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主体参与 品味成功

2016-07-25 04:12罗燕
关键词:主体英语课堂教学

罗燕

英语是一种语言习得,要学之有道,教之有法。英语教学是一种交际活动,离不开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反复的实践和认识。英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因而更需要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在语言习得上有一定效果。而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旨就是让学生在任何教学方法中都能体会成功。

1. 理论依据

进入21世纪后,任务型教学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是把语言运用的基础理念转化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就是说为达到某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进行一些交际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即存在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一种双向交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很重要,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主动学习中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体现他们的主动性来达到成功,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施的。

2. 具体做法

2.1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活动,特别是口语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要从多方面想办法,而不是简单地布置任务。

2.1.1以乐激趣

活泼、多元的形式,都是学生所喜爱的,把它们和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会使他们在学习上更有兴趣。比如: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如果发现有些学生的读音不是很标准,有的懒得认真读书,可以尝试进行一次“英语朗诵比赛”,要求每个学生拿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朗诵一篇英文。这时全班学生都会认真准备。而教师也要设立了优秀奖和进步奖,奖励发音标准的学生和此次竞赛中较之平时有进步的学生。通过类似的活动,学生对于英语的读音会更加重视,还会使一部分懒于开口的学生改变了态度。从结果看,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有了一定提高,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另外,多在学习教授中加入情感和人文教育的因素,在学生生日时的简单祝福、母亲节感恩活动、过英美传统节日等形式拉近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更强烈。

2.1.2 投其所好

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经常给他们讲述英语故事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让他们既了解知识又产生兴趣。还可以每周教一首英文歌曲,发挥不同学生的长处。

2.2 利用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不是碗,教师也不是缸。一味地教和灌,只会让他们厌学和反感。因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才能体验成功。而学校的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也就是说,课堂是教和学统一的地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个点任务达成最终的学生的“学”任务。

2.2.1鼓励参与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坚持英语口语练习。在平时和教师见面时用英语打招呼和交谈,给做得好的学生以表扬。例如,英语课堂上最传统的 daily report,我们也可以做出新意。随着学习的深入,除常规对话外,可以再进行变化,加入新的内容,比如自己的情况,自己学生的情况,到自己家庭情况等,逐渐深入。学生还可自行组合或说一个故事或表演一段对话。通过这种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对他们也是一种促进,学生都会尽量把学过的知识点都用上,希望做的比别人好。在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人都很仔细地听,发言者一个细小的错误,都会被指出来。这样学生既从值日报告中学到了别人好的表达方式,也锻炼了听力。到最后每个学生都能说一个内容丰富的值日报告。

2.2.2精讲精练,自主学习

英语教学法专家M West说过:“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是教师在四十五分钟里一言堂。教师在上课时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即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划出重点,集体讨论。教师先只做指导,然后根据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作为重,难点进行精讲,即解疑。这样目标明确,节省了时间又讲清了学生需要掌握的问题。

2.2.3多元辅助,直观高效

学生对于听教师讲的兴趣远远不如实物、图片等直观性强的教具来的强烈,这些直观演示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例如介绍的是服装的单词,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或者将从学生那收集来的衣服和自己带来的衣服展示出来,一件衣服对印一个单词,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单词而且不感到陌生。另外,教师的身势语也显得很重要。在一些情境下,学生通过教师的动作、表情,就可以明白教师的意思。而这时,先练习后讲解,比直接打开书,念课文效果要直观、高效的多。因此,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师必须培养以学生为体的新观念

英语中有句谚语:“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呢?教师也要有新的改变。

2.3.1在课堂上发扬名主,创设和谐的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不能否认,在初中阶段,非客观因素对学生也起作用。有些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教师而喜欢这门学科。那么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从主观上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而且教师在课上给学生自主的机会,学生才能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因而思想活跃。教师在课堂上要把自己当做引导者,让学生自己发表看法,教师加以点拨。

教师要尽量尊重学生,注意善待后进生,要“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指责,鼓励而不责难,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切记不能因为恨铁不成钢就打击挖苦。

2.3.2备课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点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我们在上课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学去完成任务,达到掌握。那么教师在备课时也要做到备好学生,真正把他们作为活动的主体。所以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他们在哪方面擅长,对英语掌握的程度,有什么弱点。作好笔记,找出对策。其次,“角色对换”。把自己当成学生想想,怎样导入最能激发兴趣又很好理解;学生在遇到某个话题时会有那些答案;在对待一个问题时会有什么反映。这样越贴近他们的实际。上课时就容易被接受。再次,就是多积累教学所要的材料。如挂图,模型和做教学课件,在上课时可以进行直观教学。另外我认为,作为教师。还要有激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保证学生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2.3.3不吝表扬,让学生活在希望里

“所有的孩子生下来都是天才”,所以要及时慷慨地给予每个孩子积极的评价,还要注意正确对待学生存在的缺点和出现的错误。

总的来说,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即时反馈,激励评价”,任务型教学其实也就是用任务的手段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学好一切的关键”。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促使他们在学习中提高自信,尝试成功,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最终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刘敬雯, 翟虹. EPU英语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及教学实例[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11.

[2] 吕丹. 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3] 李世虬. 英语互动式教学法[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5] 邵柯鈞. 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J]. 新课程教育, 2014(07).

(作者单位:安徽安庆市第十一中学)

猜你喜欢
主体英语课堂教学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