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动力;城市的社会生活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标志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文明程度高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自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越强、资源节约利用程度越高、环境保护效果越好,对系统的支撑能力越强,能达到的有质量的城镇化率就越高。

效力系统通过对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五个方面的评价,产生对城市发展质量的总体衡量和效果反馈,对城市发展的推力系统(经济)、拉力系统(社会)、支持力系统(科技、资源、环境)做出反应和调控,以促使城市发展进程的持续、稳定,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实现高质量的城市发展。

(二)栖息地导向的城市发展机理

相对于传统的城市发展机制,栖息地导向的城市发展机理有如下特征:

城镇化进程在由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共同构成的支持力系统的可承载范围内运行,支持力的强度决定了城镇化水平的高度。科技创新通过提高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和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加强对城市发展的支撑。

科技创新能力包含了工业和农业两个部类生产的技术革新,由单纯的从城市一端拉动,转变为对系统可持续运转的支撑,同时作用于城市和农村两个部门,作用力均衡化。

效力系统确定了城市发展的边界。通过效力系统调整约束,由支持力系统支撑,推力系统和拉力系统驱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城市文明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效力系统是支持力、推力、拉力三个系统整体合力的体现,决定了城镇化水平的高度和质量(见图3)。

结论

本文认为城市发展是效率与舒适两个维度的平衡,应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在剖析传统城市发展机制弊端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基于栖息地导向城市发展动力机制:城市发展是以经济推动力为主的推力系统,以社会发展力、政策调控力、政府干预力为主的拉力系统,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科技创新承载力为约束力的支持力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者任何一方力量的不足都会造成一定偏差,影响城镇化的效果。三个系统的合力形成效力系统,效力以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美好、科技创新进步、资源节约利用、环境生态友好为目标,分别对推力、拉力、支持力系统形成调节反馈,决定了城镇化水平的高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谷康,曹静怡.基于游憩功能的城市绿地布局—以扬州市为例[J].中国园林,2012(3)

2.蔡彦庭,文雅,程炯,魏建兵.广州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及可达性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1(11)

3.徐新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特色塑造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

4.陈永生.城市公园绿地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7)

5.王志泰,王志杰,包玉.基于GIS的铜仁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1)

6.熊和平,陈新.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探讨[J].中国园林,2011(1)

7.苏同向,王浩,费文军.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河北省玉田县为例[J].中国园林,2011(1)

猜你喜欢
发展机制城市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